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陈非面无表情地说:“《水浒传》里面我最不喜欢宋江。”
  “及时雨”是宋江的绰号。
  简疏文开玩笑道:“自从江笙来了之后你就这副德行,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吃醋呢。”
  陈非瞪了简疏文一眼,举起手中的数据,说:“你要的数据在我手上,信不信我撕票?”
  简疏文赶紧举手投降,“别别别。”
  孙子睿家。
  孙子睿愤怒地一拍沙发扶手,对简疏文说:“你要我承认那五个枪手也是《白日星星》的编剧?”
  简疏文微笑道:“没错,就是编剧。不是联合编剧,不是编剧助手,也不是其他的什么模糊的名头,就是编剧。”
  “这场官司,你想同时帮他们要署名权?”
  “是的。”
  孙子睿差点没从沙发上跳起来,“你疯了吧?花钱雇你的是我!是我!你要帮的人只有我一个!”
  简疏文向陈非伸出手,陈非从文件夹中拿出江笙连夜整理的对照文档,递给简疏文。
  简疏文对孙子睿说:“是这样的孙先生,我们整理出了一份文档,文档中标明了另外五位分别写了《白日星星》的哪些片段。虽然文档做得稍显仓促,但依然能够看得出来,那五位在他们所写的片段中提供了不少独创性创意,而且这些创意在最后的成片中都采用了,并不是像您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填字而已。”
  简疏文把文档递给孙子睿看。
  简疏文再次向陈非伸出手,陈非一声不吭地把另外几份文档交给简疏文,这几份文档是近三年编剧署名权维权的案例。
  简疏文道:“我找了近三年的编剧署名权维权案例,研究了法院对于署名权的裁定标准,对比那五位在剧本上做出的贡献,发现虽然他们五位被叫作枪手,但论实际贡献却是可以署编剧名的,我跟他们做了简单的沟通,他们的意思是,如果有机会的话,能署名最好不过。当然,大纲是您提供的,您的贡献最大,您是总编剧,名字会排在第一位。至于郑长临,他对剧本没有创作上的贡献,他不能署编剧的名。”
  孙子睿红着眼对简疏文说:“不行!我对外一直说的是《白日星星》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我一个人完成那么伟大的一部作品,我马上就要声名鹊起了,你却要把我的名瓜分给其他五个人?”
  简疏文听明白了。群众很懒,如果编剧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名字他们能记得住;如果编剧是六个人,六个人的名字谁能记得全?孙子睿从一开始要的就只有署名权,他争的是名,而不是钱或者其他物质上的补偿。
  这很正常,有人逐利,就有人追名。追名的人想要的是自己独上最高峰,而不是一群人一起挤上去。
  简疏文劝道:“孙先生,您觉得《白日星星》一下多了五个编剧,会分走您的名气,但您有没有想过,《白日星星》本来就是你们六个一起完成的,如果您一个人独占了编剧的位置,您的名气是大了,但却不实,不实的名叫虚名。人生在世,虚名不重要。”
  “谁说不重要!”简疏文这句话不知触碰了孙子睿哪片逆鳞,孙子睿又怒又悲,脸色变得很难看。
  孙子睿红着眼,说:“这个行业的规则是,谁名气大,就听谁的。演员也好,导演也好,编剧也好,你没名气,就只能当流水在线的螺丝钉,哪怕是别人眼里做创意工作的编剧,也是螺丝钉!你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想写自己的故事,做梦去吧!螺丝钉哪有这权利?”
  此刻孙子睿的情绪如洪水,简疏文被他震住了。
  孙子睿继续说道:“如何破局?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成为名导、名演员、名编剧,你必须出名,只有出了名你才有话语权,才能不做螺丝钉,才能表达自己!就像郑长临那样。郑长临是头部编剧,他名气大,所以他有话语权。你说虚名不重要?你懂什么?虚名也是名!”
  孙子睿双手捂住脸,哽咽了,“我知道你看不起我炒作,但你经历过自己的作品被毫不专业的人改得稀巴烂吗?你想抗议,你想说这样改不对,可你没名气,你就没权力。你看不起我想出名,但我有什么错?在这个行业里没名气是原罪!”
  第35章 金字塔
  孙子睿说:“我只是不想一次又一次被制片方拖欠稿费、删掉署名,还要被那些根本就不专业但掌握着话语权的人瞎指点,把好好的作品‘指点’成垃圾。我有什么错?”
  简疏文有些惊讶,“就这两个小小的权力,必须得成名才能拥有?”
