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宫里的三人都有点惊讶,养大小白的皇太后更是如此,她可太知道这个乖巧的养子有多讨厌麻烦,不年不节也不是寿辰的,居然能让他送东西过来?
等到重山带着两个内官进来了,说是皇帝特意给太后、皇后送的吃食,她们就更惊讶了。
皇太后是现任天子养母,先帝祖母,萧皇后是先皇的妻子,先皇一向和他小叔关系好,她们俩可太清楚皇帝大概什么个性了。
一个自己都不爱吃东西的人,居然给她们送吃的?
姜太后奇道:“怪哉,怪哉。你把东西拿上来,让我看看是什么。”
太后身边的两个大宫女立刻出来,重山眼神示意两个宫人把手里的食盒奉上。
另有宫人搬来食案,两个盒子被宫女轻轻放上揭开。
两个漆木盒子里头都放着两个盖上盖的小鼎,再打开,左边的小鼎里盛满了看着就水光嫩滑的东西,右边的小鼎一打开是颜色更白的四方小块,上面点缀着碧绿葱花。
重山推荐道:“左边那个是豆腐脑,右边是豆腐,田池已经放好了料,就是需要一勺热羊脂浇上,拌开就行。”
宫女忙去拿羊脂来,按照重山说的来做,把两份豆腐丁现拌开,又取了小碗和勺子,分别把这两份食物装出一点,送到三个人手里。
嫩滑的豆腐脑一入口,入口即化的口感就让几人喜欢。
重山等她们现尝个原味,再说道:“豆腐脑刚做出来的时候还是热的,陛下特意吩咐,说它凉了也好吃,还能加上点蜜水。”
于是宫女又去取了蜜水来,舀上一勺倒在两位太后和公主的碗里。
加了蜜水,有了酸甜滋味还口感绝佳的豆腐脑,一下就把三人的味蕾征服。
萧太后放下勺子点头:“确实味道很好,凉的就挺好,热不热不打紧。”
广阳公主也笑道:“我今天来找母后和皇后还真来的巧了,赶上这么个好时候,这么多年,除了蛋羹,我还真没吃过这么嫩的吃食。”
姜太后也赞同道:“你今天来的巧。”这么多年,就连她,也没几次被小白这个养子送食物的时候。
不是指责他不孝顺,小时候的小白也送过,但他主要是做给孙子吃的,当时的皇后只觉得他们好玩,没想吃孩子的食物,就没收。
不过也就那时候了,后面小白就完全都对吃饭没兴趣了。
试了豆腐脑,再试试小葱拌豆腐。
不同于前者甜品的口感,豆腐虽然也软,口感却结实不少,有盐有油有葱,香味咸味都有,是个一吃就让人眼前一亮觉得可以作为菜单常驻嘉宾的东西。
因为只是先送过来给她们尝个鲜,小鼎里的东西分量本就只是按两份小吃的量送,现在三个人吃,没几口就很快吃完了。
宫女把食案抬下去了,姜太后问到:“这个豆腐和豆腐脑都是什么做的,这么嫩。”
重山:“回太后,都是拿菽做的,今天才做出来的,试过味道好,陛下就让我来即刻给您和萧皇后送过来。”
皇太后惊奇:“这是菽做的?”
有礼仪教育,五谷都必须要会认的三个人纷纷不敢置信。
那么硬,不好吃也难消化的菽,居然能做成这么嫩的豆腐?
