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75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75节

  至于作用吗,不提也罢。
  派到北平的就是道衍。
  然后朱棣和他一拍即合,成为了亲密战友。
  朱元璋下意识的将目光看向陈景恪,问道:
  “景恪,你以为如何?”
  这种事情,竟然都要询问他的意见?
  朱棡和朱棣都有些诧异,就连朱橚都有些惊讶。
  他们知道陈景恪的能力和地位。
  可毕竟很少在京城停留,对细节了解的并不清楚。
  今日才知道,这位妹夫在皇家的地位,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高的多。
  陈景恪其实也挺意外的,没想到朱棣会将目光放在这里。
  在澳洲和美洲被发现之前……更准确的说,是美洲被发现之前。
  碎叶川和天竺,应该是最适合有雄心之人施展拳脚的地方。
  朱棡选择了碎叶川,并不意外。
  朱棣这种满脑子都是打仗,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人,竟然知道选择天竺,确实出人意料。
  不得不说,他捡到了一个宝。
  道衍这种妖孽,直接被送到手上。
  上辈子两人联手掀翻了朱允炆,开创了永乐盛世。
  这一世自然是没这个机会了,不过道衍就是道衍,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在帮朱棣谋划。
  而且一眼就看中了那块风水宝地。
  之前陈景恪就一直在思考,要如何经略天竺。
  次大陆乃膏腴之地,沃野千里,水热条件最适合农耕。
  不拿下这里,简直就对不起最强种菜民族的头衔。
  只是,虽然天竺人的战斗力非常感人,可毕竟人家也是几千万人口的次大陆。
  大明属于劳师远征,还是要小心一些的。
  最终,根据前世英国殖民印度的经历,他初步制定了一个计划。
  只是这个计划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去执行。
  之前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现在朱棣主动请缨,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不是让朱棣去经略哪里。
  他不会玩阴的,干不来这种细致活儿。
  可是姚广孝这个大和尚合适啊。
  这位妖僧有一千个心眼,玩弄阿三哥还不是和玩弄小孩一般。
  想到这里,他颔首道:“燕王眼光独到,此地确实是作为封国的不二之选。”
  “而且从天竺往西北可通西域,能和晋王的封国互帮互助,联手经营西域。”
  到时候兄弟俩联手伺候极西诸国,那可真是诸国的福分啊。
  朱元璋回想两地的地势,也不禁连连点头。
  确实如此啊。
  本来还有些担心老三势单力孤,被极西诸国联合起来欺负。
  老四也过去,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极西诸国也只有挨揍的份儿。
  朱标自然不会拒绝这个提议,老三老四一个比一个有野心。
  将他们的封国放在大明附近,对谁都没有好处。
  现在这种情况,是大家都乐于见到的。
  但随即朱元璋眉头一皱,说道:“你三哥要经略河西,你再走了,咱靠谁来打北元?”
  朱棡替自家兄弟说道:“我大明兵精将广,区区北元又岂是对手,就算没有老四也一样能扫平漠北。”
  朱棣连忙说道:“我还是想打北元……我是这么想的……”
  他就将当初和姚广孝商量的策略讲了一遍。
  现在大明需要休养生息,暂时没能力对外扩张。
  他们可以先发展水师,组建自己的班底。
  等大明实力更强,有能力对外扩张了,再去经略天竺。
  “到时候高炽也学有所成,让他带着道衍去天竺,我依然留在大明扫平漠北。”
  朱元璋点点头,说道:“如此也好……景恪,如何经略天竺,你可想好?”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先占领锡兰岛,将这里打造成前进基地。”
  “然后出兵攻打天竺大陆上的国家,不要一口气消灭他们,而是将他们的王室和贵族变成傀儡。”
  “如此就可以削弱他们的贵族的抵抗力度。”
  “下一步就是做奴隶贸易,用他们的壮丁帮我们完成工业奠基。”
  “如此既可以削减他们的人口,又可以增强我们的实力。”
  “同时还要在当地宣扬华夏思想,等时机成熟,再彻底兼并那里。”
  还有一点,和天竺的人口结构有关。
  高种姓是外来的雅利安人,其实就是古波斯人,低种姓都是本地人。
  作为高种姓的雅利安人,从来没有把本地人当人看过。
  大明可以借助高种姓的手,来减少低种姓人口。
  可以节省大量的统治成本,还能减少自己双手的血腥。
  虽然有点掩耳盗铃的感觉,但人吗,总是喜欢自我安慰。
  将大致的计划讲了一遍,大家都觉得很不错。
  只有朱棣觉得麻烦,在他看来直接出兵灭国不就行了吗。
  这么麻烦做啥?
  只是他的意见被大家无视了——虽然这是他的封国。
  不过他依然很高兴就是了,毕竟要求得到了满足。
  事情商量好之后,朱标开口表态道:
  “建立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以为可以让三弟四弟开府建牙,自命僚属。”
  “如此他们就可以更好的培养人才打造班底,为将来建国打基础。”
  朱元璋欣慰的道:“你能如此想就好……听到了吗?莫要让你们大哥失望。”
  朱棡和朱棣自然非常感激。
  之后众人又讨论起了经略天竺和碎叶川的细节,除了军事,大家还讨论了文化思想方面。
  天竺没啥好说的,现在也就剩下一个种姓制度了。
  武力打破,强行推广华夏文明就可以。
  麻烦的是西域。
  现在西域是伊教的天下,大大增加了朱棡统治这里的难度。
  要么他抛弃原来的信仰,选择建立一个伊教国家。
  但他自然不愿意干这种背祖弃宗之事。
  “所以,晋王有两个选择……其一,建立一个多信仰的国家。”
  “尊重所有人的信仰,然后引入佛道与其竞争,争夺人心。”
  朱标冷笑道:“我选第二个……伊教每征服一地,就毁灭其文字和传承,强迫其改信伊教。”
  “当初西域是佛教的天下,他们用屠刀,在两百年完成了换天。”
  “我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们也尝一尝自己的手段。”
  陈景恪倒也没有反对,用什么办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统治。
  第一种办法相对容易一点,但会留下祸根。
  第二种办法开头会很难,但一旦完成就一劳永逸。
  这时,马皇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问道:
  “景恪,你对儒家思想多有不满,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思想,来统治大明呢?”
  朱棡、朱棣和朱橚三人面露不解,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了?
  朱元璋、朱标和朱雄英,则露出期待的表情。
  陈景恪没想到马皇后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不过,不论自己想要如何改造儒家,都需要经过他们同意才行。
  而且经过这么久的思考,他也确实有了一些想法,正好沟通一下。
  想到这里,他开口说道:
  “司法独立失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思想决定了形式。”
  “司法系统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想要建立一个伟大的时代,就必须要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做指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