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382楼(只醉清风):这也是官方一直对考古速度很慢的原因。一个从不听课的人,最后开了洛阳学宫和长乐学宫,发布招贤令,主持修书,牵头改字,编教材,两个学校轮着上课,带团队搞研究。
我们以前认为,那些大晋的知识爆发,是诸学派在圣天子手底下共同交流汇集的成果,结果随着考古,所有的一切,都是圣天子主动牵头,甚至亲力亲为办的。
如果排除他天君降临来救世济民的可能性,那就是他从小就是个天才,学什么都瞬间会了,沉默寡言是因为不想和笨蛋交流。
383楼(楼主):好久不见,没想到还能看见老熟人清风。
话说回来,难怪后面皇帝一定要把洛阳学宫改成纯文科学校,晋末疫病让学宫知识出现断层,也让地宫的存在知情人都没了,他们想学也学不了,科学技术以及思想的倒退是真的
384楼(只醉清风):好久不见。洛阳和长乐学宫下的地宫很大,存着两座学宫四百多年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文明结晶,如果是在其他封建王朝手上,只看他们对太监宫女制度的倒退,就可以想想他们必定不会用来做什么好事。
庆幸是我们现在发现了这些大晋文明
385楼(泡泡茶壶):说实话,在我们也越发强盛的现在,考古出来了大晋文明,感觉像是我们也到了强盛阶段,并且我们在好好发展自己,上天愿意让我们发现这些曾经的辉煌文明
386楼(斤斤计较就是我):我说个暴论,因为我们现在又要成为地球独一档的强势文明了,终于能开始接近当时大晋在全球的中心地位,配得上我们中央之国的名字,所以有资格看到上个文明的遗留资料了。
387楼(晚风星辰):其实其他王朝也没差过,就是的确没有像晋一样,成为周边所有人心中的地上天国。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那也是工业革命时代,外部有人环伺,内部官僚资本主义还不断压迫,逼得我们必须抛弃不合时宜的帝制。
要知道就算是那个时候,我们周边也都服服帖帖的,不敢乱动,生怕成为我们那个高压时代的出气筒。
388楼(楼主):说回圣天子,在考古史料之前,我们看到的晋书上,记载的是齐王第五信之得了圣天子传道,退位后去终南山修道,活了九十八,成了道宗之首,是在道教和民间的故事里,他成了寿星的原型。
在《昭明起居录》里,这个传道就很具体了,就是天子登基后和老二聊天,人家好奇天子的修炼,天子就和他说了,还给他送了本亲手写的道经。
天子和还是齐王的求道真人这一次谈话,就是我们现在道宗的起源,道宗的很多基础理念最早的记录已经可以追溯到这里了。
我以前一直觉得道宗把求道真人定为自己祖师爷,但是把传道源头定为圣天子是给自己贴金,后来发现我是小丑,比起被统治者们偷偷修改过的历史和民间文化,道宗的记录还居然是真的。
甚至现在的《道经》,有可能都是圣天子写给齐王的那本。
而齐王也是真的信,修着修着把自己修到98,别说是兄弟里活的最久的了,历史名人就没比他活的久的。
但是传授《道经》的圣天子,却只在人间待到了80,因此关于他这个“白日飞升”,真的想想都让人会动摇自己一直以来的科学思想。
389楼(默默然):最让我感觉恐怖的,不是这个在他降生的第八十个夏至离开,而是他送走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兄弟,似乎彻底了无牵挂一般
390楼(爱即是罪):求道真人能照着这个修炼,还时不时去找天子开私课,活到98,对圣天子来说,活到98,哪怕是一百,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还是个大夫,上朝有哪个臣子有点什么不对,他都会提醒人家保养,吃什么、喝什么、怎么锻炼,他都操心,好些个老臣子,还有圣天子带大的几个孩子,都能活到七八十,妥妥的高寿。
但他偏偏就是在八十这个节点,“白日飞升”。
你说他要是死的,我觉得不太可能。
可要是真“飞升”……
所以现在对这段的解释,大家如果不是认为他真的飞升为神仙,去做了天帝,那要么就是晋人自己神话君主,要么外星人来接他了。
391楼(楼主):写《随驾笔谈》刘德的,活到了七十多,在圣天子六十多的时候去世,《新字旧事集》公孙丞相活到了九十,天子最后送走他的时候也就四十二呢,但是《昭明起居录》一直都在记录,从周劼到他儿子,两代人一直都跟着圣天子工作。
因为文帝第五宁知道晋人都奉圣天子为人间真神,她继位都没有改年号,在圣天子走后也不改。
由此可见晋人心中圣天子的重要地位,所有人都认可圣天子神明的身份。
也难怪在晋末时,出生在夏至的哀帝自杀后,第五的宗室们都彻底绝望,所有人都知道大晋真的无力回天。
392楼(大鸟胃):以前看晋末争霸的电视,就很心疼小小年纪的末帝喋血祭坛,现在知道大晋的史料越多,越是心疼他。
曾经的大晋实在太过辉煌,以至于人人把大晋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和圣天子同在夏至出生的他,从小都是受到大人们怎样的寄托,当他失去意识前,看到上天并没有为他惩罚逆贼,小小的他又会是怎样的绝望?
