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纸就不一样了。
  一百张纸能比一百卷竹简还要多的信息,占地面积和重量却只有一点,对文化的传承记录作用太大了。
  曹珮满眼希冀的看着姚章,“师兄!”
  姚章轻轻把纸从他手底下抽出,“不行。”
  曹珮严肃道:“师兄,这事很重要。”
  姚章也一脸严肃:“以后朝廷府衙和洛阳学宫是整个大晋最不缺纸的地方,你再等等。”
  摸两张纸回来已经是姚章打破原则的极限了,好不容易摸回来的纸决不能给别人。
  曹珮只得一脸遗憾。
  姚章把纸收好,“六月一日挂上的洛阳学宫,六月十八学宫正式开始运行,到现在都快过年了,半年的时间,你们学宫的工作如何了?”
  曹珮:“字好改,就是溯源的时候,那帮家伙简直不可理喻。”
  咬着后槽牙,曹珮脸色有些扭曲,他身后的弟子们也都闭上眼睛,满脸的一言难尽。
  一个弟子忍不住道:“那些人,简直无耻!”
  改字肯定是要根据字形字义来改,不能太偏离的,这样一来就也会溯源,只不过不会把各国的文字一一溯源而已。
  就这样只是溯周字的源,那些不同国家的人都会站出来说受了他们哪个国家的影响,先把字的改变方向往他们哪里扯,说这个时期的周字受了什么影响,所以改的新字也应该根据这个方向来变。
  他们洛阳学宫,每天辩的最多的就是一个他们都想占据的“正统”,为这这个,花费的时间最多,不止内部辩,那些没能进学宫的人也会每周也会公开在辩论台问他们改字的进度,然后和他们来辩。
  曹珮烦死了,觉得他们把好好的工作搞得一团乱麻,就不能老老实实把新字搞好先吗,那些溯源随他们怎么往诸国字典里塞,他曹珮等着编宋国史书,还想学宫早点开课广收门徒呢。
  个别拖后腿的,真是烦死了。
  “等到明年,所有的新字都能定下来。只是洛阳官话的音,日后还需陛下裁决。”
  字都好说,话才是最麻烦的,
  如何让所有人都学会说官话,如何定义“音”,以什么方式来定义,围绕这个的吵架,可比吵字凶的多。
  定义字音的方式,必然是一整套完整体系。就算都说洛阳官话,不少大贤们都有不一样的想法,谁都想自己和学生们整理好的方式才是被皇帝采纳那一个。
  姚章光听师弟说都能想得到学宫里每日有多吵,庆幸自己早早就混成了御史中丞,不会被打发去洛阳学宫。
  他安慰师弟:“陛下和丞相他们自会裁决,你们要做的,就是稳住,明年依旧能留在洛阳学宫。”
  做一个有实权,能干臣子又多的皇帝,还是挺舒服的——小白感慨。
  只要能忽略他全年无薪、无休,连过年都要上班的行为。
  已经不是第一次祭庙了,这次小白依然是一身红色的行头,过年嘛,图个喜庆。
  不过因为下面人也不是很想被朝臣找麻烦,也不想被陛下找麻烦,这衣服还是拿金线绣了点纹样。
  不多,甚至不是均匀分散的那种,就下摆和袖子处绣上一点明年的生肖。
  这样朝臣不会觉得陛下过个年都穿的太简朴,陛下也不会以奢侈为名不穿。
  小白庆幸他们会做人,不然就是一身西红柿炒蛋了。
  朝臣们已经对陛下穿什么都不管了,反正陛下祭天会给老天面子就行。
  至于陛下祭祀时,单独给闵帝换上的瓷器用品和一堆新鲜玩意儿,他们也当没看见。
  不过,那是最近丞相他们三个天天不离手的瓷器吗?
  最后,祭祀完成后,陛下还拿出一堆不知什么材质扎的东西在闵帝牌位前烧了。
  百官们心想烧就烧吧,又不是烧牌位,这点小事就满足陛下吧。
  -
  小剧场
  大过年的,其他阿飘们基本都没了什么供奉,齐王飘们倒是有一点,晋王飘们供奉满满。
  所有阿飘们都盯着第五小白的动作,果然,看见他拿白白的瓷器,摆上了包括蜀盐在内的新鲜玩意儿。
  小白:等北边解决了我就去搞南边,有生之年争取让大侄子你在地下能吃得上白糖,给你上个冰糖葫芦。
  贡品出现在地下,阿飘们都顾不得骂第五小白野心大,围着第五求定就想蹭,被晋王们挡着都过不去。
  晋王们:后辈,孝顺点。
  武帝、太子:先别管先祖了,求定,孝顺点
  第五求定流着汗准备把贡品分分,可紧接着小白就烧了一堆他手札的东西下来,第五求定瞬间拥有了大滑梯,大秋千,大宅子,大花园和大木马。
  求定目瞪口呆。
  一直都没个地方住,还得自己在地下辛苦搬砖挣钱的阿飘们:!!!
