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第29节

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第29节

  教育局的局长又怎么了,有本事弄死沈浪啊。
  自己没本事,还想让他们冲锋陷阵,得罪沈浪的事情,他们能敢干?
  而且还不是枪毙的死罪,沈浪都没动手。
  等江灿进去了,人家局长拍拍屁股走了,沈浪还不得拿刀砍他们啊。
  江灿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了!你又是断肋骨,又是钱被抢的,这是故意污蔑我呢,想让我把牢底坐穿,让我后天没法去秣陵一中复读。
  难怪我成绩这么好,整个县一中没有学校招我,合着背后有教育局局长坐镇。
  你们沈局长害得我好惨,祸害我的名声,抢走我的大学名额,之前险些害死我,如今见着我知道真相,又冤枉我打人偷钱,想让我坐牢。”
  她走到马巧云的跟前盯着她,“你们这些恶人就没有孩子吗?你们这么没有良知,就不怕孩子遭报应。”
  马巧云大怒一把扯过她衣领子,抬手就要甩她巴掌:“我让你个贱人胡说八道。”
  啧,有钱人打人都一个模样。
  江灿偏头躲过:“你诬陷我还敢动手打我!我跟你拼了。”她抬手‘啪啪啪怕’的扇马巧云巴掌,“你个黑心烂肺的毒妇。”
  马巧云都被打蒙了,嘴角都被打出了血,挨了十来巴掌后,何秘书和警察去拦,江灿不等他们动手,已经停了手。
  何秘书心里着急,不能让江灿继续胡说:“江小姐,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没影的事情,就这么胡诌,别给自己招来祸事。”
  江灿:“我从小到大那么好的成绩,从没有发挥失常过,高考时也考很好,估分时估了610分,怎么就没有考上呢?我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咬着牙选择了复读,又被人诬陷名声,被学校开除,我连个复读的高中都找不到,跟个过街老鼠似的被人咒骂,那么阴暗的日子我都咬着牙坚持了过来。
  眼见着日子总算好起来,你们又时不时的来打砸毁我摊子坏我生意,让我没有一天的安生日子。
  我要去秣陵一中复读,我能调回自己的档案了,你们当然害怕,想釜底抽薪送我坐牢?
  就你们高人一等是不是?你们不是人啊。”
  何秘书打断了几次都没能成功,都被江灿的声音压过,等到江灿说完,他赶紧道:“江小姐怎么能这么想,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事情,谁也不能在这事情上动手脚,沈局长为人公正最重教育,不会容忍有人这么做的。”
  江灿:“是吗?也不知道沈局长或者沈局长的亲戚家,有没有成绩很差却考上了大学的孩子。据说,挺多的。沈局长的千金沈嘉嘉,沈局长的侄子沈方洲,还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
  呵呵,沈家祖坟冒了青烟啊,这沾亲带故的,都是文曲星下凡,不用学习,就能上大学。”
  何秘书有些头皮发麻,这江灿实在难缠,知道的竟然这么多,沈家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当初就该下狠手!他再次警告道:“江小姐,请你慎言,要是没有证据……”
  石榴巷子的邻居大为吃惊。
  蔡婆子:“唱了这么一出戏,就是这个目的!”
  难怪要给两千块钱,合着把江灿害的这么惨?之前她还纳闷呢,这江灿看上去也不像是个不三不四的,还以为是因为沈浪管着,才收了心呢。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住的稍远一点的邻居都跑过来凑热闹了,听着这些,简直不敢相信。还有人顶替别人上大学?
  江灿嘲讽:“证据?这很难吗?”
  能考上大学的都不是蠢人,以前是没有反应过来,根本没有往这方面想,就想她之前一样。
  他们很快就会反应过来。
  也许之前也有人反应过来,但迫于现实,只能放弃,人总要活着。
  如今江灿站了出来,正面刚上沈家,只要她平平安安的往前冲,后面会有人跟上来的。
  抢占的是大学名额,被顶替的是光明未来,谁能甘心?
