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山和童明都是看过小白做豆浆的,一般这时候煮好了,放点蜂蜜能直接喝了,但这次显然不止是做豆浆。
  煮好的豆浆小白让他们倒在一个大点的盆里冷却,“煮豆浆的时候一定要把它煮开,煮到泡沫都裂了,我们在把它倒出来等它凉些,我带你感受大概什么温度最合适,现在我们来做个最重要的东西。”
  拿起白色的粉末,加上水调成浆。
  “这个是熟石膏粉,把石膏烧好在打碎弄成粉的,加水调成的就是石膏水。我们这次用了两斤黄豆16斤水来磨,需要用的石膏大概就是六钱;一斤黄豆的话就是8斤水。
  刘芍,一斤黄豆要多少石膏?”
  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帮着家里称过粮食的刘芍想了想:“三钱”。
  小白点头:“嗯,算的很对,你很聪明呢。”
  刘芍抿抿唇,被夸奖后脸上是遮不住的笑意,又不愿意在崇敬的人面前笑出来,干脆就不开口,脚尖轻轻朝内转了转。
  厨房的其他人听了,都觉得陛下在哄小姑娘,他们是就算是没念过书,这样简单的算数也能掰着手指头算一算。
  小白继续问道:“那要是五斤豆子,要多少水,多少石膏?”
  “五斤豆子……一斤豆子八斤水,八、九、十、十一……”
  数字较少的加减法,刘芍可以算,织布的时候也是需要数经纬线的。
  但是她不会乘除,就只能数上去。
  小白拍拍她的头,安慰道:“没关系,慢点算就好,豆浆冷还有的是时间呢。”
  想着等着也是无聊,他干脆又把一斤豆浆和水、石膏的比例报出来,来问厨房的厨工太监们题目,会的尽管回答。
  题目也是先从简单的,加法较少的开始问,一开始大家都能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后面开始加的话大家算的时间就开始长了起来。
  随着他往上加的豆子数量到了两位数,再问的时候,只有几个成年太监可以在短时间内回答的上来,以及一个晚他们一点,那个小面瘫。
  小白问了几个人的名字,一个是管着宫里饮食的田池,一个是负责他日常出行的狄万羊。
  还有一个祖辛,是先帝时候和重山一起负责他起居,现在因为小白身边有童明和重山,就不怎么露头了。
  除了这三个人,就是那个小面瘫周胜。
  小白记住了这几个人的名字,问了下他们都是怎么算的,都是会用简单的乘除法的。
  这边聊着,那边的豆浆也冷却的差不多了。
  小白拿起铜勺盛出一点放进碗里,手一摸,温度差不多在40度了。
  又乘出一点让刘芍和田池摸了,让他们记住这个温度,小白端起石膏浆水,又搅拌搅拌,倒进豆浆里,拿着铜勺不停搅拌。
  “把石膏水倒进去,是在点浆。现在有了这个,这说明点浆成功了。”小白勺子舀起一个白色絮状物给他们看了又放下,继续搅拌一下,就盖上盖子闷着。
  等又过了一段时间,再揭开盖子的时候,白花花的豆腐脑被勺子一压,轻轻晃动,颜色嫩白,光泽润滑。
  只是想跟着来看看皇帝到底要做什么,凑个热闹的宫人们瞪大眼睛。
  门口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的侍卫们悄悄回头,看见陶盆里白嫩嫩的固体东西,张大了嘴。
  刚刚,分明那还是一桶豆浆水,怎么就变成了这么个东西?
  第27章 豆腐脑
  小白舀起一勺嫩嫩的豆腐脑,眼睛往旁边一看,重山已经拿了个碗在他边上托好。
  轻轻一翻,豆腐脑就被装在了碗里。
  这白色的东西在碗里了还在晃动,重山手捧着还能感受到温热,眼睛一眨不眨瞧着。
  小白:“拿个小勺子给刘芍。还有点热,刘芍,尝尝什么味道。”
  他本人吃豆腐脑从来只吃加白糖的,白糖多到吃到最底下都是甜的那种。
  还经常和网上的甜咸豆花党吵架,后来去西安玩吃了一碗豆花,对咸豆花惊为天人的同时,才发现豆花和豆腐脑是两个东西。
  不过现在是在大晋,白糖莫得,辣椒莫得,有盐但是卤汁也莫得,这个什么料都没加的豆花味道他都不敢想,就只是弄出来先丰富下菜单,想办法给大晋人补点蛋白质的。
  刘芍睁着眼睛,木木的看着皇帝,没有想到皇帝特叫上自己,还亲自动手做出来的东西,是可以给她吃的食物。
  重山把手里的碗端给刘芍:“刘女子,快尝尝吧,也告诉我们大家伙是什么味道。”
  另有一个眼神麻利的小太监赶紧去拿了勺子来,也笑道:“刘女子,快尝尝啊。”
  皇帝的眼神还是那么温和又鼓励,周围所有人看着她也都是热切的,捧着这个木碗,温热的气息从手掌一直传到心里。
  她手有些颤抖,整个人紧张的不行,害怕把这食物抖掉。这时忽然想起爹娘曾经的教导,左手把碗端到唇边,右手拿着勺子舀出一点送进嘴里。
  热热的,软软的,滑滑的,还带着豆子的香气。
  刘芍的眼睛亮了。
  放下碗,她张嘴就道:“陛下,好吃!”
