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他瘦骨嶙峋,浑身灰扑扑的,看上并没有比刘芍大上多少,在套上大人的衣服,看着颇有些滑稽。
小孩听见了“答答”蹄声,一抬头,就看见了面前长长的,骑着马的陌生大人。
他害怕的扑通一下坐在地上,瑟缩起来。
小白只是看了一眼勒住马,陈冬就下马去把那小孩提着带过来。
看他这么害怕,小白问道:“你是蓟州城的人吗?还是外面来的?”
小孩害怕的脸上出现几分茫然,小白反应过来,他听不懂雅言。
……好吧,小本本记上,还得要推广统一的话。
跟着小白一路过来的那些扈从里有蓟州人,他叫高辙,主动请缨来做翻译,得到小白许可后就从陈冬手里接过了孩子,换他提着。
高辙:“你就是城里人,还是城外来的?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小孩摇头:“不是,不是城里人,我叫熊,多大……七岁、八岁,不记得了?”
高辙又问道:“你不是城里人,为会来城里,你怎么过来的?”
熊老实回到:“走过来的,我们跟着村里的大家一起走过来的。”
“你们为什么会过来!”
高辙突然变得严厉的脸孔吓得小孩一个哆嗦:“我、我不知道。我好饿,大家也好饿,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说要到这里来,把我们的粮食拿回去!”
高辙对着小孩一番问话,小孩也磕磕绊绊的回他,一番交流之后,高辙给小白做出汇报。
“陛下,这孩子是跟着外民一起进城来的,叫熊,父母已经死在了城里。他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可能、可能是……”
他磕绊了一下,继续道:“没了过下去的口粮,找燕王要个说法。”
常理而言,无道的君王,赶他下台的都是国民,但这个国民,更多时候都还是贵族宗亲。
能引起这些百姓暴动的,原因还和粮食有关……这怎么看,燕王都肯定是在燕地行了暴政。
就不提他试图造反,里通外敌,就光他做燕王弄得内部民变,就注定是要在史书上记一笔的大事件。
他们是真没想到,来陪陛下清理个门户,居然还能碰上这么大的乱子。
问完话,小白让他们把小孩放了下去。
“告诉他不要乱跑,在城里先好好待着,他会回到家的。”
从蓟州南城门往燕王宫走,明显可以看见,越是靠近燕王宫的地方,建筑越漂亮,路上尸骨也最多,有些房子从里到外血迹斑,有的门户还是紧闭。
见了他们这么一支并不混乱的骑兵,有观察他们的蓟州人忍不住了。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率先出来,用洛京雅言哭道:“将军,是洛京的将军来了吗!”
她双手紧紧抱着孩子,衣服上都沾满了血迹,再看她出来的地方,房屋门大敞着,里面混乱不堪,显然是掩人耳目用的手段。
不知道她在暗处观察了多久,但是一出来就直奔小白的方向,陈冬和刘德挡第一时间在小白面前,认下了他们是洛京人的身份,问这妇人都知道什么。
虽然语气哽咽,但她大脑不混乱,说话声音也清楚,很有条理的和小白他们讲述了她的视角所发生的事情。
她是燕国相国顾发的女儿顾采,嫁的是燕国大夫之子。
两日前,城里突然开始喧哗声遍地,有北边乱民冲进了城,燕国大夫和儿子都骑着马进了王宫要去找燕王。
她和婆母、奴婢们在家把门关紧,有人撞门也奋力抵住,只听见外面喧哗声不断,那些人说着什么要去找燕王,去燕王宫的话就走了。
她们趁着清晨出来查看,发现外面街坊都乱成一片,怕一直紧闭城门,就赶紧把门打开,伪装成已经被人进入过的骚乱模样。
丈夫公公都不在家,她派人回家去看过,父亲也不在家,家里主心骨都在燕王宫,燕王宫又都是暴民,她们什么都做不了,就想着先躲起来,直到看到了小白他们。
事件是以顾采视角来看待的,她也的确算是无辜遭难的百姓,但……
“暴民”两个字,听在小白耳朵里,总是有有那么几分让他不适。
哪怕还不知道事情的全貌,但对这次事件,面对这群背后没有实力,武装力量都够不上,只是一些疑似活不下去开始反抗的百姓,小白的个人情感早就有了偏向。
暴民?
