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很科学,但是知道氧气和温度是什么长安府尹能听明白,这低温、低氧了,就不合适霉菌和虫子存活,粮食就很难变质。
验收好粮仓,拿着陛下造的新秤,称好数量后,长安府尹亲自盯着粮食入仓下窖,随后封仓关窖。
和新粮仓一起建立起来的,还有仓廪管理系统的变更。
地方县上计算好需要的粮食,剩下的都调到长安仓库,地方上管仓库的人员也要至少三个,一个地方仓长、一个朝廷押粮官,一个具体维护管理的库吏。地方如此,长安的大粮仓就更是管理严格。
新制度的设定是为了保证粮仓运行,虽说是新了点,管理条例也处罚条例严格了点,但粮食乃是国之根本,怎么上心都不为过。
安排完粮仓事宜,长安府尹匆匆就赶往城外,去和天子汇报仓储事宜。
“汪卿辛苦了,这事你办的很不错,”
得到夸奖的汪正敛住笑意:“为陛下办事,是臣的本分,哪有什么辛不辛苦的。”
小白:“汪卿你回去在写公文,给户部上报长安城的新储粮制度试点工作进度如何。”
汪正:“陛下,是想在全大晋推广吗?”
“只要长安的仓储制度用的好。”小白并不否认。
只要长安一切正常,等到日后百官也来了长安,这新制度就迟早会推向全大晋。
说到这里,长安府尹也开始对户部有些微妙的不满了。
他到不是不愿意写公文,做好了事情光是陛下知道不够,也要给洛阳其他官员都知道知道。
但是户部吧……
你说农部是实在没有人才,第一批人才还被陛下带着培养,也就算了,怎么你们户部一天天不能给陛下分忧,还成天要陛下给你们解决问题啊?
行不行啊,户部?
-
小剧场
汉斯,未来草原人心中,那是大晋掌管牧草储存技术的神
摄图、巴勒姆,未来草原人心中,虽然是匈奸和精神晋人,但是把大晋牧草储存技术带回草原的使者
如果有一天,地下的阿飘们知道对小白身边这些人,不止流传后世,还是这个神、那个神,连孙令暻他们都能是大晋掌管厕所沼气平安的神……
某些怀才不遇,遇过不少蠢货国君的名士:我生早了啊!
一群名士纷纷哀叹之后,大家都觉得:天道不公,怎么不能让第五小白早些生啊,这样的明君,我们愿意奉为圣主,直接辅助他一统诸国,咱慢慢来搞基建,到时候我们是都能有个神位的!
齐王飘们觉得很对,他要是我们齐国的,我们做外公的做主,直接开新规,公主的儿子也能有继承权!
当然,老天你在他出生的时候给个提示先,我们好选人。
某第五家祖宗:我生早了,我应该晚点投胎,投成第五求定遗腹子,那真是肉眼可见能舒舒服服躺赢的一生
求定:……您认真的吗,要不我现在给您默几道题,您先做个数学题?
第194章 改礼
冬至前半个月,李理问:“丞相,陛下快回来了吧?”
公孙弘端着陶瓷杯,慢悠悠道:“这还有半个月呢,不急,不急。”
李理:“……”
你是老丞相,听你的。
冬至前十天,李理问:“丞相,陛下什么时候回来”
公孙弘换了保温杯,吹口热气,“还有十天呢,莫急,莫急。”
冬至前五天,李理叹气:“祭天事宜都准备好了,陛下和上次一样,当天到就行。”
公孙弘又换了玻璃杯,吹吹上面的干桂花,和蔼微笑:“你能有这种想法,可见心态放平不少,好好维持,就能保养身体。”
冬至前两天,李理也端起了自己的玻璃杯,不安道:“丞相,陛下会回来的吧?”
公孙弘放下手里的公文,安慰道“也不至于如此,要相信陛下啊。”
这种还有两天就要到了的大事,天子不在都城,现在已经是我们大晋的常态了吗?
当天下午,天子就带着人快马回了洛阳。
得到消息的李理心想,怎么就是公孙弘这么了解陛下呢?
