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这些步兵自然也是能骑马的,手头上的马匹也够用,但是军需物资都得跟着运送。
伊平立刻做了决定,归晋部是陛下的归晋部,决不能让草原人就这么轻易的能打他们大晋的脸。
东方旦主动请缨,“伊将军,时间不等人,我带几个人先去归晋部试探军情!”
时间不等人,伊平同意了。
“弄清楚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你们先走,银甲兵随后就到,第一时间来给这边汇报消息,我来安排最后的人手。”
东方旦自从来了这里,就是他手下的一个兵,伊平不会有什么不想让人碰上危险的情绪。
银甲兵在整顿装备的时候,东方旦已经拉着一个士兵上了马,二人快速往归晋部跑去。
归晋部离关市很近,东方旦等人急行之下,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了归晋部。情况比他们想的好得多,归晋部并没有一片混乱,反而里面牧民都被摄图等人组织起来,拿上武器上了马,正在和其他部落拼杀。
两边人马战斗起来的距离在归晋部的营帐外,想来是他们远远的就发现了不对,第一时间点燃烽火,然后组织牧民起来对抗。
东方旦的推测没有错。
这几天,摄图每天都尽职尽责带人巡逻,检查烽火,因此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有敌过来。
一看方向,东北边,那不就是呼兰部的方向!
这几天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摄图立刻带人赶回归晋部,第一时间燃起烽火,敲响铜钟,和巴勒米一起组织牧民们准备抵御外敌。
不需要多说什么,只需要说有敌人手拿武器奔着归晋部过来,在草原生活的牧民们就能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很是迅速的牵出马匹,回家拿上弓箭和弯刀。
他们到底也还是马背上长大的草原民族,拿着武器上马,就能顷刻间化身成一支熟练的骑兵。
组织好了人,摄图、巴勒米留下一些牧民在部落,带上新的牧民骑兵把战斗场地往外推。
他们都是草原人,很清楚放其他草原人靠近自家营地的后果。不想被他们抢走自己任何东西,那就把人先抵御在远一些的地方。
东方旦眼睛一扫,对着一个士兵道:“归晋部确实被其他部落入侵,快回去告诉伊将军,对方大概有一万骑兵,已经和归晋部打起来了。”
那名士兵立刻掉头去汇报情况,东方旦深吸一口气,看着和其他草原人拼杀的归晋部,从归晋部营地里抽出一杆归晋部的旗帜,拿出绳子绑在自己背上,抽出长刀就冲了上去。
“归晋部的子民,跟着我,往这边冲!”
一片混乱中,没有人会在意东方旦到底是晋人还是草原人,只看见了他背上的归晋部旗帜,听见了他说的匈奴话。
摄图和巴勒姆各自都领着一部分牧民在抵御外敌,东方旦骑着马就往前冲,一些慌乱无神的牧民们就认准了东方旦背后的旗帜,跟在他身后往前冲去,拿出武器拼杀。
不多时,轰隆的马蹄声响起,银甲骑兵从关市策马而来,一百银甲兵再带着几百骑兵,声势浩大的就朝着归晋部而来。
-
小剧场
大晚上上班的雕鸮:怎么回事,小老弟,我信送到了,你怎么什么表示都没有?
后知后觉的伊平:雕鸮大兵立大功,好的东西这就来,稍等稍等!
太子阿飘:吾弟这天人最大的方便,也就是能够无差别和这些动物沟通了吧,连草原猛禽都能为他所用,这传信真的太方便了。
武帝阿飘:这玩意儿晚上送信不会被人发现,来了给个野兔子做口粮就行,还能带路,又不需要建军营,真是花销少用处大,比养兵都划算。
求定:好帅气威猛的猛禽,想养,真的好想养,想动手扒它的毛裤腿
其他阿飘:附议,这么神骏又能通人性的猛禽,我们也真的很想养,养一只太有面子了!
活的好好的雕鸮:你们就想吧。
第205章 边境变动
三月初,人在长安的天子收到了来自朔方的急报,由王归一路亲自送来。
“陛下,朔方和使团有急报!”
