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小白也让邾苗回住所,把他的工具拿来,其他人都还待在屋子里不要出来走动,也不要随便吃这里的东西。
  完全不知道他还带了药箱的邾苗赶紧回去和刘德说,刘德立刻翻出来一个小包袱,把这个交给邾苗,让他照顾好“微生先生”。
  邾苗拿着小包袱,跑着给小白送东西。
  “辛苦了,先别坐,站着休息休息。”
  提醒邾苗运动后别那么快坐下,小白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排金针,又让人去找口锅子和粗布,烧一大锅热水,让人给这几个孩子先把身体都擦洗干净。
  等到朱武骆回来,确认了有三个孩子家里都愿意让小白试试。
  那三个孩子家里人都来了,大的小的,老的少的,人人都是红着眼睛,因为悲伤和恐惧说不出话来。
  小白不再迟疑,摸出一个小蜡烛点上,拿出金针在火上灼烧,温度到了后快速扎入小孩身体,用火针来给他们的身体先进行一个排水。
  三个孩子依次都扎完针,再来为他们煎药。
  百部、干漆、贯众、使君子、苦楝皮……再加点白术、附子,使身体有能力杀伤、排出虫体,再加上几味调理身体的药,调补脾胃。
  得亏朱鸢部是南下的越国之后,祭司算是巫医,平时也有为部落里子民治病救人的职责,囤积的一些药材和中原药材的名字差别不大,这边能有的药材他这里也都会收集,小白去祭司那里还能抓出药来。
  问过三个孩子的家人,确认他们最少都饿了至少一天后,小白放了心,让他们准备准备给孩子灌药。
  孩子都饿一天了,怕他们药都没喝就想吐了。
  药的服用方法有讲究,饭后服用效果就差了些,因为宿主得到了营养,寄生虫就也得到了,得跟着宿主一起饿一饿,再吃药,才好杀虫。
  解蛊的方式用鸡血来引诱寄生虫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是这个只管催吐排虫,不管杀虫和养身体,对人的杀伤力同样很大。
  下午的时候,孩子们都喝了药,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热,凌晨的时候,几个孩子捂着肚子依次开始呕吐,小白赶紧让人吐在陶盆里。
  吐完还不够,还得让他们喝点干净的凉白开来补水,等到天亮以后中午才能吃东西。
  这么一晚上折腾下来,等孩子们都吐累到都睡了,天也亮了。
  从小白诊断开始,祭司和朱武骆都一直在边上跟着,生怕出意外了,孩子的家人要找他麻烦。
  这是越王的商人,不能在他们朱鸢出事。
  小白屏住呼吸,找出两根细长的树枝,从陶盆里搅和,也不知道他怎么办到的,在拿起树枝,上面蠕动的血吸虫成子长度两厘米左右,叫大家都看了个分明。
  邾苗吓得不停后退,只想让前面的祖宗赶紧松手,别弄这吓人的玩意儿了,这可是能往人身体里钻的。
  祭司倒是不怕,还凑上去想把这外乡人称作“血吸虫”的水蛊看个分明。
  朱武骆在脑子里复盘小白的治疗方式,然后发现除了药方他记得,扎火针那是一点都看不懂。
  他一直都跟着小白,看他给从孩子们诊病、擦拭身体、针灸、煎药,一直到天亮,孩子们吐完休息好,都能吃东西了,他也跟着松口气。
  另外两个孩子家里人不同意小白这个陌生人诊治,由两位祭司照常使用了他们的解蛊方式,也给催吐出来了,只是别说两位祭司了,连朱武骆这个外行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催吐出来的虫子数量不多,也没有什么死虫子,并且按照传统,祭司并没有对孩子后续有什么安排,只等着他们自己熬过来。
  朱武骆心里对比小白的治疗方式吗,再比对他们传统的解蛊,第一时间就放下了面子,情真意切的去恳求小白在对那两个孩子进行救助。
  这也是积攒医疗经验,小白接了任务,给这两个孩子重新开药进行调理。
  朱武骆比他爹更有格局点,这些孩子只是朱鸢的普通农人,换成国王,他会因为小白的身份给他的面子,让他救治,也能出些药材,但绝不会这么上心的跟进项目。
  后面还有几天的观察期,小白每天都会过来看病人,盯着他们吃药吃饭,祭司和朱武骆也会跟着过来观察,连宁海国的祭司都天天跟过来看。
  又过了七天,再确认这几个孩子完全脱离危险后,小白彻底的成了朱鸢的名人。
  朱鸢国王什么也不说了,租地条款直接批,种植园现在就能安排人开垦,要找的作物他也已经加派人手了,无比求微生先生在这里多留几天。
  外面那些朱鸢人不知道什么医学知识,他们只知道这个长得就像天神一样的外地人,真的就和天神一样,挥挥手,就让那些得了水蛊的娃娃活了下来。
  天神是不会在人间 ,所以他就是天神在人间的代行者。
  听说神的代行者想要找什么东西,我们这就去帮他找,天神的地以后也需要人干活,我们可以来!
