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了宅子,有了侯爵,有了食邑,加上从渔阳带来的一些钱和留在那儿的资产,他们在过年前一天,彻底算是成为了洛京的一员。
  田章:“恭贺兄长,今天起,你就是我们田家的西乡侯了!”
  都是自小长大的兄弟,田姓一家人,什么都没捞到的田章并不嫉妒,兄长有了虽然不是他有,但两兄弟都志气不高,能不待在渔阳那个小地方就是最大的幸事。
  他们清楚皇帝够大方了,毕竟皇帝和田家也没什么感情,他们田家就这剩下这四个男人,在蓟州也出力有限,能得到现在的东西,他们目前很满足。
  不止是田章恭贺兄长,田旻和田章二人的妻子也是脸上喜色连连。
  他们的孩子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对这个待遇还没有具体的认知,看着大人们脸上的开心,就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时之间,宅子里开心极了。
  童明走后,广阳公主上门来,成了洛京西乡侯田家的第一位客人。
  田章立刻张罗着待客:“公主快请进,我们初来洛京,屋舍尚且简陋,还望公主不要嫌弃。”
  田家兄弟牢记自己只是关系一般的表兄身份,遇上皇帝的亲姐姐,态度和蔼客气的不行。
  广阳公主微微一笑:“哪里,这宅邸是陛下赏赐,只不过你们初来乍到空旷了些。”
  她抬起手臂,轻甩袖子安然坐下,直接说明了来意。
  “今早我进宫去看望母后,正好遇上陛下也来看望太皇太后。陛下说他两位表兄初来乍到,还不熟悉洛京,托我过来看看西乡侯。”
  这是皇帝舅家的表哥,即使还不清楚皇帝到底是几分关心,但任务接了,广阳就会拿出十分的力气来做。
  田旻心一动,立刻明白了这是带他们熟悉洛京权贵圈子,脸上笑容更盛:“陛下关怀,我和弟弟感激不尽,劳烦公主亲自来这一趟!”
  说完,便眼神示意弟弟去找礼物,拿出来送给公主。
  -
  小剧场
  被小白年前三天极限拉人的操作震惊到,求定表情扭曲:原来诸位大夫们,也是能在年前这么忙活的的吗?
  武帝也很震惊,因为除了很忙的特殊时期,平时他和臣子们上班都很遵守大晋劳动法(指该休息的绝不加班),往常这种时候,他一般也都是歇了下来等过年了,因为过年祭太庙真的很累。
  几人都很疑惑的是,怎么燕地一趟回来,小白居然开始加班了?
  第99章 过年
  诸国之时,各地的历法其实都不太一样,基本上都是夏历、周历、殷历三选一使用,区别之一就是三个历法的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
  《诗经·小雅·四月》里,有“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这里的时令用的就是夏历。
  而晋一统诸国后,定都洛京,官话选洛邑雅言,文字是周文,主打的就是虽然我多出来了不少东西,但我们晋就是周之后的天下正统,唯独历法,用的是殷历,以建丑之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
  不过总体来说,正月初一过年,是以前用不同历法的诸国都有的习惯。
  这时候的过年,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是农闲时候休息、过冬,有条件的就能吃好一点,给家里换上新衣,门前挂上桃木驱邪。
  这时的春节活动主要以祭神祭祖为主,祭祀的权力是以皇帝为首,逐层往下延伸的。
  小白作为享有最高祭祀权的皇帝,过年之前格外的忙。
  以前他就是个小透明,祭天地这种大事皇帝都不会带他,祭祖这种跟着兄弟吊车尾站一站就好,很好混,祭神这种事他更是都不需要参与,养母宫里会弄。
  但是现在,所有的祭祀,他一个都躲不掉。
  百官都换上衣服按时辰来了太庙后,只要抬头眼睛往前一看,都不由得眼皮一跳。
  今天皇帝压根就没穿祭服,头上别说冠冕,这次是连玉冠都没有了,玉簪也没有,就只有红绸扎着。
  虽然没穿他那些素素的衣服了,但也不是正经该祭祀穿的衣服,就是普通白衣服上绣红云,领缘,袖缘也是红的,腰间还系着一根红腰带,别着那把带去蓟州斩了燕王的两仪剑。
  百官沉默,百官思索,这不像是来给自家先祖祭庙的,感觉像是去别国王室的庙里砸场子。
  在不好好着装这点上,皇帝每次都能让他们开开眼界,这一身除了那把剑,就没有能在这个场合合乎礼仪的东西。
  一想到皇帝继位以来上天的眷顾,七颗天星的战绩,以及从燕地回来后收拢的年轻武将势力,百官们有人觉得不妥,但也没人敢直说出来,一个个只能心里呐喊:奉常何在、三公何在,管管陛下呀!