  何秘书不停地说江灿空口白牙的污蔑教育局局长,江灿冷笑,“你们不也空口白牙的污蔑我打人抢钱?何秘书,你知道温明找人污蔑我开饭店下毒,最后为了不道歉,赔偿我多少钱吗?”她比了个手势,“八千块钱。你们沈局长直接打白条设局让我蹲大牢,多大的脸啊。”
  何秘书没办法,不能再让事情继续扩散下去,牵涉到了替上大学的事情上,影响太恶劣,他道噶:“都是误会。马姐眼睛不好使,认错了人。”
  马巧云肿着一张脸,不得不低头:“对不起,都是我没看清楚。看到人往这个方向跑,还以为……都是我的错。”
  江灿冷笑:“提起顶替大学的事情,害怕了?”
  马巧云咬牙给了自己两个嘴巴子:“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江灿倒是挺想让马巧云赔钱,可惜马巧云滑跪太快,她道:“下次别再瞎了眼了。”
  四个警察疏散了人群,蔡婆子几个人赶紧溜了,他们是真没想到江灿这么厉害,当初只动口不动手,真是江灿心慈手软了。
  看看那马巧云的脸,肿的跟癞蛤蟆似的,这会儿都是用眼睛逢看人。
  张玉宁摸着肚子出神,江灿真考上了大学?她的名声都是被人污蔑的?沈浪娶了个大学生?
  江灿开了店?别人还赔偿八千块钱?
  八千块钱啊,得买多少东西。
  还有江灿手上和手腕上戴的首饰,真是金的吗?
  沈浪家的日子这么好了?
  她越想越觉得烦闷,掐了一把梁凯文,“回家。”
  梁凯文:“你先回去,我过去看看浪哥。”
  张玉宁顿时捂着肚子,“嘶,我肚子疼。”
  梁凯文赶紧扶着张玉宁,“严不严重?我抱你回家。”
  躲t在背地里的沈卫中和赵玉芬也是腿肚子哆嗦,一个沈浪他们还能用孝道压一压,再加一个江灿,他们干不过。
  沈卫中:“还是算了吧,咱们上去就是送人头的。沈浪倒是不打咱们俩,可江灿打啊。反正钱也收了,事情也办了,没办成不能怪咱们。那女的这么难搞,一千块钱也就够咱们下午闹一场的。”
  赵玉芬也这么想,两人对视一眼,头也不回的跑了,阻止江灿上学这事情,谁有本事谁上。
  反正好处已经收了。
  跑出几十米开外,赵玉芬气的直锤头:“那贱蹄子真考上大学了?以后能是个大学生?沈浪怎么这么好的福气!咋就不是咱们珍珍嫁个大学生呢。他可别跟着那贱蹄子离开了县城,到时候影响了小旬。”
  沈卫中:“大领导不让她上大学,她能上的了?我看他们俩一个都好不了,最好一起完蛋,这院子也能给咱们继承,到时候一卖。再添点钱,咱们也买套商品房。”
  赵玉芬一想,又高兴起来,骂了一句:“死没良心的,有钱买院子,没钱孝敬长辈,白把他养这么大,当初就该掐死他。”
  真掐死就好了,就彻底影响不了小旬的地位。
  -
  江灿:“我明天去豫省大学,都到了这个份上,沈嘉嘉凭什么还能安心的在学校念书。”
  沈浪:“我陪你一起。”
  江灿觉得不能影响沈浪赚钱,她自己去省城就行,只要不忘偏僻去,不会出问题的。
  沈浪:“明天主要是给各个大集配货,不少商家手里的货都卖完了,柱子和詹均卓一起就行。”他哪能让江灿自己去,路上碰到点什么,他上哪儿找个这么好的媳妇。
  江灿点头:“先买房子,买完房子就去。”
  次日一早,江灿先去了一趟饭店,跟方圆说道:“今天不开业,我去趟省城,看看到底是谁在豫省大学读书。你跟小玲招呼一声。”又在黑板上写了歇业一天。
  沈浪出门也早,他骑着自行车直奔沈家。
  沈家两口子都是食品厂的员工,住在食品厂家属楼,家里没人,外头还挂了大锁头,窗户外头还加了防盗窗。
  这套房子还不小,两室一厅。
