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每个题都有分数,这个是上午的简答题,一题十二分,还规定不得超过三百字。下午的还有一千二百字的申论……”
  过来围观打听消息的众人惊呼:“一千多字!”
  虽说现在有了纸,写字比以前方便多了,但写个两千字文章,那也不是什么轻松活,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写这么多字文章的经验。
  小章还在继续吐槽呢,听他吐槽的士人们却没法和他共情,甚至觉得这家伙是在炫耀。
  你们在洛阳学宫的士人,不声不响就能有这么一个出仕做官的机会,我们学宫外面的人想要还没这机会呢。
  更别说那是天子出题,百官监考,朝中五公来做改卷考官,光是这个配置就已经显得你们学宫士人不一般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这在学宫里,和学宫外,待遇真是天差地别。
  非学宫士人们只能一边忍着心头酸楚,一边继续和小章聊天,想再问个清楚这卷子都是考什么。
  小章也很大气,直接就让人去拿纸笔来,他来默题。
  纸在外头还是很金贵,但也不是完全买不到了,冬青街都是留下来的士人,买得起的人也不止一两个。
  于是很快,纸笔就被送上,万众瞩目之中,章姓士人就这么把大晋第一次取仕考试的卷子都默了出来。
  第一回考试,也就考前临时做了个保密工作,何况现在都考完了,考生没有任何漏题风险。
  拿到考题,除了自己已经考过的学宫士人,在场其他士人纷纷传阅,他们自己对卷子的回答、对陛下设置卷子的重点,一时之间都成了洛阳的流行话题,卷子的内容也在洛阳内部流通起来。
  夜晚,东平侯府。
  东平侯宴矶拿着纸张卷子,对着灯火凑近细看,把自己换成考生,思索若是自己会如何作答。
  宴秋被管家领过来时,看到的就是头发都白了的祖父在光下看东西的认真模样。
  “秋,见过祖父。”
  对着祖父躬身行礼,宴秋就看见老人家对着自己招手。
  “天子今日在学宫出题教考众人,你把这卷子拿了去写写。”
  宴矶说着,已经摆手,让管家去搬来桌子和笔墨纸砚。
  什么都来不及说的宴秋就这么被迫先坐下来答卷,他祖父还说不按正式考试的时间来要求他,让他今天晚上写完就成。
  宴秋:“……”
  祖父,我认字的,卷子上有考试作答时间,您让我今晚写完,这可比正式考试时间多多了。
  无语归无语,祖父怎么样也不会坑自己,宴秋皱着眉头看完了卷子,拿起笔就开始写。
  宴矶人老了,也跟着公孙弘学了一点养生呢,到点了他就去睡觉,一点也没想陪着家里孩子一起熬夜受罪。
  等到第二天清早起来,老人家看着自己倒在桌上趴着睡了的孙子,让人把他扶起来,一把抽出他压着的试卷,坐在边上看了起来。
  宴秋一起来,见到的就是身边闭目养神的爷爷,还有难得坐下来手捧纸卷的父亲。
  嗯?他爹不捧那些轻薄珍贵的瓷器,看文章了?
  那纸卷有点眼熟啊……等等,那不我写的卷子吗!
  上一刻还趴在桌上的宴秋立刻清醒过来,硬生生克制住了自己想要拿回卷子的手。
  见他醒了,两个长辈也没多说什么,但东平侯淡淡一句“等学宫诸位贤才们卷子出来了,去找他们的卷子看看”,就足以让宴秋心里打鼓。
  我写的卷子,是很差吗?
  “别在这儿拜我们了,你去学宫那两条街上,和年轻人一起多交流交流。”
  见他如此忐忑神情,东平侯再吩咐一句,解了宴秋在家的禁闭,把他踢出家门。
  这两年,除了在亲戚间应酬往来,基本没有出过门的宴秋完全都懵住了,反应过来自己的卷子写的恐怕是让爷爷极其不满意。
  赶走儿子,世子把卷子放回桌上,和老侯爷玩笑到:“宴秋这小子,在洛阳待久了。”
  老侯爷睁开眼睛, 看着天资一般的儿子,说:“他是聪明,但一直长在洛阳,在洛阳子弟里面混,真不知道几斤几两了。洛阳学宫那些人,写的文章能怎么样,我不知,但他的文章,我都没脸拿去给陛下看。”
  读书习武天赋还不如儿子的世子只能哂笑:“那我们秋儿不也比其他小子强多了。”
  “其他小子。是刘奉那个跟着天子身边三年了的孙子,还是公孙弘满门都在长安也有差事了的儿孙?”
