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小白走近她,蹲下来戳戳她的脸,手指陷进小孩软乎乎的脸颊肉里,在她有反应之前伸手抱住她猛然起身,在崇德殿的高台上,把她高高举起,类似狮子王那种姿势。
被举起来的第五宁也没觉得害怕,扑腾着手脚咯咯笑了起来。
小白把她举起颠了颠,抱回怀里:“走吧,带我们阿宁去你要住的承明殿,里面给你准备了一些玩具。”
跟来照顾第五宁的宫人自然也一起到了承明殿,两个大宫女一个安排其他宫人去放带来的东西,一个紧跟第五宁贴身照顾。
小白抱着阿宁到了提前布置好的儿童房把她放下,屋子里有积木、陀螺、木马、小动物椅子、大象滑梯,还有塞着碎布和她一般高的动物玩偶,这些新奇的玩具让她眼花缭乱。
小白示意东方旦:“这些玩具送过来的时候你也做过体验员,你来教宁宁玩吧。”
试玩过后,知道这些东西是给一个四岁小孩准备的后,就不好意思再继续玩的东方旦眼睛一亮:“就交给我吧,陛下!”
看大孩子带小孩玩,这种带孩子也能外包的感觉实在令小白快乐。
当然,他也不是孩子只丢给宫人和旦就不管了,比如今天,他没什么事就也待在承明殿看小孩,后面有事再说。
都是小孩时候,他面对大侄子没有什么逗小孩的乐趣,而且两个小孩难说谁逗谁,长大了再逗小孩确实不一样。
那个圆滚滚脑袋,依稀能看得清有眼睛鼻子嘴巴的玩偶,第一时间吸引了第五宁的注意,她走过去伸出手试着碰它,然后手陷进软乎乎的玩偶里。
她在一用力,玩偶往后一个翻滚倒了下去。
第五宁好奇的围着娃娃,然后就被东方旦拉着去玩木马。
这些阳泉宫都没有的新奇玩具完全吸引了第五宁的注意,宫女担心的她会不习惯、害怕这些事统统都没有出现,反而她在这个小乐园里玩得不亦乐乎。
这两个孩子都对的积木、陀螺兴趣不大,对玩偶看两眼就放着,最爱的是滑梯和木马。
小白若有所思,决定明天在室外再搞个大滑梯,顺便扎个秋千,弄个沙池,再搞个沙包和毽子,够他们天天消耗精力的了。
只是户外的场子还没架起来,要跟着萧太后一起准备亲蚕礼的广阳公主也带着她女儿陈华进宫了。
广阳公主是说孩子想舅舅了,她就带孩子过来叨扰皇帝,但是最近她也天天跟着萧皇后忙呢,小白也知道她府上并无长辈。
“皇姐最近亲蚕礼也忙,就让华儿在宫中住几日吧,让他们这些孩子一起玩些日子。”
他知道广阳公主一贯不爱服输的心,这点小事无关紧要,也没什么坏心,况且几个孩子不是带呢,多一个不打紧。
广阳公主求之不得,也不推诿,脸上笑容越发真切,“陛下不介意,那我可就让华儿在这打扰陛下了。”
小白:“孤是华儿舅舅,有什么打扰的。”
陈华的加入,就让承明殿又多了一个孩子。
东方旦最大,十五岁,陈华七岁,第五宁才四岁。
东方旦那是每天都有读书习剑的任务,之前只带第五宁一个四岁小孩玩,他还很愿意,现在又多了个陈华,带两个小孩,他就开始头疼了。
之前管一个四岁小孩,这个四岁小孩小是小,但是人很听话,东方旦说什么就是什么,玩个木马都能玩一天,扔沙包更是扔到人来疯。
现在又多了个小孩,三个小孩一起玩的话,滑梯、秋千、沙包的分配是一方面,两个小孩的叫声又是一方面
陈华也时常跟着母亲去宫里,和第五宁是认识的,这对表姑侄疯玩起来,合体的尖锐声音和实在让东方旦害怕,他这个十五岁的孩子疯玩不过四岁和七岁的孩子,对方音波攻击就能让他蜗回崇德殿,老实读书学习。
虽然少了一个大孩子玩伴,但是玩具都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玩的,陈华和第五宁被小白哄一哄也并不伤心,每天依旧轮流各种游戏活动,看着开心的很。
小白笑完东方旦,觉得陈华年纪也不小了,一年级,该上课了,阿宁也是,不能只玩,得上个幼儿园了。
于是两个小孩突然间都多了个行程安排表,什么学认字,学音乐,学数学,上课下课,吃饭睡午觉,都必须按照时间表来。
两个小孩年纪小归小,但是一个个都很听小白的话,这些学习对她们来说也很新奇,就当是另类玩乐了。
东方旦松了口气,才想着要趁她们不在一个人独占滑梯,就被小白也给了份初中作息安排表。
白天一天,早上起床、练剑,然后不同的课,下午就是骑射,跑步,晚上还有皇帝特别天文知识小课堂,连上五天就能休息两天。
东方旦拿着木片,手有些抖:“陛、陛下……”虽然能学写字认字很难得,但我真的需要每天都上这么多的课吗?
