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因为不骄不躁,对晋律了解详细,被朱平点为了负责登闻鼓的御史,很快经丞相同意调去了那边。
  一个才新成立的部门,哪怕那面鼓和刘芍的故事已经传遍了洛京大街小巷,开始往外面传播,但知道登闻鼓到底代表什么的人,终究还是念过书,或者家里有些家底,朝中门路的人才知道。
  这些人有事自会去找府衙,到不了去敲登闻鼓的地步,有事情的人连官府都不敢找,何况是来玄雍宫门前敲鼓。
  所以哪怕被朱平分了一个这么重要的任务,姜茂也压根就没事,在那里无聊的都主动回去搬竹简,继续干以前的工作。
  “两日前,在陛下接见众诸侯王之时,雍都外两百里的乡间,却有游侠无辜杀了当地乡民,死者妻子带着父母孩子怕那游侠,又不甘心看他杀了人还在乡里生活,遂一起来敲鼓鸣冤。”
  后面的事情就是小白也知道的,姜茂处理了这个事情,不过在姜茂嘴里细节更多。
  比如他是直接就就问洛京的城防治安借调了十个人,骑着马带上死者家人立刻赶回他们家,检查了死者后就把带头的游侠和那些混混们拿下,该审审,该关关。
  游侠不止杀了这一个人,把他以往的案子加起来,判处死刑。
  当时已经是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之后了,游侠也不是什么消息闭塞的人,知道自己真的会死之后当时就在公堂上软了身子,不停告饶。
  至于其他那些跟着游侠的人,都是本地一些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家里也没有什么家底的青年,姜茂就叫上他们村的人来,平时没干什么事的就领回去,干了什么坏事的依法判决。
  两天前的人家来报案,他接了案子就立刻出发,当天下午赶在关城门前把人带回来,先是关起来,然后昨天审理下狱。两天的时间就什么都办好了,效率高的不行。
  虽然那也有这是第一件案子的原因。
  他办事严谨认真,雷厉风行,之前几天都没事情也能耐得下心思,有了事情就立刻去解决处理,毫不拖沓。
  听完他自己陈述的办事进故宫,小白都觉得这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姜卿喝点水,慢点说。”
  眼神示意童明给人端碗这个时代的快乐水——蜂蜜水,小白继续问道:“昨天事情都处理结束后,今天姜卿的工作如何?”
  “今天的时候,就有洛京的百姓来击鼓了,是一桩老汉打人的案子。”
  姜茂也有点惊讶,只是讲完自己的工作而已,皇帝的称呼就从卿变成了姜卿,明显亲近不少。
  小白蛮开心的:“事情一开始总是进展很慢,但是有了一,后面就能有二、有三了。”
  姜茂接了童明递过来的蜜水,没喝,放在一边,认真问道:“求问陛下,什么是一,又有什么是二和三?”
  第24章 鸡同鸭讲
  在姜茂看来,自己只不过是按晋律办事,也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那为什么皇帝会说有了一,皇帝的一是指什么?
  小白看着姜茂:“姜卿认为,晋律是不是该所有晋人都遵守,违者按律惩处?”
  姜茂没有闪躲,眼神直视皇帝:“身为晋人就该遵守晋律,理当如此。”
  小白又问:“那姜卿认为,现在的晋律,可否人人都知道,人人都遵守,违反的人都受了处罚?”