到底是平庸的恶、各种不同形式的暴,亦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他都要自己亲自去调查个清清楚楚。
第60章 民变三
摸着马儿的鬃毛,小白对陈冬道:“让她们回家关好门户,我们去燕王宫。”
陈冬领命:“是,陛下。”
陈冬回话的那一句“陛下”,听得顾采一愣。
陛下……
等到反应过来这个称呼代表着什么后,眼睛一亮,还想再说些什么,小白却带着人已经离开了,哪怕马是走着,她也只能看见后面那些骑兵。
抱着孩子躲回家里,顾采赶紧唤出仆人,让他们关紧家中大门。
后面的时候小白他们就没再遇上人了,越靠近燕王宫,路段上人就越少,尸体就越多,直到王宫外围,宫城门前都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他们都是衣着普通、甚至破烂的人,或站或坐,眼神都紧盯着燕王宫的宫门。听见马蹄的动静,有人回头看见了小白他们一行骑兵,立刻头转头,人传人的传递消息,没一会儿坐着的人纷纷站了起来看向他们。
他们看见小白一行数千骑兵后,眼神或畏惧,或仇恨。
王归劝道:“陛下,高辙会蓟州话,臣和高辙先前去和他们沟通吧。”
小白坚持一起去:“这件事情,孤要亲自弄个清楚。”
远远看着,小白并不觉得他们可怕,只觉得他们很迷茫。
他们似乎是想要干点什么,甚至都来包围了燕王宫,这个燕国境内的最高权力中心,可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
他一夹马肚,马儿加速走在前头,他往燕国宫门走去,在外的百姓不愿和骑兵碰上的就往里退。
直到他们都在聚在宫门前退无可退,小白也勒住了缰绳。
“你们是哪里的百姓,为何要聚在燕王宫的门前?”
这话他是用蓟州话说的,听着高辙说了那么多,他已经大致弄懂了蓟州话和洛京话的区别,说的可能还有些不熟悉,但蓟州人都是能听得懂的。
宫门前的百姓有的三两一家人聚在一起,有的一大群不知道是家族还是村落,还有的独自站着。
听见这个骑着大马,站在最前面年轻人的问话,他们没有人先回话,要么不说话,要么自己人小声交谈。
他们都是蓟州乡下人,两天之前很多人连城都没进过,见过的有权势的人,也就是每年来收粮收桑麻和带他们去服徭役的小吏。
看见小白身后几千健壮的骑兵,在看他衣着普通但骑在马上的不凡之相,也没有什么领头人物的他们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白并不催促、威胁他们,而是安静的在马上等着他们出现一个能对话的人,同时也在细细看着他们。
第一个刘芍,是小白见过最出身贫寒的人,她那从小就营养不良的形象给了小白足够大的冲击。
但她哪怕身份是个犯人,犯的事太大反而没有收到多少苛待,第一次在宣政殿的时候也是有梳个头发,换了身衣服。
后面是在从五原一路前往白登山的路上,小白看见了不在城内,被胡人洗劫的乡野村落,真真实实的家徒四壁,连衣服都没了。
现在眼前的蓟州百姓,周身绝望无助的气息,和云中那些被胡人劫掠了的百姓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越看,小白心情越发沉重。
男女老少的乡音交织混杂,一会后,有个颧骨高耸,脸颊凹陷,穿着陈旧粗布衣衫的青年人从人群里走出来。
再一看,却又没有那么大的年纪,还只是个子长得高点的小孩。
“我们就是蓟州的百姓,住在蓟州外的乡间。你是谁,来杀我们的兵?”
他看着小白的眼神充满仇恨,嗓子也是哑的,但是他一开口,其他乡人就纷纷不说话了。
小白摇头:“我不是来杀你们的,我只是想知道,你们这么多人,为什么要冲进蓟州城?包围燕王宫,你们就不怕死吗?”
“怕死?”少年表情一变,越发仇恨的看向马上的小白。“我们这些人,也早就活不下去快要死了,都是你们这些狗彘鼠虫之辈逼的!”
他话音落地,周围其他看见骑兵还有些瑟缩的人也都眼神坚定不少,虽还是惧怕,但敢抬头看向小白他们。
他愤怒仇恨的情绪,隔着几米的距离小白都能感受的到,也让他的心越发沉重。
不管是他这个外来者,还是这个世界本地人,任谁在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说出“活不下去”之后,都能猜到是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