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沈宴宁诧异道:“你没和赵西和他们去玩?”
  她以为他们结束聚餐后还会有其他活动。
  “没有。”
  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孟见清懒得去凑热闹的。本质上他是个挺冷僻的人,越是这种阖家欢聚的时候,越喜欢一个人独处,静静等待着灵魂似水流一样归向大海深渊。
  “什么时候回来?”孟见清问。
  沈宴宁这儿只剩下零落炮竹声,她站在风口里瑟瑟发抖,收回的手缩进衣袖里,看了眼客厅亮起的灯,不太方便进去。
  “年后吧。”她往角落里挪了挪,恰好将她半个影子藏起来。
  “年后是什么时候?”
  “就......二十几号吧。”
  不知怎的,她那点归心似箭的心绪好像全都淹没在了这场盛大的烟花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早点回来吧。”沉寂了一会儿,他这么说。
  烟花快放完了。
  沈宴宁蓦地起了个调,“我看赵西和发的朋友圈人不少,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除夕夜,你一个人待在家不无聊吗?”
  她到底还是没忍住。
  因为那张照片。
  孟见清哪能听不出她话里的阴阳怪气。两个人同为赵西和的好友,他能看见的,沈宴宁自然也能,只是他这个人从来不屑于去做解释,更何况是张看不出什么名头的合照。
  他低低笑起来,“吃醋了?”
  “是啊。”她大大方方承认,自然得令孟见清都惊了半分。
  “阿宁——”
  他轻喊她的名字,简简单单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像是染了酒般,听得沈宴宁心底簌簌一动。
  孟见清嗓音含倦,尾音缠绵悱恻,说:“早点回来还能陪你过个生日。”
  她的生日在2月14号,恰逢情人节。
  曾有朋友调侃她过个生日都能收获双倍幸福。
  不知不觉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嗯?”
  孟见清说:“赵西和那边的雪场年后营业,你早点过来,生日正好能赶上。”
  沈宴宁蹲在地上,脚逐渐变得僵麻,但一点儿也不想起来,红着耳朵:“那我过完年就回来?”
  “也不用这么赶。”
  隔着手机都能看见,他一定笑了一下,说:“多陪陪家人,到帝京那天我来接你。”
  好啊。
  沈宴宁抱着双膝,抬头望着皎洁弦月,明亮又诱人。
  因为这个,沈宴宁早早定好了飞帝京的机票。蒋秀帮她收拾行李时,还略略埋怨了几句:“这次假期怎么这么赶啊,元宵不在家就算了,连生日都不能在家里过吗?学校里怎么这么忙啊?”
  “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又比别人多写一份论文,肯定是要忙的。”她这样安慰母亲。
  蒋秀叹了口气,“自然是你学业要紧。我就是想着你毕业之后马上就要去法国了,想让你在家好好过个年,下次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沈宴宁叠衣服的手一顿,过去揽了揽她的肩,“妈妈,我读完书就回来了,很快的。”
  蒋秀握住她的手,满目愁容,“哪有这么快啊,又不是出个省,我就算想去看你也难啊......”
  沈宴宁沉默了一阵,下意识向外望。
  岛上的天时常雾蒙蒙的,落日被群山遮挡,灯塔附近一片阴翳。窗外,一望无际的海洋就在眼前。
  小的时候总觉得跨出这片海比登天还难,也总在好奇海的那边究竟有什么吸引着大人们不顾一切地出去。可当真正跨出去后,才发现原来一艘轮船就可以渡海离开,原来海那边的月亮和岛上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下雨时同样像蒙了一层霾尘。
  这座沉闷的岛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他们都在嫌弃它太老了。
  “妈妈,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如今沈宴宁也成为了那批被送走的人。
  “我晓得的。”蒋秀当然理解女儿,却还是有些担心,“我就怕你在那边找到归宿了就不打算回来了。”
  “妈妈你怎么会这么想?”沈宴宁惊诧,向她保证,“我肯定是不会找个外国人的。”
  蒋秀似也觉得不妥,笑说自己糊涂了,踟蹰片刻,问:“宁宁,上次在街上遇到那个是你同学吗?”
