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26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26节

  没有人能理解他,也没有人愿意支持他的思想。
  明明掌握着正确的思想,却因为他人的偏见和不理解,只能看着队伍往错误的路上走。
  我们看影视剧,扮演他的演员体态圆润,就下意识以为真实的他也是如此。
  殊不知在那段时期,他因为不被理解,因为疟疾折磨,已经形容枯槁。
  有一张那个时期的老照片,他脸颊削瘦眼窝深陷,这才是当时他的真实模样。
  只是想一想就知道,当时的他该是何等的煎熬和痛苦。
  所幸,最终真理取得了胜利。
  陈景恪为何会如此自信,为何从不迷茫?
  他不是对自己有信心,而是对那个人的思想有信心。
  把人当人,总归是不会错的。
  不过……陈景恪内心生出一股怅然,独自掌握真理,有时候确实会觉得孤独啊。
  朱雄英等人确实支持他,但也并不完全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他也不敢让人了解,因为那太危险了。
  自我发了一会儿癫,他很快就恢复了斗志。
  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自己去做,可没功夫在这矫情。
  况且,有那么多人支持自己,世界也在自己手里一点点改变模样,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人要学会满足啊。
  抬头看了看天色,虽然还不到下差的时间,但也快了。
  他当即就决定,翘班。
  走出皇宫来到闹市,看着脸上洋溢着笑容的人群,他更是由衷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了一圈,就觉得没啥意思,于是返回家中。
  正好看到福清正对着一堆白纸发愁,就问道: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福清被惊醒,见到是他就连忙起身迎接,然后说道:
  “驸马传已经有一年没出新作了,我正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么多年下来,驸马传官方修订本足足出了三十部。
  其中九个故事是福清原创的,另外二十一部是整理的民间版本。
  三十部,即便放在前世互联网时代,那也是宏幅巨制了。
  就算一部拍摄成十集电视剧,那也得三百集。
  想到这里,他笑道:“别为难自己了,一个题材写三十部,哪还有什么新故事可写,再说读者也审美疲劳了。”
  “先就这样放着吧,等过上几年民间自然能演绎出新版本。”
  福清本来还想从他这里得到一些启发,闻言也只能死心:
  “哎,也只能如此了。”
  “对了,还没到下差的时间,你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陈景恪倒也没有隐瞒她,就将事情大致讲了一遍,末了说道:
  “朝廷会给出四个月的自省时间,四个月后不知悔改的,一律从重从严惩治。”
  “你将这个消息放出去吧,免得别人说我们无情。”
  福清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立即说道:
  “好,明日我就将此事告诉姐妹们。”
  她说的姐妹们,是围绕她组建的那个文学社的成员,全都是达官显贵的家眷。
  说白了,就是通过夫人外交与陈景恪交好,顺便探听一些消息。
  陈景恪向来谢绝外客,每天不是入宫就是去洛下学宫,几乎不和其他人私下打交道。
  还能与达官显贵们保持良好关系,多赖福清在背后帮他维护关系。
  陈景恪也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也想利用这个渠道,团结一部分人。
  这样他的政策才能更好的实施。
  就像今天这样,就算他不私下传达消息,过几天大家也都会知道的。
  可是他提前几天和那些人通个气,虽然对大局不会有任何影响,可那些人却都会很领这个情。
  这件事情,可以说各方都保持着默契。
  第547章 科技创新
  徐允恭从宫里出来,先回了一趟家里,将事情和徐达汇报了一下。
  听完后徐达表情很是唏嘘,良久才叹道:
  “我们的时代,终于要落幕了。”
  徐允恭连忙安慰道:“您误会了,朝廷一直不让我家分封,不就是还需要您坐镇吗。”
  徐达摇摇头,说道:“这次行动之后,就不需要了。”
  接着他又说道:“以前有什么行动,陛下会先与圣皇、太上皇商议。”
  “取得他们同意之后,再与我们这些老家伙通通气。”
  “这次他没有与圣皇商议,在内阁当场就做出了决定,然后才与去告诉的圣皇。”
  “在之后也并未如往常一般知会我们,而是直接召见重臣下达了命令。”
  “蓝玉可还担任着军法大将军的,连他都没有得到通知。”
  “陛下这心思都不用猜了,直接就摆在明面上了。”
  “而且你没发现吗,最近两年圣皇都很少抛头露面了。”
  徐允恭心中一惊,这话可犯忌讳了啊,连忙说道:
  “陛下纯孝,怎么与圣皇心生间隙,爹您可得慎言啊。”
  徐达失笑道:“我心里不比你清楚?”
  然后他正色道:“陛下是陈景恪亲手教出来的,他的所思所想与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不同的。”
  “大明发展到今天这般情况,已非我们所能理解。”
  “如果我们继续用以前的旧思维干涉他,对国家是祸非福。”
  “这就是圣皇安养慈宁宫的原因。”
  “现在我们这些人的用处,就如那庙里的佛像一般。”
  “也只是看起来吓人,实则就是一尊泥塑金身罢了。”
  徐允恭松了口气,您这话可真吓人啊,还好后面给找补回来了。
  见儿子心有余悸的模样,徐达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到你们新一代成长起来,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别宽慰我了,忙你的去吧。”
  “明日圣皇、娘娘、太上皇、陛下都要去,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徐允恭自然也知道这一点,见自家父亲不像是有事的样子,就起身告退。
  之后他马不停蹄的赶回军营,下达一系列命令,对沿途以及研究所进行全面安检。
  明天大明的核心层全都要到场,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目送儿子离开,徐达脸上的笑容消失再次消失,并发出了长长的叹息声。
  一切还要从征日之战说起。
  有些老臣倚老卖老,皇帝不得不将圣皇给请了出来。
  事后就有消息传出,打下日本要进行二次大分封,而且会将大部分勋贵老臣都封走。
  当时徐达就知道,这是圣皇在为新皇扫平最后一点障碍。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时代要结束了。
  即便早有思想准备,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觉空落落的。
  “真的老了啊。”
  这时不远处有人笑道:“你以为呢,你孙子都快当爹了,你能不老吗。”
  正是徐达的侍妾孙氏。
  徐达也没和她解释缘由,只是问道:“一大早就出门,这会儿才回来,你们又跑哪看热闹去了?”
  孙氏在他一旁坐下,兴致勃勃的道:“去书院那边了,他们又造了一辆蒸汽马车,今天试车呢。”
  “去的人可多了,我和景恪他娘差点没挤进去。”
  徐达饶有兴趣的道:“蒸汽马车?和火车有什么不一样吗?”
  孙氏嘴上不停:“那区别可大了,火车要在铁轨上才能走,蒸汽马车不用铁轨就能走。”
  “它有六个大轮子,前面两个可以转向……”
  “就是速度有太慢,也没有火车驮的东西多,但是胜在灵活。”
  说到这里她眼睛一亮,道:“对了,最后他们还用蒸汽马车拉耕犁,比十头牛的力气都大。”
  “一个小时,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耕了十亩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