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他是不知道眼前人是什么身份的,但是见到越王和越国相国对他的恭敬态度,也见过越国越王的两个孩子管他叫小叔叔的恭敬态度,总之,就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不等人问,他就主动说起自己知道的信息。
  “这朱鸢部,族人也都姓朱,往上数,祖先也是前越的公卿之后……”
  公卿之后,而不是公卿的直系血脉,想来应该是小宗再分的小宗。
  刘德这种正经公卿之孙听见他们同音的姓,问:“你的邾,和他的朱,祖上还是一支?”
  邾苗笑了笑,“不少越国贵族都是以‘越’为姓的,后人不少都改姓了,我的‘邾’和他们的‘朱’要真论起来,也能有点亲缘,虽然现在是远了不少,但是做生意的时候,有点关系就好谈了。”
  真要论的话,他们是稍微能和闽越的部落扯上点关系,但是真的关系不亲近。
  朱鸢部首领和里头有点身份的人都姓朱,下面一些最底层的部落民众就和大部分的黎庶一样,基本没什么姓,他们也不会怎么出部落,姓也没什么用。
  宁海部的首领姓冼,也是越国公卿之后。
  这家的人在越地呆久了,忙着在当地立足生存,基本都已经不怎么知道祖先历史,邾苗他们这些越国旧人后裔,哪怕家里没什么史书了,都比他们知道的多。
  前越文献资料最多的,还是在现在的越王宫,哪怕吴越还有点家底的贵族,家里那也没有史书。
  书在这会儿是重要的财产,这些东西都在越王宫里,那除非是有什么大机缘,否则还记得前越的越人,要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都要去那些学派门下学习才能清楚个一二。
  刘德琢磨着,问:“这朱鸢和宁海的关系如何?”
  邾苗:“都是闽越,但二者实力相当,都有吞灭对方之心,又没有这个实力,还怕伤了两家祖上的情,也怕被西南的文郎部、越裳部偷袭。”
  “等等,”刘德打断邾苗,“怕伤了情?”
  邾苗:“还请听我细细道来……”
  百越之地是个中原人称呼南边的概念,范围很大,有点名气的大部落才会被中原人加上一个“越”字,本质下面是松散的各个不同部落,他们虽然山多水多,但好歹能种地,比匈奴好些,没有那么紧迫的生存威胁,还能活,至今都没有一统。
  很久以前的扬越和吴越都已经融入中原,是中原的一部分,瓯越也主动融入中原,成了越国,越被楚灭,瓯越也不存在了,隔壁的十越一半融入楚国,一半和瓯越一起成了现在的越人。
  闽越和现在的越人一衣带水,两个大部落朱鸢和宁海的首领都是前越贵族公卿之后,两家这一百多年也都结为姻亲,部落内其他民众也通婚频繁,除了地盘不一样,两个部落那是里外处的和一个部落没什么区别,就连最重要的祭祀,两边都是一起联合来弄的。
  虽然两边这些年都实力日益强盛,部落首领也都有野心,但早年间为了互相扶持,两边确实关系处的太亲了,贸然动手,光是部落内都会有不少争议。
  但是和平统一吧,暂时当习惯首领的两边话事人又不乐意低谁一头。
  这如果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游戏,那小白会很有兴趣让大晋挥师南下,做个恶人,看看在一个大boss面前两边是会联合还是彻底撕开。
  既然谁都不想低头又想扩张,那就别犹豫了,直接都进大晋的体系吧。
  很可惜,这是小白目前生活的世界,他不能就为了自己的一时兴起贸然让大晋士兵陷在南边。
  他们的商队一路南下,暂时还没碰见小白需要的茶和甘蔗,小白可能还是需要找百越人在他们的地盘范围内出手寻找。
  他们先来到的是朱鸢部。
  南边多丘陵和小山,就看不见几块平坦的地。老家是南方人的小白虽说对这里潮湿的空气很熟悉,但对这些原生态的森林并不熟悉。
  他们一路走的路都是山脚的小路,还会过桥过河,带着这么些人和货物走了半个月,终于看见了一个竹木搭建的哨塔。
  哨塔在树林中间,很隐蔽,熟悉这里的邾苗一眼就能认出来,对着哨塔上的人说话,笑着说自己这次又带来了不少货物。
  放哨的人也认识邾苗,和他点了头就让他们过去了,对小白这些明显的生人都不检查的。
  刘德大为惊讶,“他们放哨这么松?”这放的什么哨啊,完全没有作用好吗!
