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东胡人逃窜的狼狈模样引得这支胡人部队的首领额尔特哈哈大笑,一个穿着上褶下袴,交领衣服却开襟向右,头发梳着绾起的中年男人骑马上前,掏出一份帛书。
中年男人脸上满是被风霜侵蚀的印记,说话时也是低下头,不敢直视首领:“单于,这是……南边过来的急信。”
额尔特晃动着马鞭,用着自己民族的语言漫不经心道:“念吧。”
男人打开帛书,眼睛一直,抖着嘴唇,把晋文换成胡人语言翻译道:“额尔特单于亲启,晋新皇随军北上,恐已在援军之中。”
他知道送这封信的人是谁,也能猜到他是什么目的,同样也清楚这么宝贵的消息,单于不会浪费。
围在额尔特身边的贵族们脸色一喜,充分了解这个消息多有分量的大家齐齐看向首领,高呼他的名字。
胡人首领低头看向男人,确认这个外族人同样为这个消息而震惊后,眼睛精光一闪,高举起马鞭。
“晋的主人现在到了云中,我们也去云中!走!”
他一发话,身边的贵族们纷纷高声应和,他们下面的士兵跟着各自的隶属,十多万骑兵部队齐齐往南而去。
看着浩浩荡荡往前远去的胡人骑兵,金平也一夹马肚跟上。
他能猜得到这之后会发生什么,无非就是曾经对东胡、对西域诸国做过的事情,会发生在晋的身上而已。
他已经不是晋人了,晋的事情,都和他无关,
时间到了下午,云中的东胡人已经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几千人也是骑着马窜逃,他们飞奔的方向是北边长城关口。
暂时心安一点,驻扎在白登山上等待已久的骑兵立刻往山下奔去,挡住了最后的东胡人残部想要撤离的路子。
前有晋人,后也有晋人,被堵住了的东胡人已经没有多少弓箭,身上带的刀兵也都卷了刃。
一般而言,穷寇莫追,但是这个寇今年不解决,来年也还是要解决,趁着有优势能打就打。
至于留下他们充作奴隶的事,大家想都没有想过。
就近做奴隶不行,离长城太近了,万一在里面和外人里应外合会出大乱子。至于南下带回去,路上的损耗和后面养奴隶也是耗费时间精力的,不划算。
指挥士兵的时候,刘奉也还在可惜,这时候已经是冬至后了,祭天都祭完了,陛下祭天还能多条祭文。
不过等到回去过年,祭祖的时候给闵帝、武帝还有晋国曾经的先祖们念一念,也还是不错的。
处理完最后长城内的东胡人,王归安排士兵守住被破坏的长城口,这里,还有忽视了的没连起来的关口,都需要后面云中县及时补上,如果不想后面冬天还遭遇胡人的话。
小白听着大家讨论着云中还有班师回朝的安排,耳朵一动,敏锐的感知到了来东边的马蹄声。
他站起来,神情严肃:“太尉,白登道来人了。”
一直也记得这个事的刘奉与王归也神色一凛,现在他们在白登山北边,白登道在南边,太尉的第一想法就是赶紧先撤离。
他们需要去堵住白登道,探探清楚人到底多少,情况不好还能随时往后撤回云中,而不是在白登山让人给围住。
小白十分赞同太尉的想法,怎么都不能在白登山让人给围了,这种丢脸的事情没必要自己亲身经历一次,关键是不能丢脸的被人围了还赔款。
作为一个老家受过义务教育的好青年,对战败赔款这种事情,小白真的是有ptsd。
关于白银、赔款、友邦这几个关键字,听一听,看一看都会气得血压直飙,要是自己签字赔款了……那他算是没脸回家了。
只是在他们紧急下山的时候,南边奔袭而来的骑兵部队速度更快,奔来的马蹄声不止五感敏锐的小白听见了,连其他人也听见了。
守在白登道的将士们察觉到不对就第一时间前来报告,山上的探子也来报告结果,少说这也是一支有着20万骑兵的胡人军队,还是个他们从未见过的新的胡人。
刘奉一颗心不住的下沉。
小白就带着二十来人轻装先行,刘奉和王归是带着骑兵加后勤补给十五万人左右。
1万不到的骑兵、剩下的都是扈从、战兵辅兵和民夫,人不算多因为在北方三城还能有补给。
但是胡人的二十万骑兵,里面就算不会全是骑兵,那骑兵数量也比他们的多,何况这还是在野外,不是在城里。
现在就两个选择,要么立刻回撤;要么先山上待着等着云中三城救援。
选了前者,就是要在前头被胡人骑兵在地上追赶了,路上发生什么,能不能回城也未可知;选了后者,虽然胡人也不擅长上山作战,但是他们那么多的人,把山给围了问题更大。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里还有天子……
第50章 之围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里还有皇帝。
想到这里,刘奉看小白越发难受了,陛下,您得到的上天的启示,就是我们今天会有这一遭吗?
