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孙令暻要弄就让他弄吧,好些东西都要装,小白就口头指挥着他弄,然后发现他除了接话上道,干起这种细致活来也有一套,弄得挺好。
  好几个东西,曲辕犁、耧子、扇车。
  等到孙令暻装好了,所有人的眼神都是盯着那个犁看。
  目前一时也没有牛,小白便让人去牵匹马来,绳子套上,直接找了个木匠学徒的百姓来试一试。
  说到底他是记得这些工具,也会做工具,但是最多也就以前种种灵药,真耕地是没没做过的。
  “你尽管用,有什么觉得不舒服的就说出来,孤和几位木匠师傅一起看看还能怎么改。”
  被选上的学徒甘双一颗心直跳,小心扶起这个和自己记忆中造型变化不少的犁,有孙令暻帮他在前头牵着马,他握住在后面的手柄,使犁铧保持稳定,往地下一压。
  孙令暻见他已经把犁放好了,牵着马儿往前走。
  现在已经快到十二月了,天气渐冷,但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土地没有冻上,还算好翻。
  大家就看见一匹马儿拉着犁,甘双一个人就能扶着犁,马儿向前走,身后的犁把干巴巴的土地翻开,刨出里面较为湿润的土层。
  除了小白,大家都惊奇的无比看着这二人一马犁地的场景,因为这时候的用牲畜拉犁耕地,都不是一匹牲畜和两个人就能完成的。
  尤其是前头的孙令暻就是牵着马,什么都没干,而后面的甘双一个人操纵着犁看上去也很轻松,没有那么吃力。
  有人一想就发现,如果把高大难驯的马换成矮一点温驯一点的牛,似乎连前面牵马的人都不要了,一人一牛就能完成耕地这个工作。
  就算担心一个人扶犁的同时不方便管牛,在前面牵牛的人也不需要是壮劳力,孩童和女人也可以做在前面牵牛的活。
  不说别的,仅仅只是这个节省人和牲畜一样,就够大家看的激动了。
  尤其是看见当马直接转弯回来,甘双也能操控者犁没有翻,直接又犁了回来后,除了匈奴士兵,在场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技术含量晋人纷纷爆发出惊呼。
  上至将军贵族官员,下至百姓士兵工匠,大家就算不亲自下地,也是年年关注家里田庄生产的,知道现在的犁都是怎么用,需要多少牲畜和人力,农人和士兵们更是。
  大家眼神狂热的看着二人一马一犁又翻地回来,甘双和孙令暻的脸上也难掩激动。
  等二人一回来,就连忙碌的柳珀也上去想要摸摸这个犁,但是小年轻居然没抢跑过杨颂,老大爷还先他一步,挤开了甘宁,双手握在了犁把手上。
  “孙贤侄,快去赶着马在转个方向。”
  孙令暻先抬头,见小白对着他一点头,又牵着掉头往前。
  实木加铁的犁也有个一百来斤重,杨颂人虽然年纪大了,也是练过骑马射箭的,扶起犁不成问题。
  他一来就赶上转弯,双手压着犁,用点力就能正常转弯。
  杨颂自己上手一碰就发现,发现这犁的用力点都在前面,前面被马拉着犁是有个向上的力,以此来破土,但是这个往上的方向又因为上面土的重量和犁自身的重量,不会太偏护,刚好平衡了,让人在后面只要扶住犁铧保持方向即可,还能操纵调节深耕或浅耕。
  杨颂一去一往犁了一个来回,回来时满脸的激动,放下犁时还有几分不舍。
  不舍归不舍,看着柳珀也想试试这个犁,杨颂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对着小白就一脸激动道:“陛下天高听下,身居庙堂也不忘百姓,体察民隐,爱恤民命,贤治爱民,恩泽天下!”
  头一次被这么夸的小白轻咳一声:“杨公言重了,刚刚孤问甘双,他说此犁没什么要改进的,杨公用的如何?。”
  已经轻巧不少的犁,在小白这里还是太重了,实木的大犁加上铁片,和他家里那些现代材料改良的空心犁没法比。
  但是材料这个东西,小白也是真的没有办法。
  杨颂斩钉截铁道:“很好,臣从没用过这么好用的犁!”
