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街 第121节
女孩已经十一岁,个子却很小,更像是八九岁的样子。
于卿儿的小组成员一共三人,于卿儿、羊丹雪以及四十多岁的老演员孟景胜,孟景胜年龄最大,大家都叫他孟哥,他是于卿儿小组的组长。
羊丹雪擅长在镜头前表现,看到帮扶学生张小花,她显得尤为热情,女孩个子不高,羊丹雪半蹲下来和对方说话,看到女孩脸上有黑灰,她亲昵地用手给对方擦干净。
组长孟景胜也挺关心女孩,问了女孩很多问题,你父母在家吗?他们在哪里工作?身后背着的孩子是谁?为什么不想读书?如果哥哥姐姐能帮你你还愿意继续读书吗?
女孩有些怯生,尤其还要面对节目组的摄像头,眼前还都是光鲜亮丽的大人,她几乎是问什么答什么,也不多说话,可能害怕自己说错,眼神局促又无辜。
于卿儿站在一旁看着,没去参与和小女孩的互动,等羊丹雪和孟景胜在镜头前攒够了观众缘,打算去小女孩家里看看家庭状况,于卿儿便从衣兜里拿出一条巧克力,安静递给小女孩,然后揉了揉对方柔软的发顶。
于卿儿以前有些厌世,但自从去了聂家,她整个人平和了许多,不再讨厌身边每一个人,她记得自己八九岁的时候最喜欢吃巧克力,所以她把自己的巧克力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接过巧克力,仰着头,有些喜出望外。
然而于卿儿太漂亮了,女孩不敢说话,便是小心翼翼拿着巧克力,对着手里的东西又是好奇又馋嘴,这个东西她之前在学校电视里见过,是吃的。
女孩家里一共四个孩子,张小花是长姐,身后用背带背的孩子是家里最小的弟弟,父亲在外面工作,一年仅回来两三次,母亲腿脚残疾,行动不便,于是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便落在了长姐张小花的身上。
女孩家里条件很不好,破旧的平瓦房,家里没一样值钱的东西,破鞋子旧衣服随处可见。
羊丹雪去跟张小花的母亲说话,节目组的跟拍小哥也扛着摄影机跟上前,可惜女孩母亲不擅长普通话,沟通相当困难,两个人基本上是鸡同鸭讲。
了解帮扶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所有人第二天收拾行囊离开山区,随后坐飞机前往一线城市山马市,大家在山马市酒店里休整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聚集城市中心广场,节目组工作人员给大家公布具体任务。
于卿儿第一次感受到明星的人气原来那么夸张,众人聚集小广场上,周边围了一群黑压压的吃瓜群众,他们被一条警戒线阻隔在外,男女老少簇拥在一起,一个个举着手机录视频或者拍照,更有一些明星粉丝团高举牌子应援。
没过多久,节目组工作人员用话筒宣布任务内容:“所有人员请注意!请记住你们的任务!每个小组今天只有300元的支配资金,用于今天一整天的开销,你们仅有八个小时的时间去赚取更多善款,这些善款将用于资助你们的帮扶学生,去圆她们的上学梦,赚取善款最多的小组视为胜出,请大家努力完成任务!”
“下面是任务的一些限制和要求,第一,为防止大家偷用自己的私房钱,破坏比赛的公平性,你们的包包和手机必须上交;第二,解散后大家自由活动,城市的各个地方你们来去自由,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回到这里集合,如果迟到将按照不同比例扣除善款以作处罚;第三,大家可以用一切办法赚取善款,但不能利用名气要求路人捐款,否则视为违反规则;第四……”
节目组工作人员一共列出十几条规则,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各种限制,要求十分严苛,大家听完皆是一筹莫展,抗议连连。
有人开玩笑提议,要求节目组多给一点支配基金,三百块打个车都不够,节目组负责人否决了他的请求,并祝大家一切顺利。
大家按照要求上交包包和手机,组长去领支配资金,然后带领组员到一旁商讨对策,跟拍摄影师尾随其后。
孟景胜将三百块支配资金摊开,问:“这三百块吃喝拉撒和交通费全在里面,你们有什么想法?”
他在问旁边的于卿儿和羊丹雪。
羊丹雪想不出来,皱着眉道:“这任务太难了,我们要上哪儿搞钱?”
孟景胜也叹了一口气,一时没有头绪。
旁边一直不说话的于卿儿突然开口:“这钱能平均分给我吗?”
孟景胜看过来:“你想要分钱?”
