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96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96节

  毛骧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回道:“李善长说,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朱元璋‘噌’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身:“丁斌在哪?”
  毛骧强忍住上翘的嘴角,回道:“臣已经将其秘密带入京中,陛下随时可以提审。”
  朱元璋说道:“带我去见……立即将他秘密带入宫中,不可被任何人知晓。”
  毛骧回道:“是,臣这就去办。”
  看着他退出大殿,朱元璋又下了一道命令:
  “去找太孙和陈伴读,就说我有急事,让他们即刻回宫。”
  等内侍离去,他脸色变得阴晴不定。
  他自然不愿意相信李善长会谋反。
  可毛骧说的实在太清楚了,由不得他不怀疑。
  他也有怀疑会不会是屈打成招,所以才要亲自见丁斌一面。
  本来是想自己出宫的,但此时他连毛骧一起怀疑了。
  怕对方故意诓骗自己出去,伺机行刺。
  所以临时改成了,将丁斌秘密带入宫中。
  而毛骧毫不犹豫的就去带人,反而增加了可信度。
  这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从大殿退出,毛骧无声大笑,大功到手了。
  上次天降异象,群臣集体将脏水往他身上泼,朱元璋冰冷的眼神,让他陡然明白过来。
  自己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实则危在旦夕。
  但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拼命讨好皇帝,以求活命。
  如何才能向皇帝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赵瑁案已经查的差不多了,地方大户也被扫了好几遍,靠这个案子是不行的。
  想来想去,还是胡惟庸案最适合。
  于是他借着赵瑁案的幌子,开始私下追查胡惟庸的党羽。
  结果还真给他找到了线索。
  有人指认,胡惟庸的一名仆人,竟然藏匿在丁斌家中。
  一开始他也怀疑,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污蔑。
  虽然他着急立功,可也不想得罪李善长。
  于是就找了其他人去辨认,都说是胡惟庸家的下人。
  这下由不得他不信了。
  但直到此时,他依然没有怀疑李善长。
  在他看来,大概率是这个下人匿名躲在丁斌家里,想玩一出灯下黑。
  小概率是丁斌和这个家丁认识,所以想包庇。
  不过不管是哪种可能,这都是一件功劳。
  于是他就秘密将这个家奴抓住审问。
  那家奴自然扛不住诏狱的酷刑,很快就招了。
  然后就得到了一个,让毛骧激动到颤抖的线索。
  是李存义将他藏匿在丁斌家中的。
  这一下,不但把丁斌拖下水,还把李存义也牵扯了进来。
  一个是李善长的外甥,一个是他的亲弟弟。
  这要是证实了,那就是泼天大功啊。
  但给毛骧十个胆子,也不敢去碰李存义。
  于是他就将目标放在了,在外地任职的丁斌身上。
  再次秘密抓捕,连夜审问。
  有那个家奴在,丁斌也没扛多久,就全招了。
  而且他还把李善长给供了出来。
  得到这份口供,毛骧有多震惊,可想而知。
  还有比这,更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东西吗?
  看到这份口供,皇帝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不会轻易放弃自己。
  那么自己的命就暂时保住了。
  事关自己的小命,他一点都没耽搁,火速回京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
  毕竟李善长和李存义都身居要职,没有朱元璋的命令,他也不敢动手抓人。
  他自然也知道,皇帝不会轻易相信自己。
  所以把那家奴和丁斌一起押送进京。
  果不其然,皇帝根本就没有问口供的事情,而是直接要见丁斌。
  早有准备的他,立即将丁斌和那家奴带进了皇宫。
  朱元璋先见了那家奴,此人已经不成人形,可见被折磨的不轻。
  但他的脸部没有任何伤口,可以很清楚的辨认面容。
  这是毛骧故意为之。
  这名家奴得知面前的就是皇帝,吓的屎尿齐出。
  还不等审问,就倒豆子一般什么都说了。
  包括他的身份,在胡惟庸府上是做什么的,又怎么得到李存义庇护的等等。
  朱元璋脸色铁青,什么都没说,转身去了另外一个房间,见到了丁斌。
  丁斌的情况比那个家奴好太多,身上并没有多少伤。
  可见并未遭受多么严重的拷打。
  在见到朱元璋后,他也是双腿一软跪在地上。
  朱元璋看着他,语气冰冷的道:“隔壁的声音你也能听得到,那家奴所言可是真的?”
  丁斌身体一抖,伏地道:“是……是真的。”
  朱元璋右手紧紧的攥成拳头,手背青筋凸起:
  “胡惟庸许诺,事成之后让李善长当淮西王,也是真的了?”
  丁斌浑身抖如筛糠,伏在地上不敢发一言。
  朱元璋什么都懂了,无尽怒火和杀意从胸腔喷涌而出。
  他是如此信任李善长。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同乡,还是他亲自举荐的,两家还有姻亲关系。
  按照古代官场的潜规则,谁举荐的官吏出事儿了,他本人也要担责的。
  李世民为何推倒他赐给魏征的碑?
  就是因为魏征举荐的人,参与了太子李承乾谋反。
  所以,朱元璋有一万个理由,可以处置李善长。
  就算不将他杀了,削爵罢官也没人能说什么。
  可是朱元璋没有做任何处罚,还让李善长统领御史台,就连李存义都毫发无损。
  为什么?
  因为他压根就不信李善长会谋反。
  可现在,事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李善长是没有和胡惟庸同流合污,可以他的身份地位,知情不报形同谋反。
  更何况他的亲弟弟李存义,已经事实上参与了谋反。
  最让朱元璋无法原谅的,还是来自于私人感情方面。
  他对李善长是如此的包容和信任,结果就换来了这个?
  感受着朱元璋身上散发出的杀意,毛骧大气都不敢出。
  他很想说,要不要将李存义和李善长都抓起来审问。
  可始终鼓不起勇气。
  他以为朱元璋会自己下令,可等了半天,都不见皇帝开口。
  就在他焦急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开口了:
  “将二人的口供给我。”
  毛骧心下疑惑,这还不下令?要口供做什么?
  手上却不敢迟疑,连忙将两人的口供呈上。
  朱元璋一把抓过口供:“将两人看好了,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妄动。”
  说完转身离开房间。
  只留下满腹疑惑的毛骧。
  什么情况?竟然没有下旨拿人?皇帝是提不动刀了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