  “没错。影视行业是把丛林法则演绎得最好的行业。”
  简疏文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简疏文回想郑长临的话,郑长临说如果《白日星星》剧本不署他的名,不借他的名气,或许根本就没有被拍成电影的机会,就算有也可能被改得面目全非。正因为郑长临有名气,他的名字就是活招牌,制片方才会给他几分薄面。
  这就是游戏规则,谁名气大,就听谁的,所以这一行的人,不争不行。
  孙子睿就是想出名,因为出了名他才有机会爬上行业顶端,只有爬上行业顶端,他一个编剧才能在剧本方面有话语权。这就叫金字塔规则。
  孙子睿固然情有可原,但简疏文想到的是,在这个金字塔最底层的人呢?
  简疏文曾问过孙子睿为什么找枪手,孙子睿说枪手便宜且效率高,找了枪手自己只需要出大纲,出大纲多快啊,不请枪手一个月最多只能写一部剧本,请了枪手可以一个月写几部大纲并收获几部剧本,然后卖出去,这样就能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孙子睿说业内像他们这些中腰部的编剧很多都是这样。
  枪手是这个金字塔最底层的人。孙子睿一边控诉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郑长临剥夺了他的署名权,一边又剥夺着在他下一层的枪手们的署名权。
  不过是一层一层向下挤压罢了。
  所以,尽管孙子睿在网上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为编剧合法权益发声的话题,尽管他看似在与这个行业的不公做对抗,但实际上,他早已接受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如果有朝一日孙子睿到达了郑长临的高度,他或许会说出跟郑长临一模一样的话:“都是这样过来的。”
  进入丛林的人,终成野兽。
  简疏文深吸一口气,冷静了一下,决定不在丛林法则和金字塔规则上纠结,而是把话题回归到官司本身。
  简疏文朝陈非伸出手,陈非如同跟他心有灵犀似的,一句话都不用说,就从文档夹里找出了简疏文要的文档,递给简疏文,这是郑长临向法院提供的证据列表。法庭上的证据需要在开庭前提交,律师都可以查看对方的证据。
  “离上庭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孙先生,我们来讨论一下官司的事情吧。”简疏文对孙子睿说,“这是郑长临向法院提交的证据,证明孙先生您找过枪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对方律师在庭上的打法是,把您卖剧本给郑长临打成您受了郑长临的委托搜罗剧本素材,这样一来,搜罗素材的是郑长临,提供素材的是那五个枪手,而您只是受雇帮郑长临做收集和整理工作的人。”
  “胡说八道。”孙子睿皱眉。
  “您先别急。对方律师的打法的确很聪明,一下把您从创作者打成了一个纯中介,由于您跟郑长临进行剧本交易的过程缺乏比较规范的合同证明,只有转账和聊天记录,那么目前的情况对您其实是不太有利的。”
  “这场官司我不能输。”孙子睿急道。
  简疏文严肃道:“是的,孙先生,这场官司您绝对不能输。舆论已经搞得这么大了,如果官司输了,您会被舆论反噬。孙先生,如果您想赢这场官司的话,您就得听我的。”
  “怎么听?”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简疏文一句话概括。
  简疏文说:“孙先生,您不理解我为什么收了您的律师费却去帮那五个不相关的枪手,但事实是,在这件事上,我一直在帮您。”
  简疏文继续道:“孙先生,打赢这场官司的关键是证明您是《白日星星》的创作人。”
  “《白日星星》的剧情大纲和人物设置都是我写的,我当然是创作人。”孙子睿说。
  “没错,《白日星星》的剧情大纲和人物设置都是您写的,但这件事只有你我知道不行,必须在法庭上让法官相信才作数。这个时候就需要证据,您的手稿啊、计算机里的文档记录啊这些都算,但我觉得还不够,我想在庭上引入几个人证。”简疏文说。
  孙子睿听明白了,“你想让那五个枪手当人证?”
  简疏文点了点头,“您出了大纲之后拿着大纲去找他们,他们基于您的大纲写东西,凡是有不清楚的或是有异议的地方,他们是不是直接跟您对接、与您讨论?”
  “是。”
  “所以,他们能证明您写了剧情大纲。不过,想让他们帮您作证,不能让他们白帮不是?该给的好处是要给的,为他们署编剧名就是给他们的好处,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也叫双赢。”简疏文循循诱导,“孙先生,咱们拉拢他们的动作要快,要是郑长临那边快人一步,就麻烦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