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等到祭坛之上的天子站起身来,不再为天奏乐,祭坛下的人才恍然惊觉祭乐早就停止不知道多久了。
回过神来的李理第一个站出列,招呼人赶紧安排天子起驾回宫。
瞥见天子亲自抱着的琴,李理提议道:“这琴尚且无名,陛下不若为其赐名?”
“那就叫‘九州疏月’。”
起名废小白想起了自己被老板收缴上去的一堆修仙界好东西,直接挪用了个爱琴的称呼。当然,这爱琴的称呼是在乐坊做学徒的时候,师兄弟们嫌弃他的起名难听到对不起这张好乐器,大家商量之后直接给他的琴起的。
琴是他在炼器宗学习的时候制的,为了不让造出来的东西放着落灰,卖不出去的小白就只能自己学怎么用,后面去了乐坊学习。
睹琴思琴,想你们啊,我辛苦肝出来的宝贝们。
就跟在后面的大臣们也把这琴的名字听了个清楚。琢磨过来分别是哪几个字后,大家都一致表示:陛下虽然以前文化课从不好好听课,但是文化知识那是一点不差啊!
-
小剧场
大晋学生的怨念:明明我们的重大节日这么多,为什么放假的就这么几个,而且十月一号会莫名有个三天假?
小白:雕版一整套新的很麻烦难弄?那就直接不要雕了,免费能使唤的学生这么多呢。
一小部分和周劼同频道的飘:这能是仁君?
一大部分和成非同频道飘:仁君!仁政!
官重山:天子的手稿我都收着呢,只是这些东西我也不能私藏,先帝您最爱的就是您小叔叔送您的东西了,这些东西我也收好给您放进陵墓,不枉我们主仆这么多年您对我的重用。
求定飘:……谢谢,拿走。你也说了我喜欢的是我小叔叔送我的礼物,这些是吗?这些是他给大晋学生搞得教材,我学不了,不想学,拿走,不准埋!
又是一年的祭祀开始,阿飘们拿起小板凳排排坐等着看今年第五小白祭祀能搞什么花活。
觉得他祭祀的剑好看又蕴含大道真理的阿飘们:再给上天舞一剑吧,我们真的很想看!!!
然后他们就看小白在玄雍宫里挑挑拣拣,抱出了一张琴。
玄雍宫里的琴都是武帝某个爱乐的太爷爷收藏的,小白每个琴都数着摆成排,都不拨弄拨弄琴弦,就敲敲琴声,一听声音就放弃这张琴继续换一个。
该祖宗见了,气得直叫嚷:他第五小白懂什么琴!哪有这么听琴的,光敲琴管什么用,你倒是拨弦听一听弦音啊!
然后他就看见小白抱着琴回去,时不时拨弄两声调音,然后就不管那琴了。
该祖宗:你祭天真的都不练练琴的吗?
第五求定欲言又止。
以前他小叔叔上音乐课,甚至都是把琴竖着当背靠睡的,虽然我也不知道他压着琴弦怎么睡得着,但你放心,我保证,他的乐绝对好听。
等到祭祀当天,虽然放心,但还是担心第五小白出错漏的阿飘们提心吊胆,生怕老天不满他这次祭天随意的态度。
求定:……他哪次不随意了?
