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19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19节

  朱雄英也是差不多的态度,不过他更多了几分兴奋。
  终于要摊牌了吗。
  以后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更方便了。
  而且一旦证实了温寒变的存在,哪怕只是让大多数人相信它存在。
  以后文武百官做事,都会情不自禁的考虑到这个周期变化,并为之做准备。
  甚至朝廷可以直接将迎接温寒变,列入百年计划里去。
  到时候,百官将被逼着具备长远视野——横跨百年的视野。
  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也会变成革新派。
  革新派将会彻底压倒保守派。
  大明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
  李善长等人却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老朱说的到底是什么。
  而且老朱看起来神神道道的,也让他们有些担忧。
  莫不是入魔了?
  汤和仗着和朱元璋关系最亲近,开口问道:
  “上位……咳咳……不知您在史书中发现了什么大秘密……咳咳……”
  听到汤和接连咳嗽,老朱关切的问道:“你身体不舒服吗?”
  汤和不在意的道:“谢上位关心,偶感风寒不碍事的,还是国事要紧。”
  最近家里人接二连三生病,让老朱对这方面有点敏感,闻言立即对陈景恪说道:
  “景恪,先给汤和诊治一番。”
  陈景恪不顾汤和反对,为他做了一番诊治,确实是伤寒没有太大问题。
  “但你阴虚阳盛,虚火内炽……还需好生调理才好。”
  然后还给他开了一副药。
  汤和可不敢和陈景恪倔,道谢过后小心的将药方收起。
  见他无事,老朱也放下心来。
  没有直接回答汤和的提问,而是从回头从桌案上拿起一沓文件,分别递给几人。
  文件不厚,也就十来页的样子。
  上面详细罗列了从夏商周以来,所有有文字记录的,显著的异常气候。
  几人很是疑惑,这是什么东西?
  这些记录和东南这场台风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继续往下翻看,到了末尾却看到了一段总结。
  气候以约三百年为一个周期进行变化,三百年寒冷期,三百年温暖期。
  气候极端异常的时期,是温寒变过度时期。
  所以极端气候过去之后,要么迎来温暖期,气候稳定风调雨顺,王朝盛世到来。
  要么迎来寒冷期,气温偏低,降雨减少,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往往会送走一个时代。
  当看到这个结论的时候,李善长等人是何等的震惊可想而知。
  他们连忙重新翻阅前面的历史记录,心里默默计算时间。
  发现,竟然真的暗合最后的结论。
  虽然周期不是准确的三百年,但大致在这个范围之内。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不敢相信这个记录是真的。
  这时,朱元璋的叹息声传来:
  “很不幸,大明正处在由暖转寒的节骨眼上。”
  第446章 太子的强硬
  李善长等人面面面相觑,即便老朱亲自开口,他们依然不敢相信。
  实在是此事太过玄乎了。
  关键是,从来都没有人提过。
  现在突然有人说,哪怕部分证据摆在眼前,他们也会怀疑。
  陈景恪能猜到他们在想什么,对此他能理解。
  既然老朱决定摊牌,他也没什么顾虑了,主动站出来说道:
  “我知道诸位一时间很难接受此事,但真相就是如此。”
  “在天地面前,人类和夏虫没有区别。”
  邱广安一脸难色:“陈侯,不是我不愿意相信,实在是……”
  陈景恪微笑道:“我知道,换成谁都会如此。”
  李善长深吸口气,稳住心神,说道:
  “上位,请恕臣不敬之罪,可还有别的证据?”
  言外之意就是,仅凭这些证据很难说服人。
  老朱也没有生气,而是说道:“此事乃景恪所发现,让最为了解,就让他为你们解释吧。”
  对此众人都丝毫不觉得意外。
  陈景恪一身所学神秘莫测,当世也只有他能提出这样震惊世人的发现。
  关键是还能说服以固执著称的老朱。
  陈景恪已经不是第一次论证小冰河期的存在了,而且这些年他也一直在搜集相关信息。
  此时对这一套论证模式已经娴熟于心,而且证据也更加齐全更有说服力。
  当即,他就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为大家讲解了一遍。
  先讲了温暖期和寒冷期的差异,从气候到动植物布局等等方面,全方位解释。
  以此让他们了解,什么叫温寒变。
  然后又按照时间线,将从夏商周时期到目前的气候、动植物分布记录,全部罗列出来。
  证据可以说非常详实了。
  甚至具体到了,某一条证据来自某本书某一篇记录。
  不只是用嘴说,他还找来纸笔,划出了一条曲线。
  用曲线直观的展现了气候变化规律。
  等曲线到达大明时间节点的时候,正好处在温度下降的大滑坡上。
  “大约五十年后,气候将进入温寒变交替时期,极端气候会频繁发生。”
  “这个极端气候期将会持续五十年左右。”
  “大约百年后,大明将正式进入寒冷期。”
  众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陈景恪讲的很详细,他们终于听懂这个温寒变是怎么回事儿。
  且不论真假……假设是真的。
  最危险的并不是寒冷期,而是冷暖交替时期。
  虽然寒冷期气温偏低,气候灾害频发,但至少还会给人喘气儿的机会。
  而冷暖交替时期,气候灾害已经不是多那么简单了,而是时时发生。
  动辄长达半年乃至数年,是真的连喘气儿的机会都不给。
  而且这样的极端气候将会持续数十年。
  再厚的家底,都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很不巧的是,大明即将进入这个时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按照以往大一统朝代的规律来看,五十年到一百年正好是王朝盛世时期。
  大明是可以熬过这段困难时期的。
  可是……代价是什么呢?
  最强盛的时期,却要面对这样的灾难……
  而且熬过灾难,面临的不是否极泰来,而是整个大气候环境的恶化。
  那就真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恐怕东汉末年的惨剧就要重演。
  但……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
  尽管陈景恪的证据看起来很全面,也很有可信度。
  可这么大的事情,大家又怎么会因为他的一面之词就相信。
  只有经过自己的详细调查,并实地考察,结合种种证据,才能确定真伪。
  当初老朱也是多方求证,才相信了温寒变的事情。
  但很显然,这次留给群臣求证的时间不多了。
  一口气说了将近一个时辰,总算是将温寒变的事情讲清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