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50节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50节

  说完看向太子妃,太子妃也站起来,对太子道:“青蒿粉我手里还有一些存货,等会儿让人送过来。”
  按照太子妃教方法,太医院配出了青蒿粉,却被太子叫停,不曾投入使用。
  “太子爷,西洋使团还没走,这青蒿粉能用吗?”医者仁心是一方面,顾全大局又是另外一方面,除此之外,黄院正对青蒿粉认识并不全面,很怕大面积使用自曝其短,使太子与西洋使团的谈判陷入被动。
  太子站在那里沉默了很久,还是道:“人命关天,先用上吧。”
  黄院正有些为难:“懂药理人,吃一点就能辨认出来,臣不敢保证用上药,方子肯定不会泄露。”
  这个道理石静明白,不过用青蒿治疟疾不是她首创,川蜀早有验方可查。
  这个药方关键不在原料,而在原料被取材时生长阶段,以及萃取方法。
  青蒿粉这个名字都流传出去了,自然不怕别人知道原材料是什么。
  “方子不怕人知道,拿了方子也做不出青蒿粉来。”石静递给胤礽一个安抚的眼神,对黄院正道,“要紧之处在于取材和炮制方法,这个别漏出去,都好说。”
  漏出去也没关系,她还有青霉素,比青蒿粉更炸裂的存在,不愁换不来西洋好东西。
  即便洋人不识货,石静也懂一点火器制造,只不过要花很多精力罢了。
  太医院炮制过青蒿粉,也有成品做出来,正好拿来试验。
  安排好撷芳殿这边,石静抱起大哥儿,引来胤礽诧异的目光:“你抱他做什么?”
  大哥儿昨夜开始高热,一宿没睡好,今天又被生母抱着来回折腾,服药之后昏沉睡去,被石静抱起来都没反应。
  “这孩子病得有些重,李格格又被你禁足,身边伺候的嬷嬷也不在身边,我怕撷芳殿奴才照看不到。”
  毓庆宫都跟筛子似的,撷芳殿又能好到哪里去,石静现在是太子妃了,是这个孩子名义上嫡母。
  被李格格这样一闹,她更不能让这个孩子有事。
  至少不能在她手上出事,不然皇上追究起来,她也有责任。
  胤礽深深看她一眼,从石静手上接过孩子,抱着回了毓庆宫。
  回到毓庆宫,石静把孩子安置在西暖阁边上的耳房,亲自照顾。趁着胤礽去乾清宫禀报的功夫,石静叫来毓庆宫大总管李德福,将烧艾灭杀蚊虫,清理积水以及缝制驱蚊香囊之事安排下去。
  毓庆宫奴才换了一茬又一茬,李德福始终是这里的大总管,可见皇上对他的信任,和胤礽对他倚重。
  能在皇权和储权这个千古难题中间找到职场平衡点,真的很难。
  李德福无疑做到了。
  石静吩咐李德福的时候,心里还有点打鼓,怕他不听使唤。谁知对方二话没说,完美地执行了她的所有安排。
  她说每间屋子都要熏艾,李德福连茶房都没放过,直接导致茶房里烧出来的水都带着艾草焦糊味。
  胤礽从乾清宫回来,拿了一个瓷瓶放在炕桌上。石静问他是什么,他无奈笑笑:“皇上赏的金鸡勒。”
  还是不相信青蒿粉,石静苦笑摇头:“无妨,过了今年夏天,青蒿粉必然取代金鸡勒。”
  胤礽让人把瓷瓶收起来,屏退屋里服侍的,握住了石静手:“我知道。”
  哪怕石静对青蒿粉再有信心,此时被人这样无条件地信任,心口也是酸酸胀胀的。
  小时候他便是如此,明明是聪明又谨慎的孩子,可对上她的天马行空,他都相信,并且全盘接受。
  那时她对小伙伴们说自己梦见了神仙,神仙告诉她,他们生活在一个球上。
  大阿哥听完直摇头,反向给她输出:“天是圆的,地是方,如何能变成一个球?”
  三阿哥也不信,眨着大眼睛反问:“若我等当真生活在一个球上,不是很容易掉下去么?”
