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19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19节

  朱元璋脸色这才好转一些,瞪着陈景恪说道:
  “你既然猜到了,肯定也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
  陈景恪淡淡的道:“在没有比屠刀,更能让人长记性的东西了。”
  闻言,李善长和徐达神情里充满了错愕。
  原来这就是你的解决方案吗?
  很直接,但……很残酷。
  但和陈景恪以往的作风相差甚远啊。
  朱元璋和朱标也微微有些错愕,但随即就露出了释然之色。
  陈景恪确实妇人之仁,但为了大局他可以杀人不眨眼。
  否则也不会制定出那么多针对宗族、士绅的计划,也不会鼓动朝廷调整人口分布。
  因为他的政策死亡的人无法计数。
  现在也是如此。
  为了让人们重视新政,为了更好更快的推行新政,他故意放任淡马锡上的混乱。
  然后以雷霆手段解决这一切问题,为新政扫平所有阻碍。
  只不过他的这种反差,目前只有朱元璋几人才知道。
  李善长和徐达都不甚了解,所以才会感到震惊。
  朱雄英眉头一挑,露出亢奋的表情,说道:
  “相信经过这一次之后,再也不会有人违反朝廷制定的律法了。”
  李善长和徐达心道,那确实不会了。
  毕竟谁家的户口本都不是批发的。
  接下来就是商量有谁去执行大清洗任务了。
  这个人的身份必须足够高,否则动不了那些权贵的商队。
  还必须要够狠,毕竟这次要杀的人可不少,一般人还真没那么大的心脏。
  最重要的,不怕得罪人。
  毕竟带头在淡马锡搞事情的就是权贵官僚家的人。
  这次行动,差不多要得罪大半个朝堂了。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陈景恪说道:“让秦王去吧,这几个月他学的也差不多了,是时候出发去小亚细亚了。”
  “路过淡马锡的时候,顺个手就解决了。”
  听到这话,众人的表情都有些怪异。
  顺个手?
  那可是无数条人命,你说的和杀只鸡一样。
  不过想想朱樉的性情,对他来说还真就是捎带手的事情。
  关键是,还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
  前两条好说,不怕得罪人这一条,基本就锁死在朱樉身上了。
  大明还有比他更不怕得罪人的人了吗?
  首先是皇子的身份,确保没人敢找他秋后算账。
  其次,他马上就要被‘流放’到中东去了,得罪再多人都无所谓。
  不过这毕竟是得罪人的活儿,朱元璋在场的情况下,朱标是不适合开口的。
  老朱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这次也没问朱标的意见,直接拍板:
  “好,就让朱樉去一趟。”
  “标儿,下旨恢复他的爵位,宣布在海外封国吧。”
  朱标颔首道:“好,我这就拟旨。”
  朱元璋又将目光看向李善长和徐达,说道:“当初的承诺,也是时候兑现了。”
  即便以两人的城府,也忍不住露出兴奋的表情,起身道:
  “请太上皇吩咐。”
  朱元璋说道:“通知各家派一个能干的儿子,跟随老二一起去小亚细亚磨炼一番。”
  “具体怎么做,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吧?”
  两人齐声道:“是,请太上皇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看着他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一切,在场的众人都知道,另一场变革已经拉开了帷幕。
  陈景恪私下给这场变革取了个名字:大分封。
  这次分封的不只是皇子,还包括功勋。
  是的,功勋也一并海外分封。
  当然,目前只分封顶级勋贵,剩下的还要看他们是否努力。
  虽然朱元璋一直没有明说,他是如何说服勋贵无条件支持朝廷改革的。
  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陈景恪还猜不到,那就太蠢了。
  除了分封,还有什么能让勋贵集团自损利益,支持朝廷改革的?
  那可是真正的诸侯国,是建立宗庙的资格,是真真正正的世袭罔替。
  在它面前,所有的利益都变得一文不值了。
  朱元璋为什么舍得给异性诸侯封国?
  原因很简单,世界实在太大了。
  在很久以前,陈景恪就引导他去探索世界。
  那张‘大明混一图’,可是包括了整个亚欧非三大陆。
  如此庞大的领土,皇家就算再能生也无法全部占据。
  当然,如果没有帝国计划,朱元璋依然不会分封异性诸侯王。
  毕竟这个口子开的时候很容易,一旦实施了就很容易失控。
  谁都不知道诸侯国互相兼并之后,会不会诞生一个强大的国家,反过来将大明给吞噬了。
  夏商周不都是这么灭亡的吗。
  可是帝国计划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这个计划注定了,大明要在海外建立数量庞大的诸侯国。
  与其把这个位置留给异族,还不如分封给大明的功勋。
  异族诸侯国随时都有背叛的可能,功勋诸侯国至少几代人不用担心会叛变。
  而且朝廷还能用分封和勋贵们进行利益交换,获得他们的支持,进行很多激进的改革。
  这个想法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决定的,马皇后和朱标也出力甚多。
  一家三口最终敲定了这个计划。
  这也是为何,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能无视所有阻碍进行改革的原因。
  事实也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可行的。
  而现在,也是时候兑现当初的承诺了,否则勋贵们也会怀疑老朱是不是在忽悠他们了。
  这也是为何李善长和徐达会如此兴奋的原因。
  -----------------
  第二天,朱标下旨恢复朱樉的秦王爵位,并下旨重建秦王卫队。
  此举不出意外的,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第340章 无题
  事实上,朱樉的事情群臣早就看在眼里了。
  但之前朱标并未下旨恢复他的爵位,群臣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那也是朱元璋和马娘娘的嫡亲血脉,总不能真关一辈子吧。
  朱标这个当兄长的登基,稍微给他一点自由,是可以理解的。
  显得他这个皇帝和兄长宽仁顾念亲情。
  不过群臣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皇帝想恢复朱樉的爵位,他们就上书阻止。
  准备这么做的不只是文官,还包括勋贵。
  倒不是他们有私心之类的,而是朱樉的行为太非人了,还犯了忌讳。
  残害那么多无辜百姓,还把皇帝气出病,尤其是后者绝不能姑息。
  今天赦免了朱樉,那以后有皇亲把皇帝气死了怎么办?
  所以等朱标的复爵旨意下达,早有准备的群臣纷纷上书劝谏。
  礼法不可废,绝不能恢复朱樉的爵位。
  而且他们还拿出了《皇明祖训》:虽亲信如骨肉,朝夕相见,犹当警备于心。
  这可是太上皇立下的规矩,陛下您可不能糊涂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