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他配的是削弱版黑火药,后期要开山的话,先火烧再泼水,把岩石弄脆弱以后再挑地方针对性引爆,用来减少工程的人力难度。
  卓英没有想到,这天雷,皇帝想的不是用来惩治谁,而是用来助力杨珺即将要建的水坝。
  他目前还处于一个被天雷硬控的状态,脑子没有完全冷静下来,但浅薄大脑已经认识到这天雷的不同寻常。
  这样的神异之物,陛下居然想着用来开山凿石?
  卓英不会认为这是大材小用,修水坝也是为了蜀民,福泽蜀地,这样的事一点都不小。
  可第五小白是皇帝,皇帝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
  心里这样问自己,卓英又自己反问道:皇帝凭什么不能做这样的事?
  古时的贤王,尧舜禹哪个不是如此,他们忙于政事,也会亲自耕种、打猎,带人治水。
  天下人皆是陛下的百姓,这都是他的子民,他的神异力量都是为了庇佑治下百姓,不正是皇帝作为天子,应当做的事吗?
  中原太久没有这样的君王了,现在上天给了晋一个这样的君王,他卓英为什么会产生怀疑呢?
  想到这里,卓英仿佛通了任督二脉一般,眼睛一亮,整个人精神焕发起来。
  陛下刚才说了什么,哦,想起来了!
  “用来对付那些难折腾的石头,在合适不过了。”
  卓英完全没有了之前想要劝诫皇帝的决心,也没有了一开始对皇帝的明着敬畏暗里观察,现在的他全然理解了为何从上司杨珺到天子近臣们都对陛下如此放纵。
  要相信陛下,他做什么都有他的道理。
  “陛下可还缺了什么?英这就去准备!”
  小白被他忽然的态度转变搞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刚刚到底都说什么了,不就说了下这些东西的用途吗,怎么就这样了?
  想了想,似乎只有卓英“心系百姓,想着水坝快点弄好”这一个理由能解释了。
  “嗯,我会再给你写上材料,你按照我需要的量送来就好。
  后面这些东西我会做好与你核对数量,把放在干燥处仔细存好,若我回洛京了,你要把这些东西都看好,除了用在治水上,一罐也不能滥用。
  我吩咐你取的这些东西,也不许和任何人说。”
  高威力黑火药配方他会,但这玩意儿只能他自己用,不能让它广泛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大晋。
  这个时候不比明清,普通人能获取的资源信息有限,黑火药配方一旦流出去,只会到有封地有食邑的大贵族手中,一个有了,其他就也会有。
  万一什么时候晋内乱了,有人领着在早期农业社会各大势力玩起热战,那中原会被霍霍成什么样,他都不敢想。
  材料都是卓英给他找的,后面这些东西也都是在蜀地用,小白需要让他也对这个有基础的了解,严禁外传。
  卓英郑重的拱手领命,“陛下放心,臣明白。”
  这天雷不同寻常,能崩山石,就也能崩城墙,如此危险之物,自己绝不会让它流传出去。
  小白总感觉他似乎脑补了什么,但是算了,他管天管地也管不了人的想法,事情办好就行。
  只有个名字的念鲁县,百鲁井这里的蜀郡大户们面色各异。
  柳珀和他们说了,蜀地所有的盐井一律都是朝廷所有,私人盐井朝廷要么花钱买回,要么按盐井出盐量加点补偿。
  家中有盐井的自然要和他理论一番,哪有一觉醒来自己财富缩水的道理。
  柳珀直接就道:“等鲁氏子弟们把蜀地的盐井都开出来,蜀地以后到处都是这些便宜又上品的盐,比你们自己的盐还要便宜,你们的盐井不是搁置,就是也用上鲁氏子弟的法子。
  鲁氏子弟早与陛下有承诺,只要蜀地盐价低廉,蜀民都能吃上蜀盐,制盐方式他们就不会给外人。”
  这些蜀中大户商贾们听得呆住。
  外面买的盐都比自己家里小盐井的便宜,那肯定吃外面买的,同时也不忍心自家盐井这么废弃,定然是要学着升级的。
  但是现在,鲁氏子弟已经把他们的知识产权给了皇帝,私人盐井是不可能得到鲁氏子弟帮助的。
  现在这些采出来的盐都是鲁氏的功劳,他们的目的还那么无私,一心为蜀民,这已经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没人能拉的下来的。
