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奇幻玄幻>都说了我很强的!> 都说了我很强的! 第117节

都说了我很强的! 第117节

  杨皇后抬头看了眼被乌云遮蔽住的月亮,心下有了几分明悟,再看宫人们手里的提灯尤且亮着,不禁稍稍安心一些。
  她叫掌事女官把凤仪宫的内侍和宫人集合起来,让身型健壮的洒扫内侍分成四组,中间混杂上身量高大些的宫人,持着提灯,在后宫里巡视敲锣,震慑人心,以防内宫生乱,有人借机为祸。
  同时又说:“今夜过后,凤仪宫中的内侍宫人,每人赏银百两!”
  众人听得信服,齐齐应声,领命而去。
  这些人走了,亲信女官劝她关上宫门。
  杨皇后微微摇头:“现在把门关上,让出去的人心内不安,别说是指望他们安定人心了,他们自己就先恐慌起来了。”
  她叫人去取了进宫前祖父赠予她的宝剑。
  拔剑出鞘,三尺寒锋照亮了她的眼睛。
  杨皇后手腕用力,归剑入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家连影子都没露,就能叫你变成瞎子聋子,一扇门难道能挡得住?”
  她将剑搁置在手边,重又坐回到窗前去:“就在这儿等。”
  杨皇后神色沉稳,举止从容,众人原还有些忐忑,见状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再听见远处近处都有锣声回荡,心绪愈发地宁和起来。
  如是不知过了多久,众人就听见宫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很杂乱,没有章法。
  因杨皇后稳得住,侍从们也没露怯,迎上前去,喝问道:“大胆,什么人竟敢擅闯凤仪宫?!”
  那几个人跑到近处,侍从们将提灯往上一抬,照亮了尹贵妃苍白如纸的脸孔。
  侍从们吃了一惊。
  尹贵妃却什么都顾不上了,牵着两个孩子,横冲直撞地就要往凤仪宫里跑。
  侍从们尤且惊愕,杨皇后的近侍宫人却已经过来了,呵斥道:“都是干什么吃的?哪有不经通禀,就要往里闯的道理?!”
  又上前去,一丝不苟地朝贵妃福身见礼:“都这么晚了,宫里边又不安宁,您怎么来了?”
  侍从们回过神来,慌忙上前来拦贵妃母子。
  尹贵妃无暇言语,只想入内去寻杨皇后说话,然而庭院里被人拦住,前方又有皇后陪嫁宫人这个拦路虎……
  她心生绝望,不由得跪下身去,同时又按着两个儿子屈膝跪下,流着眼泪,以头抢地:“娘娘,求您发发慈悲,救救我们母子吧,您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
  杨皇后坐在几乎没有光亮的内殿窗边,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
  她想起从前在做太子妃的时候,尹氏为庄贵妃鞍前马后,几次下她的面子。
  想起尹氏生下第二子之后,踌躇满志,居然鼓动朝臣上疏,以无所出为由废黜她这个皇后。
  新仇旧恨。
  原本她这时候应该有很多话可以说的。
  但现在杨皇后什么都不想说了。
  她起身出去,到尹贵妃面前,很平和地告诉她:“起来吧,我救不了你们。”
  尹贵妃额头已经被磕破了,殷红的血液顺着额头,染红了她的脸。
  她眼睛里有绝望的光芒瑟瑟地在闪烁,推搡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让他们管杨皇后叫母亲。
  尹贵妃说:“娘娘,我可以即刻自裁,以后他们就是您的孩子!”
  “我没有在跟你讲条件。”
  杨皇后戚然地看着她,又说了一次:“我真的救不了你们。”
  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
  一旁的宫人仿佛看见了鬼似的,倏然间惊呼一声,回过神来,下意识捂住了嘴。
  杨皇后抬眸看了一眼,只觉得遍体冰冷。
  庭中不知何时来了一位紫衣学士,冠帽上的黑纱裹挟着死亡的召唤,在夜色中静静地飘摇着。
  他很平静地说:“请贵妃和两位皇嗣往章德殿去吧。”
  杨皇后听得一怔,回过神来,又觉得不对——贵妃的反应好像太平淡了。
  她再一低头,便见贵妃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起身来。
  不只是她,两位皇嗣也是如此。
  母子三人神情木然,眼眸漆黑,像是三架木偶一般,转过身,向外走去!