  小白拍拍刘德,“这里不是大晋,我们是给朱鸢部来带来他们稀缺货物的行商,不是敌人。”
  不要把大晋带入大晋以外的地区,毕竟是生存资源比较富裕的松散部落,和人家环境险恶的匈奴联盟没法比。
  “咳咳,几位先生,”趁着哨兵没靠近,邾苗不得不打断他们,提醒道:“在这里,就不要叫他们朱鸢部了,要称为朱鸢国,等会我们要见的,是朱鸢国王。”
  说完,他还小心看了眼小白,生怕他动怒。
  在中原,每个称呼都有代表的含义,就像南边一大片都被统称为百越,而不是百越国,能被叫国的,至少也得是经过大晋朝廷检验,认可他有个国家资质的。
  邾苗显然也不太看得上一个朱鸢能被称为国,所以之前和小白他们提起的时候都是称为朱鸢部,只是到了该做生意的时候,他就换个好态度面对人家。
  小白倒是不觉得有什么,还问邾苗,“这朱鸢国王叫什么,多大了,做国王多久了?”
  “朱鸢国王名叫朱芪,四十八岁了,也做了二十年的国王。”
  第五慕听得撇嘴,小声道:“不过一个蛮荒小地的首领,也敢称王。”
  她父王可是大晋越王,这朱鸢算个什么国。
  刘德不以为意,“这天底下敢称王的多了去了,月氏都也还有王呢。”
  一个称呼而已,他作为陛下跟前的贴心人,那是绝对要懂陛下是为何不在意的。
  在真天子,大晋的皇帝陛下面前,真王还是假王不过是陛下一句话的事。陛下愿意给个脸,叫一叫,那不代表什么,陛下不愿意,那这个王也可以不用存在了。
  对大晋西北政局不太知情的俩小孩并不清楚这里头什么意思,仍旧不是很服气,只是因为刘德开了口,他们暂时收敛起脾气。
  进入到朱鸢部的领土内,小白看了几眼,发现不愧是有农耕基础的部落,路的两边都是稻田,还会引水修渠。
  要知道这时候的南方水网密布,气候湿热的都不适合发展文明,落后一点的话,他们的定居点就会离水至少一公里,避免和各种生物接触,但因为农耕文明改造了土地和水网,这就让他们的聚居地也会选择临水而居。
  邾苗熟门熟路的和这里的人打招呼,带着商队前去朱鸢国宫殿。
  这里的竹木屋子没法让小白他们称为宫殿,最多就是竹木屋子比其他的大一点,建筑群更多一些,有了些守卫。
  还有些期待能不能看见什么特色建筑的小白收回好奇心,早该知道的,不能对同时期外面的文明有什么期待。
  朱鸢国王朱芪亲自接见了商队,和他寒暄,听了邾苗说这次还带来不少农具后他眼睛一亮,“好兄弟,快带我看看!”
  和邾苗说的一样,朱鸢部重视农桑。
  国王看了这次带来的农具很是惊喜,脸上的笑容怎么都遮掩不住,亲自把这些货物都看完后,大手一挥,说他全都要了。
  邾苗委婉提醒道:“大王,我们还要去宁海部做生意呢。”
  别全都买光了,想想你那不知道什么辈分的宁海部兄弟啊。
  朱鸢国王有些尴尬的摸摸鼻子,转移话题,眼神忽然看向小白一行人。
  “这是你的家眷,我怎么从未见过?”
  虽然穿着粗布麻衣,但刘德和其他侍卫们,一个个身姿挺拔,眼神略带傲气,第五慕、第五茂这对姐弟,长相清秀漂亮,看着就没怎么受过风吹日晒,不怎么开口的第五小白能就更不用说了,这么多和朱鸢国格格不入的人,数他最独树一帜。
  朱鸢国王都在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看见这些农具开心过头了,以至于都能忽略这些一看就这么显眼的人。
  邾苗背上冷汗都下来了,这些人哪里能是自己的家眷啊!
  他赶紧出声解释:“这是吴国的行商,姓微生。”
  小白对着朱鸢国王礼貌一笑,拱手道:“微生小白见过朱鸢国王。
  微生家祖上是姬姓王室,后诸国征伐,先祖迁到吴越之地安家。听闻您的先祖是越国大夫朱解,我微生家的先祖还曾经和您的先祖见过呢。”
  “我的先祖确实是越国大夫,”并不知道自己先祖故事的朱鸢国王不由得好奇,“我们两家祖上居然有旧吗?”
  “先祖和朱大夫有过一面之缘。算算时间,应当是两百多年前,那时候越国还在,和吴国楚国多有嫌隙,您的先祖朱解提议三国会盟,共议国事,希望三国能化干戈为玉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