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张双蕊“唰”的一下满脸通红,江笙也不好意思地把头扭到一边。
  简疏文慢悠悠地端着茶走进办公室,心想小样,俩小年轻还跟我斗。
  不过提起时桐,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简疏文打了一个跨国电话,他想听听时桐的声音。
  但时桐把他的电话挂断了。
  过了一段时间,时桐才主动打回来。
  “刚才没空。”时桐说。
  “我生气了。”简疏文开玩笑道。
  “你他妈别跟我撒娇。”
  两人一起“哧哧”笑了起来。
  好像不需要说多少话,听到对方的声音就觉得心安。
  “你在外头?”简疏文听到电话那头有汽车声。
  “我现在在抹谷,刚才在他们矿上。”时桐虽然平时懒洋洋的,但遇到能赚钱的事的时候,他格外勤劳。
  “打仗了吗?”
  “没打,最近停战。停战好,停战好做生意。”
  问了时桐的近况后,简疏文问他:“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你跟钱子超到底有没有接触过?”
  “接触过,但接触不深,钱子超落网,那些跟他关系紧密的人多了去了,查起来这些人都排在我前头,一个个查轮不到我。”时桐说。
  时桐的确上过钱子超的游艇,也给钱子超送过钱,但他俩的合作还没开始,钱子超就翻船了,他俩的接触并不深,况且时桐现在都不在中国了,检察院估计查不到缅甸去。
  “那就好。”简疏文说,“对了,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钱弘你还记得吗?钱子超的儿子,他死了,遗骸在工厂的炼钢炉里被发现。”
  第152章 没那命
  京城,上城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重案中队。
  由于钱弘涉毒的案子一开始就是上城区公安分局在管,他失踪也是被上城区公安分局通缉,所以为了更有效地调查案件,钱弘被杀一案也移交到了上城区公安分局。最早提出钱弘不是失踪而是被杀的林子川被所有人另眼相看。
  重案中队里摆着钱弘的尸检报告,准确来说只是一小截腿骨的检查报告,而钱弘的整个身体,已经在高达几千度的炼钢炉中化为灰烬了。
  为什么这截腿骨能留下来?因为钱弘的尸体是被分成了很多块扔到不同的炼钢炉中的,工厂所有炉子里都找到了或多或少的骨灰,而工厂的每个炉子根据其作用不同温度也不同,其他炉子的温度高达2000-4000摄氏度,在这种高温下,无需多久尸块就会化成灰烬,不可能留下骨头和dna,唯独那截断腿所在的炉子是一个低温熔炼炉,低温熔炼炉的温度只有200-500摄氏度,达不到把骨头烧成灰的温度——把骨头烧成灰需要千度以上,低温熔炼炉的温度只够烧毁脂肪和肌肉。
  估计凶手扔尸块的时候分不清楚哪个是普通炼钢炉,哪个是低温熔炼炉,还以为工厂的炉子都是一样的,才会留下这样的破绽。
  炼钢厂没有监控摄像头,警方问工厂负责人为什么不装,工厂负责人说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安装和维护监控系统需要一定的费用,包括购买摄像头、录像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以及后期的设备维修、更换和软件升级,都需要钱。为了节省开支,安全方面让人每天巡逻即可,就不安摄像头了。警方追问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工厂负责人支支吾吾道,还有一个方面,他们怕工人闹事被监控拍下,会对工厂不利。
  没有监控,案子调查起来困难重重。
  林子川正在画案件的时间线,从钱弘失踪开始。
  钱弘失踪前上过简疏文前助理陈非的车,在陈非车上呆了一会后,有马路摄像头拍到钱弘从陈非的车上下来,然后走进了博海公园,在博海公园里逛了好一会。
  所有的监控画面都只拍到了钱弘的背影,没有正脸。那天钱弘穿了一件骚气的绿色衣服,哪怕是背影,也很难认错。
  林子川继续整理时间线。
  在博海公园里,钱弘给他的司机老张发了条短信,让老张下午五点准时到博海公园北门接他。下午五点,老张到达博海公园,却又接到钱弘的新信息,钱弘说他已经乘坐朋友的私人飞机出了国,让老张不用等他了。
  林子川在这里画了个重点标记加一个大大的问号。钱弘根本没有出国,那么这时候的钱弘到底是死是活?这两条给老张的短信到底是不是钱弘本人发的?
