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更大的可能性是邹氏还有些傲气,想在五月初八那一天扬名洛京,搞个大的。
广阳公主和小白说起另一件趣事:“除了来找我,那些鲁氏子弟,最关心的,居然是洛京城外新出现的犁呢,还特地求问我知不知道那地的主人。”
小白颔首:“鲁氏子弟以技艺安身,他们关心这个,无可厚非。”
就不管他们的理念,哪怕他们现在真的就放弃学派思想,一心只用技艺安身了,看见那些新的农具定是想追根溯源的。
“地的主人我不知道,但是农具怎么来的,才和他们一说,他们就再三求我,托我为陛下引荐他们。”
小白直接同意了:“明日孤要去少府,皇姐可以让他们直接去那儿。”鲁氏子弟,已经是人才招收的目标的,直接看专业水平就好。
“我回去就告诉他们。只怕他们啊,要高兴坏了。”广阳公主想起当时的场景也啧啧称奇。
哪怕上门主动求人,鲁氏子弟也是不卑不亢,礼仪周全的,但是当她一说这些都是皇帝命人打造的,鲁氏子弟的表情就精彩多了。
他们先是震惊,但是不信——这很正常,一般人谁也想不到一国之君没事会摸木头,还不是玩雕刻,而是琢磨民生。
然后反应过来,广阳公主不会骗他们,更不会拿皇帝开玩笑,这时候他们的表情就是疑惑更多。疑惑也不奇怪,是个人都想不到皇帝有什么理由做他们这些匠人的活。
疑惑之后再次震惊,这次震惊的点在于,他们作为鲁氏子弟,却没有发现这些这些农具的缺点,反而是本职工作毫不相关的天子来完成了这件事。
鲁氏子弟是齐王太子亲自上门拜访,给钱给车送来洛京的,来之前齐王太子也给他们说了皇帝的不少信息。
真天子和修道这些他们不懂的事放一边,已知一,陛下对诸学派不偏不倚;已知二,陛下襟怀坦白,铁面无私;已知三,陛下心怀万民,目下众生平等;已知四,陛下擅于工,且关心民生。
专门玩雄辩的公孙氏不算,其他但凡有自己学派理念的学派,都希望自家学派的理念能够被当权者接受。
自从鲁氏先祖去世后,鲁氏也没有再出现一个能让各国王宫敬重的能人,学派理念还不被各国贵族接受。
天子对鲁氏学说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他们还把握不准。但能冲着他亲自改进农具,至少不鄙夷匠人之道,见了面也应该不会瞧不起他们。
就和溧阳学派见到小白双眼放光,认为自己终于得遇明君一样,现在的鲁氏子弟同样沉寂太久了,还没见小白,就已经从这些农具里窥见了君王形象之一二,重新勾勒出一个他们想象中的君王。
几个鲁氏兄弟彼此互相对视,大家皆是眼睛亮起,一息之间就通过眼神交换了信息。
这很有可能就是我们鲁氏一直以来寻找的圣主!
-
小剧场
小白:真的,要不就统一称呼吧,就叫我天子或者陛下,明君、明主、仁君也行,但是圣主,婉拒。
都没得到过圣主这种称呼的诸国君王们齐齐目光看向求定:他对圣主这个这么好的称呼是有什么不满?
