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时桐的直觉告诉时桐有什么事发生了。时桐是个很相信自己直觉的人。
  时桐打电话给简疏文,没人接;时桐又打电话给事务所前台,张双蕊告诉时桐,简律没回事务所。
  时桐没有乱了阵脚,他想了想,冷静地对张双蕊说,能不能问问李伟京,打完官司后,知不知道简疏文去哪了。
  李伟京在事务所留过联系方式,张双蕊能联系上他。
  问了李伟京后,张双蕊回电话给时桐,告诉时桐李伟京说简疏文走出法院大门就被京城市公安局的人带走了,当时李伟京就在不远处,他虽然看不见,但他听力极其灵敏,李伟京把这一幕“听”了下来。
  第206章 杀了他
  事情是这样的。
  钱子超招供后,以他和顾纬为首的腐败官员团体被一网打尽,这个腐败官员团体收受贿赂,长年腐蚀公安系统,影响极其恶劣。
  尤其是钱子超经常委托其弟弟钱子穆安排游轮party,招揽行贿者,上过钱子超船的人,不知都干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钱子超给他们当保护伞。比如坤有金,走私贩卖军火枪支,坤有金给钱子超钱,钱子超给他保障;又比如白姚区区政府部分官员,为了不让尘肺病病人影响自己的官途,来求钱子超不要深入调查陈雷绑架案……这些交易,都是在钱子超的游轮party上完成的。
  如今,钱子超固然已经落网,但上过船的那些人,要这么放过了吗?当然不会,谁知道上船那些人都干过什么事?
  那么都有谁上过钱子超的船呢?
  在多人的努力下,公安部门得到了一份名单——上船名单。
  但仅仅有名单,而没有其他确凿证据的话,是不能直接抓人的,证据不足,即使到了法庭上也不能定罪。于是,公安部门决定根据名单各个击破,通过侦查,找出名单上的人与钱子超进行交易的实际证据,列出罪证,将他们一个个送上法庭。公安部门把这场行动命名为清源行动。
  名单上有些人已经死了,比如坤有金;有些人的罪证好找,比如白姚区区政府官员,他们之中有人主动自首,还主动交出转账证据;有些人在公安部门的种种手段下,比如派卧底、现场搜查等,终于伏法……公安部门各个击破,把名单上大部分人都送进了监狱,但有两个却像顽石一样,公安部门怎么调查,都找不到能坐实他们罪证的证据。
  这两个“顽石”,一个叫万仁峰,一个叫时桐,他们都上过钱子超的船。
  万仁峰的突破口出现在霍江市公安局。霍江市一名辅警邱梓新被杀害,专案组调查后,发现霍江市有一家涉嫌诈骗、发放高利贷和暴力催债的借贷公司,是万仁峰名下的。这家借贷公司先是逼死了一个叫齐步的股民,而后,负责齐步居住片区的辅警邱梓新突然坠亡,霍江市专案组认为,邱梓新的死因是她发现了齐步死亡的真相,被借贷公司灭口。这哪是借贷公司啊?这明明是涉黑团体。
  这家借贷公司属于万仁峰,万仁峰名下产业涉黑多年却能安然无恙,为什么?因为公安系统有他的保护伞,保护伞就是前公安部副部长钱子超。万仁峰及他的产业链必须连根拔起,刻不容缓。
  还有一个“顽石”是时桐。
  时桐,缅甸人,只上过一次船,找不到他与钱子超的转账记录,不一定是他没给钱子超行过贿,更有可能是这人心思缜密,做事小心,让人抓不到辫子。
  公安部门判断,时桐可能比万仁峰还要危险,万仁峰是涉黑,时桐很有可能是持枪。为何?因为那起特大枪支走私案的主犯坤有金,跟时桐关系匪浅,两人曾是一家人,坤有金有货源,那么时桐也有。
  根据钱子超的口供,时桐上船找钱子超,是想代替坤有金的位置,说具体点就是想让钱子超把购买。枪支的那些权贵富豪,也就是客源,介绍给自己。当时钱子超答应了,但这事后来没成,因为不久后坤有金就死了,钱子超也被查了,这事当然就不了了之,但时桐是否找到了别的方法在中国贩枪,这就不知道了。
  再后来,京城发生枪击案,匪徒手里有枪,而坤有金已经死了,谁提供的枪?
