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话音刚落,抽气声蓦然响起,穆静保持着捧辛鱼脸的姿势,两颗脑袋缓慢地调转方向,和门口的穆静妈妈六目相对,穆静妈妈的震惊都能从眼里流出来了。
  穆静妈妈:“我……我是想来问问,小鱼有什么……忌口吗?”
  辛鱼拍掉穆静的手,挺直脊背,尴尬地清了清嗓子:“妈妈,穆静是在和我开玩笑。”
  “……”穆静愣住。
  “……”穆静妈妈不知道是应还是不应。
  辛鱼尴尬地恨不得抽自己嘴巴两下,连忙补救:“阿姨,我是说阿姨。”
  穆静妈妈离开,体贴地关上房门。
  谁都没当回事,辛鱼再次扑到穆静的床上,用穆静的笔记本电脑,登录学校贴吧,关于陆嘉良的帖子还被顶在首位。
  如果是转校生,绝对无法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但陆嘉良不是普通的转校生,他是无论成绩还是样貌都独占鳌头的转校生。
  在陆嘉良转进实中之前,校草是高三的一个学长,但是陆嘉良进来后,就是当之无愧的校草,他优异的成绩更是让他整个人如立云端,可望不可及。
  高二有两个重点班,一个是高二一班,一个是高二二班,分别对应理文,陆嘉良就在一班。
  辛鱼和穆静一个班,都是九班的。
  她在看去年冬天的一篇帖子。
  帖子的名称是:惊天大事!我们学校即将转来一位重量级学神!
  贴主:我有个表哥曾经和这个新来的转校生是一个学校,不过我表哥在普通班,转校生在重点班,是学神般的存在,次次都是年纪第一,高一就得过好多大奖,按照他的成绩,保送大学绝对没有问题!
  跟帖道:这么牛,那他怎么来我们学校了?
  桐市实验中学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高中,桐市的重点高中是一中,就算是桐市一中,和陆嘉良之前的学校也没法比较,毕竟桐市只是一个小城市,就算是重点高中,教学质量也无法和大城市的学校划等号。陆嘉良从原来的城市转到实中,就像古代的京官下方到地方一样。
  贴主:那我就不清楚了,说不准是缺钱,被咱们学校花大价钱挖过来的?
  跟帖怒回:不可能,咱们学校连翻修操场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招尖子生?
  总而言之,陆嘉良的到来算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个寒假,学校贴吧都是关于陆嘉良的传闻,直到寒假结束,陆嘉良正式露面,关于他的帖子更是如雨后春笋。
  认真学习的,崇拜他的成绩。
  不那么认真学习的,折服于他的容貌,更有胆子大的,课后堵在一班的门口告白,但是不管是谁,都没能告白成功。
  陆嘉良又被封以“高岭之花”的称号。
  贴吧里有关他的照片铺天盖地,有坐在课桌专注望着黑板的,有课间趴在桌面休息的,就连课上站到黑板解题的图片都有。
  无论什么时间的偷拍,陆嘉良都是一脸认真,当之无愧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辛鱼统统保存下来,传到自己的企鹅号。
  确定没有遗漏的照片,辛鱼把笔电还给穆静,穆静问:“不继续看了?”
  辛鱼捧着心,满脸沉醉:“不了,怕沦陷太深。”
  穆静嗤笑:“恶心吧啦的,”她一顿,肩膀顶顶她:“这次校庆,他是主持,你就没有什么想法吗?”
  辛鱼若有所思,穆静继续道:“高舒静能唱歌,你怎么不能唱,你也报名,有了节目,就能和他朝夕相处,然后日久生情……”
  穆静讲述的未来很美好,辛鱼握紧拳头:“我当然为此努力了,不过我没有报节目,我是志愿者。”
  “志愿者?”
  “就是后勤人员啦。”
  校庆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中,老师宣布要抽取志愿者的时候,穆静正好生病没去学校,所以不知道,辛鱼也把这件事忘记了。
  参演节目的同学需要定时到学校排练,这时候就需要志愿者帮忙,或者是帮忙调试音响,或者是清理卫生,或者是陪练,总之就是负责让参演人员以全部的精力投身表演,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节目就那么多,志愿者每个班出几个人,每个周轮换,至今还没有轮到辛鱼的班级。
  她自然也没有和陆嘉良接触的机会,虽然辛鱼不认为轮到她的那一周,她就能有和陆嘉良接触的机会。
  但未来是用来期待的,她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第3章
  “她站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表演,那一刻,就连教室内晦涩的光线都变得格外耀眼,耀眼到他的注意力全都投在了她的身上......”