求定淡定解释:因为他属龙,所以讨厌喷火龙。
其他人眯眼歪头很是疑惑,完全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第109章 蜀盐
鲁氏兄弟第一天来洛京见了广阳公主,第二天广阳公主入宫帮他们为皇帝引荐,第三天他们就能去少府直接面见皇帝。
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让他们都有些不敢相信。
少府是一个机构庞大,属官众多,比掌管国家钱粮的大司农府还要受皇帝重视,管理皇室私财和生活事务,高度和皇家绑定的部门。
刘芍学习织布的织室,也是少府内部的一个部门,不止中央,在地方上都有不同部门来管理地方不同产业,权力也比大司农要大得多。
也就是每任少府令都比较低调,除了三公九卿这种等级的官员和少府属官,其他人都很少能了解少府令。
知道皇帝要见他们的地点是少府某处府衙时,鲁家兄弟也不由得思考,这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别有深意。
紧张之下的鲁氏兄弟们来到了少府考工官署,报上姓名后就被请了进去。
带他们进去的属官提醒道:“陛下在里头,同少府令和工官说话呢,你们过去吧。”
鲁氏兄弟进去,就看见两个头戴高冠之人在一个素衣青年身后,他们屏气凝神,上去见礼。
“草民鲁智,拜见陛下。”
“草民鲁平……”
五个兄弟齐齐弯腰行礼,挨个报上名字。
“起身吧。鲁大师的才智天下人皆知,齐王太子向孤举荐你们,孤却不知道你们都有何才能。”
五个兄弟的领头人鲁智不慌不忙,拿出一卷厚厚的帛布来。
“这是我等鲁氏子弟,在齐地之时钻研数年的成果,今特来呈献陛下”
工官接了帛布,他也好奇,昔日鲁大师的弟子,现在也沉寂这么多年了,能特意给皇帝呈现给什么东西。
没有图穷匕见的世界,工官展开布帛给小白看,小白和一旁的少府令确实都很惊讶。
简单的图纸并文字,小白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什么,还是尚且停留于理论阶段的地下深钻技术,用途是盐矿。
之所以说它还是理论阶段,皆因为上面的结构井架结构图算是完善,但是具体深钻钻头部位,依照现在的材料还有些困难,想要在在地下深处寻找盐矿,抽取盐水熬盐,青铜材料和现在的铁器强度还不太够。
不过光是理论阶段的技术,也已经想的很完善了,具体的还要去盐矿现场实时勘测测量。
但小白有个疑问,“齐地靠海,本就有盐场,北有长芦,南有淮盐,鲁氏怎会钻研地下盐矿提取技术。”
鲁氏在齐国,齐国不缺盐,下面的吴国也不缺盐,上面的燕国也有盐,而且都是海盐,没有用得到需要深井技术的地方。
鲁智也不隐瞒:“昔日先祖还在时,有蜀中大商特意携重金上门,想求先祖能想出让蜀地人皆能吃上盐的办法。
先祖并未收取重金,但也一直在研究此事,可惜生前未曾完成。之后我们鲁氏子弟也有人去蜀地寻盐,一直为此事想尽办法……”
鲁氏子弟之后也有派人去蜀地勘探,然后回来整个鲁氏一起想办法,中间有几十年因为战乱的原因,他们鲁氏子弟去蜀地的活动停止了,但是晋稳定下来后他们又重启计划。
直到前两年,才一起研究出这个技术,现在问题就只是停留在设计层面,没有实地勘测,具体如何他们也不能保证,但总归是个可以值得尝试的新方式。
鲁智的话,少府令已经信了大半。
在自贡民间盐业发展起来之前,蜀地向来缺盐,因巴地有盐泉,蜀为了盐也同巴越走越近。
有蜀中豪重金求鲁大师,这是能理解的;鲁大师为蜀地人钻研出能炼盐的法子之前不收钱,也是他一贯的品性;鲁氏子弟在先祖去后,几代人仍旧不忘先祖未完成的事业,更是符合他们学派理念。
小白发自内心赞叹道:“很了不起。”
他们家在东边的齐地,都有人千里迢迢去蜀地勘测,记录信息再回齐地一起探索,持续好几代人来共同完成这个事。
不论是为了完成先祖未完成的事业,还是不忍蜀地百姓缺盐,亦或者就是履行和那蜀商的契约,这种精神已经让他对这些鲁氏子弟肃然起敬。
更不要说他们在这种交通不便,信息传递也不便的条件下,真的钻研出了这样一个跨时代的技术。
几位鲁氏子弟脸有些热,却站的笔挺,自信极了。
不论陛下夸的是他们鲁氏,还是他们献上的图纸,都是对他们鲁氏子弟付出的肯定。
小白直接问到:“你们都擅长什么,想做什么?”
别说几个鲁氏子弟了,少府令都不由得睁眼看小白:这是,直接许官了?
等等,皇帝之前连个阜阳县令这种位置都抠搜的让人先代理,要看表现,居然对这些鲁氏子弟这么大方的吗?
鲁智沉吟片刻,很快回道:“草民在器械建造上颇有心得。”
小白点头,嗯嗯,机械工程学,能设计能动手,人才。
有了长兄打头,鲁平也道:“草民是对数颇为精通,平时都是帮助兄长建造器械,安排采买。”
小白眼神柔和,又能运算,还能搞工程量计算,人才。
鲁直腼腆一笑:“草民也对数颇为精通,都是在兄长们完成之后,再来看看能不能各方面做到最好。”
小白连连点头,系统工程,人才。
鲁化低下头:“草民就是手巧些,做什么木头器械尺寸都分毫不差。”
小白夸道:“这般年纪,就能有这样的水平,不是天赋异禀就是一直练习,真是出类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