  清源计画最后两个目标锁定在万仁峰和时桐身上。
  至于为什么把简疏文卷进来,因为警方需要他的配合。
  首先是万仁峰这边,不久前简疏文遭遇了一起车祸,对方司机故意别简疏文的车,逼他翻车,司机是收了别人的钱来灭简疏文的口,而这笔钱来自霍江市。
  原来,霍江市那家借贷公司逼齐步签过两份阴阳合同,阴阳合同就是证明借贷公司违法犯罪的有力证据,邱梓新之所以被害,是因为她拿到了齐步签的那两份阴阳合同。
  邱梓新死后,阴阳合同不见了,借贷公司查邱梓新死前的行程,发现她跟简疏文吃过饭,不仅吃过饭,邱梓新还给简疏文写过一封e-mail,但e-mail只写了个称呼和几句问候语就戛然而止,并没有写完,然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草稿箱里了,一直没发出去。
  根据那顿饭和这封e-mail,再加上简疏文律师的职业,那些人一致认为,邱梓新把阴阳合同给了简疏文,于是就有了那天的车祸。
  “邱梓新没给过我合同,也没有跟我提起过这件事。”市局里,简疏文实话实说。
  “我们相信你,简律师。”一名警察说,“但现在他们以为你拿了合同,所以我们需要你协助取证。”
  公民有协助取证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时,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这意味着即使公民没有违法,也有义务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简疏文是律师,对此他再清楚不过,所以他非常配合,简疏文问:“我应该怎么做?”
  “跟他们取得联系,说你手上有合同,虽然警察也想跟你合作,但你觉得跟警察合作赚不到钱,你愿意把合同给他们,但要他们拿钱来赎。具体行动怎么做,警方指导你。”
  “好。”简疏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还有一个人,时桐。这个人你应该比我们都熟悉。”市局警察早就把时桐跟简疏文的关系摸透了。
  简疏文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不动声色。
  简疏文没有主动接话,他在等对方开口。
  对方没有直接说要求,而是忽然笑了,他看似放松地跟简疏文聊天:“以你跟时桐的关系,你就什么都不知道?”
  简疏文一耸肩,“时桐是来中国做珠宝生意的,我从没听说他上过什么游轮,会不会是搞错了?”
  “简先生,你是律师,包庇罪怎么判啊?”
  “那也要先犯了,才能判啊。”
  “简先生,现在你很危险知道吗?”
  “怎么说?”
  “我们调查过时桐的为人,这个人多疑,你要是知道得太多,而他一但对你起疑心……别怪我们没提醒你,这种人,很有可能杀人,到时候就什么都晚了,你是优秀人才,没必要把自己玩进去。”
  “警察同志,这些话,调查清楚再说吧。”
  “对,调查,我们当然要调查,而且我们想让你配合调查。”
  “怎么配合?”
  “我们怀疑时桐跟坤有金一样,走私贩卖枪支,前段时间发生在医院门口的枪击案,匪徒手里那把枪很有可能来自于他。”
  “枪支来源查到了?”
  “查不到,但他很可疑。我们希望你呆在时桐身边帮我们取证,同样,具体行动怎么做,警方指导你。”
  简疏文虽然面不改色,但一瞬间的工夫,他已经在大脑里做了许多思考。
  时桐到底干了什么,简疏文不清楚,那天在公园他警告时桐不要像坤有金那样贩卖枪支,时桐说他没干过这事,当时简疏文松了口气。但时桐说的是实话吗?未必,时桐对简疏文并非句句属实,连简疏文自己都知道,时桐没有那么信任他。
  时桐很有可能在说谎,医院发生的枪击案,匪徒手里的枪可能真是他卖的,虽然枪支来源查不到,但连简疏文都能怀疑到时桐头上,警方怎么可能不怀疑?
  简疏文已经帮时桐瞒过很多事了,他长这么大,做过的违心事几乎都与时桐有关。
  还要继续瞒吗?可我答应了他不会背叛他。一个矛盾的声音在简疏文脑中响起。
  声音继续响:之前他带枪杀坤有金,我还可以劝慰自己,只要不伤及我国公民,他想报仇,就让他报吧;但如果……如果他像坤有金一样贩卖枪支,卖出去的枪用来杀我们国家的人,那就等于是他间接杀人。简疏文,你白读那么多年书,是非对错你现在是一点都不管了吗?如果……如果枪真是时桐卖的,他卖了多少?又还想卖多少?这对公共安全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威胁……
  简疏文背上出了冷汗。
  简疏文看向面前的警察。
  时桐说的对,简疏文不会被竞争对手收买而背叛时桐,但简疏文到底跟时桐是不一样的人,简疏文会因为道德和原则不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