  林子川继续往下整理。
  后来,上城区公安分局针对钱弘的爱琴酒吧进行扫毒行动,钱弘涉毒一事曝光,而钱弘不知所踪。
  再往后还发生了什么吗?林子川翻了翻手边近几个月发生的各大案件的数据,忽然想起一件事。
  这件事不归上城区公安分局管,而是由京北区公安分局管辖的案子,有一个叫陶可杰的狱警在博海公园被杀,京北区公安分局锁定了一个叫“李容”的可疑人员,这个人在法帮帮小程序上用假。身份证和假律师证注册了一个律师账号,以帮陶可杰解决抚养权问题的名义接近陶可杰,而这个“李荣”用于注册法帮帮小程序的手机号码就是钱弘的手机号码。
  牵扯到另一个案子上去了?
  林子川继续联想,他在想陶可杰和钱弘有什么关系?
  林子川关注过陶可杰被杀一案,跟京北区公安分局的同事要过案件数据,他知道陶可杰和钱弘还真有些关系,四年前,钱弘曾向身为狱警的陶可杰行贿,让陶可杰换掉一名正在服刑的维修工人的心脏病药,间接导致这名维修工人心脏病发死亡。
  这名维修工人叫陈上屿,陈上屿是陈非的父亲。
  陈非。林子川默念这个名字,心想首尾相连了,钱弘失踪前上过陈非的车。
  林子川圈起了陈非的名字,把他列为重点嫌疑人。
  林子川并没有着急去找陈非,而是去陈非和陈上屿的原住址走访了一圈。
  林子川去了龙鱼街,他知道陈非已经搬走了,但他依然决定先来这里看看。
  林子川穿着便衣,随意地逛了逛菜市场,街边卖衣服的几个小店他也走进去看了看。龙鱼街环境拥挤杂乱,但它也有优点,那就是烟火气十足。
  林子川在路边的一家小面馆里坐下,对老板说:“老板,来碗刀削面!”
  “好嘞!”
  这时候不是饭点,所以面馆里除了林子川外没有别的食客。老板上了面,笑着问林子川:“这个点,您吃的是哪一餐啊?”
  “哪一餐都不是。”林子川也笑道,“就是闻到香味,嘴馋了。”
  “那您鼻子可真灵!看您面生,不是住这条街上的吧?”
  林子川摇摇头,“不是。我是来找人的,但他好像搬走了。”
  “找谁啊?跟我说说呗,这条街上没有谁是我不认识的。”
  “陈非,您认识吗?”
  “哦!他啊!他是搬走了,他发达了,搬到一个高级公寓去了,我知道地址,我拿张纸写给你。”
  面馆老板很热心,撕了张纸,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高级公寓的地址。
  这是陈非的新住址,林子川其实早就知道,但他假装不知道,林子川收下了老板的纸条,并说了声谢谢。
  林子川一边吃面,一边向老板问起了陈非:“您觉得陈非这人怎么样啊?”
  “那是个高材生啊!我们龙鱼街多少年才出了一个考上方合大学的,方合大学是什么学校?在全国是这个!”老板比起了大拇指。老板说:“那年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龙鱼街挂起了横幅,家里有孩子的都想去他们家沾沾喜气。”
  接着,老板又道:“我们都以为他会变成金凤凰飞出去,可惜啊,没那命!”
  第153章 坏东西
  林子川这人看似粗枝大叶,但在工作中很细心,他来之前仔细查过陈非的背景,陈非家的遭遇他了解得一清二楚。
  于是林子川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当年陈非家出的那些事,我都知道,确实可惜。”
  “太可惜了。”老板说,“陈上屿,好人啊,当年我们这些老街坊找他修东西,他从不主动收钱,懂事儿的会主动塞给他红包,该给还是得给,但有些油头滑脑的,就爱钻他空子,占他便宜,让他白干活,他也不计较,每天乐呵呵的。”
  底层圈子里不缺油头滑脑的小人,陈上屿在这样的圈层中依然能坚持当一个热情良善的人,十分难得。
  “助人为乐。”林子川评价陈上屿。
  “陈上屿出事是因为见义勇为救了一个女孩子,这你知道吧?但其实那不是他第一次见义勇为了,在那之前他还救过落水的小孩、被抢了包包的小姑娘……多了去了。”
  “热心,有正义感。”林子川继续评价。
  “就因为陈上屿是这样的人,所以他儿子陈非非常崇拜他。陈非小时候在我店里写作业——有时陈上屿没空,我会帮忙照看陈非,那么小的孩子,天天把‘我爸爸是英雄’挂在嘴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