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被迫想通的小白看向重山:“去让人寻一块差不多的青石吧,尺寸大一点。”
  猜到皇帝想干什么的重山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是想要在造一个磨盘吗?
  磨盘的样式奴婢都记得一清二楚,陛下要是信得过奴婢,这件事情就交由奴婢去办吧。”
  小白:“端碗水来,画给我看看吧。”
  没有纸,墨也很贵,拿水在桌上画一画最省事了。真不是他抠,实在是这个浪费没有必要。
  童明帮重山倒了碗水又拿了个漆盘和小笔,重山接了低下头专心画了起来。
  等他画好了小白一看,确实是结构记得很清楚,还是拆分开画不同结构的,连磨盘上流出的纹理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小白夸道:“重山你确实记得很清楚,我记得以前送给求定的乐高积木他拆散了都拼不回去,都是你帮他拼的呢。”
  这就是事情交给他的意思了,重山也抿唇一笑,低下头:“只是拼个积木而已,陛下谬赞了。”
  等重山去干活了,小白也不由的想起了点以前的事。
  大概是三岁的时候小白就开始觉醒记忆了,四五岁以后记忆就彻底恢复了,短暂迷茫之后就确定了再次修炼飞升回家的目标。
  而那时候四五岁的大侄子,再怎么听话,年龄在那儿,也是个熊孩子。
  为了不让他烦自己修炼,小白必须想办法弄出不少只有他们知道的,能让大侄子安静下来的玩具。
  宫里不缺的玉石就被他拿过来雕刻做了些益智玩具,像个无良家长把手机丢给孩子自己干活一样,把玩具造好了拼出夸张造型丢给大侄子,哄着他拆了自己拼,能安静个好几天。
  至于为什么有这个手艺,别问,问就是修仙界职业太多,跟着学过炼器。
  圆滚滚的胖小孩坐在宫殿里,一开始看到同龄的叔叔拿小玉石拼出了个造型奇怪,他说是城堡的东西。
  被震撼到的第五求定伸手去摸,在小叔叔的哄声里,被他抓着手,拿下了一个积木块,他才发现这个都是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的,每一块玉石底下都有孔,上面有凸起,保证能拼接上。
  又是在旁边唇红齿白小仙童一般叔叔的哄骗下,第五求定开始拆积木,越拆越开心,等到积木散落一地,他才恍然大悟玩具都被他拆掉了。
  小孩坐在木地板上不知所措,看着自己眼前散落的积木,一双圆圆的眼睛都要哭出来了。
  在他哭起来之前,他眼里最好的小叔叔又拿起几块积木,简单一搭弄出一个‘鸟’来,然后告诉他想搭建什么都可以,喜欢刚刚的城堡也可以自己搭建。
  有很多想搭建目标,以及想复原城堡的第五求定拿起积木,气势汹汹的开始专心攻克积木。
  小白不需要童明时刻在身边照顾自己,但必须跟着照顾好皇孙,彼时已经十几岁的重山看着十三皇子哄皇孙的手段,什么也不敢多说。
  在小白专心打坐偶尔关注大侄子的记忆中,第五求定一开始是自己在拿里玩的很开心,拼出什么都拿出来给他看。
  后来他这么玩了好几天,想象力有限的他决定来复原自己一开始送他的大城堡,但是怎么玩都没办法自己复原。
  后来他居然完整复原出来了,小白想也知道是有人帮他的,还是一个那天也在宫殿里,近距离看过城堡的人。
  小白告诉了他大概尺寸多少,出了崇德殿重山就去了少府,问那边要一块大石头。
  他同样是在皇帝跟前侍奉的人,以前就和少府的人认识,这次还是带了皇帝的意思,少府那边很快带他去找了块石料。
  粗糙坚硬的石头,麻石就是了,少府里也有这个石料。
  挑了一个大小差不多的石头,重山又让他们找了两个能简单雕刻匠人,亲自和他们说了要求,盯着他们把来做石磨。
  除了圆形麻烦点,就是上磨盘的孔洞和下磨盘供东西流淌出来的纹理了,最后按把手也不难。
  看着听完他的要求认真开始对着石头动手的匠人,重山的也开始回想起了过去在阳泉宫的一点事。
  那时候皇后应该是要和皇帝同住在玄雍宫的,但是皇后借着要养孙子求定和养子小白的缘故,搬去了阳泉宫。把两个孩子平安养活了四岁,才开始给他们选侍奉的宫人。
  重山和童明就是那时候被选上,分到两个孩子身边的,一起的还有其他人,只不过就他们两个混成了皇孙和十三皇子身边的亲近人。
