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9节
“我不会骑马。”
“撒谎,你会!”
还是他亲自教的。
石静不自在地抬手摸了下鼻子,改口:“我身体不适,不想骑马。”
这才说了几句,怎么又对上了?荣宪公主夹在中间发光发热,感觉自己特别多余,可出了事又无能为力。
眼前两人仿佛自成一体,说起话来旁若无人,她想插话都寻不到角度。
算了,她怀着身孕,胎才勉强坐稳,着不起那个急。
惹不起,躲起来总行吧。
荣宪公主挺起并未显怀的肚子,夸张地扶着腰,站起身,向太子告罪,对石静说:“我去看看石青和石争去哪儿玩了。”
石静要跟着起身,石青和石争是她的妹妹,怎么能劳动荣宪公主这个孕妇费心,却被公主眼疾手快给按了回去。
手劲儿大到离谱,听她半是威胁半是劝慰地说:“我们都走了,谁来陪太子,总不能让太子一个人在这里坐着。”
石静很想说,石青和石争是她的妹妹,要找也该她去找,结果荣宪公主一个孕妇带着一堆人跑得比兔子还快。
压根儿不给她说话的机会。
“身体不适,你又怎么了?”这回不挑眼角,改蹙眉。
蹙着眉站起来,遣了凉亭里服侍的,还吩咐人把四面的竹帘放下。
第11章 说正事
竹帘放到一半的时候,石静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霍然起身,再次被人按住肩膀,听他低声道:“你想让整个校场的人看你吃包子?”
石静:“……”
不知他从哪儿变出一只带保温层的食盒,慢条斯理打开,把里面热气腾腾的包子取出来,食盒底部居然还有一碗山药红枣汤。
汤碗很快被推到她面前,石静的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对方白皙修长的手指。
不得不承认,胤礽的皮囊当真无可挑剔,不愧是外国传教士眼中最完美的储君。
“先把汤喝了,喝完再吃包子。”熟悉的语言,熟悉的腔调,却不是她熟悉的嗓音。
不是五岁时的小奶音,也不是十几岁的公鸭嗓,而是成年男子清越中带着一点磁性的声音。
石静因暴饮暴食患上热症,按照宫里调养的办法,只有一个字,饿。
为了给她调理脾胃,太皇太后让苏麻喇姑看着,一天只给她一顿饱饭吃,早晚只能喝汤粥。
换做正常的小孩子,如此喂养满够了,可石静有心瘾,每天都被饥饿折磨得想要挖野菜啃树皮。
还是胤礽看着她可怜,一有时间就带了食盒溜进慈宁宫,偷偷给她加餐。
“怎么总是羊肉包子和红枣山药汤,御膳房不会做别的吗?”连着吃了好几年,石静有些腻歪,忍不住问。
胤礽笑着哄她,说包子好克化,羊肉抗饿,山药强健脾胃,红枣补气血,都是好东西。
“好东西,分你一半。”
石静掰了半个包子塞给他,胤礽摆手不要:“汗阿玛课业抓得紧,我不是每天都能来,你吃,吃不下留着明天饿了的时候再吃。”
石静抓着包子要吃,胤礽端起汤碗,舀起一勺递到她唇边:“别着急吃包子,先喝汤开开胃。”
等一碗红枣山药汤喂完,他才让她吃包子。
眼前的情景,仿佛昨日重现。
石静抓着包子,看胤礽。胤礽烦躁地握住汤匙舀起一勺,又猛地放下,好像被烫了手。
“你又不是五岁的小孩子,还用人喂吗?”又嘲讽她。
十四岁的时候,你还喂我呢,那时候我也不是五岁的小孩子了。
石静委屈极了,抓着包子不说话,也不肯妥协。
胤礽围着圆桌转了两圈,最后叹口气,烦躁地坐下,动手舀汤喂她。
握着汤匙的动作很粗鲁,喂到她唇边的时候却细致又温柔。
六七年没尝到这个味道了。
在家的时候,石静也会让人蒸羊肉包子,也会炖红枣山药汤,可味道总是差了一点。
御膳房就是御膳房,蒸出来的包子,炖出来的汤,哪怕被模仿也无法被超越。
“你三番两次约我出来见面,不止是为了给我送吃食吧?”肚中有食,心里不慌,胆子也比刚才大了。
胤礽一边投喂,一边冷哼:“明年就要大婚了,我怕你饿死,让我变成鳏夫。”
石静呸呸呸了几声:“你嫌弃我,不娶就是,何必咒我。”
胤礽手一抖,山药掉入碗中,激起一小片涟漪:“我若有办法,早就退了亲,谁稀罕娶你!”
