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让天下晋人不会再被饿死……”念着这句话,亲眼见过天灾和饥荒的穆王孙一时竟怔住了。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说up主在开玩笑,史书上从未有过对圣天子这一方面的记载,连刘德、公孙弘、官重山这些人的记载里也未曾听闻。
但是大家,刘德《随驾笔谈》记载的,昭明二十年,圣天子要给成非出版文集,里头有一首歌颂大晋繁华的赋,被圣天子删掉了。
圣天子是个基本不怎么夹人作品的大方君王,成非一堆写他的诗赋,各学派对他又夸赞又颇有微词的酸话记录他都不在乎的,为什么他偏偏删掉了成非的那一首?
你要知道他是非常认可成非才华的,就连成非骂第五家祖先的诗他都允许出版,就因为成非文才过高,骂的也是事实。
而被圣天子删掉的那一篇赋,只是因为成非夸大晋百姓“丰衣足食”。
古代不比我们现代,真正穷苦的人家或许还能靠劳动力勉强能混口饭吃活下去,但他们也是真的衣不蔽体。
在离我们最近的朝代,也就只有拥有不少土地的地主才勉强可以说是过的丰衣足食,而在生产力低下的两千年前,如果说是丰衣足食,最低也是小贵族或者军功起家的新地主。
我们都知道,圣天子眼中,宗室、贵族、官员,和无名无姓的广大黔首,都是他的子民。
显然,圣天子删掉这一段话,只是因为他认为大晋还没有这样美好,成非夸过头了。
如果是普通的帝王,他们是不会介意这样的夸赞。
而从不介意成非写作题材的圣天子,却因为自己没有让大晋达到这个程度,删掉了成非这一篇赋。
那up我认为圣天子有一个让天下晋人都丰衣足食,不被饿死的心愿,是不是很合理?】
合理,太合理了。
晋人不知道后世帝王会喜欢听什么样的夸赞,但是他们自己从前的国君爱听什么,他们可太清楚了。
如果对他们的国君说,国境之内,百姓衣食富足,那国君们会高兴的不能自已。
只要国家里数得上名字的贵族能过得好就行了,那些姓名都没有的贱民日子过得如何,没人会在乎。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会在乎成非这一篇文章的圣天子,的确是在乎他治下的所有百姓。
也是,他毕竟是面对燕的暴民,都能只身下马,同他们说话,还给他们田地、粮食的人。
【up知道还是会有人反对,说圣天子人就是诚实,从不说谎,他治下的百姓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所以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称赞,不能说明他就有这样的心愿。
大家别急,继续听我讲。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土资料显示,厨神越王的厨艺也是圣天子教的,并且根据重山的回忆录,圣天子以前小的时候,还会给他的好大侄儿搞点营养品,炖个汤,磨个豆浆什么的。
会做饭的美食家,肯定也是欣赏美食,爱吃美食的。
那么为什么有关圣天子的记载,是他常年茹素?
别的君王吃素,那吃的也得是什么上好的山珍,什么灵芝之类的,豆制品更是花样百出做素菜。
而圣天子吃素,就是每天早晚喝个一碗稀粥,还什么小米粥,杂粮粥一起来,让我时常担心他身体的营养问题。
并且既然他自己如此擅长美食,越王也如此擅长美食,为什么圣天子不是支持兄长发展美食行业,而是让越王投身教育行业?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晋的粮食真的不够吃!
美食做的花样百出,需要的调味品香料也会很多,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分出劳动力来。
然后美食制作过程中,食物的消耗也会成倍的增加。
毕竟面对好吃的东西,我们都是能吃多少吃多少,而对普通的杂粮饭,大家能吃饱就行。
别人也就算了,圣天子他还能吃不饱?
