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106节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106节

  这么快就搭上线?石静让芳芷给春屏带话,把差事换给宝珠。
  才将差事换好没几日,宝珠求见石静,石静不见。
  又几日,算着太子回宫时辰,宝珠身着单衣,跪在前殿与穿堂交界处吹冷风。
  春屏过去拉她,宝珠哭闹着不肯起来,嚷着要给太子妃赔罪,一副受尽屈辱的模样。
  春屏问她赔什么罪,宝珠只是哭不说话,好像受了多少无妄之灾。
  “太子妃,不能由着他这么闹了,奴婢叫人把她架走。”芳芷怕宝珠再闹下去,坏了太子妃好名声,也怕传到皇上耳中,让皇上觉得太子妃跋扈,不顾念姐妹亲情。
  宝珠从小选进宫,是她自甘堕落没错,可她到底是太子妃堂妹,一笔写不出两个石来。
  一哭二闹三上吊,以宝珠悟性,惠妃恐怕只敢教她这些,说多了都怕她听不懂。
  不就是用苦肉计,想弄臭自己的名声,同时让太子可怜她,趁机爬床吗?
  这样的伎俩,石静不知见过多少:“她想跪便让她跪,过会儿太子就回来了。”
  石静很好奇,胤礽瞧见了会怎样处置。
  半个时辰之后,胤礽回来,进屋便问石静:“你那个堂妹抽什么风,跪在穿堂哭闹不休,说要给你赔罪。”
  石静以手扶额:“我都不知道她错哪儿了。”
  “你怎么能不知道?”胤礽抬头,让石静给他解斗篷系带,“她伙同侍卫给我下药,令我欲壑难填,差点伤到你。”
  屋里还有服侍的,石静把大毛衣裳递给芳芷,赶紧去捂他的嘴。
  胤礽摆手让服侍的退下,捉住石静手,笑道:“不是谁也扶不起么,就让她跪着好了,一边跪一边磕头,还要把自己的罪过都说出来。我让李德福派人盯着,不许偷懒。”
  好吧,胤礽总是能给人惊喜。
  “你给她安什么罪名?不会是下药吧?”石静有些不放心。
  胤礽哈哈笑:“格尔分出宫之后,我让李德福派人盯着她,发现她换了差事,有事没事总爱往延禧宫跑。她是毓庆宫奴才,总去延禧宫当差算是怎么回事,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本来略带戏谑的桃花眼,此时盛满嘲讽,在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好像贪玩孩子忽然得到一件有意思玩具。
  二更天准备歇下的时候,石静让芳芷去穿堂看宝珠,发现她晕过去了,额头一片青紫,还在渗血。
  惠妃再看见宝珠,已经是五天之后,尽管对方敷了粉,仍旧盖不住额头上淤青。
  “你回去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带不动人,惠妃从来不会白费力气。
  宝珠哭着跪下求惠妃再给她一次机会,并且表示只要能爬上太子床,她什么都能豁出去。
  惠妃对宝珠很失望,对索额图更失望,没想到三眼索相也有看错人的时候。
  格尔分被赶回家那会儿,惠妃都没怀疑过索额图眼光,只以为格尔分不会办事,搞砸了。
  毕竟索额图两个儿子都不成器,是朝野上下的共识。
  可等她将宝珠拉拢过来,让宝珠办了一回事,惠妃才发觉不对劲儿,好像要砸手里。
  但凡此时另有人选,惠妃也不会再与蠢人为伍。
  奈何德妃从前装菩萨,不问红尘事,被皇上启用之后,忽然转了性情,哪儿哪儿都有她。
  病还没好,又要忙着宫斗,还想对付太子妃,惠妃疲于应付,不用宝珠还能用谁呢?
  所幸这个宝珠人虽蠢笨,身上却有股狠劲儿。
  年前,皇长孙又办了百日礼,皇上有事没来,几位阿哥算是到齐了。
  满月礼的时候,太子出公差没赶上,大阿哥在家关禁闭来不了,等到百日礼再不露面有些说不过去了。
  这一日胤礽还要上朝,石静梳洗过后先去了阿哥所。
  大阿哥作为皇长子,皇上有意抬举,在大福晋生下第三个女儿的时候,提前让大阿哥出宫建府。
  宫里有规矩,皇子封爵才能出宫建府,皇上提前给了大阿哥恩典,所有人都猜测很快会封爵。
  当时正赶上皇上御驾亲征噶尔丹,大阿哥随军出征,军功手拿把掐,直接封王都不是没可能。
  谁知王师凯旋之后,大阿哥纹丝没动,仍旧是平头阿哥。
  等到第二次御驾亲征,大阿哥根本没去,军功捞不到,还因为办差不力被皇上禁足,注定与封爵无缘。
  爵位没有,人却被踢出了皇宫,前朝后宫风向又是一变。
  倒是三阿哥没有大阿哥压在头上,在战场立功颇多,如今又生下皇长孙,风光无两。
  有皇上的重视,内务府办差格外用心,将皇长孙百日礼办得妥帖又隆重。
  “孩子白白胖胖,甚是喜人,不像我家里那个,如何喂都喂不胖。”五阿哥真心喜欢这个侄儿,抱着不撒手。
  三阿哥看着大胖儿子,心里满意得不行,嘴上却谦虚道:“这小子除了吃就是睡,不知将来是不是个庸才。”
  又安慰五阿哥:“小孩子有骨头不愁肉,长大一些就好了,都能补回来。”
  五阿哥也很看重自己这个长子:“当初这孩子难产,多亏二嫂才保住一条性命。二嫂之后又去看过几次,说孩子能养活,让多找几个有初乳奶子喂着。”
  太子妃不但救了孩子的命,还救了孩子生母刘佳氏命,五阿哥心中感激,却无以为报,每次见到石静都亲切地喊二嫂。
  初为人父,三阿哥能理解五阿哥的心情,忍不住安慰他:“太皇太后在世时请活佛给二嫂算过命,说二嫂命格贵不可言。她说孩子能养活,就一定能养活。”
  五阿哥也听说过这事,连连点头。
  胤礽对孩子不感兴趣,与七阿哥在一边聊治水事,聊着聊着朝四周望去,微微蹙眉:“这都快开席了,怎么还有人没来?”
