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然后广阳公主内心就格外羞恼难堪,这种消息,只有能进宣政殿开常朝会的官员才知晓,她的丈夫不止进不去,还连和这些进去的人攀谈打听消息的资格都没有。
她想到这里就越发愤怒,发誓要办好这次宴会,让皇帝看到她的本事,他不好做的事情,自己这个姐姐很乐意代劳。
妹妹没有被连累迁怒,两位公主也心安不少,毕竟从前的武帝是父亲,不会对她们怎么样,但是侄子闵帝和现在的幼弟,那可都是同她们没有多么深的感情。
城阳公主换了个话题:“今日来的人真不少,你怕不是把整个洛京的夫人小姐都请过来了。”
广阳公主抱怨:“长信侯府要是有那么大,我还真想全请了。”
这次早早就把中上层的贵族官员们家眷都请了个遍,实际来的人她都算过,那些年纪大的老夫人不一定愿意出门折腾,实际人数还能再减个一二。
三姐妹又聊了些宴会的事情,和客人们一起聊天寒暄,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广阳公主就带着客人们去往花园。
花园里桂花和菊花正开的漂亮,身着青衣,服装统一的男仆们在里面站的笔直,花园里面各处都有大小不一的桌子。
那些桌子尺寸不一,但和他们的矮脚案桌不一样的,就是桌腿都高高的,桌面差不多在人腰下,上面铺着绢布,绢布上撒着零碎花瓣,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小碗碟。
每一张桌子上都放着不同的豆腐菜品,旁边站着两个婢女随时补充或者为客人们拿取、调味。
城阳公主夸道:“快冬至了,你这弄得倒和春日似的。”
“也是今天碰上了好天气。”广阳抿唇一笑,带着大家先去了最近的第一个桌子。
“我第一次在太后宫里吃的,有豆腐也有豆腐脑,但是现在宫里的已经都弄出不止这些了,有些新鲜玩意我也说不来。”
婢女拿起一个小碗小勺捧给她,她笑道:“这豆腐脑我还是记得的,这一碗给城阳姐姐,这一碗给平阳姐姐,还有信阳侯夫人,您可也一定要尝一尝。”
主动给关系最近的三个人亲手递上,剩下的人广阳也没有忽略,让婢女给大家端上,笑着邀请大家品尝。
这碗不大,里面的东西也不多,大家来了这里也都是愿意给广阳公主面子的,第一碗怎么都要尝一尝。
作为开场的样品,考虑到都是女眷,田池选的是豆腐脑,就用现下这个时候最多的桂花,放进蜜里浸泡,再舀出来加一点水稀释后浇在豆腐脑上。
在这个时候,甜还是一个极其奢侈的味道。
这碗香甜又不过分甜腻,还带着桂花的浓郁芳香,又入口即化的豆腐脑,在饮食条件匮乏的时代,能够把一朝丞相吃的念念不忘,也同样能够受到这些贵族女性的青睐。
一勺入口,两位公主和其他贵妇人就是眼前一亮,又是一勺舀上,没有几口,小碗里的豆腐脑就全空了。
观察着大家的表情脸色,广阳公主放心了,把碗递给婢女,带着大家往前走去。
第二张桌子上放着豆浆,拿黄豆和大米混合也研磨过滤煮出来的,侍女们从壶里一杯杯倒出递给客人们,迎着他们又往里面去,桌上摆着田池实验出来的豆渣饼。
花园里的摆放着的,都是不怕被吹凉,也方便让大家自己游玩站着吃的,广阳公主带着大家一路赏花品尝,在花园按照动线走了一圈,回到屋子里,正式的宴席这才开始。
第40章 再来祭天
广阳公主的宴会显然办的很成功,这点从祖辛进宫来报告,说他的豆腐作坊第二天就来了不少洛京贵族高官们的订单看出来的。
小白要的是通过宣传,先把豆腐开始送进本地人的餐桌,而不是赚钱坑掉自己口碑,所以豆腐的定价不高,就是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减掉之后涨了一些。
一般情况下,一斤豆子能制作出两到三斤左右的豆腐,普通人想吃可以自己拿上豆子换一些。
只不过现在刚开始资源有限,上面人不缺钱都直接过来定,已经都排上队了,要等他们的新鲜劲过去,再看看具体的消费情况。
刘芍已经织布学的很会了,但是在做豆腐上,她还是差了很多经验,小白让祖辛出宫的时候都是带着她的,除了技术,怎么开作坊,和外面人做生意,打交道也都是学问,能学多少看刘芍自己了。