  不比还好,比起来宴矶都生气。
  孙子从小天资也好,老侯爷培养起来也觉得不错,但这几年想让他拿出去做东平侯府的脸面,忽然就有些不够看了。
  比起他这还在操心家里,其他人那都弯道超车把自家人都送到天子跟前,完全不用操心子孙了。
  他想送,但因为宴秋在天子面前那一露面,就是不满洛阳学宫的事,偏偏现在学宫还有声有色,《洛字》和《洛音》已经整理成册往天下传播了,更显得宴秋当时不满陛下还出头的事傻的可以。
  压着宴秋在家好几年,性子倒是磨的没那么冲动了,可这才华能力在人才济济的洛阳……
  东平侯越想越糟心,但又不能人眼一闭就不管家里了。
  思来想去,他让世子去挑出一份厚礼来。
  “你亲自去一趟长信侯府,求见广阳公主,托公主看看能不能把宴秋送去长安。”
  在越来越多的有才华之人出现前,必须要让宴秋去天子身侧,让天子多看两眼好好记住。
  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长辈安排打包好去处的宴秋,正老老实实按照祖父的话,来学宫外的街上转悠。
  这个时间点,学宫中人都进去继续修书了。
  祭酒魏骁发了话,批改考卷的是诸位大臣,又不是你们,一日挂靠单位没边,作为学宫中人你们就要来干活,哪怕是今天,你们考完试的第二天,你们也必须正常来学宫修字典。
  学宫最近的那条宿舍街是没什么人,冬青街还热闹着。
  “兄台,这是我写的卷子,昨天熬了一晚上,规定时间内写完的。”
  “你成功了?我昨天太紧张了,一张纸上都好几个墨点,这要是我的卷子交上去,怕不是诸位考官都直接拿下去了。”
  “我看看你们怎么写的‘文明’,这题吾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听着这些士人们急促活泼的交谈声,同样也在家考了一晚上的宴秋,这时候也没什么对贫寒士人的嫌弃了,挤进去,毫无心理负担的去看其他人的写的考卷。
  这其他人的卷子一看,宴秋就心凉了半截。
  显然,因为纸张有限,在纸上的字迹一看就还不太熟练,但人家写的内容,比他昨天一个人瞎看材料写的充实多了。
  都是交通不便年代驻扎在洛阳的年轻人,人家写的对凉州百姓政策就比他写的更言之有物,对凉州的地理交通也还能说道一二。
  他们这样的话,那自己那些绞尽脑汁写的华美的句子,的确在这些答案面前不太够看,尤其那些算术题,自己的确不如他们。
  还不知道这些人昨天下午已经对过一波答案,所以他们这会儿的答案已经是升级过版本的宴秋,在喧闹的食肆人群中,就这么悄悄破防了。
  他抑郁的想,难怪祖父让他出来走走,洛阳贤才众多,再这么家里闷下去,不知道要被别人超越多少。
  -
  小剧场
  没有整卷纸,但有纸钱的阿飘们也试着来提笔写卷子,不过比起一无所知的士子们,他们算是开了地下视角,部分全知,能写的东西可比地上的士人们多多了。
  不少诸国出名的人物,都厚着脸皮从第五家阿飘那里借来了纸做的东西,拆成纸片来作答,结束后大家一起把自己的纸片答题卡拿出来,互相比对。
  对着对着,大家发现还是对那些人的观点理念不太能接受,在吵架无果后,所有人都默契的把眼神看向第五家的阿飘们。
  地上的圣主我们是指望不了他能看我们的东西,但作为圣主的父兄、祖先,我们勉强愿意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给我打分。
  第五家的阿飘们:……
  这分要是打的不满意,你们是不是在地下也会抄起东西来揍我们啊!?
  第221章 进士
  这卷子批阅出来,十位大晋顶级官员一起阅卷打分,只要是八十及格分都没有的,也没有特别惊艳的申论,首先就刷掉。
  第一次考试的结果是惊人的,即使是人才济济的洛阳学宫,在这么第一次突击裸考的情况下,情况也算不上很乐观。
  把平均都及格了的卷子再挑出来,在根据他们这些官员的打分,挑综合分和个别题特别分高的卷子,大家再来商讨排序。
  最后,花费一天时间阅卷的考官们选出了前十份最优秀的卷子呈给天子。
  他们自己当然也能定,但是这时候才第一次考试,官员们每个人对卷子的侧重点都不一样,光是评个最优,已经是每个官员都有一套不同的标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