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陛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他和闵帝关系这么好,本人是天神在人间的行走代言人,能让他主动做的事情,肯定有原因。
  大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公认他对闵帝挺好,所以这个祭祀行为就肯定是好的。
  决定了,回去以后也给家里祖先摆上这些东西,这方面跟着皇帝一定没错!
  祭品都一一摆上,就到了念祭文环节。
  这次是宗室代表第五槐出来,掏出他这几日拜访百官苦思冥想整出来的文章,站在一旁洋洋洒洒的开始念。
  这篇文章昨天小白就看过,然后他坚决表示自己不要念,于是只能第五槐代劳。
  文章内容是追溯第五家的源头,追忆先祖们的过去的荣耀,然后就是开始给先祖们介绍他们现在最出息的子孙第五小白。
  小白就当自己听不见,但是他身后的第五槐越念越激动,声音高亢,情绪激昂,其他百官们也暗暗心里点头,太尉手捧着那封匈奴单于按手印的盟书,恭敬的上前放在祭品中。
  从前的时候每个皇帝每年祭祖也都有功绩,武帝一统诸国那年,祭文更是长的不行,但那都是多少年才达成的功绩,现在的皇帝这才登基多久?
  冬至正经上任到现在,平冤案、登闻鼓,御驾亲征驱胡虏,亲临蓟州抚民乱、整顿燕地的上下内政……
  少数人还知道,这里面都没算上未正式使用的新农具呢,明年说不定祭文里就有这个。
  看看,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已经把多少君王两年都都未必做得了的事情给做成了,这种优秀的子孙,第五槐觉得当然有必要在先祖面前好好说说,让他们在地下也能放心。
  完全对第五家的先祖没什么敬畏情的小白双眼放空,就按照规矩老实进行完后续的流程,回玄雍宫给大家发完压岁钱,就让宫人们自己玩去。
  重山知道皇帝这是只想自己待着,就把宫人们带出承明殿,安排好了宫人们的换岗交班,又去后殿带出东方旦。
  陛下让去玩的是宫人们,这个陛下从外头带回来的孩子又不是宫人,也不是侍卫,他这个内官也安排不了职责之外的人啊,陛下总得管管吧。
  和东方旦的大眼瞪小眼,回来后确实太忙没怎么过问他的小白问:“想学认星星,还是数理化?”
  不知道什么是数理化的东方旦眼睛一亮:“认星星!”
  小白点头,喜欢天文地理是吧。
  指挥他去推开窗户,小白做皇帝的第一个年三十,就是在拉着小孩认星星中度过。
  宫外,官员们回家也要各自拜神祭祖,但是大家也确实不约而同去找红色的东西。
  有红衣的换上红衣,没红衣的也能换上红色的腰带、香包,家里其他人看的惊讶,怎么突然就爱红色了?
  刘奉回家后没多久,童明就带着人来送东西了,这是皇帝新年赐下的礼物,有美玉、美酒,和金子。
  刘奉自身有爵位,人也已经是太尉了,地位算是进无可进,年前去云中功绩和他以往的战绩比起来也并不是很耀眼,那也是战功。
  昨天已经有对战功的赏赐下来了,今天又来了皇帝特别关照的年礼,他知道这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照顾,老太尉心里安定下来。
  送走童明,让仆人把这些礼物都入库放好,刘奉愉快的心情在看到刘德时消散不少。
  他也不是不满意孙子,本意也只是让孙子出去保护皇帝,只要皇帝没出事,刘奉给刘德的任务那就完成了。
  就是看看年纪那么大的皇帝,再看看自己眼前这个对着美玉啧啧称奇的刘德,在想想自己问柳珀刘德表现时,柳珀说他路上爱和匈奴人赛马的事,刘奉就气不打一处来。
  大过年的,就不训斥孙子了,但是年后,他已经又对刘德有了别的安排。
  王归、柳珀、张巍这些人一回家,阖家都是喜气洋洋。
  出去一趟虽然很忙,但是人没受伤,还有了军功,在皇帝那里充分展示了才能,回来基本都受了封赏,这当然是开心时。
  就是远在燕地做县令的高辙和王归手下的将领江规,他们的家里也都有早有收到消息和皇帝的赏赐。
  -
  小剧场
  看见第五小白的祭祖装扮,其他国家君主们捧腹大笑,晋国先君们沉默,太子无话可说,武帝也想拔剑。
  第五潜鱼愤怒:斩了兄弟的剑他带去祭祖,这等不孝之人,不配做君王。
  他的愤怒无人在意,因为大家都被晋国群臣对皇帝如此高的容忍度给震惊了。
  最守周礼的齐王们:你们晋国官员,这也能任由皇帝胡闹的吗,就算他是真仙人,也总得讲点礼吧,好歹祭服改红呀,怎么能直接就不穿了?
