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晋百科
  祭天大典:冬至当天一种封建礼仪仪式,仪式通常由皇帝主持,该祭祀体现了国人敬天畏地尊重自然的情怀,表达了为天下苍生祈求风和日丽天气的愿望。
  据文献记载,早在大晋一统全国时便有封建统治者冬至祭天习俗,后经圣天子发展,仪式越发制度化,掌管最高级祭祀权的天子为上天舞剑,也自此成为历代帝王祭天重要环节,意阴极阳升、万物生长。
  (是的,未来,哪怕是有重文轻武的朝代,天子都必须佩剑学剑,不然没这个能力搞祭天)
  未来帝王们:圣天子到底什么毛病,给自己折腾出一个这么麻烦的大事,学剑真的很累的!
  第196章 符号纠纷
  洛阳学宫。
  作为学宫祭酒,礼部的官员,魏骁虽然来了洛阳还不到一年,却也要去参加祭天仪式。
  于是等到他第二天一到学宫,就被学宫中人团团围住,年轻年长的都看着他,没说话,但意思都表达的很明显:祭酒,祭天的事,说说呗。
  魏骁坐回自己的桌上,眼睛一扫,很整齐,他都不需要再整理了。
  他问众人:“你们这是想知道什么?”
  一个年轻人眼巴巴问道:“坊间传闻,天子以剑祭天,得天大喜,当时天上紫光缭绕、瑞气笼罩,百鸟齐鸣……”
  “没有的事,不可听信坊间传言。”魏骁纠正道,“是金光阵阵,陛下所在的祭坛更是金光一片。后面天山彩云缭绕,没有百鸟齐鸣,陛下上了车以后晴光小雨。”
  别的他们没看见,但是天子车驾经过之处,那个大晴天和微微细雨他们都有感受到。
  学宫众人很是感慨。
  自从来了洛阳,每年天子祭天都能有不一样的新花样,一开始他们还是不信的,后面发现这由不得他们不信。
  溧阳学派的一个弟子有点纠结:“可是听闻陛下改了祭天大礼……”
  魏骁拿着前天在宣政殿听到的东西现学现卖:“我大晋的祭天定了也没有十几年,这如何改不得?”
  该弟子:“……”
  这能一样吗,大晋的祭天大典就算也是新的,那也是跟着周礼的祭祀仪式改过来的,就是规格弄得更大了些,礼仪更繁琐了些。
  现在天子弄的,那是礼、乐、舞全改了,全改了啊!
  魏骁:“祭天一事,不是我等能掺和的,按天子的意思来就好。”
  他之前也不是什么无神论者,但是亲自在宣政殿见过天子和天沟通,又见证了祭天现场上天对祭天仪式的满意,现在的魏骁,已经和从前的魏骁不一样了。
  和朝诸公一样,对当今天子地位的合法性,魏骁也觉得没有比他再合适的了,并且他也很激动,自己遇上的皇帝是个真正的天子。
  在这样一个有天意加持的圣贤之君麾下,他感觉做什么都更有动力了。
  不止如此,自从看了昨日天子的祭天之剑,他回去之后也有不少感悟,关于天地人的想法也有了新的念头。
  只是目前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那些关于人生、天地的感悟,只能等到他未来有时间了再整理出来。
  想到这里,魏骁从随身公文袋里掏出一沓资料出来,把资料分给几位大贤,又让人推出大黑板,拿上粉笔开始开会。
  “诸位,你们手里的,未来我大晋孩童的启蒙教材,至少要把这些东西都学会了,日后才能来考洛阳学宫。”
  当然,听说陛下还有数学课科学的教材,只是这个是陛下主编,没必要现在就拿过来给洛阳学宫这些人来看。
  一听魏骁这话,大贤们俱是眼神一紧,第一个拿到教材的人赶紧翻开看了起来。
  习字、断句,基础的诗书礼易,嗯,却还是很适合做孩童的启蒙教材。嗯?怎么还有我们学派的一些东西,怎么那个谁谁谁说过的话都有,等等,这人已经被开除我们学派,他的东西怎么能也放上来?
  一个贤者站了起来:“魏祭酒,这启蒙教材编的很好,合适孩子来学,只是里面有些内容,怕是不太合适。”
  又有一个贤者也站了起来,“为何里面会有禽兽之人的文章?”
  再一个贤者站起来怒视:“我也想知道,里面为何会有小人之言。我大晋孩童,岂能学那些东西!”