  十三皇子一直就在重山眼里是个怪人,没有母族,父亲不喜也和没事人一样,每天神神叨叨,却能时不时弄出点新鲜玩意,还哄得皇孙听他话不往外说。
  那副漂亮的玉石积木一拿出来,重山也被惊艳到了,然后他就看着十三皇子去哄皇孙,也明白了这个积木是用来干什么的。
  但是没关系,一个没什么危害的玩具而已,重山只要注意别让小殿下误食或者磕绊到了就好。
  只大概拼出了个城堡形状的皇孙气得把手上的积木一摔,肉乎乎的小手把自己拼的一塌糊涂的怪东西推倒。
  重山去哄他,说自己记得,自己可以拼出城堡了,然后得到皇孙的允许,十几岁的他第一次碰到了皇家贵胄才拥有的玩具。
  不是很名贵的玉石也被打磨的漂亮,边角都是圆润的,当重山拿起积木,把他们拼上的一瞬间,他也有了一股窃喜,一种短暂逾越了自己身份的喜悦。
  等皇孙拿拼好的积木去找十三皇子夸耀,三两句话把孩子哄笑的十三皇子转头就看向他。
  “一眼就记下来了,重山,你的眼睛和脑子真厉害。”
  那是重山第一次受到对他个人自身能力,而不是他办好了什么事情的夸赞,而夸出这话的孩子,眼里只有纯粹的欣赏。
  第23章 姜茂
  小白算了下今天一天的行程安排,早上五点起来洗漱打坐,七点喝点粥看看天气,换身衣服八点踩着点去朝会了。
  无聊的报告会议持续了一个小时,九点多从宣政殿回了崇德殿,练了,两个小时的剑,又和刘芍说了会话,安排重山去做个大磨盘。
  中午不吃东西,午睡完看天看地看花,下午和动物朋友们说说话,脑子里再过一遍等明年开春了,要开辟多大的实验田……
  不是他一天就躺着的没干活,实在是这个时期的国家朝廷,本来也没有明清那些高度集权的国家事情多,更别说还有丞相负责大部分的活。
  丞相是有送奏报来给他看的,没什么大事,都是他按照惯例处理过了,没什么问题。
  何况已经都快冬至,秋收结束,一年中最大的春耕、秋收都完成了,其他的事情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
  他只要不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平时干什么都是在好好做皇帝。
  朝廷上的事情都是丞相他们负责,这是便宜爹武帝时候就留下来的班底,经过大侄子到自己手上都没三年呢,都是国家老臣,有天子光环在也没人给他摆谱讲大道理,大家就继续好好相处着呗,还能离了咋地。
  在天黑观星前,有人来找上了小白。
  来人拜访的人名叫姜茂,是负责登闻鼓的官员,按小白上午朝会上的要求,下了朝就来找小白了。
  等童明把人带进了殿,两人都没有很大的反应,君臣见了问好,就坐下来开始等着对方说话。
  对姜茂来说,他也是在祭天官员之间的一个小角色,虽然没有资格参与今天的常朝,但也不是对皇帝一无所知。
  他对皇帝是不是真天子的身份保持怀疑,对皇帝形象的营造是认可的,不过更认可的是皇帝本人对刘芍这一案件的处理。
  依法办案,没有枉顾私情,又兼顾了朝野的人心。甚至陛下没把刘芍当犯人,还让她在掖庭跟着织室那边学纺织,这事也不是秘密。
  一个守法又不瞎来还有仁心的帝王,在目前的姜茂看来,没有什么不好的。
  对小白来说,眼前这个对着他也一脸严肃,在有一堆大臣里少见得年轻的臣子,身上的‘官气’倒是一点不比其他人少。
  不同于骄奢长大的贵族,官员们或是贵族,或是落魄贵族,他们身上那股少说也读过点书才握有权力的气息,小白看一眼就能认出来。
  眼前的青年可能也就比自己大个四五岁,已经加冠成年了,方正的脸什么表情都没有,嘴唇不说话的时候抿得很紧,嘴唇上面那一点胡须看着都是小老头标配。
  小白看着姿态端正,目不斜视的姜茂,道“今日朝会之时,听御史大夫说,卿负责登闻鼓的工作做的很不错。”
  姜茂没有否认自己工作的优秀,开始汇报道:“那日在宣政殿,关于刘芍的议案结束,第二天就立起来了了登闻鼓,臣被御史大夫安排去审案。
  初时,无论洛京内外,都无一人来报案,整日无事,臣只能去御史府搬点平时抄录的公文,继续抄录。”
  是的,姜茂一开始在御史府也不是什么大官,就是一个负责文件誊写摘抄的小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