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仝拾赞叹陛下仁慈,摄图和巴勒米都听在耳朵里,作为曾经右屠耆王的部民,他们也承认,这真的很仁慈。
  现在没有上头一层层的贵族,这四万牧民全都是大晋天子的牧民,为他放牧,并且陛下分给了他们财产,要的只是新生牛羊的五分之一,这是何等的仁慈!
  要不是他们现在是大晋的士兵,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钱拿的那种,他们俩也好想回来放牧。
  这么肥沃的草场,主人只要新牲畜的五分之一,别的万事不管,还能有士兵守着他们不被右屠耆王欺负,这是什么神仙牧民的生活!
  仍有牧民不敢相信,大家看晋人不怎么管事,只留摄图和巴勒米在这和他们沟通,胆子也终于大了起来。
  “我不相信,真有这么好?”
  “只要一只新生牲畜,他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些人的不信任声音越来越大,摄图和巴勒米可以理解,但他们得解释,“陛下确实不缺你们这些牛羊,也不许诋毁陛下,陛下对自己的子民从来都是这么慷慨仁慈。
  我知道你们很奇怪,但请你们先安静下来,听我和巴勒米讲一讲,我们从草原到中原的一路见闻……”
  -
  小剧场
  小白:抽税抽五分之一,我感觉到了我良心和道德在谴责。
  摄图、巴勒米:陛下仁慈,果然是天神之子在世啊!
  阿飘们也开始讨论起来。
  太子:向匈奴收税,这收的起来吗?
  武帝:只要等把他们稳定下来,那能收。春夏秋还好,冬天到了,这些匈奴人该怎么办?人就算能拨粮食,牛羊也需要绿草啊?
  求定眼睛一亮:或许,有吃不完的青草罐头呢!
  阿飘们:什么玩意?
  匈奴牧民们:为什么这么对我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我们害怕
  摄图、巴勒米:请坐下,我占用一点你们的时间,向你们介绍我们的主人,世界上唯一的、真正的王,天神在人间的代行者,所有农民、牧民、士兵在内一切人民的拯救者,伟大的、神圣的大晋天子陛下……”
  第168章 无奈的一章
  在摄图和巴勒米这两个老熟人的精彩绝伦的表演下,归晋部的匈奴人们逐渐放松下来,对他们的新主人也有了个基础认识。
  等到一段故事结束,摄图二人立刻停下,安排围坐下来的这些人去选地方驻扎,先定下来,晚上大家可以围着篝火再来听故事。
  他们都是匈奴人,从小在草原生活惯了,手头上现有的这些东西足够他们开始在这里生活。
  在冬天到来之前,让他们定居下来不成问题。
  在新奇故事的调动下,那些刚才还不知道要干什么的牧民一下子就都行动起来,看的晋人们啧啧称奇。
  目睹他俩从讲故事到演话剧的伊平感叹,这俩匈奴人平时在洛阳只觉得他们比其他人更进步些,没想到除了骑射能力和语言能力,他们真正的天赋点居然点在了表演能力上。
  别说这些匈奴人听得一愣一愣了,他们作为天子近臣的晋人,听摄图他俩用匈奴话来演绎天子的故事,都觉得这得是上古传说中才会出现的圣王。
  的确都是天子经历过的事没有错,但伊平总觉得这俩人讲的好像有哪里不对。
  我们陛下还是个人呢,怎么在你们口中,真成天神之子了?
  不是怀疑陛下得天眷顾,只是这外族人视角和自己视角文化差异有点大,实在让伊平听得有点不知所措。
  算了,不管了,他俩才是归晋部的代理首领,怎么安排这些牧民是代理首领的事,自己和周祀只是来练兵的。
  长城外的归晋部落就此驻扎下来,有了草场和两个代理首领,这些牧民们第二天就恢复了自己往昔的生活作息,女人们在家中劳作,男人们赶着家里的牛羊往外吃草,或者骑马打猎。
  他们还是有些惧怕右屠耆王,外出时至少也是两三个家庭集体行动,以安定下来的部落为圆心,四散开行动,不敢离部落太远。
  摄图知道他们的担忧,向伊平申请在归晋部建立一个烽火台,万一将军们没在这里练兵,他也能求个救。
  当然,摄图和巴勒米两人要说对这些才认识的归晋部人有多深的感情,那也不至于,最多就是有一份同为草原人的一点认同,更多的,他们是想通过归晋部,好好的表现自己,争取个晋升机会。
  来中原这么些时间了,他们也大概知道中原的贵族、官员和将领都有不同的等级,士兵也是有机会能够成为贵族的,而除了天子血脉,外姓人能够得到的最高贵族封赏就是“封侯”。
  大晋的主人是个不看出身,只看能力的人,那些同样被中原人歧视的南楚人也能因为有才被他待在身边,自己这些匈奴人只要主动学习晋话,展现出自己能力的,也同样可以被选上带在身边。
  人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他们就有这个机会呢!