于卿儿应声,神色坦然。
面对明星成员,她并不奉迎,也从不降低自己的姿态,明艳的小脸总有一种淡淡的死感。
年轻男明星私下讨论过于卿儿,觉得她是这次节目里最漂亮性感的女生成员,当大家知道她年龄仅十九岁,是节目里年纪最小的成员,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十九岁,刚成年不久,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段还十分稚气,面对比自己厉害的人眼睛会冒金星,然而几日相处下来,大家发现于卿儿挺自我,别人的情绪对她而言根本不重要,她的姿态摆得很高,加上她体态好,长相美艳,年轻貌美,她比他们这群明星还更像明星,最后大家都在猜测,她的家境应该非同一般,否则养不出这般娇贵的气质。
“你有什么想法吗?”孟景胜问。
于卿儿:“没什么想法,我只是觉得三个人分头行动效率会更高。”
羊丹雪轻蔑笑了一下,道:“本来三百块支配资金就够少了,你拿走一百块,我们这个小组还能干什么?”
“能干什么?”于卿儿看她,淡笑:“能干什么这就要你自己想了,三百块并不比一百块多多少,未必凑在一起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你说呢?”
于卿儿的语气有些盛气凌人,气场很足,羊丹雪暗暗吃惊。
孟景胜拿不定主意,有些举棋不定。
他看了看于卿儿,又看向羊丹雪,道:“羊丹雪,你觉得呢?”
羊丹雪冷笑:“她想分就分吧,我都可以。”
孟景胜点头,将手里的三百块分了出去。
“我们真的不需要讨论方案?”他问。
于卿儿将钱塞进裤兜,平淡道:“什么方案,你说吧?”
“……”孟景胜尴尬了两秒钟,拍板决定道:“那就分头行动,各自想办法拿到善款,大家记得提前回到这里,一定不能迟到。”
羊丹雪冷眼旁观,不愿表态。
于卿儿轻点头,戴上黑色太阳帽潇洒离开。
于卿儿一个人离开,节目组安排两个工作人员跟随,一个负责监督,一个负责跟拍。
于卿儿先是去一家便利店,用一百块给自己买了一个几块钱的雪糕,然后蹲坐在马路边一边吃雪糕一边思考问题,又过了一会儿,她站起来,穿过市区马路的斑马线。
马路对面有一家大型超市,她走了进去,在超市里闲逛,摄影师一直跟在后面,也不说话。
超市里不时有人看她,她全不在意,走到超市文具区,她看了很久,最后买了油画布框、颜料、画笔和水盆,打算靠卖画挣善款。
颜料罐她不敢多买,因为资金不足,她只买她可能会用到的颜色,其他能自己调出来的颜色一律不买。
一起付钱,一共消费91元,她还剩下几块钱。
出了超市,看到超市购物车旁边有废弃纸箱,她上前拿走一个油皮纸箱。
有工作人员欲言又止,她们想告诉于卿儿纸箱是扫地阿姨收集的可回收废品,它们不是没人要,于卿儿笑笑解释:“借用一下,我会原封不动还回来。”
超市出口有一个休息区,那里摆了几张桌子和凳子,旁边转角是公共卫生间,一切便利都有了,于卿儿干脆在这里画画,懒得去找其他地方。
她先去洗手间打了一盆水回来,然后找个位置坐下,摆好油画布框,用油皮纸箱的面板做调色盘,便开始专注作画。
摄影师和监督员陪在身边,像是两个透明人,没人干预她的行动。
摄影师大概很喜欢于卿儿的颜值,拍摄过程中不时怼着于卿儿的脸拍,各种角度,各种瞬间。
当然,于卿儿整个绘画过程也被他一一记录下来。
于卿儿第一幅画的画框是40厘米乘以60厘米,这一幅画她画得
最认真,用了近乎五个小时,在期间颜料未干的间隙,她同时画另一幅,间或穿插涂色。
这幅画她画的是一对裸男裸女,以她和聂尧做原型,两个人在床上拥抱陪伴,氛围里带着几分颓废,几分堕落,几分温馨,以及岁月静好。
当然,敏感部位没露,她私下可以放大胆去画,此刻录制节目面对几千万的观众,画风总要婉约一些。
于卿儿太熟悉聂尧的身体了,他的一切都在她的脑海里,所以画男人的身体于她而言并不困难,画她自己反而有些局促。
五个小时后,这幅最大的油画完成。
将这幅画放到一边晾干,于卿儿换了洗笔水,又开始补画另外三幅画。
时间有限,另外三幅画构思要简单一些,一幅是落日黄昏,一幅是花瓶与花,一幅是色彩丰富的抽象画。
她作画的地方是公共区域,身边从一个人都没有,到旁边围了一圈的路人,她丝毫不受影响,始终处于忘我状态。
有不少路人对她的画产生兴趣,尤其那一副情侣画,暧昧且美好,色/情却有限度。
“小姑娘,你的画卖不卖?”有人问价。
于卿儿回道:“卖,你出多少?”