粮食资源有限,玄雍宫也就他在住,他早就看玄雍宫里大片空地不顺眼了,等明年开春播种了,他也要按照计划把这些空闲的土地利用起来。
为了丞相他们的心脏,自己只会在宣政殿后面的宫室搞,绝不让他们直面。
期间小白又去了一次北岭行宫,在重山的组织下,第一批砖已经烧制出来了。
这些砖头的耐火程度和硬度还不够小白需要的,小白脑子里努力回忆温度和配比,把这些写给重山。
旧的砖烧出来了也还是有用的,先保留着,烧够了用这些砖再另搭一个比土窑热利用率更高、更节省燃料的砖窑,慢慢实验他需要的耐火砖。
现在小白开始觉得大侄子的建议是对的,一开始大侄子想给他修个大宫殿群,小白把建筑物删减了只有几栋,大侄子同意了,但是建筑物都修的又高又大。
好处是,足够小白能塞下现在的一百多人,以后再多点,不超过一千也都能塞得下,超了就需要扩建。
而且也是为了方便后面扩建,大侄子让少府把这里周围很多地方都弄成平地,在远离建筑物的地方,小白堆几个烧火窑都行,想扩建也能随时动工。
造土窑的目的是为了烧砖,烧砖的目的是为了烧更结实的砖,然后做更结实的窑。
但是在一步到位发展去搞超越了几百年的材料技术前,现有的材料技术,小白也不是不能改进。
于是他这次从北岭回来以后就去了少府,弄清楚现在的炼铁技术到了哪一步,看了一圈,发现还是等他的砖先烧出来吧。
但是少府现有的兵器他很有兴趣,少府令南维带着小白看了一圈了,然后就被皇帝反客为主拉着坐下,最后他被皇帝塞了好几份图,皇帝让他安排人试着做一做,时间不定,不懂的进宫问他,他自己有时间也会过来少府的。
这么几张图纸里,他就认出来一个犁,其他的都不认得,也想不到是要做什么,但是琢磨他们的结构,南维总觉得这事很不一般。
才安排完一点事情后,登基没多久的小白就又要来祭天了。
离上次时间没多久,流程大家都很熟了。
这种重要场合小白也很尊敬大家,只能又一次穿戴好一整套的皇帝行头,带着百官直奔郊外祭天。
车里的皇帝正襟危坐,车外的官员们却一个个紧张起来。
他们谁都没有忘记半个月之前,祭天之时发生的事情;也都知道了会见诸侯王时,皇帝对天不敬晴天霹雳的事情。
但是一次可以是错觉,两次没看见可以是传言,三次还是的话,才能真正确定下来。
这是个崇敬天地,敬畏神明,神巫文化都还并行没有灭绝的时代,但是心里的信仰是一回事,实际生活又是一回事。
作为官员,第二次来陪同小白祭天的他们,不少人都是心情复杂的。
有的官员坚定相信上次看到的是神迹,一心期待这次上天也能给予启示,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天子。
有些人则是还半信半疑,要通过这次祭天,彻底弄明白到底是不是巧合,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信仰。
还有些人,是又想信,又不想相信。
祭天年年有,这么多年,只有第五小白这个新皇登基祭天有这么不一般的异象,在场的人当时谁看了不震撼啊。
但是另一方面,是官员们对权力的掌控不愿让他们承认。
这个时期贵族政治形式让君王哪怕权力再大,也做不到独断专行,因为本质上大家往上数都是贵族,家里怎么都有姻亲关系,你就算是天子,那曾经的周天子也早就没了呢。
大家谁家以前不是国君或者上古大姓呢,怎么都没收到过老天特殊优待,就他有呢?
承认第五小白真的被上天特殊优待,无论是对他们身份、心态还是大晋朝廷未来格局,都必然会有不小的冲击。
等到皇帝一步步走上祭台,所有官员都目光灼灼看着他。
背对着都能感受到他们强烈期待的小白:别看了,真想看我飞升的时候叫上你们,有条件的话给你们安排好避雷针,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真的神迹。
似乎感觉小白在拉踩自己和隔壁修仙界的天道,本世界天道直接给他来一个晴天霹雳。
官员们看傻了,上次不还是独受宠爱,这次怎么惹了天怒了?
陛下,您干什么了!
小白淡定的继续他祭祀的动作,不要大白天吓人啊,这些官员年纪基本四十往上,很脆弱了,要尊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