  杨皇后与贵妃并没有什么交情,同两位皇嗣更无情谊,只是此时此刻,同在风暴之中,不免物伤其类。
  她忍不住叫了一声:“这位学士……”
  那位紫衣学士默不作声地看着她。
  杨皇后从他身上感知到了冰冷的杀机。
  她顿了一下,才低声道:“贵妃和两位皇嗣……”
  “没有贵妃,也没有两位皇嗣。”
  那位紫衣学士很平静地说:“杨四娘子,天亮之后,会有人接你回宁国公府的。”
  ……
  偌大的皇城好像是一个负伤的人,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流血。
  杨皇后独自在黑暗中静坐了一夜。
  等到第二日拂晓,晨光将露之际,贵妃母子三人与那位紫衣学士之后,终于又有一位新的客人过来了。
  九九穿一条石榴裙,步履从容,站在庭院里,对坐在窗边的她说:“杨四娘子,跟我来吧,你母亲在外边等你。”
  杨皇后神色复杂地看着她。
  说起来,这其实是她们第二次见面了。
  之前贵妃生日,在宫中设宴,她们曾经见过一次,只是没有说过话。
  此时此刻,在这等关头见到了九九,让她心中有了某种明悟。
  杨皇后站起身来,走了出去,对着九九深施一礼:“想必是九九娘子设法保住了我的性命……”
  “算是交换吧,”九九坦然受了,又说:“杨少国公站到了我这边。”
  她将杨皇后——现在该叫杨四娘子了——搀扶起来,同时也说:“世子夫人曾经给我指过路,对我是有恩的。”
  “四娘子你呢,从昨晚的行径上看,也是个好心人,好心人有点好报,总归也算是个还不错的故事吧。”
  杨四娘子默默地听着,还是没忍住,问了句:“贵妃和两位皇嗣呢?”
  九九领着她往外走,捎带着看了她一眼,说:“杨四娘子,你得学着忘记不存在的人了。”
  杨四娘子听得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却没有多少情绪。
  高兴,恼怒,释然,亦或者惊愕?
  什么都没有。
  她只觉得虚无。
  恍恍惚惚地叫人依照自己昨晚所说,厚赐了一众侍从们。
  日头还没有升起来,四下里苍茫一片,能看见有人影在活动,但也只是影影绰绰的。
  杨四娘子听见了流动的水声。
  有人在冲洗地面。
  一股淡淡的腥气弥漫在空气之中。
  杨四娘子再没有说什么。
  如是随从九九一路来到承天门外,便见早有马车在此守候,近处站着一人,远远看见她们,便快步迎了上来:“慧生!”
  杨四娘子快步过去,伸臂抱住了世子夫人,哽咽道:“阿娘!”
  母女俩紧紧拥抱着,一处流泪,回过神来,又一起向九九行礼。
  “你们真是太客气啦,赶紧回去吧!”
  九九笑眯眯地朝她们摆了摆手:“这边的事儿还没完呢。”
  世子夫人怔怔地看着她,一时百感交集。
  任凭她如何聪敏,也决计猜不到数日之前往宁国公府去询问自己庄太夫人到底是个什么人的,那个据说是生来心智有损的小娘子,居然会在数日之后,伸手保住了自己女儿的性命!
  如何也想不到她会有这样的造化……
  当真是万般感慨,凝结于心!
  母女俩再三谢过九九,就着将散的朦胧雾气,一道离开。
  九九望着她们乘坐的马车逐渐远去,也长长地舒了口气,背着手,步履轻快地向着某个方向去了。
  裴熙春的身形在空气中浮现出来,在后边叫了声:“九九。”
  九九回头看他,学着猫猫大王的样子,抖了抖眉毛:“嗯?”
  裴熙春有点不解:“大清早的,你上哪儿去?”
  “去京兆府啊。”
  九九伸个懒腰,笑眯眯的,理所应当道:“我答应了很多人,要去帮他们审案子的嘛!”
  应承出去的事情,怎么能不践行?
  说完,朝他挥了挥手,慢慢悠悠地离开了。
  裴熙春怔住了,稍有恍惚地注视着她的背影,良久无言。
  ……
  经历了一夜的戒严之后,不只是宫城,这偌大的都城也如同一个受了伤的人似的,迟缓地挪动着步子,慢慢地愈合着伤口。
  寻常百姓可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但他们总归能意识到,变天了。
  一夜之间,街上的行人少了许多,他们都在暗地里进行观望,可即便如此,也仍旧有人不顾动荡的时局,大清早赶到了京兆府门前。
  大概是因为太想抓住这一丝清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