终于说出真心话了,石静明知如此,心口还是被什么东西堵上了。
心口堵上了,胃口也没了,手里的羊肉包子都不香了。
她很想说,你没有办法我有,强扭的瓜不甜,但穿越任务不允许,也只能忍气吞声。
穿越过那么多世界,她一直都是无cp,穿到这里忽然要成亲,她没有任何经验。
原以为最后一个世界是养老局,现在看来未必如想象中简单。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趁着能说得上话,先把火烧眉毛的事解决了再说。
“说起明年大婚,朝廷对我阿玛有什么安排吗?”石静一边问,一边接过汤匙自己喝。
她让胤礽投喂,一来是想缓和关系,二来是对他嘲讽自己的回击。
目的都达到了,自然不好再麻烦他。
她都二十岁了,在后世都成年了,这样喂来喂去的,实在肉麻。
汤匙忽然被人抽走,手空了,心也空了。
烦躁再次往上蹿,压都压不住,胤礽端起茶碗喝下一口早已凉掉的茶汤,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好说话。
“明年大婚,你阿玛势必要回京。”胤礽盯着石静吃包子,脑中仔细回忆皇上对石文炳的安排,“你阿玛应该会被调回京城复补正白旗汉军都统,年底之前能回家团圆。”
果然如此,朝廷的调令可不是她一句“以公务为重”就能拖延的。
石静咬着包子,味同嚼蜡:“我阿玛身体不好,年初来信说病了,有些严重。我不想让他带病赶路,能不能宽限一段时间,让他明年回京候补。”
先是祖母病逝,之后是她额娘,眼看明年大婚,她阿玛又得了重病,他们成亲是犯了天条吗,为什么一次又一次被推后。
一推就是二十七个月。
胤礽深深吸气:“管好你自己,这事交给我。”
可能他今天拿来的肉包子有点大,也可能是先喝汤占了肚子,石静一口气吃了三个包子,第四个包子只是拿起来咬了一口,就觉得饱了。
说完正事,她索性举着第四个包子跟他聊天,聊宫里的事,聊朝廷的事,聊明年大婚要准备的东西和各种细节。
至于竹帘外头的马球赛,压根儿没人关注。
“怎么总是举着这个包子,吃不下了吗?”两人说到新房应该如何布置的时候,胤礽忽然停下问。
石静看了包子一眼,鬼使神差道:“羊肉馅包子凉了不好吃。”
“是么?”胤礽接过去,不相信似的咬了一口,“是有点凉了,不过味道没变。”
咬完又递给石静,看着她,示意她尝。
羊肉很贵,如此美味的包子扔了确实可惜,浪费粮食可耻。
石静也咬了一口,又递给胤礽,两个人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把最后一个包子给吃了。
小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谁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竹帘外响起石争奶声奶地问话,问她们能走了吗,石静才发觉马球会已经结束了,很有一种帘内方一日,帘外已千年之感。
“好啊,你们等我一下,我带你们向公主告辞。”石静站起来,撩竹帘就要往外走。
下一秒,手腕被人捉住,她回头,与胤礽四目相对。
第12章 做准备
“只向公主告辞,那我算什么?”胤礽似笑非笑看着她,手掌收紧把她的手腕都捏疼了,“明年就要大婚了,不把你的妹妹介绍给我吗?还是说,你觉得我拿不出手,不想让你的家人提前认识我。”
只第一句话勉强有点道理,后面完全就是胡搅蛮缠。
石静用力抽回手,吩咐人卷起竹帘,换上笑脸把两个妹妹领进凉亭,要给她们介绍。
谁知两个鬼灵精早就知道她刚才和谁在一起,根本不用介绍,齐齐蹲身给胤礽行礼。
“石青见过太子姐夫,太子姐夫万福金安。”
“石争见过太子姐夫,吉祥。”
请安的吉祥话也怪怪的,背后肯定有人教。
到底是谁教的,石静不用想也知道。
胤礽倒是很高兴,他抱起石争,问她:“你喊我什么?”
石争看石静,石静教她:“争儿,抱着你的人是太子。”
石争又看石青,石青抿了嘴笑,并不说话。
她很聪明地把球又踢了回去:“你想我喊你什么?”
石静要说石争,被胤礽拦了,听他教石争:“明年我就要与你的姐姐成亲了,你说你该喊我什么?”
石争笑起来,甜甜地喊了一声姐夫。胤礽很高兴,给了两个孩子格外厚重的赏赐,这才放她们离开。
月底,石静收到了阿玛的回信。信中阿玛说他候补了正白旗汉军都统,本来打算十一月回京,可还没动身,下一任福州将军已然到任,不得已留下交接,恐怕年后才能返京。
石静读完回信,领着两个幼妹去佛堂给菩萨上香,求菩萨保佑阿玛无病无灾,安全返回,一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