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种植园的管理者要负责的,就是要看好种植园,保证小白下发的这些任务都能完成,种植园不能被破坏,还要尽量雇朱鸢人,让他们多和晋人接触。
是晋人,不是大晋越人,这是重点。
他会写信给越王,让他派点人南下,时不时就来给种植园运送物资,长安小学的教材,以后也能送到种植园来。虽然有朱鸢的庇佑,但是该有的武装力量也不能少,越王必须出点人过来,明年洛阳的武器也会运到种植园,防止有人冒犯他们大晋临时领土。
现在在场所有人,只要留在这里打理种植园的,身上都会有一个名额,一个可以不需要考试直接进入洛阳学宫学习的名额,他们不管多大年纪,以后都可以自己去学宫学习,或者把名额给自己的直系亲属。
当然,小白没说的是,进学宫可以给名额,毕业那可不简单。
需要做的事天子都说完了,目前为止给出的奖励只是一个洛阳学宫名额,
学宫免考入学的名额自然也很珍贵,可是对贵族子弟们而言,大家更看重的天子后面的说的,会让越王派兵,洛阳送武器。
那洛阳禁军武器现在都利到什么程度,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洛阳人可太知道了,自己身上带的就是扶仙宫定制出来的利器。
这些人一瞬间就想起了周祀是怎么一战封神的,不就是因为月氏不长眼的掳走他们大晋的使团吗,被周祀直接带兵围过去灭了国。
还有现在的河套小将东方旦,成名战也是因为呼兰部不长眼冒犯了他们大晋的归晋部。
天子当初怎么吩咐柳珀的,他们可都记着呢,让柳珀把晋国内盐务管好后经略西南。
那现在,他们是不是把这个种植园打理好了,也可以来为陛下经略东南?
他们对百越这个又热又危险的穷地方没多大兴趣,比起留在这里那肯定更愿意跟着陛下回洛阳,但是现在百越之地俨然就是行走的未来军功。
回洛阳也需要慢慢找机会干活晋升,留在这里那就是肉眼可见的大机会。
侍卫们心中已经有了取舍。
而邾苗虽然不知道天子说会运输武器过来的背后深意,但这个学宫名额,对他这种在越地都找不到什么教育资源的人来说,学宫的名额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他在跟着偷学的时候,也时常会听见天子偶尔说起长安的小学和洛阳学宫,那些贵族子弟出身的侍卫们提起洛阳学宫也是一脸的自豪,会说起天子如何召集天下贤才,学宫汇聚了多少大晋人才,现在有做出了什么事迹。
学宫去年的取才考试,前十名都直接去凉州上任,前三名更是年纪轻轻就做了郡守,只是这个,就让家族落寞了的邾苗满心都是羡慕。
邾苗再次俯首一拜,“邾苗愿为陛下经营种植园。”
豁出去了,下午就给家里写信,生意全都交给弟弟打理,他就留在朱鸢给陛下打理种植园,以后让家族里最聪明的孩子去学宫念书!
侍卫们之中,也有二人主动出来,想留在这里为天子经营东南。
他们一个叫萧苦鹤,是萧皇后家中堂弟,一个叫陈焱,小白的大侄儿第五求定母族家的。
自从先太子妃去世,他们家族就在大晋朝堂逐渐淡出视野,还是第五求定继位,在自己外祖家里挑挑拣拣,选出了陈焱留在身边,后来小白继位,他提拔的新人有限,这些贵族子弟都是之前求定提拔的,他继续带着用了。
他们两个都是朝堂中已经没有家中长辈,但是还有财产的老贵族,迫切的需要功绩在洛阳露出头角。
有了人选,小白接下来就是给他们交待种植园的安排,各种植物怎么种植,农副产品怎么制作,需要多少工具,如何观天象预防极端天气,遇上一些事情可以一二三多少个预案……
这是小白交待最多的一次,他的稻种、茶叶、糖,这些东西一定不能被破坏!