  武帝同样也很想问这个问题,因为哪怕是有威信如他,祭庙这种场景要是这么穿,也要被百官喷个狗血淋头。
  看着就没人说他一句话的小白,朝堂从没有这样众口一致的武帝,开始有了微妙的不爽。
  然后在别人的目光中,晋的诸王们又收到了供奉,还没得意多久,就发现第五求定这小辈的东西更多。
  所有阿飘们都震惊了,知道他是老天亲儿子了,但他第五小白也太懂地下的规矩了吧!
  死了都还能收到压岁钱和新菜年夜饭的求定陷入纠结,太子爹肯定要分,武帝肯定也要分,自己也是要吃的,但是其他祖宗,不分好像很不孝啊……
  晋王们和武帝:喂,改礼别只改求定这小子的啊,我们这些先人也很需要新的祭品!
  第二卷:正式做皇帝第一年
  第100章 改元
  小白作为皇帝,年假一共六天,正月初一前后各三天。
  前三天他也在忙,后面三天倒是清闲下来了,除了去一趟阳泉宫,这世界也没有需要他亲自拜年的人了,过年过得还算清闲。
  新春的第一天大朝会,事情不多,但是一向低调的太史令项景主动出来,举起笏板弯腰。
  “陛下,旧岁已过,可否要改元?”
  闵帝是去年走的,就算小白是在去年冬至前就登基,年号也必须要今年才能改。
  武帝的年号很好听,叫上元,统一诸国的第二年开始用的,一共用了17年。
  闵帝的年号是永业,字都很好,可惜只用了两年。
  “永业”二字很好,但在小白这里好过头了反倒不好,但是求定很喜欢,他就没有劝侄子换字。
  但是换了他自己,他绝对是不要用这个年号。
  “改吧。诸卿觉得,叫什么比较好?”暂时没什么头绪的小白向百官征求意见。
  取名这种事情,向来大家都是爱凑热闹的,何况是取这么重要,能在青史留名的年号。
  丞相第一个站了出来:“陛下觉得,‘元亨’二字如何?”
  元亨,直接就从元、亨、利、贞这乾卦四德里取了两个字,意思是大亨、极盛的富贵,用这二字为年号,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富贵安康,很吉祥的年号。
  小白觉的的挺好,不过这好的也就比永业差一点,这乾卦直接拿了两个字,他卜卦都很少卜到这个,不予采用。
  只是这个心里pass就好,不需要说出来让丞相他老人家伤心。
  御史大夫也有想法:“元亨二字未免过极, ‘龙骧’陛下可喜欢?”
  龙自不必说,骧是奔走、奔驰,合起来差不多就是真龙勇敢向前冲的意思,很有激情。
  太有激情了,在小白这里就是小龙快跑,所以也不予采用。
  太尉觉得他们取的都很俗:“陛下,臣以为‘嘉靖’二字就很好。”
  嘉靖是美好、吉祥、安康的意思,这个年号做年号多好,太尉觉得他取得这个就很好。
  太过耳熟的两个字让小白下意识就拒绝,但是心里刚拒绝,又觉得要是真叫这个,似乎,也挺好玩?
  廷尉鄙视三公的取名水平:“陛下的第一个年号,怎能如此随意,‘大业’二字才好,配得上陛下继位以来的天子风范!”
  又是一个很耳熟的年号,如果是叫这个的话,那小白宁可叫小龙快跑了。
  太史令也鄙夷廷尉的取名水平:“陛下乃是天子,‘天启’二字最为合适!”
  从前两个皇帝是不是天子不好说,这是个真天子,还想什么大业,注意一下‘天’呐!
  小白沉默,他玩木头只是职业习惯,没有人家那样的爱好,这年号就还是不要了吧。
  大臣们每人都有一个两个好名字,什么永兴、景泰、景兴、太和、开元……字都是寓意很好的字,但是每个都让小白熟悉。
  “诸卿取的名字都很好。”
  皇帝发言让百官停止议论,皆是目光灼灼的看向他,你选哪个,陛下?
  "就用‘昭明’二字吧。"一个都选不出来的小白,决定用自己曾经的道号,羞耻就羞耻点了,这俩字也不差,做年号总比太虚什么的适合。
  百官沉默了一瞬,感情我们每个人都给了一个,最后陛下你用了自己的,白花心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