重山回道:“玄雍宫里日后还会做,太后和皇后喜欢,后面再做出豆腐来了,陛下也想着送来阳泉宫。”
他又补充道:“公主要是喜欢,再过些时日,也可以找少府。”
不过少府向来是管皇帝私产的地方,两位太后自然身份尊崇,皇帝甚至可以安排定例,其他人就自己找少府吧。
广阳公主也听出了重山的意思,但是她本就身份比不上两位太后,和皇帝关系也一般。在朝里也没什么靠山人脉,这时候也只能笑笑。
“那可好了,我啊,就等着回头少府里头出来东西了。”
重山还要去下一家送东西了,又说了几句漂亮话就告退了。
广阳公主看着他弯腰往后退的身影,心想,还是要想办法见见皇帝。
第30章 送礼
处理完一天公务的丞相刚下值,还没进屋子,外面就有人来拜访。
看着皇帝身边内官出现在自己家里,公孙弘脑子里想了很多事情:是皇帝想找自己商量什么秘密;还是自己被人告黑状搞了;亦或者是重山这个先帝旧人想找自己干点什么。
想了很多,万万没想到重山只是过来给自己送吃的。
“陛下带着刘女子教她做出了豆腐,我才给太皇太后送完,就让陛下吩咐来给丞相送了。
只是吃食,陛下想着给丞相尝尝鲜的。”
重山这么说完,又说了东西怎么吃就走了,留下老丞相还在原地思考。
直到管家叫了他,他才从思考中脱身,让人把重山带过来的食盒拿进屋子。
盖子都揭开,看着里面两个普通小碗里的不同的食物,他想来想去也没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得了的内涵,决定照着方法吃。
豆腐脑就不加热了,直接端起来拿勺子舀,豆腐也不撒油脂了,先拌开吃吃再说。
他选择先吃豆腐。
带着葱花又加了盐的豆腐块一送进口中,牙口不好的老人眼睛一亮。
第二天,要工作的公孙弘一进丞相府,就发现要开会前的大家在交头接耳。
他过去一听,几个官员正说的就是关于皇帝的事。
“我家和周离家离得近,我昨天可是看到了,陛下身边的童明来找周离,还揣了个盒子。”
“陛下找周离做什么,都下值的时候,宫门也要落锁了。”
“周离来了,去问问……周廷尉,昨日陛下可是有事传召于你?”
没去自己的廷尉府,过来找丞相说点事的周离摇头,诚实道:“不是,只是陛下给我送了两样吃的。”
好了,公孙弘已经猜到是什么了。
但周离的回答却让其他官员狐疑:“陛下让童明去找你,就给你送了两样吃的?”
周离:“就是如此。”
另一人问道:“都给你送了什么?”
周离也不隐瞒:“一个叫豆腐脑,一个叫豆腐。”
“豆腐脑、豆腐……没听说过啊?”
“哪有这样的食物,名叫脑的?”
几人议论两句,没听过的名字让他们觉得很假,心想哪有这样的食物,可又不觉得周离会哄人。
公孙弘站出来了,老丞相说:“确实如此。昨日我回家,陛下也差人给我送了这两样吃食。”
他的公信力很高,一开口大家就不做怀疑。
又出来一个人问道:“那周廷尉,陛下赐的这两样吃食如何?”
周离表示:“送与家母了。家母说两样吃食都很美味,她甚是喜欢。”
他从小就是被寡母抚养长大,一贯什么好的都紧着母亲,这不稀奇,大家没再议论了,各自处理公务去了。
同一时刻,类似这样的对话也在不同部门上演。
第一天,大家只是发现陛下好像给人送了东西,但是第二天,大家就发现好像收到东西的人不少。
阳泉宫的太后与三公就不提,皇帝肯定绕不开这几个人,剩下的人里,九卿不一定全都有,九卿下面的官员也有可能有。
比如在御史府,除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的姚章就没有,低他一级的御史丞潘侯反而收到了
在底下官员和他说起潘侯收到皇帝的赐的吃食时,他们也纳闷着。
潘侯家里也一般,不是什么权贵,也不认识什么权贵,更和皇帝没什么交情,怎么就让皇帝记住了?
思来想去,大家觉得,应该是那日宣政殿议事的时候,潘侯也有发言,被皇帝记住了。
于是大家开始翻翻脑子,想想到底他都说了什么,发现好像也没有说什么论点,也没真么辩论。
嗯?不对劲,那这人到底怎么就能收到皇帝给的食物。
关于有人收到了皇帝给的食物这点,本来大家还没在意,但是越聊才发现皇帝不止是给几个人,各个部门官员他都有给的。
发现比自己平级、品级低或者家世低的同僚收到了,但是自己却没有收到之后,大家开始心里不是滋味了。
吃食是小,面子是大。
比不上上面的大人也就算了,怎么连那个谁能收到陛下身边进侍送来的吃食了,他凭什么?
一开始只是一点这种想法,后面和其他部门官员一交流,发现大家都碰见了这种情况,广大的中层低员里,居然有那么一两个一枝独秀的。
而且据说,陛下赏赐的两样吃食,都是之前没有,他自己带着宫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做出来的。
从未出现过的吃食,有天子光环的陛下,瞬间,本来也不是那么在意这个吃食的人,都纷纷好奇不已。
神奇陛下做出来的神奇食物,在大晋和诸国都没有过的食物,是不是并非人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