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80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80节

  可越是如此,他们反而就越开心。
  太孙英明,大家的富贵才有保障。
  太孙要是平庸,他们反而要担心了。
  还是那句话,与其说他们绑定的是太子,不如说绑定的是太孙。
  因为太子只是常遇春的女婿,没有血缘关系,且常妃已经不在了。
  而太孙是亲外孙,有血缘关系的。
  大家自然先天倾向于血亲。
  于是,不少人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是否现在就表明立场,从支持太子转为支持太孙?
  可这么做也有风险,太孙还是太年轻。
  即便表现的不凡,也远未到发声的时候。
  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先等等再说。
  反正到现在为止,太子和太孙的利益是一致的。
  忠于一个,就是忠于另外一个。
  等父子俩有分歧的时候,咱们再选择支持谁就可以了。
  朱雄英并不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看到这么多悍将,他心中难免有些激动。
  有些人激动容易出错,有些人激动往往能超水平发挥,朱雄英就属于后者。
  只是听蓝玉介绍了一遍,他就能准确叫出每一个人的名字,并说出那人的事迹。
  他带着这些人一起缅怀了,当年跟随常遇春时的峥嵘岁月。
  对大家的功劳表示了肯定。
  一番操作下来,彻底获得了这群老将的认可。
  从今往后,大家支持他,不再单单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外孙,还因为他个人魅力。
  在夸赞过大家之后,他又隐晦的告诫众人。
  要低调,莫要居功自傲,莫要做违法乱纪之事。
  死在战场你们是英雄,要是死在大明律法下,就是所有人的耻辱。
  “我希望看到的是,大家都能光彩的活着,与大明同享富贵。”
  “我们一起共创君臣佳话,不让前人专美于前。”
  “不希望看到,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发生。”
  “更不希望后人将我们,当做君臣反面典型来看。”
  蓝玉一拍桌子,起身说道:“太孙殿下说的好。”
  “以后大家低调做人,不要居功自傲。”
  “若谁违法乱纪,我蓝玉先把他给收拾了,免得脏了太孙的手。”
  众人本来挺热血沸腾的,听到蓝玉这话,都很是无语。
  大哥,咱们这些人里就你最狂好吧。
  在庆功宴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陛下下不来台。
  全大明也就你一个了。
  也就你是太孙的舅公,否则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不过不管咋说,太孙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让众人都非常高兴。
  纷纷表态,一定谨遵太孙之命。
  之前还在想,是支持太子还是太孙。
  现在啥都别说了,肯定是支持太孙啊。
  陈景恪全程目睹,也不禁感慨,朱雄英身上的政治资源太丰厚了啊。
  不算朱元璋给他的,仅仅是常遇春就给他留下了,至少十几位侯爵级别的追随者。
  伯爵以下的更是数不胜数。
  蓝玉就更不用提了,是他最大的支持者。
  就这实力,放在别的朝代都能直接掀桌子了。
  直接拿刀架在皇帝脖子上:
  你确定不让我当太子?
  我允许你重新组织语言,再说一遍。
  要知道他才十岁。
  等再过几年,接手一部分朱元璋给他的资源,天下藩王一起造反,都掀不起多大浪花。
  只能说,这皇位太稳了。
  自己不出问题,别人连想都不用想。
  又聊了一会儿,其他人相继离去,就只剩下朱雄英、陈景恪、蓝玉三人。
  蓝玉主动对陈景恪说道:“陈伴读,我那外甥生性混账,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陈景恪没想到他竟主动道歉,连忙说道:
  “永昌侯太客气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误会而已,我并未放在心上。”
  蓝玉叹道:“哎,想我姐夫一世英名,怎么会生出这么混账的儿子。”
  陈景恪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别人怎么骂自己外甥都行,他要是跟着骂那就不合适了。
  借着这个话题,陈景恪和蓝玉也算熟识起来。
  而且他发现,蓝玉虽然骄纵,但对自己却相当客气。
  还不是那种假客气,是真的客气。
  这一度让他想不通,要说是因为自己太孙伴读的身份,明显不可能。
  蓝玉连朱元璋都敢顶撞,太孙伴读算个老几啊。
  他只能怀疑,或许是因为自己的医术?
  不过聊了一会儿,渐渐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确实和医术有关,但真正的原因是自己救了太孙两次。
  蓝大将军竟然带着点江湖气,这让他也不禁感到有趣。
  官场和江湖气,完全不搭嘎的事情,竟然真的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了。
  也难怪他能继承常遇春的政治资源。
  在军中讲义气,宫里又有靠山,可不就混的开吗。
  三人不知不觉就聊到了迁都,聊到了军户改革。
  考虑到蓝玉是军中大将,军制改革需要他配合。
  朱雄英也就没有隐瞒,直言道:
  “确如外界所传,朝廷准备废除军户制,启用全新的军制。”
  “啊这……”蓝玉很是震惊,不是说找借口掺沙子吗?怎么又变成真的了?
  不过这次他没有再激动的跳起来,而是问道:
  “太孙,你可知道陛下准备采用何种新军制?”
  第157章 陈大师教我生儿子吧
  陈景恪代为回答道:“新军制并非出自陛下之手,而是太孙设计的。”
  蓝玉惊呆了:“啊?这……这……”
  他很想说太儿戏了吧。
  虽然很支持朱雄英,可他才几岁啊,能设计出什么好军制来?
  莫非陛下老糊涂了?
  但这话说出来就太伤人了,到嘴边又换成了:
  “不知太孙设计的军制是什么样子的?”
  陈景恪自然能看出他的想法,知道他不信任太孙的能力。
  这才是正常的,不因为是自己人就盲目相信。
  “太孙以为军制越简单越好,就建议使用军功爵加募兵制,永昌侯以为如何?”
  蓝玉再次惊讶:“啊?这……这……”
  只不过这一次是真的感到震惊,作为军人他太了解军功爵是什么东西了。
  朱雄英很满意他的表情:“永昌侯以为我的这个建议如何?”
  蓝玉斩钉截铁的道:“好,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军制了。”
  “若推行此法,我大明将士必将奋勇杀敌,扫平北元指日可待。”
  陈景恪明知故问的道:“就怕大家习惯了军户制,有人不愿意改。”
  蓝玉断然道:“不可能,若推行军功爵制,绝不可能有人留恋军户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