光是礼仪里写的荤素美食,圣天子都碰也不碰,分明有能力吃素也吃最顶级的素,可他偏偏在吃的上都不如他的官员。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就连这点劳动力都不愿意浪费在自己的吃饭上,二是他知道大晋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他于心不忍。
因为不忍,所以在去河套三城后,看见那里被胡人劫掠后,百姓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模样,他让太尉好生负责安抚百姓。后面两年,升级三郡武器时,云中郡守顺便死命给自己郡里搂铁农具,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长在深宫,也算驰骋过疆场,更见过百姓。
重农的君主那么多,大家春耕都会重视,也不乏有君主会自己耕种,但能培养农业人才,直接把农事发展成农学的君主,圣天子是独一份的。
虽然在晋几百年里,大晋都还没有能达成让百姓丰衣足食的目标,但是我们后人现在达到了。
而且晋人过去为了这个目标而埋藏留存的那些种子,现在对我们依然有重要作用,你们的农学研究,就是托起我们现代农学的巨人肩膀。】
后人说这话时语气都有些哽咽,晋人头一次感觉自己有些听不懂了。
两千多年后,连寻常贱民,都能够衣食富足了?
第五崇之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弟弟未来的很多伟大志向,但这个让所有晋人,包括贱民都能衣食富足的志向。他还是觉得过于宏伟,得问问清楚,万一只是后人瞎想呢。
“小白,你真的想让全天下人都丰衣足食吗?”
还长在深宫的小白没见过外面的模样,他清楚封建社会应该都好不到哪里去,但他也想知道:“有多少晋人,会死于饥饿和寒冷?”
第五崇之诚实道:“如果真如后人所说,你认为所有在大晋领土上的人都是晋人,是你的百姓子民的话,那无人清楚这些晋人的数字。”
姓名都不曾有的人,是贵族和豪强家中的奴隶。
现在的大晋,从前的诸国,能知道的也是会给他们上税的人,很多人都入不了统计名册。
第五崇之问小白:“你认为他们都应该能穿衣吃饭吗?”
小白沉默半晌,说:“我只是不喜欢人被饿死、冻死。”
第五崇之心情复杂地摸着他的小脑袋:“比起愿意帮助百姓解决不平事,你这个愿望……”
至此,第五崇之终于明白,为何其他君主皆有谥号、庙号,而小白只是“圣天子”了。
第300章 观影番外完
【数学家的头衔自不必说,我们现在都在用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是圣天子编撰的,洛阳学宫和长乐学宫的数学课也都是他任教,太史局测算星辰轨迹,制定立法的时候,他也参与工作,数学能力有口皆碑。
化学家圣天子,这就要看白登山天星科技园出土的兵器了。
这些兵器各个造型优美,名字好听,但比它们本身存在更重要的,是圣天子铸造它们的实验记录。
这些取名却没有被拿走的兵器,毫无疑问都是精品,但在圣天子眼中,也无足轻重。只是因为它是天子铸造,天子留了名,所以这些剑不能被轻易拿出去,就一直作为实验样品放在了白登山。
不同金属的性质,耐火砖的烧制,高炉炼铁的技术……
有化学家圣天子的存在,才有了冷兵器时代大晋对周边的绝对压制。
大晋的兵器和骑兵装备,都是经过精准配比,把硬度、强度和重量,平衡到极致的存在。】
作为将军,还不是太尉的刘奉也眼神渴望地看向小白。
“太子殿下,这个兵器……”
绝对领先优势的冷兵器,能是什么样的?
就算不如单于王剑和镇南剑,那些剑也把把都是精品,绝对的好剑。
而这样的精品,居然只是作为样品白白挂着……那其他实装的武器和战甲,又能是怎样的精品?
能搞吗,什么时候能搞!
公孙弘按下刘奉:“天下初定,应当休养生息,文教为先。”
纸张,印刷都没影呢,兵器就更不着急了。
【音乐家圣天子,这个称呼是来源于成非的诗《乐天篇》,讲的就是圣天子祭天亲自奏琴,动人的乐声不止让天为之欢喜,还让听众无不触动的故事。
圣天子向来都从实际出发,从不夸张,所以尽管没有影像留存,我们也很相信这个头衔。】
小白:“……”
要不你们还是怀疑怀疑吧。
我虽然对我的音乐水平不会怀疑,但我对那个我居然如此舔天道很是怀疑。
平行世界远在天宫的天帝震怒,直接给年幼的自己一道天雷让他清醒清醒。
什么话,什么叫舔,这是我和老板的双向奔赴!
【雕刻家第五小白有作品可以证明。
小的玩意儿有玩具,从明帝墓中出土的,圣天子送给他好大一侄儿的,玉石积木,各个大小、尺寸一致,能拼出的玩意儿多了去了。
而大玩意儿,让我们隆重请出去年刚从黄河里捞上来的《万神殿诸神之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