  石静随口一说,并不打算给他们解释,胤礽却引经据典:“东汉张衡浑天说有云‘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
  很好地解释了球问题,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用过晚膳,大哥儿醒了,虽然还是发热,体温却比上午低了许多。
  石静还担心他醒来之后会哭闹着找李氏,谁知他看见胤礽,便腼腆地笑了起来。
  “肚子饿不饿呀?”石静小声问他。
  大哥儿点点头,只看胤礽,不说话。
  胤礽朝他笑笑,走过来对石静说:“熬点白粥让乳母喂给他。”
  似乎不想让石静插手。
  石静也不想给别人养孩子,可她毕竟是这个孩子名义上嫡母,若他出了事,自己难辞其咎。
  三岁孩子高烧一天一夜,感染的还是疟疾这种较为凶险的病症,即便服用了青蒿粉,病情有所缓解,也不能丢开不管。
  石静吩咐人熬一碗盐糖水进来,让乳母抱起大哥儿,喂给他喝。
  感染疟疾之后,忽冷忽热,身体会有大量汗液排出,成年人都容易脱水,更不要说小孩子了。
  很多儿童没等到病死,就因为脱水一命呜呼。
  乳母走进来,行礼过后讨好地朝石静笑了笑,熟练地抱起大哥儿,身体侧坐正好挡住了孩子看向胤礽视线。
  大哥儿不依,用力挣扎,脸都涨红了,却因为脱水严重只挪动了一点点。
  乳母低声哄,不管用又吓唬他,还是不管用索性将身体侧得更厉害些,同时箍着大哥儿手脚,不让他乱动。
  石静十四岁带着石青和石争,最见不得有人这样对待年幼孩子。她从乳母怀中接过大哥儿,就让他看着自己阿玛,吩咐乳母喂水。
  乳母讪讪然应了,这才将一碗盐糖水喂下。
  喂完,她战战兢兢道:“太子爷和太子妃劳累一天了,奴婢把大哥儿带出去喂饭。”
  还是要防着她,生怕她把孩子怎样似的。
  大哥儿软绵绵在石静怀里动了动,仰起头有气无力道:“我……我不走。”
  乳母立刻急起来:“大哥儿听话,不要扰了太子爷和太子妃休息。”
  大哥儿红了眼圈,瘪瘪嘴,什么都没说,却是一副随时能哭出来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拔出萝卜带出泥,撷芳殿有大问题。
  第43章 好主意
  石静看了胤礽一眼,见他不为所动,又吩咐人熬了蛋花肉糜粥,对大哥儿说:“吃了粥再走,好不好啊?”
  大哥儿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虚弱地点点头,朝她露出一个笑容。
  “太子妃,大哥儿脾胃弱,吃不了肉糜。”乳母闻言白着一张脸,给石静跪下了,好像石静要把大哥儿怎么样了似的。
  高烧之后身体消耗极大,尤其是小孩子,必须及时补充电解质和蛋白质。
  盐糖水可以补充电解质,却补不了蛋白质。
  石静才要开口解释,胤礽已然不耐烦道:“太子妃肯亲自照顾大哥儿,那是他修不来福气。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在太子妃面前指手画脚,还不赶紧滚!”
  乳母吓得以头抢地,再不敢言语,同手同脚退了出去。
  胤礽遣了屋里服侍的,从石静手中接过大哥儿,放缓了声音问他:“为什么不肯跟着乳母走?嗯?”
  大哥儿回头看了石静一眼,羞涩又眷恋地把头藏进阿玛怀中,闷声说:“很久没看见阿玛,我想阿玛。”
  胤礽神色明显一滞,很快恢复平静:“你想阿玛,便在阿玛身边住两日,等病好了再回去。”
  大哥儿挣扎着仰起头,嘴上说了好,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看石静,似乎在等她表态。
  他这副样子,让石静想起了小时候的胤礽。
  宫里孩子好像都是这样,早熟又敏感,小小年纪便已经学会看人脸色。
  石静朝他点点头,大哥儿这才高兴起来。
  大婚第一日,新郎醉酒,自己来了月事外加中暑。大婚第二日,宫里闹疟疾,照顾生病小孩子,这大概就是穿越女忙碌的日常。
  可这些对见惯了大风大浪石静来说,与休养无差。
  不涉生死,都是小事。
  夜里,石静想把大哥儿抱进内室观察,胤礽不让,坚持将人安置在外间临窗的大炕上。
  “屋里闷,挤着睡热。”他嘴上说自己怕热,其实是怕热到石静,勾起她的旧病。
  石静承情,便依他。
  翌日,大哥儿从高烧变成低烧,食欲比刚来时好很多,石静让人熬了鸡汤喂给他。大哥儿不但把鸡汤喝了,将里头炖得烂烂鸡肉也吃了,还用了几口米饭。
  乳母看得心惊肉跳,却不敢再说什么。
  下午,胤礽有事出去,石静喂了一只炖苹果给大哥儿。大哥儿吃得很香,最后把炖盅里汤都喝了。
  见太子不在,乳母又要说什么,结果才张了张嘴,便被大哥儿给支了出去。
  “额娘,我饿,在撷芳殿的时候总是吃不饱。”大哥儿不但聪明,会看眼色,嘴还很甜,从胤礽走后,便一口一个额娘喊着。
  把石静心都喊化了。
  石静在宫里住过,如何不知道这里养孩子的做派:三分饥与寒,稀粥烂饭保平安。
  小孩子身体弱,不能吃太饱不能穿太暖思路没问题,关键是执行的时候很多走样。
  大阿哥小时候在宫外养了一段时间,噶禄夫妻非常上心,把大阿哥养得白白胖胖。
  等回到宫里,养在亲额娘惠妃身边,水膘掉下去一大半,人瘦得像竹竿一样。
  太后每每见到大阿哥,总要跟太皇太后唏嘘两句,说惠妃不会养孩子。
  看来不会养孩子的不止惠妃一个,还有李格格。
  也不知是长期吃不饱饿,还是因为生病食欲不振消瘦了,石静想要捏一捏大哥儿脸蛋,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孩子太瘦了,瘦到别说水膘,便是奶膘都没有。
  只得去摸他的头,含笑说:“你喊我一声额娘,这两日定然让你吃饱。”
  大哥儿笑起来,圆眼睛弯成了小月牙。
  晚膳是蔬菜糊肉糜粥,还有一小碗蒸蛋。大哥儿吃得香甜,要不是石静拦着,差点把蒸蛋碗都给舔干净。
  乳母不敢说话,给石静跪下了,石静看也不看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