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拆迁,我有一栋楼 第71节
梁凯文和张玉宁是不请自来的,柱子并没有给两人发请柬,更没有邀请两人过来帮忙。
从小玩到大的情意已经没了。
但梁凯文不能不来,如今是唯一修复关系的机会。
他来到这院子,看到院子里的一切,都有种不真实感,他小时候常在这院子里玩,当时的院子是泥土路,房子是土胚房,被人家的院子都重新盖了砖瓦房,何家的院子一直没有变化。
如今,这房子建的如此气派,红砖绿瓦的二层小楼,院子里留了两块菜地,其他地方都是水泥路,那么的干净。
更何况院子t里还停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那是柱子的车吗?他都买车了?
他的心拧成了一团,呼吸都变的艰难。
当初都是不如他的人,如今怎么过的这么好?
柱子从房间里走了出来,他比着过去黑了一圈,也更加健壮,明明长相和过去一样,可就是让人觉得不同,更加内敛,似乎需要仰望。
梁凯文笑着说道:“梁子,婚房布置好了吗?我和玉宁过来搭把手。”
柱子看着梁凯文,到底没有发火,这大喜的日子,来者是客,他道:“都布置好了,你媳妇大着肚子呢,休息要紧。”
张玉宁笑容和煦:“我不碍事。”
以前她根本不会这样对着柱子等人这么笑的。
梁凯文:“怎么没见浪哥和嫂子?在婚房里吗?走,咱们进屋忙。”
张玉宁:“江灿也在婚房?她怀着孕怎么能进婚房?多不吉利啊!难道是没有怀孕?都结婚半年了,还没有消息吗?”
柱子当下冷了脸,“你要是来搬弄是非的,直接滚蛋吧,我们家不欢迎你。”
张玉宁眼圈一下子就红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梁凯文赶紧打圆场:“玉宁没别的意思。”
柱子:“今天没啥要帮忙的,你们先回吧,这人来人往的也不安全。要是愿意,明天就来喝杯喜酒。”
梁凯文和张玉宁的脸同时黑了,梁凯文勉强笑道:“柱子,那我们明天再来喝喜酒。”
他拉着张玉宁离开。
每一步都如同针扎一般,他不知道沈浪住哪里,却是一直关注着柱子的,他明明拆迁得了巨款,但还是很忙,这两个月很少出现在寥县。
他和詹均卓都在跟着沈浪忙工作。
寥县棉纺厂已经没有货源了,他们还卖什么东西啊?
他迫切的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他无数个夜晚都在后悔,如果他能够相信沈浪的话,买了搪瓷厂的房子,如果他能够一直跟着沈浪干活……
他越想越痛苦,甚至忍不住想,他要是没有结婚,该多好!他还是跟在沈浪身后混的梁子。
他明天还来,一定要见到沈浪。
柱子在楼下抽了一根烟,等烟气散了以后,跑上了楼。
房间里的气球已经粘好了,满屋子喜庆,又给楼梯扶手上也沾满了气球,院子里挂上了大红灯笼,接了电线,打开灯后,满院亮堂。
晚上摆了两桌,年轻人一桌,长辈们一桌。
六个热菜和一个汤。
都是大盘菜,鸡鸭鱼肉都有,汤是酸辣小鱼汤,特别好喝,一人一大碗,吃完能出一身汗。
饭后也没什么活了,江灿与沈浪骑着柱子家的自行车回家,轿车留在柱子家,都装饰过了,还是停在院子里安全,不然上面的装饰要被调皮的小孩给弄坏了。
到了家以后,沈浪心情有点低落,江灿还以为他是不写想做高数题,不过不想做也得做,趁着两人都有时间,她赶紧给他补补课。
沈浪觉得做高数要死要活,但是心情低落还真不是因为这个,他低头抵着她的额头:“对不起,咱们结婚时,太仓促了。”
江灿伸手环着他的腰,亲了他一口:“乖,做完这一页。”
学习上没得讨价还价。
腊月二十六日。
沈浪与江灿早早的起床,天还没亮,沈浪便起床去了何家。
何家找大仙算过了时间,六点出门,八点十分接亲回来,九点四十要到家,不能耽误十点的吉时。
路上肯定有人拦车要喜糖要喜烟,得留够充足的时间。
江灿不用去那么早,不过她也起来了,背英语单子,又写了几张试卷,九点多的时候从家里出发,坐着徐娆的摩托车一起到何家。
婚车在九点四十多回来的,新娘子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婚纱,脚上是一双红色的高跟鞋,头上戴着大红色的盖头,被一身西装的何丰年抱下婚车。
喜婆婆开始洒喜糖、喜馍馍、喜钱。
江灿与徐娆也挤在前面看新娘子,跟着抢了喜馍馍和喜钱。