那人开出价格,于卿儿不满意,干脆不回答,手上的画笔却没停。
有第一个人开价就有第二个人开价,几幅画的价格慢慢水涨船高,而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第98章
筹集善款山马市是一线城市,人们……
山马市是一线城市,人们生活水平很高,同时也更注重生活的美学价值。
于卿儿画画虽然快,但线条以及纹理的创造却十分流畅独特,色彩的搭配、层次和表现力也近乎满分,整体视觉效果极具冲击力。
不同画家有不同的绘画风格,绘画呈现出的效果也和画家本人的性格息息相关。
于卿儿性格热烈,张扬肆意,想法天马行空,以致于她的画也格外奔放独特。
唯独那张情侣画,她想象的是她与聂尧的场景,内心是安宁的,所以笔触也温柔细腻一些。
一开始有人出价一千要买走那幅情侣画,见于卿儿不答应,价格慢慢从一千涨到了六千,于卿儿还是不卖。
等她画完最后一幅抽象画,她指着情侣画道:“这一幅画不卖,其他三幅画落日黄昏五千,花与花瓶三千,这幅抽象画是两千,有人买吗?”
人群响起低低议论声,似在评价这些画值不值。
又见节目组的摄像头一直对准着于卿儿的画作,作品这样一经曝光,有了知名度没准转手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人群中不乏有人有赌徒心理,当即买下了落日黄昏,节目组监督员代收五千转账。
第一幅画卖出去,第二幅第三幅也就不愁卖了,果然用不到十分钟,两幅画也分别被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轻男人买了下来,节目组监督员分别代收一个三千一个两千,目前于卿儿筹集的善款是一万。
于卿儿并非漫天要价,她十三、四岁卖过几幅画,售价是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之间,当时买下画的都是她父亲的朋友,说不好他们买画的意图是什么,可能是出于她父亲或爷爷的情面,可能是出于她的才华,也可能是出于她早熟性感的萝莉外表……
眼下这几幅画因为时间不充裕,完成度不够,于卿儿在绘画上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这几幅画她标了较低的价格,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贱卖了她的画。
于卿儿把工具和颜料全丢进盆子里,拿那幅情侣画准备离开,有人追上来想出一万块买下情侣画,于卿儿还是不卖。
她问了一下监督员,距离任务结束时间还有多久,对方回复还有一个半小时。
因为手机上交,于卿儿没办法看时间,监督员便成了她的时间播报员。
于卿儿拦住一个路人,问她市区哪栋楼售卖奢侈品手表或者包包,对方指了指四百米处一栋摩天大楼。
为了节省时间,于卿儿带上那一幅情侣画跑向了那座大厦,跟拍摄影师也举着摄像机奔跑跟随,镜头画面一路颠簸。
进入了大厦,于卿儿坐电梯直达奢侈品楼层,大厦客流量不多,毕竟有钱人还是占少数,乘坐电梯没有花太多时间。
到了第58层,于卿儿和摄影师几人走出电梯。
于卿儿在各大奢侈品店走廊外寻找她的目标客户,那些穿衣打扮不及格的女士,她问都不问,审美不及格自然也欣赏不来画作。
看到脖子戴大金链子一脸暴发户相的男人,于卿儿也选择自动忽略,暴发户更不可能买画,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暴发户老板学会了附庸风雅,愿意掏出钱包买画,然而于卿儿时间有限,她不想在小概率上浪费时间。
看到背基础款奢侈品包的女人,于卿儿也自动忽视,这些人兜里的闲钱不多,大概率也不会花钱买画。
于卿儿走了一会儿,走到一家古驰鞋子售卖店门口,看到一个美妇人拎着一个爱马仕包包走在鞋子的展柜区,表情淡漠又阴郁,旁边两个穿制服的导购员毕恭毕敬跟随,于卿儿知道她找到了她的目标客户。
奢侈品店装修十分气派,高奢精致的气息扑面而来,普通人囊中羞涩一般没有勇气踏入店里,然而于卿儿不是一般人。
她落落大方走进店里,来到美妇人身边,道:“女士,你要看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