时间不等人,小白也知道他的忧虑到底是什么,建议道:“不要下山。我们骑兵有限,下了山,剩下的士兵可都要任由胡人鱼肉,云中还要开城门,隐患太大。
太尉,现在山上待着吧。”
刘奉也觉得目前现在山上待比较好,但是:“陛下,云中三城还才解围……”万一救援不及时呢?
你不怕自己出事,我是真的怕啊。
小白确实不怕:“这支从未见过的胡人到底为什么要驱使东胡人来此,又为什么能从燕国过来,也不去袭扰城池,就精准的围住了白登山……
太尉,我想,我们需要个使者去和他们谈谈了。”
他们是谁,目的是什么,到底和内部怎么有的内应,这就是小白来这里重点要搞清楚的事情。
事已至此,暂时也没有解困之法的刘奉同意了皇帝的意见,派出柳珀作为使者,由他带一些扈从去和这支胡人交涉。
晚上,回来的他给出情报。
这支没见过的骑兵里面的人都说着和东胡不一样的语言,大家语言不通,但是里面有一个会说晋话雅言,明显是晋人的中年男子。
他叫金平,由他做翻译,目前柳珀他们得到了几个信息。
他们就自称是胡人,来自东胡的西边,现在占据了东胡的地盘,把东胡赶到了燕北之东和濊貊作伴。
为什么驱使东胡来晋,他们不说,但是知道白登山上有大晋天子,他们单于希望能和大晋的主人见见,谈谈后续。
至于后续,想也知道无疑就是谈判,勒索财物、土地、人口。
柳珀面不改色的和那个带着燕国口音的金平沟通完,当然他不可能答应,但是态度很好的表示先回去和天子禀告,被胡人放行。
听完柳珀的话,刘奉、王归他们都是头大,但小白总算是心里石头落定。
面对这个自称胡人的新登场游牧民族,小白确定了:“首领是单于的话……就叫他们匈奴吧。”
一个中原王朝对外族的称呼而已,皇帝想怎么叫就怎么叫,没什么问题。
就是现在关于对方首领想和皇帝谈判的事情,他们一时拿不下主意。
王归立刻就劝道:“陛下,胡人毫无信义可言,您天子之躯,不可以身犯险。”
虽说两边就算谈判也都会带人,可万一就出点什么事呢。
毕竟他们一开始也没觉得白登这里会出什么事,结果就是这里甚至都来了二十万人的骑兵。
当下第一要务就是不能让这二十万胡人进中原,这些人能过道绝对和燕王少不了干系,后面要解决的就是晋内部的燕国问题。
小白:“不妨事,孤会佩剑。况且现在已经被匈奴围了,已经足够危险了,解决他们要紧。”
所有人都理智的忽略了皇帝前面一句他会佩剑的话,都为他后面的话而惭愧。
不能让皇帝以身涉险是第一要务,但是现在都已经被别人围起来了,再险也险不到哪儿去了。
太尉还想争取争取:“陛下,您还年轻,还有很多的时间。臣年纪已经大了,臣陈刘奉,自请去和胡、匈奴人谈。”
万一谈判僵持着,云中那边也没有来救援,对方狮子大开口,这个罪名,刘奉愿意承担。
“太尉的心意孤很感激,无论是谁谈的,最后也还是孤来点头。太尉一辈子为晋征战沙场,我可不能让您在我这里成了罪臣。”
小白拒绝了太尉的好心,坚定表达了不让臣子背黑锅的决心。
“陛下!”刘奉听完,眼眶是真热了。
为晋征战沙场,横扫诸国的老将军,实力自然不必多说,但是这次明显来自内部的捅刀,是他人生精彩履历上第一个黑点。
如果只是匈奴入侵,知道情报后的正常情况下,他也能好好安排人员,调配物资,一步一步北上推进,无论如何,至少不会是被匈奴围在了山上,还被胡人盛气凌人指明要和皇帝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