  两口子睡朝阳的大卧室,沈珍睡在背阳的小卧室。至于他,阳台有一个小折叠床,那就是他的位置,夏天好过,冬天就遭罪了,四处漏风,被子又单薄。
  小时候熬过去了,稍微大一些,他闹了几场后,再妇联的劝说下,他的折叠床从阳台挪到了客厅。
  等他更大了,为了不饿肚子,开始跟着人混,能吃口饱饭,后来,能吃上肉了。
  两口子这时候已经管不住他了,还是会提着皮带追着他打,但他跑得快,就算跑不快,也能抢过皮带勒住两口子的手,再找人半路吓唬吓唬沈珍。
  两口子就不敢怎么样了,他回来的也越来越少。
  他那时候总觉得,自己不是两口子的孩子,怎么就光疼沈珍不疼他呢。
  他越发喜欢在道上混,他打架打的狠,又跟着人学了武术,就更会打了,走到哪里都被人喊哥。
  可惜,比他更大的大哥得罪了人,被抓了起来,后来还枪毙了。他运气好,觉得不妥,没有跟着,躲过了一劫。再加上他年龄小,才十五六岁,也没有人追究他。
  他亲眼看了大哥被枪毙,他就不再混了,因为打架厉害,成了棉纺厂的保安,日子不咸不淡的继续混着,偶尔从棉纺厂里买一些布料卖出去,还能捞不少外快。
  如今,折叠床已经消失了。
  沈浪看着玻璃上映着的自己,不再是那个可怜的小孩儿了,他拿着砖头直接砸了玻璃,把几扇玻璃砸的稀碎,又把砖头朝着屋里扔了进去,砸到了彩电,发出‘嘭’的一声巨响。
  干完以后,沈浪头也不回的走了。
  邻居一看是沈浪,都不敢吱声,当做没看到,都在屋子里竖着耳朵听动静。
  等没声音了,邻居凑近一看,好家伙,沈家刚买的14寸大彩电被砸烂了。
  真是太好了!!!
  还让赵玉芬继续嘚瑟啊!
  就赵玉芬出口成脏的臭德行,邻居都恨死了,看到她家遭殃,早饭都能多吃两碗。这两口子也是有毛病,运气好生了对龙凤胎,怀孕的时候到处炫耀,说肚子里是两个带把的,结果孩子出生以后,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这也是好事,别人都羡慕不来,结果这两口子只疼女儿,生怕儿子过得好一点。这不是有毛病吗!
  沈浪骑着自行车离开,去买房子。
  等房产证拿到手时,还不到九点,他直奔汽车站,就看到江灿正在门口等他,正好赶上九点发车的一辆班车。
  上了车,找了位置坐下,沈浪揽过江灿,把她按在怀里:“靠着我睡一会儿,等到了地方,我喊你。”
  江灿最近也挺累的,但她不觉得困,精神还特别好,她无数次的期待自己能考上大学,能坐上去往省城的汽车,彻底的离开寥县。
  这次是她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离开寥县。
  沈嘉嘉,我来找你了。
  第27章
  长途汽车到了豫省客……
  长途汽车到了豫省客运站后,江灿和沈浪跟着乘客们一起下了车,两人也没什么东西,就背了一个斜挎包,里面就装了点卫生纸和一把磨得锋利的菜刀。
  不是特别大,跟成年男子手掌一般大,磨得锋利,切肉非常利索,为了走哪带哪,还专门订做了一个刀鞘。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省城,马路宽敞,高楼林立,比着寥县不知道好了多少。
  寥县大街上偶尔才有几辆小轿车,这里可就多了。车站旁边是一个女人,打扮洋气,烫着小羊卷发,戴着大墨镜,踩着高跟鞋,手里拿着大哥大,倚靠在一辆桑塔纳前。
  就跟电影里的摩登女郎一样,让人侧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