  奉常李理欣赏太庙的柱子:嗯,他只是个小小的九卿而已,天塌下来都有三公顶着,反正有真天子在,这天也塌不了。
  御史大夫朱平十分赞同李理的想法,他只是个御史大夫而已,丞相才是百官之首。
  太尉刘奉作为直面七星降下的当事人,拒绝了百官的期盼:陛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公孙弘不负所望,疑惑的眼神看向皇帝,就是完全没有了上次朝会上那样的痛心疾首。
  “陛下,为何今日不穿祭服?”
  他也觉得皇帝不是个任性的人,所以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那就把理由都说出来给大家伙听听吧,陛下。
  小白坦然和老丞相对视:“穿红过年能驱邪避害、吉祥好运。”
  主要是在这里过年没有华仔的祝发财,没好运来也就算了,红色要是都没有,那在他这里就不能是过年!
  丞相信了:“那臣回去也换上红衣。”
  百官们也信了,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方面得听皇帝的,没人比他更懂神秘。
  小白沉吟片刻:“也不用如此,诸卿照着往昔来即可,只是孤习惯了这般过年。”
  红色过年只是他一定需要的标准配置,好的红色难得,他没想这方面带头搞奢侈。
  百官心想,在没这规矩的晋,你以前经常一个人偷偷过年穿红是吗,还一穿就穿这么多年。
  怪不得你做皇帝了,这不就是好运吉祥了!
  李理安慰皇帝:“陛下不要担心会坏了规矩,只是我等自行穿红而已,也不是人人都穿。”
  别怕推广,能穿得起红衣的才几个人啊,这一点都不劳民伤财,我们一定回去就穿!
  御史大夫也思索着:“那,臣回去也让家人都换上红衣。”
  小白想起了御史大夫的年龄,建议到:“朱卿马上也要四十八了,十二年一遇的属相年也可以多穿红色,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别看他修仙了,但是在十二岁那年,也还是习惯性的给自己换了个红衣服,并且在大侄子十二岁那年给他也安排上了一些红色的东西。
  一开始,皇太孙第五求定是不太信的,因为晋就没有穿红能好运的说法,他本人也不爱穿红,嫌刺眼。
  但是巧合的,他发现好像身上有红的时候,他确实比较正常,身上没红了,平地也能摔,于是也开始天天身上带点红色配饰,加入了小白本命年穿红的队伍。
  马上也快要三十六、四十八到本命年的人心里一惊,立刻就把这话记下,决定这红衣还是先不穿了,那时候再穿,攒点好运。
  解决完了着装问题,小白神清气爽,他现在可算是给自己争取到了穿衣自由了,行,祭祀吧。
  祭腊八、祭百种,所有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大神小神都要祭个遍,报答神明们在过去一年的帮助,也希望来年这些农神能再给予帮助,祈祷来年能够丰收。
  除了农神,还要祭门、户、井、灶,中这五神,都是和农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神。
  虽然小白已经确定这世界只有天道,有没有神明不好说,总之他祭拜的很认真。
  毕竟见什么庙都进去拜拜,这可是老家的老传统了。
  领着群臣拜完了所有神明,又要来拜祖先了。
  太庙里武帝往前的是晋国曾经的公、王,武帝开始才是皇帝,然后最近的是大侄子闵帝。
  祚肉、酒水这些东西都按周礼的老规矩摆上,但是大家眼睁睁看见所有东西都摆好以后,皇帝亲自从礼官手里又拿出了一些东西,摆在闵帝的牌位下面。
  金、银、铜钱,还有好几样豆腐做菜。
  嗯?这是干嘛?
  这次在百官有疑问前,小白就先开口解释:“半月前,求定下葬孤在外未回,有赖诸公操持,现在过年,孤作为叔叔,也想给求定送些东西。”
  过年了,该给娃发点压岁钱了,让他吃点好的了,不过明年开始,直接消费升级给他烧纸钱。
  官员们互相对视,完了默契低头。
  陛下你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百官们不怀疑皇帝目的,就是这个行为……想送东西可以给墓里埋一点的,没听说过是过年祭庙摆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