直到乐工们吹动丝竹,第五小白坐直身体,拨动琴弦。
阿飘们的脑袋停止了思考。
第228章 时疫
为了能够明年去南边没人打扰,今年小白也打算在洛阳待到明年春天,春耕礼一结束就往东看看他的王兄们,接着南下。
本来还感动的群臣们无话可说,只能看着他们公孙丞相第一个站出来,问陛下南巡要个什么规制。
百官们:怪不得你是丞相呢。
依照公孙丞相对他陛下的了解,那估计就是带上几个年轻人,给朝臣们表现一下自己有带护卫,一路估计马车都不要,就带点干粮骑马赶路。
他是对的,因为天子也的确说就带上刘德、杨宏并几个护卫,一辆马车都没要。
虽然作为皇帝,武帝和闵帝都没怎么出洛阳,但从前也不是没有国君出巡,规制定例都有,真没他们天子这么身体好的。
天子明年不在洛阳,还和丞相说让他负责夏至祭祀,一听就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但保证自己冬至前会回来,虽然很多人心里都是想阻止的,但有这想法的人环顾四周,发现就没一个人开口,只能按捺住自己的想法。
在真天子面前,他们就是想劝什么,也抵不过天意。
上次就劝了,然后天子还是要去河套,接着匈奴这个藏在东胡后头的狼就冒头了,还揪出了燕王这个隐患。
可见,他要做什么事就让他去做,真的不能阻止。
左右这是真天子,有他亲爹护着,就是去南边那种蛮荒之地,大家也不怕出什么意外。
现在大晋边境还算安稳,内部朝臣们也是齐心的不行,没什么天子要操心的,朝臣们甚至幸灾乐祸了起来,下了朝纷纷猜测陛下都会去他哪几个王兄的诸侯国。
陛下绝对不会只是过去光探亲,来,赌一赌,诸侯王们都会被陛下怎么安排。
送走散朝的群臣们,小白抱着上次曹鲤拿给自己的两本医术去了太医院,翻着药经,对着里头的药材现场来学。
之前蜀地送来的那些西南边的特产,他手里头没用的就正好拿过来,用犀角磨成粉,和太医们试着一起配一配安宫牛黄丸。
这个在老家已经只有水牛角粉版本的,原因也是一看原材料就知道的很刑,但是这会儿他能跟着太医们一起制作原配方版本。
正搓丸子呢,一个太医神色凝重的走了进来,身后的医童给他背着医箱。
太医一进来,看见同僚们都没有为方子争执,而是一起其乐融融的配药,先愣了一下,后视线里看见小白,立刻明白过来,恍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上去行礼。
“臣黄柏,拜见陛下!”
改了官制后,太医院的医生们也都是有自己官位的,只是比起外朝的官位,他们的品阶不是那么高。
陛下私下和他们承诺过,以后只要医生多起来了,医生们也会有个卫生部,太医院是专为皇家权贵看病的医生,也能去做卫生部的官员,医术出众者未来也都要去洛阳学宫,广收学徒。
小白正搓药丸子呢,看他回来,微微转头,“黄大夫快起来,我们都在配安宫牛黄丸,蜀地送来了百越之地的犀角,你丸药配的最好,可一定要来试试。”
黄柏没接这话,也没起身,反而一脸忧心再次拱手。
“陛下,臣方才去了长恩侯府为世子诊治,世子寒温不调,卧病在床,食欲不振,头身酸软疼痛,还会咳嗽,乃伤寒之症。”
长恩侯是姜太后的娘家,家里子孙不多,自从太子和闵帝去后,在京中就越发低调。
曾经小白还是梁王和普通皇子的时候,住在阳泉宫里,也见过几个长恩侯府的人,在他不知道的时候,那边也有过想他结亲的心思,皇后的娘家和皇后的养子,一家亲嘛。
可惜想法才提出来,就被姜皇后否决了,深知养子是个什么人的姜皇后还没想让自己娘家姑娘守活寡。
“世子的药材都从宫中出,这事先不要让太后知道,以免她忧心。”
现在的长恩侯世子是姜太后的侄孙子,不知道还曾经有过这事的小白再问了两句,秋转冬,天气冷些会感冒也正常,虽然这个正常,在这个时代一不小心就会死人。
以及……
“会传染吗?”
黄柏又把世子的病症说了说,然后深吸口气,拱手道:“此病虽能治臣斗胆,恳请陛下下令,先封了长恩侯府。”
在场所有大夫都抬起头,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
曹鲤问道:“黄柏,你确定你的诊断无误,这封府可不是开玩笑的。”
黄柏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我又岂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小白毫不犹豫,立刻对着身旁下令。
“刘德,去宫中调取一批细布,全都放进蒸锅里蒸了,都送去给姜茂,让他把守长恩侯府,所有人不得进出,侯府所需物资皆从小门运送进去。把守侯府的守卫都需用几层细布蒙住口鼻和手,不得与侯府中人有任何接触。”
“黄柏,你再和我们说清楚这病如何,侯府封了之后,在侯府门前支一口大锅和一口小锅,小锅熬给世子的药,大锅熬给侯府其他人预防的药。”
“现在,我们先来一起商讨药方。”
刘德神色一凛,行礼后匆匆离开,立刻照着陛下的安排,先去取了布做好高温消毒,然后带着这些去找姜茂。
他是洛阳府尹,这事在他的职责范围内。
正在坐在衙门处理商市矛盾的姜茂看见刘德,心一抖,有种不好的预感。
看见他还带了人送来这些东西,听完传话的姜茂还想再问问,“长恩侯府怎么了?”
造反了?还是干什么欺君卖国的大罪?
我当洛阳府尹这些年,长恩侯府可低调了,他们家不至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