小白语重心长道:“你该庆幸晚上的灯火伤眼睛。”不然你都十五了,这会儿接受的就是高中生作息了。
-
小剧场
看见小白高举阿宁,被孙女可爱到了的太子依旧想着国事:这么喜欢小孩,他还是快点也自己生一个吧
也被女儿可爱到了的求定看看自己手头上,都是乐高积木、七巧板、陀螺之类的旧玩具,再看看那些他根本都没见过的滑梯、木马、开始觉得他小叔叔是对他有点敷衍了。
太子看见儿子不争气的样子,气得拿走他手上的陀螺和鞭子,自己去旁边找了个空地玩。
一声声鞭子抽地的声音响起,木头陀螺转啊转,别说,还真的蛮好玩。
第107章 工具
在萧皇后他们忙活亲蚕礼的时候,三月三还有一个上巳节,也是小白需要出席的。
上巳节比较特殊,是难得王公贵族和百姓都会在春日出游去水边的一个节日。
这时候没什么固定习俗,不同国家的上巳节都有不同规矩,有的是男女约会,有的是在家一个人兰汤沐浴或者一起去河边洗澡祓禊,有的是祭祀,还有的就是出门玩。
晋统一之后,洛京的各国人都有一些,就也没有固定习俗,小白就是带着三个孩子出来踏青,河边洗澡就不了。
本来他也想带小孩放风筝的,但是现在线他都不太满意,就只是前一天带她们扎了风筝,几米长的线卷着,让他们在户外跑着自己玩,拿着短风筝跑的三个小孩就成了河边回头率超高的存在。
这时候河畔正是新柳长出来的时候,两个小的跑回来的时候还给小白折了段柳枝来显摆。
小白看她们骄傲的小表情,也觉得好玩,拿了柳枝,嫰尖在水面拂了拂,再扬起柳枝于她们头顶点了几下。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两个小孩什么也不知道,就当好玩呢,继续拉着风筝跑着去了。
陈冬和其他侍卫宫人看了,却没觉得这是玩闹。
陈冬和伊平对视一眼,伊平认真问道:“陛下,这是有什么说法吗?”
“只是一段让人智慧开朗,摒除杂念,神明安宁的净心神咒而已,”小白都不用想,伊平肯定是误会了什么。
他出去的时候是陈冬跟着,伊平留下来继续负责皇宫守卫,但是该知道的他也都从陈冬那里知道了,这回显然是把小白刚刚的玩笑行为误解了。
小白柳枝又点了点河水:“你们也要吗?”
伊平直接点头,对着小白弯腰,好让他随手一抬就能够得到自己的脑袋。
行吧,小白就给他也点了下,一并念了这两句咒。没有灵气是一回事,心理作用那也是能有用的嘛。
没想到伊平被点完站一边去,陈冬又弯了腰,其他侍卫们也已经一个个排好队了。
这人家队都排上了,那就继续吧。
哪里想到这边小白和侍卫们搞个不存在的仪式,给其他来河边出游的官员贵族们见到了,一个个都靠近过来凑热闹,在听陈冬伊平说了原委后,也带着家人排起队了。
小白麻了,得亏他常年练剑,抬胳膊对他而言不是什么累活,干脆一点点十个,再念一句咒,省点口水。
正常出来,结果疲惫回去的他并不知道,从他这个昭明元年开始,上巳节就多了个皇帝亲自以柳枝点水,为子民念咒祓禊的固定项目了,并且这个固定项目他自己至少还要做个几十年。
等到上巳和亲蚕礼都结束了,时间也来到了四月,已经逐渐有外地人往洛京赶了。
路上一辆马车里,有人撩起帘子看着越靠近洛京,路边就越平整青绿的农田,再看看天空。
有人紧张道:“叔父,你说,此次来洛京,我们能够被那位看中吗?”
一旁闭目养神的老者眼睛依旧紧闭,“安之,已经来洛京了,等着五月初八就是了、就是这次没有,还有下次,下下次,不要执着于眼前。”
名叫安之的青年脸上的紧张之色好上一点,但仍旧不安:“洛京那些人……我们被齐王举荐过来,无功而返,这也太丢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