  当然不。
  这是不管小白还是姜茂都很清楚的。
  而在小白眼里,他幼时跟着大侄子听晋律的课时,那些光明正大写进法律里的尊卑等级,让他极其难受。
  除了规定不同身份的人有什么待遇,公侯及其嗣子、官吏三百石以上还享受有罪“先请”特权,一般都能减刑或免刑。
  就这种法律,忘不了自己从少先队员怎么升到党员的小白真的怎么看怎么难受。
  在现代他是即将自己开始工作的伟大事业接班人,在修仙界他从萌新学生到专业修士,都是两个世界的建设者,芸芸众生的一员。
  但就是在这个世界,他成了自己过去最讨厌的剥削者,还是比资本家都要差劲的那种。
  或许有人要是知道他穿成这个天顶星的身份,还心里厌恶,说不好还会觉得小白矫情呢,那小白只能说让他们自己过来待待看。
  要是其他人也都是在一个相对和平又平等的环境里长大,来到这个大晋,看着身边一个个都是和自己思想行为迥异的人,到处都是刘芍那样面黄肌瘦的平民和杀人自己认罪就没事的王公贵族……
  任何一个接受过义务教育,有一点良知的人,都受不了这个和自己家乡差别巨大的世界。
  小白说的晋律有没有对每个人都适用,其实是按他的想法,涵盖整个大晋上下阶层。
  但是尊卑和高位者的优越同样也是写在晋律里的,所以听在姜茂耳朵里,他理解的,是大晋还有太多人,即使发生了晋律该管的事情,也没人去找官府。
  要是人人都能知道晋律,有了什么事情都会去找官府,官员也不是阜阳县令那种尸位素餐之辈,会依照晋律办事,那大晋朝野之间,又会是怎样的清明景象……
  想到这里,少年时就一向稳重的他,这时候也不由得开始心跳加速起来。
  姜茂不是兖州学派的奸佞——是的,他虽然学晋律,但瞧不上穆王孙为代表的兖州学派。
  兖州学派认为皇帝之下,所有人就老实按他们制定的规矩生活,姜茂认为晋律应该是给超出常理外不可控事情的一个保证,而不应该晋律就是君王意志,就是一切行动指标。
  更别说那些主动践踏晋律,试图破坏社会稳定的不法分子了,姜茂更是深恶痛绝。
  “无论百官还是万民,本就都应该遵从晋法。”
  表达完自己的主张,他也反问君王:“除了一国之法,陛下又是如何看待晋律的呢?”
  “孤只是觉得,如刘芍一般的大晋子民,或是玩忽职守的阜阳县令,都应该受到晋律处理。
  晋律,不能只是少数人才能用的东西,更不能是可以随意践踏违反的存在。”
  看着一丈外君王真诚的双眼,姜茂陷入沉思。
  晋律的存在就是大晋朝廷的代表,谁都能违反就是公然打脸朝廷,皇帝会想把它弄成不能被随意践踏的存在,这是可以理解的,武帝时候就是那样。
  无论对平民还是官员,违法者一律都会被按规定处理,这个无论是先帝、武帝还是之前的晋国君主都是如此,也没什么新鲜的。
  但姜茂就是感觉哪里不一样。
  上首的人看着不像君王,却像,一双眼睛却极为诚恳,不迷信的姜茂总感觉有说不出的奇怪之处。
  他把君王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在脑子里复盘,最后猛地睁大眼睛。
  “陛下、陛下是认为……”
  他的话没有说出来,最后关头自己咽了下去,但那双眼睛却十分失礼,紧紧盯着君王。
  您是认为不论什么身份,只要违反晋律,破坏了朝廷尊严,都应该被一视同仁的按晋律处理对吗?
  小白没有否认:“孤只是认为,什么身份的人,遇上了晋律应该管的事情,都有资格为去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受到伤害了,能用法律保护自己本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如果伤害人的是贵族,受到伤害的后的平民能得到的正义也有限。
  但哪怕是有限的正义,小白也认为他们有资格得到,这个权利不能被剥夺。
  姜茂就没觉得皇帝立场是站歪的,反而觉得皇帝这话在委婉的暗示自己,破坏大晋稳定的,他一视同仁的认为有罪,都该由晋律作为威慑处罚他们,保持朝廷的威信。
  自从武帝的几个儿子去各地诸侯国就藩,那些王国立的地方势力就多多少少会和他们勾搭起来,诸侯国里的郡县虽然依旧还是中央管辖,但处理一些事情已经不太方便了。
  姜茂人在御史府,御史府是有监察国家事务、考核官员的职责,他在在整日誊抄文书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地方开始有了坐大的趋势。
  内心认为这些地方势力更是国家不稳定因素的姜茂,瞬间就把自己平日思索的和现在这一刻皇帝的心思联系起来。
  小白只想弄一弄基础法治让底层多少也能有个申诉口,姜茂想的是维护朝廷威信统一打击不稳定因素,两个鸡同鸭讲的人,就这么达成了统一。
  看他好像也认可自己的神情,小白递出橄榄枝:“登闻鼓在玄雍宫门口,但是来敲鼓的人还是洛京附近的百姓居多。
  处理百姓民生,本也是雍都县令的职责,孤有意让现在的县令去大司农手下,姜卿认为如何?”
  现在的雍都县令年纪不大不小,在皇帝和百官眼皮子下当差,能力自然是出众的,升上去管一国钱粮部门是高升,不会引起太大反应。
  自己顶上,可以在雍都办事,积攒人脉口碑……
  姜茂快速思考完毕,站起来对着皇帝躬身行礼,愿意接了差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