  归晋部逐步安定下来,朔方城内,受伤的使团人员也得到了救治。
  轻伤的休息休息就能跟着继续出使,重伤的小白亲自看过,身体残缺者少有,但是有两个被砍伤了大腿,行动不便不能再出使。
  所有伤者都得到了财帛补偿,重伤者补偿更多,根据他们的综合能力,被朔方郡守安排了些小吏的工作。
  仝拾要怎么和右屠耆王谈,小白是看不到的,他要踩点回去搞祭祀了。
  他就算在场,所有本地官员、将领也会一致把他票去白登山,绝不会让他参与谈判。这点小事情对面和我们大晋使团谈就够了,陛下可以重视,但不够格要天子出面。
  南下的路上,小白还去朔方南边的两个盐场看了下。
  在他们往云中去的时候,也从运城调了两个经验丰富的盐官并一些盐工,来开发河套地区的盐。
  这里是内陆湖盐,池水质苦咸,附近都是盐碱地,种粮食是种不出什么的,水草也不丰茂,地面上的植被多是一年生肉质植物,看着就是个荒凉苦寒的地方。
  两个盐场离朔方有点距离,是黄土高原与北边草原过渡地带,但怎么着都比运城盐池和蜀中离的要近些。
  盐官找到了盐池位置后,立刻召集人少,拉起了自己在本地的盐政班底。两个盐池一个叫边池,一个叫北池,在他俩中间的位置,小白干脆置了个县,名叫北定县。
  天子一行人在这没有居民,只有盐工和盐官的北定县太突出了,两个盐官收到消息立刻赶来拜见。
  小白没有时间在路上多耽搁,直接去看了现有的盐池。
  东西两个盐池一大一小,产出的盐质量都很不错。和蜀中煮出的井盐不同,这里的盐粒大、色青、味醇。
  北定县没什么居民,置县的目的就是管理盐政,县衙管的人都是盐工和守城兵卒。
  这里在刚决定置县时,以后产出的盐已经确定都是供给河南地三郡,人手班底就由三郡一起出人来组建。
  三郡都很乐意出些人,因为盐真的对他们很重要,但是在北定县的归属问题上三郡吵得不可开交。
  朔方郡认为,他们以后可是要肩负对外贩盐重任的,北定县要是不是他们的,这监管的事都难办。
  五原郡和云中郡都觉得朔方都有这么多优惠了,北定县还给你,你怎么不上天呢。
  朔方郡守匡橫给这两人气得,差点撸起袖子揍人了,认为他们就是在妒忌,无理取闹,这北定县离自己的朔方最近,归朔方管理起来才最轻松。
  云中已经离白登山最近了,天星研究所有什么好东西都能弄到手,五原城卡着三郡南下的路,以后过路的税都够收的,朔方郡守觉得这两个才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对胡人,三郡能团结一心一致对外,但不对外了,那谁都想给自己郡的百姓多薅点东西。
  这三个人你来我往,吵到小白都有点烦了,刚好定州牧也来护送小白离开,他直接下令,北定县情况特殊,虽然是个县,但也归定州州牧直辖。
  河南地这一片都是定州牧曲平的管辖范围,不过是因为北边三郡是边城,对胡人经验丰富,定州牧就没有插手,上任以来做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张巍他们修驿站,搞交通建设。
  只是来送天子回长安,突然有被砸了个工作的曲平赶紧接令,收拾收拾东西就跟着天子一起去北定县。
  虽然来北定县的路上越发荒芜,人没几个人,植被也没多少植被,但没关系,这里有盐。
  小白亲自看了两个盐池的大小,估算了一下这里的产盐量,心里也有了个数。
  又是一个要派重兵把守的重镇,除非国境线往外多推些。
  看了眼盐湖,就是马不停蹄的南下,再看两眼长安,然后掐着点回洛阳。
  李理每天都盼着陛下回来,已经到了自己没事也要去城门口晃两圈的地步了。然而随着夏至越来越近,七天、五天、三天,陛下还没回来,简直让他一颗心坠到谷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