  七阿哥掏出怀表看了看,无奈摇头:“从前大哥就爱摆谱,总是带着老八他们姗姗来迟,压轴出场。”
  试图压太子一头,好像谁晚来谁更尊贵似的。
  从前太子不着调,大阿哥风头正劲,那时候大阿哥想压轴,七阿哥并没觉得有什么。
  如今风向变了,太子治理河道非常成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注定青史留名,大阿哥上战场未立寸功,办差也办不好,七阿哥不知道大阿哥还有什么脸压轴。
  余光瞥见坐在角落里十阿哥,七阿哥有些诧异:“奇了,老十居然没等大哥,自己先来了。”
  要知道,十阿哥与九阿哥交好,九阿哥又是八阿哥死党,八阿哥从小养在延禧宫,唯大阿哥马首是瞻。
  四舍五入,十阿哥也是大阿哥那边的人。
  七阿哥从未关注过十阿哥,胤礽倒是时有留意:“贵妃病逝之后,十弟便与老大生疏了。”
  如果他没猜错,应该是那一次他带着老三去冰场走冰,被老大发现,特意带着十阿哥他们去冰场找他,想抓他的把柄,让老十彻底恨上。
  结果被掌珠遇见,想办法化解了。
  没想到那一次过后,老十没恨上他,反而恨上老大,此后再没跟老大他们一起混。
  思及此,胤礽朝十阿哥招手,喊他过来,拉着他与七阿哥一起聊治水事。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大喜的日子也不安生。
  胤礽:那便将计就计。
  第71章 局中局
  “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黄河,你想不想去看看?”七阿哥问十阿哥。
  十阿哥丧母之后一直蔫蔫,又因为冰场事与大阿哥闹掰,心情郁郁。
  他闻言诧异抬头:“啊?七哥,我还在读书呢。”
  七阿哥伸手比划了一下自己和十阿哥之间的身高差,朝胤礽笑道:“老十生得人高马大,我竟忘了他还在念书。”
  胤礽也笑:“不如你先带着他,等他上朝站班也好办差。”
  随驾亲征之后,三阿哥从刑部被调到户部行走,五阿哥在兵部,七阿哥先在工部,后被调去河道总督府给胤礽帮忙。
  原来在兵部行走的大阿哥被挤到刑部,与老九作伴。四阿哥留在户部,给三阿哥打下手。八阿哥则被调出户部,改去礼部观政。
  得知老八的去向时,胤礽很是不解,问皇上:“国库那边催债的差事已了,老四和老八做事都算勤勉,为何老四留在户部,老八却去了礼部?”
  六部之中,以吏部为首,通常不安排皇子观政。吏部之下,最好的衙门便是户部,号称朝廷的钱袋子。
  户部之下是兵部,其后工部和刑部并列,礼部吊车尾。
  其实胤礽想问的是,大阿哥要军功没军功,要政绩没政绩,凭什么他能去刑部,却将办差勤勉老八安排到礼部去了。
  很不公平。
  八阿哥从前一直跟在大阿哥身边,与太子不是很对付,太子能不计前嫌,十分中肯地在他面前替八阿哥鸣不平,康熙还是很高兴的。
  储君就该有这份肚量,凡事以大局为重,而不是以个人好恶作前提。
  但康熙这样安排,自然有他一番道理:“老八差事办得不错,可把人也给得罪了。”
  说着扔了几份奏折给胤礽:“你自己看看吧。”
  胤礽看过,心中冷笑,都是大阿哥办差时埋雷,老四不肯踩,全推给老八。
  老八到底年轻,又是第一次办差,他不踩谁踩。
  四阿哥和八阿哥是怎么过关的,没人比胤礽更清楚。
  皇上想看诸皇子兄友弟恭,胤礽当然不会当着皇上的面,拆穿四阿哥小心思。
  况且八阿哥自愿给大阿哥垫背,与他什么相干。
  倒是七阿哥回京之后,主动靠向他这边,让胤礽有些惊讶。但七阿哥靠过来,显然不止因为他,更多的是七阿哥对治理河道感兴趣,想为朝廷做点实事。
  奈何身体不允许,只能守在河道总督府,没办法长期出公差,在坑洼不平河堤上奔波。
  就像七阿哥所说,十阿哥生得人高马大,倒是可以出些力气。
  七阿哥觉得太子这个提议好,转头问十阿哥意思,差点把十阿哥眼泪问出来。
  贵妃活着的时候,十阿哥是贵妃娇宝贝,可贵妃一死,他好像什么都不是。
  汗阿玛忙着处理国事,没时间管他。他就跟着九阿哥混,九阿哥与八阿哥更熟,只把他当成小跟班。
  那天,九阿哥跑来找他,告诉他太子和三阿哥在他额娘孝期去什刹海走冰玩乐。他气坏了,立刻跟着九阿哥找过去。
  走到一半,遇上如今太子妃,大阿哥不去找太子和三阿哥麻烦,反而跟着太子妃去庆云楼定席面。
  他额娘百日孝期没过,太子和三阿哥到什刹海走冰不对,难道大阿哥陪着未来的太子妃随便进酒楼就对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