  话题莫名其妙转到了席政身上。
  不怪母亲会多想,就连沈宴宁本人也没想到春节期间会在江南沿海的一个小岛上碰到熟人。
  后来回忆起和席政的每次偶遇都觉得那更像是一种诡异的天注定。
  正月初三,她照例和母亲去崇华寺烧香,上山的路中来往香客众多。她微不可察地蹙了蹙眉,和孟见清在一起的这段时日,吃喝住行一一有人照料,养成了她现下有些惫懒的性子,堪堪爬了一半的路程便直摇头爬不动了。
  蒋秀见状,索性让她留在原地歇息,自己则拎着做香事的竹篮上山了。
  崇华寺是江南一带的古寺,四面环海,素有“南海圣境”之称。春节期间,香火连绵不断,寺中也常有大人物专门慕名而来。
  山道四周种满了冬青树,这种树耐寒性强,即便冬天依然苍翠葱郁。
  前往寺庙的云梯附近布了许多供游客休息的凉亭,沈宴宁挑了块干净的石凳坐下,无所事事地张望,然后就在这青葱碧意间看见一道清瘦高挺的身影。
  席政背对着她,同身边的人攀谈。得益于母亲开店的原因,沈宴宁对税务局的这些人并不陌生,况且岛上的人口就这么点,走几步就能碰到熟人。
  她正疑惑两人的关系时,席政注意到她,和同伴说了几句后转身朝她走过来,“沈小姐,你确定我们之间没有缘分吗?”
  沈宴宁都怀疑他是内涵自己,但也只能感叹这世界上千分之一概率的事能让她碰上两回。
  她想如果她现在下去买张彩票,或许能博得头彩。
  “席先生,那只能说明我真的得给你打工了。”她开玩笑地说。
  席政手插兜里,气定神闲地笑:“沈小姐的幽默一如既往。”
  沈宴宁不置可否,问起他怎么来这里了。
  “来办点事。你呢?”他并不愿意透露过多。
  沈宴宁无心打探,只是出于礼节问了一嘴,说:“我是宁海人。”
  “这样吗?”他明显有些惊讶,眼睛微微张大,“怎么没听孟见清提起过啊?”
  自从成了赵西和的金融顾问后,他没少和孟见清他们来往,久而久之也就熟络起来。
  沈宴宁抬头淡淡一声,“要他提起做什么。”
  席政冷不防一愣,触及到她漠然的眼神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宁宁——”蒋秀烧完香下来,在楼梯上就远远瞧见女儿在和一个人说话,紧赶慢下终于下来看清了人。
  眉清目秀,仪表堂堂。
  这是蒋秀见人的第一印象。
  母亲眼里的笑容几乎克制不住,问:“宁宁,这是你同学吗?”
  沈宴宁怕她误会,连忙小声解释:“不是,只是个朋友。”
  “朋友啊?”母亲意味不明地看她一眼,热情地邀请对方去家里坐坐。
  席政大方地和她母亲打过招呼,歉意一笑:“阿姨,这次我就不过去了,待会儿还有工作。下次有机会一定会来拜访,还希望到时候您不要将我赶出去。”
  “不会不会,”蒋秀笑得合不拢嘴,“那等你有空了再说,反正你和宁宁都在帝京,有什么事互相通个气就行。”
  沈宴宁不好意思地抿抿唇,从不知道母亲还有这般健谈的时候。
  只是在席政的一声声应承下,忽然就想到了孟见清。
  如果今天站在这里的是他,是否也能这样有耐心地听她母亲把一句句无关紧要的话说完。
  孟见清。
  这三个字,似乎就注定了无法与她的母亲提及。
  那是一个提起就知道没有未来的名字。
  第35章
  回帝京是春节一周后。母亲恋恋不舍地送她上轮渡, 再三嘱咐她照顾好自己。
  甲板上寒风淅沥,沈宴宁向岸边的蒋秀挥挥手,海风吹在脸上, 却难掩心中愧疚。
  在那一片蔚蓝色背景下, 蒋秀和小岛逐渐凝成一个黑点。
  辗转几个小时后,飞机平安落地帝京。那是个白雪纷飞的傍晚,多趟航班因天气延误, 敞亮的候机厅里挤满了滞留的乘客。
  沈宴宁推着行李箱随人流走出, 墨蓝色天际里飘着小雪。一抬头, 看见了在出口处的孟见清。
  隔着一道旋转玻璃门,他站在熙攘嘈乱的人群中, 显得格外安静,直勾勾地看着她,于光影阑珊处,留下一眼万年的瞬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