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47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47节

  他当然知道,王景弘私下将朝廷机密告诉他一个外人,属于犯忌讳的事情。
  没人追究无所谓,一旦出事儿有人追究,很容易就能上纲上线。
  对此他也很是满意。
  礼尚往来,关系才能长久。
  很显然,经过这件事情,王景弘愿意正视他的存在,也愿意与他平等交往了。
  这更让他觉得,自己这次赌对了。
  只有表现出自己的能力,立下足够的功劳,才能真正在大明立足。
  然后,他也给王景弘回了一份大礼。
  王景弘接到礼物打开一看,赫然是日本的最新资料。
  类似的东西他也有一份,但有一定的滞后性,也没有这一份全面,。
  松下纯太郎这一份,将日本当前的势力分布,各大名、将领的性格,相互之间的关系。
  各势力的人口、经济情况、兵力部署等等,全都写的一清二楚。
  在这份情报面前,日本就像是赤身裸体一般。
  可以想见,松下纯太郎收集这份情报,定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
  而现在,他却将这份情报直接送给了自己。
  哪怕自己不贪功,直接告诉上面这情报是松下纯太郎收集的,也少不了一份功劳。
  这就是白送功劳给他啊。
  松下君的气量,实在让人佩服。
  再想到因为出身,自己对他多有轻视,不禁感到惭愧。
  以后不能再这般以出身、外貌取人了。
  为了尽可能的隐藏大军到来的情报,王景弘以惩罚日本不尊天子的名义,封锁了日本外海。
  凡是进入外海的船只一律击沉。
  这个消息一出,就算再迟钝的人,都意识到问题不对了。
  足利义持无视国内反对的声音,对南朝做出了更大的让步,试图尽快促成两朝合并。
  南朝这边,面对亡国的灾祸,长庆终于绷不住打开了宫门。
  之后两朝合并的进程开始加快,一个月后就进行到了移交三神器的地步。
  横山丸担忧的道:“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两朝准备强行合并,您看是否需要……”
  松下清次郎轻笑道:“早干什么去了,此时才下定决心太晚了。”
  “想必大明的王师,已经在路上了。”
  “告诉大家,保持现有的节奏就可以了,不要进一步刺激对方,免得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横山丸还有些疑惑,这么大的事情,大明反应有这么快?
  不得经过几个月的讨论?然后用几个月的时间筹备?
  明年能出兵,就算是反应迅速了。
  这才过去半年不到,算上传递消息的时间,大明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做出决定,并组建好了大军。
  这怎么可能。
  除非……大明早就早等待这一天。
  横山丸想到十几年前,自己当倭寇时的遭遇,以及在俘虏营见到的那个可怕年轻人。
  顿时就明白了一切。
  不过……他看了一眼松下清次郎,态度更加恭谨道:
  “此事贵兄弟立下大功,定然能得到大明朝廷重要,到时还望松下君多多照顾。”
  松下清次郎下意识的挺直了胸膛,道:
  “好说,好说……”
  一个半月后,王景弘收到了北海舰队大将军耿子茂的命令,让他做好迎接大军的工作。
  不日,征日先头部队,四万水师六万陆军将会抵达,后续还有十万军队抵达。
  鲸海舰队本就归北海舰队统属,耿子茂是他的顶头上司。
  再加上又是总指挥,王景弘可一点都不敢怠慢,立即就开始做前期准备。
  又过了半个月,耿子茂的舰队抵达鲸海水域,并第一时间召见了王景弘。
  王景弘登上旗舰之后,将这里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并将松下纯太郎收集的情报一并呈上。
  事实上,朝廷虽然给王景弘下达了拖延的命令,却并不认为他能成功。
  毕竟鲸海舰队才六千人左右,力量实在太弱小了。
  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是按照两朝合并之后的日本进行的。
  此时耿子茂听说两朝不但没合并,内部反而更加动荡,不禁大喜过望。
  “你们竟然真的阻止了两朝合并?实在太好了,本帅一定上表为你们请功。”
  王景弘谦虚的道:“属下惭愧,此皆松下君之功。这些情报,也多为他收集而来。”
  说着,他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讲了一遍。
  没有夸大,也没有贬低。
  耿子茂大为惊奇,说道:“松下纯太郎一日本浪人出身,不成想竟有如此气魄和胸怀。”
  然后他话锋一转,敬佩的道:“陈侯真神人也,松下纯太郎这样的人,经他调教都能成材。”
  说白了,他还是不太看得起松下纯太郎,将一切归功于陈景恪。
  安平侯吗?
  王景弘心中不禁浮出一道并不高大的身影,他只远远的见过陈景恪一次,还是在授职仪式上。
  指挥使级别的晋升,必须亲自面见皇帝并接受任命。
  这是流程。
  哪怕是临时提拔的,事后也要把这个流程补上。
  没有这个流程,指挥使就是虚的。
  他就是在那次授职仪式上,见过陈景恪一次。
  一个很儒雅随和的人,丝毫看不出执掌天下的样子。
  如果自己能入他的眼,想来前途会很光明吧。
  不知道这次自己的功劳,能不能被他看中。
  -----------------
  拿到日本详细情报的耿子茂,立即命令参军部调整作战计划。
  经过数日商讨,参军部给出了一份具体的作战计划。
  参军长刘楚之介绍道:“计划分成两步,水师彻底封锁日本海域,用舰炮轰击沿海城镇制造混乱。”
  “陆军从陆前(青森)港登陆,对北朝发起进攻。”
  (括号里为现代名称。)
  耿子茂问道:“为何从陆前登陆,为何不先攻打实力更弱的南朝?”
  刘楚之回道:“日本南北两朝仓促合并,还没来得及对地方势力进行整合。”
  “尤其是南朝各势力,对北朝没有什么归属感。”
  “我们先打北朝,他们定然会作壁上观,然后借机和足利义持讨价还价。”
  “如果我们先打南朝,就是逼迫他们向足利义持低头。”
  “到时足利义持顺势发兵来救,就能迅速完成整合。”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才继续道:
  “虽然我们不惧怕他们合并,但也没必要制造困难,带来不必要的伤亡。”
  耿子茂点点头说道:“把政治因素都考虑到了,看来你们确实做过全面考虑,不错。”
  作为将领,一开始他很不喜欢参军事制度,认为是对将领的掣肘和不信任。
  但随着对这个制度的了解加深,他逐渐明白了这个制度的优越之处。
  是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参军事制度的设立,将个人失误的概率降到了最低。
  而且,参军事执行的是将领的命令,不但不是对将军的掣肘,反而是有力补充。
  帮助将领处理了大部分的琐碎问题,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关键问题。
  得到主帅的夸赞,刘楚才精神一振,谦虚了一句继续介绍道:
  “再说我们为何从陆前登陆,此地实为虾夷人控制,我们在这里登陆将毫无阻力。”
  “之后还能轻易占据此地,将这里建设成基地,为后续大军登陆提供便利。”
  事实上在十三四世纪以前,日本本州岛以福冈为界限,北部基本都属于虾夷人的地盘。
  算是日本的羁縻地。
  日本名义上,在这里建立了两个羁縻国,分别是出羽和陆奥。
  后来陆奥国灭亡,这里一分为三。
  因为不是实际的占领区,日本也没有正式命名,
  而是用了陆前(青森)、陆中、陆后(福冈),这样很随便的名字。
  出羽国也是一样,因为它面积较小,灭亡后这里被一分为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