第265章 论坛体:扒一扒神秘的大晋皇帝 四
393楼(只醉清风):大晋的崩溃是全方位的,确实已经无力回天了。
先是极端气候和时疫爆发,连大晋精英的两座学宫都断了传承,蜀中地震,蜀盐无法往外运,南北的粮食都大面积减产,供应不上的糖让糖票为信用的货币兑换体系崩盘。
粮食减产,土地多的大户还能过,小户人家活不下去,坐拥大面积土地人已经不想向从前一样给朝廷交税了,瞒报说自己受灾,朝廷也没能力下基层去查了。
权力一旦出现真空,就会有人自动填补。手里握着军队的地方将领们要么自己拥兵,要么和地方大户合作,在惠帝时候,中央事实上已经管不到地方去了,只是那时候大家都还愿意尊第五家为主,没想晋死。
在重新了解晋人对圣天子的狂热崇拜后,我现在甚至认为哀帝上位的时候,扶立他继位的周维未必就想挟皇帝以令天下,不然他大可以再选个年纪更小的。
明知道第五承德是被两京的宗室官员们寄予厚望的未来皇帝,他也还选了第五崇德来登基,从长安跑去洛阳,给他操持一个在洛阳的祭天仪式,日子还选的冬至……
你说周维还念着晋室不,我觉得他是念的。
394楼(大鸟胃):我也这么觉得。
以前天天骂周维,觉得他气焰嚣张,逼死哀帝,但是现在结合最新的大晋史料来看,周维是真想匡扶晋室,带着小哀帝去祭天,也是希望上天能告诉他们,晋还有救,他周维可以和小皇帝一起,如同昭明年间的君臣和睦一样,把大晋拉回正轨。
但是谁也没想到,小皇帝自己不干,宁可在祭坛上自杀。
看见小皇帝尸体的那一刻,他是在哀叹大晋再也无力回天,还是忧虑自己将会成为天下人所唾弃攻伐的对象呢?
395楼(楼主):气氛怎么突然这么焦灼了?晋末的忧伤我们先放放,继续看看晋的辉煌吧。
要说后面王朝确实很可恶,《晋书》偷偷删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昭明四年,他们就只说圣天子东巡,看自己兄弟们,把兄弟们都劝回洛阳,然后收了封国。
这个叙事里的圣天子,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政治家形象,我看出来那些人自己是很想这么对兄弟了。
然后那年的大事是瘸腿老汉入京击鼓,带着洪都王后的血书来状告洪都王,御史府就派了单陵去处理这事。
什么叫春秋笔法,这个故事里完全就能看出来。
事实上,圣天子目的地就是南边百越,看诸侯王也是顺路的,而且每个回京的兄弟,老二老三终南山修炼养老,剩下的都找到了自己发光发热的岗位去实现人生价值去了。
他去了百越的朱鸢部,还给人做大夫,救治部落得了血吸虫病的民众,被当地人视为天神。
嗯,连在外人眼里他也是天神,难怪晋人天天想他,做梦都想第五崇德是他转世了。
然后他就在朱鸢搞种植园,留下了植物的种植手册和茶叶、糖的制作方式,还带着俩小的,直接就去洪都,就那么凑巧的遇上单陵,直接亲自处理了又一个人渣兄弟。
第一次看到这里,我不明白这有什么需要哪些皇帝删掉的史料,看到后面他出洪都干的事情,我才明白过来皇帝们恨什么
396楼(大鸟胃):说真的,我就说凌迟这种刑罚怎么就找不到源头,原来源头被后面皇帝夹了。他们可太不想别人知道圣天子昭明四年都去了那些地方,干了那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