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这又不是有高铁和飞机的后世,只能靠骑马出行的大晋,天天全国出差,这人都要累坏了,难怪那个第五白圭一脸沧桑。
  反正大汉的诸侯王们是觉得,刘彻这不做人的想搞推恩令就搞吧,要刮点钱他们也能出,就让他们一辈子老死在封地挺好,不需要想着怎么让他们发光发热。】
  刘德又带小小去了洛阳城外的扶仙宫。
  “太子死后,诸王都被打发去了封地,就只有陛下还没有封地,梁王的封号都是当时的皇太孙求来的。后太孙继位,给陛下划了肥沃的梁地为封地,不舍陛下就藩,要为他在洛阳修建王宫。
  陛下当时嫌麻烦,就要了洛阳城北的这里建个扶仙宫。
  当时这里还只有两三座宫殿,一处练剑坪和一处观星的楼阁,后来陛下在这里烧砖、冶铁、造纸、拉坯做瓷,这里就越发大了起来,人也越来越多……”
  刘德说这里以前是只有两三栋宫殿,但小小现在看见的,是好多建筑组成的建筑群。
  而他们过来的路上,路修的宽敞又平坦,也有不少住户,还看到了集市,这里俨然一个洛阳周边卫星城了。
  扶仙宫里头人来人往,路都四通八达,路标还标着哪里是造纸厂、印刷厂,哪里是瓷器厂,哪里是摘星楼气象台,哪里是冶金厂,整的跟个工业园区一样。
  直播间的观众们有弹幕的赶紧发,求着主播每一个都去看看。都是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发展科技,大家要看看他们这些人做的,和开挂的穿越者做的有什么区别。
  小小先去了造纸厂,扶仙宫的造纸厂规模也似乎并没有很大,不过所有的步骤都井然有序,还有一间屋子,里面放着不同的纸张。
  听闻刘德来了,特地赶过来的官重山介绍道:“这些都是扶仙宫自从尝试造纸以来所有的不同纸张。这里造的纸,都只是印刷书本所用,大晋各地也都有不同的造纸厂,供给各地。
  我们对纸的技术探索也一直没有停止,一直在摸索能减少伐木的造纸技术……”
  【有主播帮助,已经有了完善造纸技术的秦汉人都看得目不转。
  咸阳的墨家人看得连连点头,把所有尝试的法子都记录下来,成品也存下来,专门放了一个屋子,这不就是搞造纸博物馆了吗!】
  刘德给小小介绍:“这位是官重山,以前是明帝身边内官,造出纸后被陛下赐‘官’姓,是监制所所长,扶仙宫负责人,大晋所有印刷刊物的出版也都归他负责。
  重山,这是陛下新封的诸葛巡抚,日后要在大晋出巡,督察地方官员。”
  官重山对着小小一揖:“我来为巡抚介绍介绍我们扶仙宫。”
  小小是不知道怎么回礼的,但没关系,她有直播间的一对热心秦汉观众教她怎么做。
  混过了和人见面的环节,他们去了印刷厂。
  果然,第五小白压根没搞雕版印刷,一步到位就搞活字印刷。
  不过不同于胶泥块的字块,他这里的字块都是金属雕刻的,有固定的三套不同大中小尺寸,每个套尺寸里的字模金属块都一个大小,要印刷的时候挑出放进一块容器中,拼七巧板一样把字在容器里拼好,然后开始上油墨印刷。
  重山给小小介绍他发明的设计理念,要的就是便捷高效,字块清楚,一套能用上很久,说着,他拿了一个书页模板,灵活的挑出几个字来,在里面拼上,给小小演示怎么用的,很快的时间就印出一首诗来。
  在小小的记忆中,历史上的活字印刷打不过雕版印刷,是因为搞活字印刷需要大量制作字模,成本太高,有些书印起来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字。
  而且在活字印刷拍版时,需要工人也都识字才好排模版,对工人素质要求太高了,而且胶泥的字体没有雕版印刷灵活美观,还不能印插图,宋以后的明清商家普遍都喜欢用雕版。
  但是小白的这套活字印刷工具,字块又小,也能灵活改变字和标点符号,印出来的字那都是眼熟的仿宋,排好一页就开始印,完了取下来放回原处,丢没丢都一清二楚。
  【在看见这里印出来的那干净整洁的书页,有发达雕版技术的宋明清还好,他们往前的王朝那是一个比一个想要。
  技术的发展也是要从0开始慢慢迭代的,他们有些连纸都没有的王朝,再怎么弯道超车,那也要一点点来,慢慢积累经验。
  可一看见那大晋活字印刷的材料,想要的大家就熄火了。