  杨德心想,他爹以前应该也没用过什么犁吧,他就是下田亲耕,也是牵牛的那一个。
  其他人都沉浸在新犁更好用,更方便、更节省人力的兴奋之中,小白开始考虑在蓟州推广曲辕犁的事。
  目前的大晋,小农经济的这个“小农”,指的是贵族、地方大户之类的人,类似渔阳县里的田家、张家这种,还是持续了几百年的贵族组织生产形式。
  他们有人,有牛,有工具,像这些蓟州百姓和刘芍那样的小白记忆中的“小农户”,是诸国争霸以后多起来的。
  小农户他们有了人身自由,有了耕地,但是其他牛、织布机、农具之类的生产资料,还是比不上贵族们手里的东西的。
  做自由人小农户,好处是交够朝廷的,剩下就是自己的,生存下限低,但是上限高;依附贵族给贵族干活,好处是下限高,贵族不会看他们饿死,但是上限有限。
  燕地上下都是要变动一番的,既然已经在贵族庄园经济时代,做出了小农时代的农具,小白想的就是趁着现在他人在蓟州手里有兵,名义上也有大义,把蓟州的贵族庄园经济拆解成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这不是为了满足他的个人好奇心,只是耕作工具革新,耕作方式必然会发生改变,每家每户有余力能自己耕种了,自然不会去依附贵族。
  想到成本问题,他的眼神再次看向了燕王宫。
  -小剧场-
  第五潜鱼:他都已经拆了我王宫里不少东西,把里面布料和粮食都拿了,还要对我的王宫干什么!就不能尊敬一下死人吗!
  太子:让他拆吧,哪怕是我,也觉得你很活该。
  武帝看向孙子:你知不知道他还会这手?
  求定心虚:好像,小叔叔以前问过我农具相关问题的,但是当时我自己也不知道。(也就是说原本可能这个是……突然感觉自己错失了一个洛京)
  武帝和太子面无表情看过来,求定下意识冷汗一毛,接着忽然想起来自己已经死了,遂理直气壮:那时我才多大,比起农具,当然是积木更好玩!
  其他阿飘们:积木是什么?
  求定:等我的墓封上,可以给你们看一看
  (昨天把前两天的虫都捉了,正在怀疑人生中,到底我的眼睛和脑子怎么就通过了那些字句?)
  第83章 农具四
  摸过了曲辕犁,杨颂的目光放在结构稍微复杂的另一个木头农具上。
  “这叫耧子。你们把犁从马上卸下来,一人牵马,一人在后面扶着掌舵。”
  小白等他们都准备后,地上随意抓了把干巴的土,捏碎放进耧子的斗里,让他们往前直接走。
  孙令暻继续负责牵着马,甘双掌舵,但是其他人都凑了上去要看看这个是什么作用。
  随着马儿开始走,耧下方的三脚犁翘起土地,走动过程中楼子晃动,把耧里的干巴泥土从斗里晃动下来,掉入犁沟。
  大家都明白这到底是做什么的了,在用曲辕犁把地犁一遍后,还可以用耧在浅浅把表层犁一遍,同时进行播种工作。
  比起撒播的方式,耧又能犁地,还能播种,并且能同时用起来能播种三行,还比犁要轻一些。
  回来的时候,他们把耧子从马身上解下来,张巍主动在前面代替了马,人力拉,发现也是可行。
  一直围在边上的百姓渐渐也看的忍不住了,议论的声音越发大了起来。
  回来后的大家把目光放在最后一件东西上。
  这个小白主动解释:“这叫扇车,用来清除新收割粮食里的糠秕。
  把谷子放进料斗里,这边手摇风扇,这个料斗下边就有风吹过。谷子往下掉,小的谷壳和轻杂物被风力吹出去,好的谷子就直接从出料口出来。”
  这个也好弄,弄点细碎的干料草,再混一点粮食倒进去,下面铺个罐子收着就好。
  一人手摇起风扇,一人在斗上面倒粮食,眨眼间罐子里就响起谷物叮咚的声音。再一看出料口,在吹出肉眼可见的灰尘轻草。
  比起犁地、播种,大大的扇车工作起来,趣味性就比前两个要高不少,围着扇车的人想要上手去摇的人已经排起了队。
  小白被他们的激动也弄得心情好上不少,但他觉得还差了点什么。
  点了点,犁地、播种,除草什么的工具够用,收割者没法机械,谷物分离……他恍然大悟,还差了个把谷子从植物上弄下来的东西。
  “杨公,我画个图,你带去给铁匠,做出来了就差人送来。”
  杨颂称是,看皇帝又专心去造新的工具,他心想晚上之前他就要把东西送过来。
  早上大家都还有点时间,但是几个农具试用下来,也必须要去继续工作了。
  东方旦看着乡人们热切好奇的目光,想了想,上去问正在给木头画尺寸的小白:“陛下,大家都很好奇这些东西到底都是什么,等将军他们用完之后,可以让大家看一看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