  大晋虽然没有知识产权法,但有人要是偷学了,不被时下其他人给鄙夷谩骂孤立,就是直接被朝廷弄死。
  作为朝廷的一员,柳珀可没皇帝那么好脾气(虽说是他眼中好脾气的皇帝下达了这道命令),还有人不满的,他直接就问那人是不是对朝廷不满,想要违抗朝廷的国策。
  蜀人和杨珺融洽相处太久了,好多年没接触中原的官,何况是上过战场的将军。
  柳珀这么一喝,吓得那人腿都软了,才想起来晋是吞并诸国,统一中原的,从来不是什么温和好性的形象。
  对诸国贵族还算客气,那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家人,蜀人可不是。
  柳珀已经是明着告诉他们了,要么朝廷还给点钱,要么你造反,二选一。
  他们顶多就是养一些奴隶的大地主和大商人而已,在蜀郡生活的挺好,还没有那个雄心壮志造反。知道家里的盐井被回收已成定局,一想到自己失去好多的钱,几个人就有些萎靡不振。
  柳珀把这些都看在眼里,知道到了要给些甜头的时候了。
  他悠悠道:“等日后蜀盐多了,除了供蜀民和大晋其他百姓,也是要往外卖的。”
  堂下坐着的众人竖起耳朵。
  柳珀继续道:“每年产盐又定量,能往外卖的盐也定量。约莫不超过一千斤吧,想卖盐的商人可以凭盐引取盐,都是一斤十钱不到。”
  在场有行商的人眼中闪过精光,这样好的盐,一斤百钱都使得,能赚个两三倍价格就足够商人动心了,更别提它原价能如此之低。
  有人迫不及待问道:“盐政官,这盐引是如何定的?”
  “我对蜀地商人并不熟悉,”柳珀站了起来,“有资质卖盐的商人怎么选,这是杨郡守负责的事。”
  “我还有要事,诸位,请回吧。”
  被柳珀送走的客人们各自回了家,这次他们没在开会议事了。
  以后每年能卖的盐就那些,你拿到了,别人就拿不到,你多拿了,别人就少拿,这种时候,所有人都是竞争者。
  第二天,杨珺一一又见了这些老熟人们,对他们明里暗里打听盐引的事也不隐瞒,然后直言所有人都来找他,他也很难办。
  大家都是老熟人,皇帝给了我这个权力,我也不好滥用。
  这样吧,我马上要修个坝,这事等我修好水坝再说,咱先不要着急。
  着急想卖盐的商人们:急、很急!你水坝要修多久,我们出点人帮你!
  -
  小剧场
  卓英:皇帝怎么能这样的?皇帝为什么不能是这样呢?君王一开始不都是这样的吗!
  卓英悟了,老版本才是最终答案。
  中原百姓都被那些垃圾君主pua太久了,所谓明君也不过如此,哪里比得过我们圣天子!
  圣主,这就是圣主在世!
  小白:称呼去掉,你前面的话我赞同
  也是被夸过的诸国君主阿飘们:卓英,你礼貌吗?
  然后阿飘们开始庆幸,自己早死也有早死的好,不用在同时代被人和第五小白这种货比较,这他们怎么比得过!
  然后大家齐齐幸灾乐祸,以后的君王们有福了,多好的一个对照目标啊,加油吧他们。
  第134章 赐剑
  自贡的盐井打的差不多了,小白也要去蜀郡一趟。
  杨珺已经在和那些本地富商大户拉扯了,他就是作为皇帝过去帮他站个台。
  鲁氏子弟都留在这里继续煮盐,卓英留好人手,为小白他们引路去蜀郡,杨珺则是在蜀郡做好准备,要迎接天子。
  场面不用大,只需要保证没有看热闹的人冒犯皇帝威仪,让皇帝从入城到进府都无人打扰就够了。
  至于那些想要拜见皇帝的人,抱歉啊,只有爵位在身和官身者才能见皇帝,能给皇帝干活的都少说是个吏。虽然我杨珺平时和大家关系很好,但是周礼如此,几百年的规矩,真龙来了,再厉害的地头蛇都得缩着。
  无奈,蜀郡诸人只能看着一向温和的杨珺派兵开路,把城里里外检查了个遍,从开城门一直到天子仪驾进了郡守府,他们要么在外低头,要么就在家干等。
  有人叹道:“枉我以为我们家在蜀郡也是能说得上话,现在看来,那都只是郡守仁慈。”
  杨珺为了治理蜀地,一直善待他们蜀人,让他们也有了朝廷也就是这样的错觉。然而去见了一次柳珀,就让他们知道不是谁都和杨珺似的好性,若是触怒他了,根本不会给他们这些蜀人什么脸面。
  好说话如杨珺,面对新的盐政也是寸步不让,盐引握在手里死死都不肯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