  ——来自某位不知名少男的心声
  ...
  期待落空,辛鱼连陆嘉良的影子都没能看到。
  她突然觉得报名志愿者得不偿失。
  一班和九班共用一个数学老师,而数学组的办公室和九班同在三楼。
  陆嘉良是一班的班长,也是数学课代表,晚自习经常待在数学办公室。
  而辛鱼总能在这时候碰见他,但自从轮到九班志愿者为校庆参演人员贡献微薄之力时,虽然有理由不上晚自习,却要为校方专门划给学生演练的艺术楼鞍前马后。
  当别的同学在教室晚自习的时候,辛鱼已经熟练地拿起拖把,将很少踏足的艺术楼打扫得光洁照人。
  周六早晨,她和孟晓云碰面。
  和辛鱼不同,孟晓云是被迫参加。
  每个班级出十多名学生,除却自愿报名的人,剩下的则是靠班主任抽签决定,毕竟不是谁都愿意在周末离开香甜的被窝,和学校重温旧梦。
  孟晓云揽住辛鱼的胳膊,两人一同迈进艺术楼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凉气驱散了燥闷。
  孟晓云:“还有最后两天,马上就要结束了,我差点就想请假不来了,这可是周末啊……”
  她想起辛鱼是自愿报名,疑惑道:“老师念到我名字的时候,我的心都要死了,你怎么有勇气报名啊?”
  辛鱼心虚:“劳逸结合……”她搓了搓手指,音调提高,颇有种欺骗自己的架势:“不用上晚自习,还能提前观看校庆节目,就当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
  孟晓云想想也是,但她很快就从口袋里掏出英语单词本,只有手掌大小。
  教室里聚集了三三两两的人,辛鱼拖开椅子坐在孟晓云的旁边,托腮发呆。
  孟晓云一个单词背了四五遍,还是记不住,她看了辛鱼一眼,又看了她一眼。
  虽然同在普通班,但大家的学习方法乃至理解力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像孟晓云,她需要很努力才能保住名次稳定不降,虽然很不想承认,可她就是那种不聪明的学生,有时候看到班里明明不如她努力,却还能压在她头上的同学时,她会愤懑不平。
  这其中的同学自然包括辛鱼,虽然总成绩排名不如她,但是单科成绩,语文、英语,两大主科总是能甩开她一大截,她如果学习努力也就算了,可据孟晓云的观察,辛鱼课间不是上厕所就是和穆静在走廊聊天。
  就比如现在,二班表演的是古文改编的剧目,他们同在一个教室,二班是实验班,他们趁着早晨的时间,在讨论昨天晚上老师布置的一道数学难题,这让孟晓云有种参与其中的满足感,可是旁边的辛鱼,脑袋却一点点的,快要睡着的样子。
  比较的心理一旦生出,便如洪水猛兽,将她仅存的自信吞食殆尽。
  孟晓云忽然生出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她再怎么努力,还是达不到别人的成就。
  就在她眼眶酸涩的同时,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推到她的面前,孟晓云不懂什么意思。
  这是辛鱼从桌洞里掏出来的,是校外的一家韩国拌饭的宣传纸:“有笔吗?边写边背效率更高,我就是这么记忆的。”
  她伴着孟晓云不断重复的英语单词入睡,然而醒来,孟晓云的进度却还停留在她迷糊前。
  她朝着孟晓云眨眨眼睛:“这可是我偷学来的。”
  那股被看破的羞耻感被辛鱼紧接着的一句话冲散,孟晓云在挎着的背包里翻出两根笔,递给辛鱼一根,再将单词本往她面前一推。
  “我们一起背吧。”
  有二班的同学带头,被划为演练作用的教室变成了早读教室,与此同时,几个男生边说话边走了进来。
  “看到那辆山地车了吗?好酷啊。”
  “官网上那架山地车得有几万块钱吧,他到底什么家庭啊,我爸妈每月工资加起来都没有一万块钱。”
  “你们在说谁?”
  “还能是谁,陆嘉良啊。”
  有男生撇着嘴角酸道:“人家可是大城市过来的公子哥,岂是我等小市民比得起的?”
  “他就住在附近吧,几步路就走到了,非得骑车子,这不是臭显摆吗?”
  辛鱼说:“我去上趟厕所。”
  孟晓云抬头:“要我陪你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