  小白眼神怜爱的看着真没吃过好吃东西的小女孩:“这碗都是你的,多吃点。”
  刘芍用力点头,端起碗这次狠狠舀了一大勺,直接吸进嘴里。
  和她年龄一般大或者比她还要大些的宫人们看了,一个个都羡慕极了。
  他又让人拿了个干净点的瓢,左手托着自己右手的长衣袖右手拿着瓢把豆腐脑舀出来,平稳的舀在提前让重山背好的方磨具里。
  点完的就是豆腐脑,这时候的豆腐已经水和蛋白质分离了,要想变成人们知道的可以做菜的豆腐,还得自己压制成型,再排一遍水。
  白嫩嫩的豆腐脑儿被小白放到正方形的模子里,把方形的模子都填满了,小白看向重山:“过滤的麻布还有吗?”
  重山立刻点头:“还有,陛下吩咐的东西奴婢都有准备好几份。”
  把重山送上来的麻布的地方罩在表面,再用盖板封上,让人去拿一个装了水的陶罐压在上面,顿时,黄色的浆水哗哗地往下淌。
  小白指着它说到:“这是在把豆腐脑里多余的水分压出来,回头水不会流了,这个豆腐也就做好了。”
  看围着的太监宫女们都满眼的热情,小白指着陶盆里还剩下的豆腐脑:“童明、重山,你们安排着给大家都分一分吧,你们自己也尝一尝。”
  童明问道:“我给陛下也盛上一碗?”
  “不用,你们尝尝就行,你们两个也尝一尝。”小白直接拒绝。
  豆花他能吃咸的辣的,但没有白砂糖的豆腐脑绝对不吃。
  重山和童明领了命,去安排分配了。
  厨房里的宫人们一个个也不羡慕刘芍了,都高兴起来,剩下的豆腐脑不少,一人一碗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一人尝上一口都是可以的。
  田池略微皱眉,想训斥这些不知礼数的宫人,一抬头看见皇帝并无斥责之意,就暂时按下。
  除了重山和童明这两个是皇帝身边现在有名有姓的亲近人,田池、狄万羊、祖辛这三个都是资历老的老人,前面两个现在一个管厨房,一个负责皇帝出行呢,因此他们几个都能有个小半碗,是最先分到的。
  他们先得了,后面的重山送给了外面的侍卫,最后再是这些小宫女、小太监。
  田池舀着豆腐脑,送入口中,一根舌头都被这个豆腐脑鲜香的味道和入口即化的口感征服了。
  他现在为止管着的厨房都服务了大晋三个皇帝了,唯独现在这个,让他头疼不已。
  武帝对食物的要求没有什么,就只是吃新鲜的,先帝是挑食,但是今上,他是不食。
  穷苦人一日一食,有条件的都是两食,皇帝作为最有条件的那个,却是一日一食,还是每天象征性的喝碗粥,有时候都不吃的。
  祭天之前,田池每天都在焦虑,生怕皇帝登基之前把自己饿死了,为此还特意找上了童明,问他到底皇帝什么口味,爱吃什么,不是以前还吃素的吗,怎么素也不吃了。
  童明知道他的心情,安慰他皇帝已经这样有个两三年了,他的身体真的很好,不需要操心。
  皇帝也没不吃,就是吃的少点,也没人能逼他吃东西,在怎么担心田池也只能相信童明的话。
  然后祭天时天有异象,以及清凉殿雷声霹雳的事都传遍了宫里,田池将信将疑,总之不是皇帝不爱吃他厨房的饭菜就行。
  于是本该重点服务于皇帝的膳房,现在重点偏成全宫廷的饮食了,反而皇帝是最好服务的那一个,每天不同的粥早上送过去,皇帝还不一定吃。
  现在吃上了这碗豆腐脑,田池又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手艺不行让皇帝不喜欢,可以一看皇帝也没有吃,他就放了心,开始以多年厨师的身份点评。
  香、嫩、滑,口感一流,但是味道还是有点寡淡。如果上面能在调点别的味道,应该还另有风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