  光是那些个不生锈的金属字模块,就比好几幅雕版都要来的贵了,印刷的时候还需要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文化素质,这是真的挺难的。
  那小子是有老天给他做金主,他们这些没有的人还是弄雕版吧,雕版挺好的,雕版还能搞插图呢。】
  瓷器厂里悠闲很多很多,这里人不多,一个个都不慌不忙,都眼睛盯着自己的东西 。
  这里摆着烧好的陶瓷,刚上釉的陶瓷,刚一次烧的陶瓷,还有才拉好坯等着干的原始造型。
  【除了秦汉和三国技术还差点,基本上唐开始往后的,大家的陶瓷技术都不差,难得能在这个环节好好点评一二。
  不过他们工艺好,人家原料好,看看那用来上色的矿石颜料,多少是我们现在都难找的了,想买,真的想买。】
  官重山为小小一一介绍。
  陶瓷厂洛阳和长安都有,长安做外贸,洛阳做内部商品。
  因为陶瓷是做的奢侈品,所以这里都不追求产量,只要质量,几个有名造型和最好的那些,都是我们陛下烧的,就在那里,是瓷器厂的宝贝。
  那些个可都是老师傅了,是我们瓷器厂的 宝贝,那个年轻的不是老师父,是陈留王……
  第251章 小小的大晋旅游季 三
  出了洛阳,小小身边不止一个刘德,还有几个御史府督察所和户部的官员。
  大家接了皇帝的命令,得知这位巡抚是个数学天才,只要眼睛一看就能快速算出人口数量和土地数量的统计学天才,因此,这些官员出行前就把行程给定好了,还把户部关于要去地方的数据也都背下了,准备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干活。
  都答应做巡抚了,小小也对这事不抗拒,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帮老同学打工。
  看得出来微生已经很努力了,宣讲各种基础的教育知识,普及天然能源,小小从洛阳往外走的路上,基本上每个村子里都能看到修的沼气池。
  家里人口多的,就自己修一个,家里人少的,就抱团集资修一个。
  就算不为了满村一起取火,村里人也想要沤出来的沼料做肥,沼气池的使用与分配也是能让村为单位的基层稳定下来的重要工具。
  【皇帝和官员们的看的真切,沼气作为能源的作用不小,作为肥料的作用更多,作为组织团结基层的工具用处更大。
  如果说皇权不下县是他们王朝治理成本有限,但大晋没这个治理成本,因为沼气需要专业的人年年来修检,通过沼气池的建立与检修,就能把村这个单位也并入到大晋治理之中。
  要不,他们也试着来试验搞搞?】
  不愧是能被微生挑出来给小小打下手的,这几个人,刘德是抱着剑的武力担当,同时也是表示他们这些人身份的刷脸工具。
  他跟着小白天天在外跑,选什么交通工具,走哪条路,路上会有几个驿站,这些他全都烂熟于心,一切路上的东西他都规划的刚刚好。
  至于钱,他不带这种玩意儿,太尉的孙子,陛下身边的红人,身上直接揣着几张有价无市的小额糖票,去一个城镇直接掏出来一张,有的是不认得刘德身份的当地富户来找他高价买。
  不过他们也花不了几个钱,因为他们的巡抚也不讲究排场,和他们陛下一样好养活,还能请他们吃喝。有时候她直接供盒饭,有时候会愿意和大家在野外烧烤,提供一些美味调料。
  那些美味的工作餐和饮料,味道绝了,就连她给的水果糖都是难得的美味。整日在外颠簸的大家,工作餐吃的非但没瘦,反而越发彪壮,现在他们已经是愿意把巡抚好好供起来。
  诸葛巡抚,咱别回长安了,我大晋领土大得很,咱慢慢巡视吧,统计工作有的做呢!
  要是能上网,高低这些人要在朋友圈天天炫。
  “家人们,谁知道啊,本以为是出来办苦差的,就,没想到……”
  “巡抚今日给我们提供的四菜一汤,红烧甲鱼的味道美到了我的心趴上!”
  “今天的我干活超积极,配拥有一颗橘子糖。[图][图][图]”
  至于这些东西哪里拿出来的,害,这是他们陛下亲封的巡抚,不该问的大家都懂。
  【别说他们这些跟着当差的人天天幸福了,他们已经是让主播间观众们都羡慕嫉妒的存在了。
  他们也想跟着主播吃工作餐,吃六天盒饭后吃一天四菜一汤,也想喝快乐水,吃水果糖,时不时能来个小零食解解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