  学宫不少人都站了出来。
  有人为自己学派大贤之言能进入课本而高兴,但觉得东西可以不止这一个,或者换一个;有学派内部纠纷,关于某个观点或者某个人一直就有争议,认为不合适放进去的;也有对家互相看不爽的。
  除了曹珮和他的弟子。
  毕竟他们也参与了编撰,里面到底放进去什么东西也是经过他们眼的。
  至于现在这些人的争执,到底有没有他们插手,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魏骁一直等他们把自己的要求都说完,把装满水的保温杯从公文袋里掏出来,用力放在桌上。
  “说完了吗?我知道你们可能会对这些教材里的东西有些意见,不过这份教材我前日已经送去宣政殿给陛下看过,陛下同意了,明年开始就会在长安和洛阳开幼儿官学,教授这些东西。”
  刚才一个个气愤不已,争执不休的众人:你早说陛下已经定了啊!
  天子都已经定了,那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可一想到自己学派的东西要和那些讨人厌家伙的内容在一本书上,这就抓心挠肝似的难受。
  魏骁拿起粉笔,把陛下上次和他讲的标点符号都写上,再默了一篇短文,把符号都加上,把每个符号怎么用都和在场众人讲了一遍,最后才来切入正题。
  “这些标点符号,也是陛下要求小学必学的内容。诗书礼易怎么断句,我都已经有了章程,只是你们各自学派先贤的内容,这标点怎么用,你们自己来分吧。”
  一听这话,包括曹珮在内的诸位贤者都是眉头一皱,接着沉思,再是反应过来什么,眼神一亮。
  一看黑板上标点符号的使用,就能知道它的具体作用。
  这可不止是让他们把自己学派在教材上的内容做个标点,而是让他们跟着把自己学派内容都上标点。
  显然,不同学派内部的事魏骁无意插手,把这事又丢给了他们。
  “这教材你们拿去。每个学派的内容自己回去商议,编诸国字典的工作先暂停,三天都标好给我再继续。”
  说完,魏骁就拿起自己桌上其他资料,摊开来翻阅,不再理会这些学派内的事了。
  给了三天时间让他们慢慢管事,足够了。
  得到这个任务,本来平时都聚在一起办公的洛阳学宫瞬间做出区分,不同学派之人都聚在了自己的老师边上。
  而非学派通过招贤令进来学宫的士人,要么独处,要么也各自聚在一起,要么是已经拜了师也进了学派里商议。
  瞿东辰没有拜师,因为他被陛下第一个钦点的身份,现在也隐隐是这些士人中的领头羊了,这会不参与学派内部讨论的这些士人就聚在他身边。
  成非的好友纪泽就小声笑道:“这可有的那些学派忙活的。”
  瞿东辰赞同道:“鲁氏这般还好,学派长者坐镇,年轻人都在外为陛下当差,他们鲁氏的内容怎么定那都不会有人有意见。可若是如溧阳学派那般……”
  溧阳学派也很有名,或者说,还能活到现在的学派都很有名,只不过溧阳学派是那个活的最久的。
  底蕴深好处不少,坏处也不少。
  在学宫的溧阳大贤曹珮那在他们溧阳学派内部辈分小,也不是那么受老人们认可,当初光是他进学宫这事,听说溧阳学派内的一个高资历老人就很不满,住进姚章家里当面骂他不重学派,就顾着帮扶自己师弟去了。
  这教材可是以后会给全大晋的孩子学的,怎么定自家学派的东西,那都得好生斟酌,一个标点用的不对,都能引起学派内部纠纷,更别说这符号一定,以后一定会整个学派的书籍都也用上这些标点。
  这真的会让这些学派内部争得头破血流的,可比他们现在修诸国字典还要凶险的多。
  想到这里,瞿东辰就庆幸自己没有接受哪位大贤的招揽,他觉得自己在学宫这个状态就挺好的,在洛阳有吃有穿有工作还有地位,以后回家也能说自己在外面混的不错。
  连瞿东辰他们都知道的事,曹珮自然清楚。
  他也在学宫和弟子商议标点符号的事。他们师徒几人,对教材上溧阳学派先师所写的内容怎么分句,达成了统一意见。但是对学派其他的内容,师徒几人不少人意见都不一致。
  他们师徒尚且如此,更别说和溧阳学派其他分支的想法了。
  想到这里,曹珮去给魏骁打了个假条,带着弟子就直奔他御史大夫的师兄家。
  姚章下了值,看见家里的曹珮就有点头痛。
  他师弟现在每天也忙得很,带着弟子住在陛下提供的学宫附近的房子里,是真的没事不来找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