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9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9节

  王弼眼见如此,立即改变策略,分兵。
  他将先锋队一分为五,并对另外四个偏将说道:
  “只管往敌人扎堆的地方冲锋,人冲散就走,不要让敌人聚集在一起。”
  然后他自己带着大部人马,直接向着北元王廷腹心地带杀去。
  他的任务就是发动突袭,让对方陷入混乱。
  那么还有什么比凿穿更具有威慑力的呢,如果能够找到北元汗帐,那就更好了。
  传说汗帐非常高大宏伟,举目应该就能看到。
  只是可惜,沙尘天气能见度太低,王弼瞅了一圈都没看到,只能向着中心地带杀过去。
  一路纵马厮杀见人就砍,也不知道杀了多久,忽然感觉前方一片空荡荡的。
  竟是已经杀穿了北元王廷,来到了另一侧。
  回头看着陷入混乱的北元王廷,王弼畅快的大笑起来:
  “哈哈……儿郎们,累不累。”
  “不累。”众将士尽管气喘吁吁,却正士气高昂。
  “好,那就再随我杀过去。”王弼一挥长刀,纵马冲了出去。
  “杀。”众将士杀气腾腾的大喝着,紧随其后。
  随着来回冲杀,北元王廷彻底混乱。
  尤其是惊慌失措的牧民四处逃窜,将还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队给裹挟冲散。
  而后续蓝玉率领主力赶到,更是彻底断绝了北元负隅顽抗的念头。
  脱古思帖木儿见事不可为,就带着太子天保奴、丞相失烈门等人,在几十名怯薛的保护下逃走。
  至于别的嫔妃、皇子、公主、大臣等等,则全部顾不得了。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收尾。
  最后清点战果,共俘获诸王、嫔妃、公主、官吏、将领三千余人。
  军士男女九万余人,还缴获有大量的牲畜、车辆以及印玺、牌敕和图书。
  就连北元玉玺都被缴获。
  看着眼前的战果,蓝玉欣喜若狂。
  当即就想把这些财宝赏赐给将士们,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悦。
  还好被王弼给拦住了:“大帅,别的分了也就罢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但缴获的北元王廷财物,还需原样不动的送回应天,让陛下处置。”
  蓝玉瞬间清醒过来。
  临阵缴获的财物众将士私分,这是约定成俗的规矩,就算是朱元璋也不会说什么。
  最严苛的文官也没办法挑刺。
  将士们的军饷才几个铜子,靠那点钱就想让他们卖命,可能吗?
  虽然大明施行了军功爵制,可真正能获得勋爵荣誉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更多将士们怎么办?
  允许临阵缴获财物,是一种刺激将士作战的有效方式。
  但这个私分也是有限度的,普通财物私分了没问题。
  像北元皇室的财宝则必须交给君主,只有君主才有权力处置这些东西。
  将士们私分,那就是僭越,是目无君主。
  当年侯君集灭了高昌,如此大的功绩,最后却被下狱问责。
  就是因为他私分了高昌王的财宝。
  至于什么纵容士兵私下劫掠,那不过是借口罢了。
  想到这里,蓝玉吓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得意忘形了。
  “谢定远侯提醒,我差点犯下大错。”
  王弼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怕蓝玉打了打胜仗得意忘形,那样对他们都没有好处。
  现在竟然如此听劝,看来脾气确实有所收敛。
  他没有再提此事,而是说道:“经过审问,伪帝带着伪太子趁乱逃走了,我们该怎么做?”
  蓝玉略微思索之后,就做出决定:“追,一事不烦二主,此事就交给定远侯你了。”
  王弼当即就说道:“是,末将这就带人去追。”
  蓝玉叮嘱道:“注意安全,若遇强敌不可恋战。”
  之后他又命令大军四处出击,彻底扫清捕鱼儿海一带的部落。
  等命令下达完毕,他才对手下说道:“将北元王廷的财物全部登记造册封存好,一个铜板都不能差。”
  “再将俘获的北元贵族全部看押起来,尤其是女人要单独看管,不容许任何人去碰她们。”
  “如果有谁敢乱伸手,休怪本帅不讲情面。”
  众将心中一紧,连忙应是。
  这事儿的轻重他们都很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乱碰的。
  否则前一刻还是大明功臣,后一刻就身首异处了。
  更何况那位朱皇帝,可从来都不是一个眼睛里能容沙子的人。
  虽然自赵瑁案之后,就再没有大规模屠戮百官,可老虎打盹那也是老虎。
  -----------------
  随着蓝玉一声令下,十五万大军除了五万看守俘虏,剩下十万四处出击清扫周围部落。
  前面已经说过,去年为了应对辽东之战,北元将辽东一带的部落全都迁走了。
  其中一部分就安置在捕鱼儿海附近。
  开春之后陆续有一部分迁走了,可还有一部分依然留在当地。
  这一下就全成了明军的战利品。
  半个月后,战事基本结束,各军又俘虏了约莫六万余人,俘获的牛马牲畜数百万头。
  王弼也在此时率军返回,他顺着天元帝逃跑的方向一路追逐。
  最终因为其他部落迟滞了脚步,并未追上。
  怕离大部队太远遭到围攻,只能引军返回。
  这让蓝玉非常遗憾,这一战的战果不可谓不丰厚,甚至可以说是不世之功。
  可没能抓住天元帝,始终是一个遗憾。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当时沙尘暴遮挡了北元的视线,掩护了明军的进攻。
  也反过来遮挡住了明军的视线,为天元帝逃跑创造了条件。
  只能说,天意如此。
  作为主帅,蓝玉可没功夫在这遗憾,很快就收拾情绪投入到新一轮的战事之中。
  第265章 合格的宰相
  接下来蓝玉将大军分成三路,再次横扫了方圆数百里的地界。
  虽然收获寥寥,却也极大的压缩了北元普通牧民的生存空间。
  而且春季正是牲畜繁殖季节,不利于迁徙。
  在明军的进攻下,各部落牧民只能四处逃窜,导致大量怀孕的母畜死亡。
  可以预见的是,今年草原牲畜产量将会锐减。
  而对游牧民族来说,这是极为致命的。
  待做完这一切,蓝玉命王弼率领五万大军前去和唐胜宗会和,然后双方一并撤回辽东。
  而他自己则率领十万大军,押送缴获的战利品踏上了归程。
  至于捕鱼儿海,已经化为一片废墟。
  最终蓝玉还是放弃了在这里筑城的计划,原因无他,太深入草原了。
  离最近的庆州还有七八百里距离,在这里筑城必然会受到北元不间断的袭扰。
  面对北元骑兵的骚扰,所谓垦田更是无法进行,只能从后方运送粮草。
  而这八百里距离,对大明来说就是死亡之路。
  至于沿途修筑堡垒,则代价太大且实用性也比较低。
  这个战略最佳的实施方案,是从北平、山西、陕西三省边界同时动工。
  一点点修筑工事向北推进,然后形成一张网蚕食草原。
  背靠三省,原材料运送之类的都非常方便,进退更加自如。
  这其实也是军方推演出来的最佳方案。
  比花费巨大代价,在捕鱼儿海修筑城池更加可靠。
  蓝玉作为高级将领,自然也是知道这个计划的。
  之前说要在捕鱼儿海修筑城池,不过是为了鼓舞部下士气而已。
  这会儿真达成了战略目标,实现了对北元王廷的打击,自然不会干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