  -
  小剧场
  小白:血吸虫病,这就要从血吸虫开始讲起了……
  阿飘们听他的讲述,一个个都是飘了,都跟着打了寒战,更不要提那些血吸虫被吐出来后动起来的样子了,疯狂让飘掉san。
  阿飘们:感觉到了不对劲,你第五小白真的是个老大夫这点我们不过问了,但是你这对瘴气病症的治疗方式,是有点过于针对性了,说吧,你什么时候要派个使者过来。
  等等,你总不至于自己上吧?
  第235章 种植园
  刘德带着第五慕、第五茂以及他剩下那二十来个同僚一起,在竹屋里头宅了七八天,等到一出来,发现朱鸢当地人看他们的眼神都变了。
  之前看他们是穿着晋人衣衫的行商,态度是普遍是和蔼的,现在却显而易见尊敬了不少。
  再一看他们陛下,一出现,朱鸢人看他的眼神瞬间变得狂热,做个类比,差不多是他们陛下每次祭天完后,百官贵族和过来观礼的百姓们看陛下就是这种眼神。
  他们陛下走个路,边上的卫兵主动上来引路,要个什么东西,立刻就有人去准备安排,下面人这种狂热的态度,连上层的国王一家和两国的祭司都对他们陛下态度礼貌的不可思议。
  刘德大概是猜出来了点什么,九成九是他们陛下已经把那些得了水蛊的孩子都给救回来了。
  这个猜测在邾苗那里得到了证实。
  刘德和同僚侍卫们感叹不愧是他们陛下,就没他办不成的事,才对这个小叔叔有些了解两姐弟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他们第一个想法是,天子除了打铁、榨油,怎么连医都会?
  第二个想法是,水蛊这玩意儿他居然真的会治。
  越国也是有水蛊的,只是比起更南边的百越之地稍微好些,姐弟俩知道,但也没有看过得水蛊的病人。现在邾苗在这跟他们描述天子治病救人的场景,他们听得真是感觉过于刺激。
  尤其是那些从人体内吐出来后还在蠕动的虫子,听得他们是害怕又好奇。
  小白看他们这么好奇的表情,直接打消他们的念头,“那些虫子已经全都放在石板上,被烈日灼烧死了,你们要是去还能看见虫子尸体。”
  关于这些虫子,朱鸢这边是想直接烧死,但是小白提议都先摆出来,让朱鸢人都能来看看,提醒他们受了伤不要下水,有条件少喝生水,更是不要接触钉螺,能看见直接拿工具清除掉。
  刘德琢磨着,他们陛下对外面人是不怎么关心的,上个能享受陛下这个关注待遇的,还是草原外归属大晋的归晋部。
  照着这个逻辑, 他推出了一个结论,看朱鸢的这些人也放下了一开始的傲慢。
  已经是我们陛下指定子民了,都是晋人,时间问题而已。
  现在他们也不需要去宁海部了,暂时就在朱鸢部待着,把种植园的地和房子先开辟出来,地陛下也做了规划,一半空着留着未来种东西,一半现在先种上稻子。
  现在这个初夏种田是不太正常,但是可以先播种培育秧苗,再插秧来种晚稻。
  北方种稻少,种的那些麦子、豆子、粟米种植方式都是播种的,小白之前并没有在意这个播种方式,后面到了吴越一看,这时候他们种水稻居然也是播种。
  这和他记忆中的大不一样,但是当地的稻子都长出青苗来了,秧苗播种的方式也不能贸然推广,小白就把这事先记住。
  现在到了朱鸢,身边还有越国的两个侄儿,可是在种植园试着搞秧苗播种了。
  在朱鸢,他在本地人心中的权威那可是比祭司和国王都要高了,想干什么都没人管,所有人都会无条件按他的要求去做,连个质疑都不会有。
  两位祭司是看着小白这个异乡人从头到尾怎么治病的,他们俩看小白都觉得他太过神异,更不要提其他人了。
  种植园里头的屋子还在建设中,小白现在的生活就是看着育苗,时不时也出去上个山找找药材,再来教朱鸢和宁海的祭司医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