不解的他坐上马车就进玄雍宫,然后在宫门口和其他几部的部长对上了视线,大家为彼此无言的默契相视一笑,下了马车就加快脚步,都想做前头那个去见陛下,先汇报工作。
毕竟马上要祭天了,李理心急啊,走的脚下生风,其他部门的看见他这样都猜他这身子骨怎么一下健朗了,跟着提高了速度。
宣政殿外的童明老早就看见了这些老臣子,和缀在最后的官重山对上视线,童明心里头明白的很,没有进去给他们通传,而是让左右黄门把殿门都打开,让来此的官员们直接脱鞋进去。
李理急匆匆脱了鞋就进殿,看见坐在上首的陛下,他心中宽慰。
很好,金线白衣的长袖衣袍,是他让带去给陛下换的衣服,看来在他不在的时候,陛下每天的衣服都有好好穿。
“臣李理,拜见陛下!”
“李卿起身,先坐下。”
躬身行礼,李理熟练的往边上坐去,给后面的同僚留下位置,结果就看见那里已经坐了个同僚。
不是公孙弘,也不是朱平、姚章,这几个目前职位最高的都不在,居然是魏骁坐在那里。
李理是六部长官,魏骁见了他自然是要行礼的。李理摆手让他也坐下,问道:“魏祭酒什么时候来的?”
魏骁不卑不亢道:“一刻钟前。”
李理算了一下,果然还是年轻人身体好,能直接骑马赶过来。
问题不大,他虽然不是第一个面见陛下的人,但好歹是后面那些臣子里面第一个进来的。
趁着那些同僚刚进来,正在和陛下行礼,李理小声问魏骁:“你刚才和陛下都说了什么?”
他是礼部长官,魏骁人虽然天天在学宫工作,但是礼部体系里的官员,作为上官,李理这个部长问一嘴没有什么不应该的。
魏骁也不瞒他:“给陛下看学宫整理好的教材,是我大晋孩童未来从启蒙到进阶都要学习的。”
教育这也是礼部的职责,只不过现在还没有一整套的体系,未来要担负这个体系的就是魏骁管理的洛阳学宫。
洛阳学宫在几年后会是少年人和成年人学习的场所,现在居然是连孩童要学的东西都整理上了吗?
魏骁是礼部的人,他得陛下亲眼也是给礼部增业绩,况且李理以前负责的都是礼仪,教育方面他不太擅长,因此很是眼神和善的看着这个部门里的势头最猛的新人。
“好好、你今年才入的朝堂,这些时日已经为大晋、为陛下做出不少成绩了,不愧是吴地的贤才!”
魏骁拱手:“不敢,都是下官职责所在,况且也还并未作出什么成绩。”
而且现在陛下还加了要求,把标点符号也放进教材里,小学课程必须熟练使用标点符号。
对诗赋和歌谣来说,标点符号很好加,但是如果是他引入的不同学派典籍的思想道德内容和上古典籍的一些处世之道,这个就不太好办了。
如果陛下不着急,这部分内容他可以等着《诸国字典》编修的差不多,再把这个抛出来,他们学派内部怎么理解典籍、使用标点符号那是他们事,但是教材上有他们学派的内容还是要和他们通个气的。
可陛下的小学,明年就要在长安先试点了,思来想去,魏骁只能先把他这里的教材赶紧定好,年前就搞定洛阳学宫里的这些学派。
李理不懂魏骁的苦恼,只觉得这年轻人真是有才又谦逊,就是很适合他们礼部。
能把洛阳学宫里那些人压得服服帖帖就是你最大的成绩了!
夸赞正要说出口,看见其他人都坐下来了,李理立刻起身。
“陛下!”
小白抬手:“都是一听孤回洛阳就匆匆赶来,别站着了,直接坐下说吧。”
李理坐下了。
陛下的客气从来都是真客气,不跟你来虚的。
“祭天就在后天,所有的仪仗都备好了,臣想着陛下也不需要再试了,后天早上车驾就会备在玄雍宫……”
确实不用再试了。
坐上天子之位上班这两年,小白感觉自己每次事情都没做出个什么,就又到了要祭祀的时候。
一年到头,春耕礼、亲蚕礼(虽然这个外包给了几个公主姐姐)、上巳节、五月五端阳、夏至祭地、八月十五中秋、冬至祭天、过年祭神祭太庙……
这都还是有名的节日,平时也会有一些特定日子要遵守的风俗礼仪,他已经算是很多祭祀活动能给别人就给别人的态度,每年要干的祭祀都这么多。
祭祀真的不轻松,身上穿的又多又繁杂,头上戴冠冕,还要配玉佩剑拿各种礼器,要不是小白身体好,身体差点的一个节日祭祀下来累的至少要歇三天。
他那怎么都要争口气的大侄子,到底怎么撑过这种祭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