忙着收拾东西的刘德听了一耳朵,心想这还真是受他们陛下重视,光是各种会遇到的事情,预案都已经列了十多个了。
他们忙着走,这事自然不会瞒着朱鸢人,在两个祭司和王子匆匆赶来询问的时候,小白也干脆的承认,还向他们发出邀请。
“你们都是聪明、有天分还努力的人,我在这里能教授的东西实在有限,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想办法去找越王,让他引荐你们去洛阳念书。”
小白看着他们三个,尤其是他们之中最年轻的朱武骆。
“还记得我和你们说过的洛阳学宫吗,虽然大晋人都要考,但你们学医的话可以只参加大夫的考试,作为仰慕大晋知识的番国,天子说不定愿意给你们恩典,让你们进去学个一段时间。”
-
小剧场
小白:百越,大晋版图中未来一块,现在已经摸在手里了,就是离拼好还差点时间
刘德等其他贵族子弟:什么野蛮落后的百越部落,这都是我们陛下看中的大晋子民,好,态度尽量好些
阿飘们放了心,第五小白并没有打算自己做靶子,他留了人在这里,让这些臣子替他看着大晋天子的种植园,希望没有那个不长眼的过来想劫掠种植园,朱鸢部享受同样待遇
但是那些甘蔗,还有被你特意造出来的茶,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呀,明年过年你能给我们供一点吗?
第236章 洪都
其他人都在收拾东西,小白最后给朱鸢王子和两位祭司上了最后一堂结课小课,告诉他们:“去洛阳吧,你们的聪明,留在这里太可惜了。”
“可这才是我的家。”朱武骆如此说到。
百越之地都算是中原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可这是他的家,他是朱鸢王子,肩负着朱鸢的未来。
“只靠你们,没办法对所有朱鸢人和宁海人负责。”
朱武骆看见这个神秘的异乡人抬起了他的眼睛,眼神毫不遮掩,如此直白的看向自己。
“你想让朱鸢变得更好,可你也在迷惑该怎么做。为什么不去洛阳,试着寻找答案呢。”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微生小白这种尖锐的姿态,分明他还语气温和的在对自己说话,却让朱武骆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
“你们可以想想。想去洛阳的话,就去找越王给你们开引荐信,可以报我的名字,我在越王那里,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跑来跑去给姐姐拿东西的第五茂路过,心想那是“几分薄面”吗,您一开口,什么我父王不给办啊。
小白没有继续劝说,进屋子里去了,给这三人留下了充足思考的时间。
朱武骆问两位祭司:“你们想去大晋的洛阳学习吗?”
宁海祭司低头看看自己苍老的手,摇摇头,“我已经太老了,宁海需要我。可我希望宁海的下一任祭司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带回宁海。”
朱鸢祭司是想去的,可他也还担心自己走后的朱鸢,自己的弟子才跟着自己没有几年,他若是不在了,后面的弟子怕是承担不起整个朱鸢的工作。
于是,他有另外一个想法。
“我想送弟子过去,让他去学习大晋的知识,再回来做下一任祭司。”
只是他还有些担心。
“大晋会这么轻松的就让我们去学习他们的知识吗?”
这朱武骆倒是并不担心,“大晋对我们又有什么忌惮的呢。”
他们朱鸢,人口、国土面积、国内资源,都没有什么能让晋人心动的,看看他们对朱鸢等国的称呼就知道了,统一称为百越,都不愿意吧他们这些小国看做一个国家。
“我们朱鸢,也要去大国的国都看一看,”朱武骆站了起来,“但是我不会去的。让我们朱鸢和宁海的年轻人去吧。”
朱鸢的客人走了,只留下了两个人在这里为他看守种植园,而邾苗也收拾收拾东西回越国,一给越王带天子的亲笔书信,二是回家和家人沟通交接自己手头的生意,紧接着就要带着士兵和大量物资运回种植园。
正在轮着铁勺炒青菜的越王听到宫人的通传,把第四盘青菜炒好装盘,放下勺子,擦擦额头上的汗,对着几个妃嫔说道:“你们先尝着,等我回来告诉我口感。”
越王自从迷上了炒菜,每天都格外的有精神,什么食材都会炒一炒,然后让后妃们给他品鉴,他准备完善陛下的菜谱,把每种食材最合适的制作方式和制作时间都摸索出来。
油、菜、盐,他就这几样东西,每天来回的折腾,不过由于炒菜是个连长安、洛阳都没有的新鲜玩意,在美食匮乏的大晋,这种烹饪方式已经将食材的美味程度提升了好几个度。
是以就算他一天只做一个菜,然后做个三四份不同火候不同时间的,妃嫔们也很乐意来给越王品尝,然后每人说个至少二十字的品尝心得。
至于相国,他忙着越国的榨油产业,进宫来发现越王就是沉迷做饭,就没管他了,放手让越王去完善他的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