坐在长安小学校长办公室的小白猛然起身,神色严肃的接了那一大叠厚厚的奏报,找了个离自己最近的陈冬,伸手拔出他腰间的长剑,剑身一动挑开纸上的火漆印章。
反手把剑插回陈冬腰间,小白取出厚厚一叠信纸,一张张细细看去。
送信而来的王归知道北边都发生了什么,行完礼就退至一边,安静不说话。
其他人不敢直视天颜,看不到天子由紧张化为轻松的表情,只在天子一声“大善!”后,明白过来应该是有好事。
“伊平传来消息,归晋部今年二月遇上了呼兰部袭击。归晋牧民在摄图和巴勒米的带领下英勇抵抗,后伊平率一百银甲兵和五百轻骑直入军中。
呼兰部那边一共一万骑兵,伊平歼敌一半,剩下的一半逃回呼兰部,也由东方旦那小子带着人去追击,直接把呼兰部都围住了。”
小白把手里这份奏报传给陈冬,让他们自行翻阅。
陈冬瞪大眼睛,“东方旦那小子也是够胆大,伊平只是让他去做斥候探听一番消息,他倒好,直接自己绑了归晋部的大旗在背后,伊平的军队都没来,自己就冲进去,带着归晋部牧民进去拼杀。”
王归夸道:“不愧是陛下教出来的少年英雄。”
当然,这话是有点因果倒置了。
应该是东方旦在蓟州的时候就够出彩,小小年纪就能在乱民中说得上话,这才让天子愿意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哪怕有了纸,军情急奏也不可能写的那么详细。
除了这次突然自卫反击的军事行动,伊平还交代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因为归晋部有牧民会拿自己手头的少量物资去和呼兰部做些小生意,让呼兰部首领知道了,觉得归晋部比起他们有的中原物资会多,还又不在长城里,是长城外孤悬的一处势力,抢了就抢了,就当是夏天水草丰茂前打个牙祭。
于是呼兰部首领就率领自己部落的一万多骑兵过来,想要给归晋部一个出其不意。
却不想归晋部的两个代理首领每天都兢兢业业巡逻,警惕性非常高,呼兰部没靠近他们就发现了,短时间内就整顿牧民起来反击。
女人们去拿马鞍套马绳,男人们拿出武器骑马上前,整个归晋部都在这突如其来的外地入侵下被动员起来,对自己归晋人的身份再次刻骨铭心。
也有少数人试图上去和呼兰部讲和,想着大家都是草原子民,没有什么矛盾,为什么要一上来就这么喊打喊杀。
只可惜呼兰部的人早就得了吩咐,这里的人不是他们单于管辖范围的,大家随便动手,没有任何压力。
就这样,在几个试图上去沟通的归晋部牧民,被那边同样说着一样语言的呼兰部人毫不留情的解决之后,归晋部彻底转换了心态,生死关头,不再犹豫。
正是由于摄图和巴勒米的警惕细心,这才让呼兰部的突袭没有成功吗,而东方旦找准时机进入战场,带着归晋部牧民在里面冲锋反击,也给伊平的支援留足充分时间。
这次最关键的,就是试验了伊平所在的定州骑兵杀伤力到底如何。
根据伊平汇报的数据,他的银甲骑兵给马和人上的都是最轻薄的战甲,白登山那边研究出来防御力和重量的最佳平衡,每人拿上武器,也就比轻骑装备重个十斤。
银甲骑兵冲进去,首先那天太阳很好,他们一进场就打了呼兰部一个措手不及。
归晋部牧民们偶尔也会看见银甲兵在草原练习奔袭,看见他们也能知道是援军来了,没有搞错敌友。
他们有甲胄,冲锋起来丝毫不畏惧,拿着白登山出产的最新武器进去,砍没有盔甲的呼兰部人很轻松。
以往的骑兵较量,刀砍了没几个人就会钝,但是现在的新武器,武器变钝的时间大大延长,能让他们骑兵冲锋的时候,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换句话说,装备了最新护甲和武器的银甲军,砍呼兰部牧民那就是降维打击。
从呼兰部入侵到他们断了呼兰部,整个过程中只有两个银甲骑兵因为高兴过头,下马的时候脚抽筋栽了给摔伤,剩下的就是归晋部牧民,死伤五百多人。
陈冬和刘德还好,他们一个工作就是保卫天子,一个听爷爷的话跟在天子身边捞点情分,王归和张巍那是真遗憾。
不说他们自己的军事水平,就这归晋部和呼兰部的战役,都是靠着陛下的白登山天星研究所,全方位升级了武器护甲,硬生生养起来的银甲军。
这是什么,这是行走的军功!
虽然人数不多,呼兰部那边也就来了一万人,但人家忽然袭击,我方以极小的代价就能解决对面一半骑兵,还直接去草原反包了人家,这种反击战和从前的防守战,意义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