喜钱有一角、两角和伍角的,江灿在地上抢了一些,和人一起争抢特别好玩,她抢了两个喜馍馍和两个硬币,一个一角一个伍角。
大人都在抢,小孩子就更喜欢了,喜婆婆往哪里撒,一群孩子就往哪里冲。
到了吉时,新郎和新娘子拜堂成亲。
一群人往院子里挤着去看新郎新娘,徐娆和江灿站在外圈吃喜馍馍,馍馍很小,馍皮上点了喜点,也沾了灰尘,撕了馍皮子吃。
这是喜馍馍,吃了有福气~
江灿还给沈浪留了一个呢。
拜堂后,新郎抱着新娘子回婚房,还有闹洞房的环节,拿苹果让新郎新娘一起吃苹果,再让新郎新娘挤气球,一阵一阵的喊叫声从房间里传出来。
特别的热闹。
江灿和徐娆都要被挤扁了,关键是啥也看不到,最后受不了,还是下楼算了。
等闹完了洞房,几个青年抬着新郎官下了楼,要去闹新郎,在房间里闹不开,去楼房后头闹腾了,其实就是整新郎。
把新郎扔高高,绑树上之类的。
沈浪慢悠悠的跟在后面,路过江灿时,还伸手掐了掐她的脸,江灿把喜馍馍塞给他,他也没撕掉馍皮,一口吃了。
刚刚凑热闹的人又跑去看闹新郎了,二楼就空了出来。
江灿与徐娆上楼与新娘说话。
新娘已经这会儿头发有点乱,正在重新梳头发,婚纱裙外头披上了红色的羽绒服,这大冬天的,还得是羽绒服保暖。
徐敏大大方方的与大家打招呼,让大家吃喜糖。
房间里放了一盆的喜糖呢。
大家都夸徐敏的婚纱裙特别漂亮,一般人家谁舍得买这么贵的裙子,还只能结婚穿一天!可见何家家底是真厚。
江灿、徐娆也是认识徐敏的,之前一起吃过饭。
徐敏是个幼儿园老师,长得甜甜的,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人也特别温柔,说话细声慢气的,平日里跟孩子们接触的最多,人很单纯没什么心眼。
和这样的小姑娘相处会特别简单。
快十一点的时候,开席了,江灿与徐娆在二楼与新娘子一同吃的饭,大家年龄都不大,很快就聊了起来。
陆续上了八个凉菜,凉拌猪耳朵、凉拌猪头肉、凉拌牛肉、凉拌牛肚、炸小鱼、凉拌黄瓜、水果罐头、炸花生米。
何家的一个嫂子端了一个铜壶:“黄酒热过了,大家都喝一些,暖和暖和。”
煮黄酒时还加了红枣枸杞,酒味不重,甜滋滋的。
众人都夸好喝。
隔了一会儿开始上热菜,热菜也有八道,地三鲜、醋溜白菜、红烧鸡、水煮肉片、香辣虾、红烧鱼、红烧肉、红烧肘子。
汤是羊肉汤和老式鸡蛋汤。
这一桌席面太漂亮了,没谁家办酒席能这么阔绰,都是硬菜!其他人家办酒席能有两个硬菜都是挺好的了。
关键还特别好吃,不少人打听做饭的厨师是谁。
有一桌坐的都是妇女,大家也讨论着席面。
“二傻做的!我刚刚看了,做饭特别熟练,味道还这么好,二傻现在真是出息了。”
“别二傻二傻的喊,人家叫方圆!”
“我亲戚家闺女初二回门,能不能请方圆做席面啊?”
“那肯定不行,我跟方圆打听了,他不接做席面的伙计,也是柱子结婚,才会空出来两天,他现在可是大饭店的老板,每天可不少挣,哪有功夫给人做席面。”
“谁能想到方圆现在这么有本事!以前也没听说方圆会做饭啊。”
方圆如今这么有本事,关键还单身啊,家里有未婚适龄女孩子的,心里就惦记上了方圆。
接着话题又绕到了这席面上,大鱼大肉全是硬菜,何家小子实在是有出息,他能这么出息,都是跟着沈浪混呢。
“那辆轿车都是沈浪的呢!昨天看他开着车过来的。沈家老头子老太太也是脑子不好使,把这么出息的儿子给赶走了。”
吃饭时亲热聊天,等最后一道鸡蛋汤上来时,大家就跟接收到了信号一样,拿起塑料袋子开始装剩饭剩菜。
至于能抢多少,就看手速了!
抢到好菜的满面笑容,没抢到的有些气馁,哎,多好的肉菜啊!!!
吃了饭以后,大家陆续离开。
新郎那一桌还在喝呢,江灿让徐娆先走,她等沈浪一起回家。
徐娆也没有推辞,骑着摩托车先走了。
又过了个把小时,主桌喝趴下了一半,新郎被抬回了婚房,沈浪也从酒桌上下来,一个姑娘小跑过去,伸手要搀扶沈浪:“浪哥,你没事吧?我扶你。”
沈浪皱着眉,伸手把人推一边:“离我远点,滚。”
他手劲大,小姑娘直接被推倒了,委屈巴巴,“浪哥,t你推我!”
詹均卓哈哈大笑,扔了一个花生豆到嘴里,指了指沈浪:“已婚男人,离远点儿?懂?我倒是未婚的,你可以搀扶我。”
小姑娘眼泪都出来了,掩面跑了。
詹均卓:“切,还以为脸皮多厚呢。”
沈浪四处找人:“灿灿,灿灿。”
江灿本就关注着,听到动静后趴在二楼栏杆往下看,沈浪笑着朝她伸手:“媳妇儿,咱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