  第146章 除夕
  除夕的晚上,闲来无事的小白拉着东方旦,检查这大半年他不在洛阳时候东方旦的功课。
  基于平时对东方旦的观察,东方旦的兴趣喜好一目了然。
  他喜欢骑马射箭,兵器武术。虽然从小没受过什么教育,但是组织能力很强,十五岁左右的年纪就能在燕地成为乱民们中说话能有分量的主心骨。
  是个武将苗子。
  小白对他的要求是不用学富五车,各种学问都懂得一点,字全都认会,语言能力提升就好。
  行军打仗的事,他完全不懂,不能瞎教,东方旦都是跟着王归、柳珀他们蹭课。
  检查一番东方旦的文化课,这一年的学习生活里,基本上字他都认得差不多了,阅读一些文章毫无障碍,对大晋和洛阳也颇有一番了解。
  再问问他野外生存的题,基本上书面教育完成了,就差实践。
  东方旦一个不错的答完,见小白心情很好,他放心了,咧嘴一笑,求道:“陛下,明年孙先生都能和您一起去外面,他这些野外生存的知识学的都没我好呢,您明年就带我一起去吧。”
  在燕地的时候,小白忙的话,跟在他身边试图做秘书的孙令暻会帮忙带东方旦。
  “孙令暻是有任务在身,今年要出去的。”
  小白话音一落,东方旦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过了年,我都有17岁了,我也可以去为陛下做任务的!”
  家人都没了,东方旦也就不过生日了,就只按年头算岁数。虽然十七岁整绝对没到,不过可以这么虚。
  小白直接否决:“你还年轻,孤不相信你的能力。”
  “陛下!我可以的!”
  东方旦不依不饶,求着小白想要他给自己一个证明能力的机会。
  小白任他纠缠了好一会儿,勉强松了口。
  “可以,那孤就给你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吧。”
  东方旦满脸期待。
  小白:“你应该也听说了,明年开始玄雍宫会裁减宫人的事吧?”
  东方旦点点头:“旦知道。”
  宫里很多年长的宫女们听到自己可以回家都高兴的哭了出来,年纪小的宫女们也是一样。而宦官们,大多都是神色茫然,过后有些人哭,有些人笑,很是不同。
  已经没有家的东方旦能理解宫女们的喜极而泣,也能明白另一批内官们的沉默。
  “明年宫里新进的宫女和现有的宫女,会挑选出一批按士兵来训练。两个月的时间,把她们训练成一支像模像样的女兵,然后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好她们每日工作和训练。
  只要你做到,孤明年就带你去长安。”
  这个训练,小白本打算是交给周祀的。
  其他将领都太有家世包袱了,这方面比较傲慢。周祀虽然傲气,但只要以他的能力来激他,他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办好这事。
  现在东方旦既然想要出门,那就可以试着交个检测卷子。左右小白都会拉上周祀在旁边看着,有不对的就会及时接手。
  果然,东方旦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陛下放心,三个月的时间,我一定能给你训出一支不输禁卫的女兵。”
  “对了陛下,”东方旦说起另一桩事,“那些跟着来洛京的匈奴人,明年我跟着陛下去出洛阳的话,可以带着他们一起吗?”
  匈奴给的一万人,两万匹马,都在太尉刘奉的安排下给云中三城分了,期间对匈奴骑兵的安排至关重要,把他们往内迁些,不会有靠近长城外的机会,也不能让他们在内有联结起来的机会。
  小白是带了三千人马一路南下回洛京的,这三千人在燕地基本没什么损伤,来了洛京因为水土不服或者其他原因死掉的骑兵也屈指可数,可以说活的挺好。
  柳珀安排他们在城外驻扎,少数几个已经会说晋话的被提拔起来管理他们。柳珀不在的时候,这些匈奴骑兵就是王归接手,东方旦这半年经常出宫去王归的军营,和那些士兵还有匈奴骑兵都混的很熟了。
  小白低头看他,问:“为什么会想要带那些匈奴人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