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49节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49节

  大家看向被点名的那七个倒霉蛋……这七个人只有一个下场,抄家灭族。
  钦差被害这事儿太大了,而且被害的还是一个诸侯王。
  不管他们知不知道,参没参与这件事情,都是死。
  而且这七个人明里暗里,都对凤阳的事情表示过反对。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朱雄英继续说道:“再告诉你们一个不好的消息,赵鼎留下了一封遗书,上面有你们七个人的名字。”
  “噗通……噗通……”七个人腿一软全都跪倒在地。
  “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饶命啊,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陛下,臣……”
  看着丑态百出的七人,朱雄英露出一丝讥笑:
  “我还没有说信的内容呢,你们怎么好像已经知道了?”
  七人顿时尬住了,继续求饶?继续推脱?假装若无其事?
  这一下就连想要为他们求情的人,都叹息一声放弃了打算。
  此地无银三百两,太明显了。
  而且皇帝摆明了要立威,这会儿求情不但无用,恐怕自己也会搭进去。
  朱雄英也没了戏耍他们的心情,怒道:
  “将这七个蠹虫打入诏狱严加审问,把他们的罪行和同党通通挖出来。”
  随着他一声令下,十余名禁卫冲进来,将求饶不已的七人拖走。
  大殿之上重新恢复了安静,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朱雄英目光再次扫视群臣,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人权推进和惩奸锄恶,此二策必须落实推行,任何人敢再阻挠,以谋逆论处。”
  说完,他甩袖离去。
  群臣目送他离开,依然不敢乱动。
  过了一会儿,七学士首先站出来,看着众人叹息摇头。
  赵秩文说道:“你们啊,大明变革二十年,连我这样的老家伙都知道革新是大明的祖宗之法。”
  “你们这些人年龄还没我大,也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有人忍不住反驳道:“都说变革,可民心因为变革而变坏也是事实。”
  “恶果已经摆在面前,难道还不足以让大家警醒吗?”
  赵秩眉头微皱,说道:“忽略国家因变富强,百姓因变富足,只盯着一点瑕疵就要求恢复旧制,与因噎废食何异?”
  “是民心都变坏了?还是只有一小撮人在为恶?难道你分不清吗?”
  “变革就会带来新的矛盾,朝廷要做的是解决所有问题,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问古人要答案。”
  “如果古人什么都懂,那现在应该还是周王室主天下,哪来后面的秦汉隋唐?”
  那人还想反驳,一旁的傅友文不耐烦的道:
  “变革乃大势所趋,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反对而停止。”
  “大明万众一心,不会容许前朝新党旧党之事发生。”
  “你们与其在这里质疑革新,不如好好想想自己适不适合做官。”
  詹徽直言道:“时至今日朝堂竟还有反对变革者,此乃我等失职也。”
  “明日我会整理出一份名单,对所有反对变革者进行弹劾。”
  说完他也不给那些人说话的机会,扭头就离开大殿。
  赵秩、傅友文等人也随后跟上。
  其余革新派主力,也都纷纷表示:“若詹学士弹劾此等人,我等必一起弹劾。”
  很快大殿上的人就走了七七八八,只剩下一些保守派官员。
  这些人或是愤怒、或是惊慌、或是叹息……
  也有人不服气,怒道:“好好好,我倒要看看,这朝堂之上能否容得下我等忠直之臣。”
  很快消息传到了乾清宫,朱雄英大笑道:
  “哈哈……没想到詹学士竟如此霸道,不愧是朕的内阁学士,就该有这份果决。”
  陈景恪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詹徽竟然敢当众对保守派宣战。
  虽然现在保守派数量少,且大多都被排挤出核心权力圈之外。
  可还是拥有一定影响力的。
  尤其是在民间,依然有大量读书人抱着‘尊古’思想。
  他这么做,必然会遭到那些人的围攻,而且……
  他有些担忧的道:“詹徽这么做可能会激化矛盾,让新旧派的对立更加尖锐不可调和。”
  “若是酿成前朝旧祸就不妙了。”
  朱雄英摇头说道:“你啊,最近几年太醉心于学术研究了。”
  “前朝之所以酿成新旧党争的恶果,一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所采用的法有问题。”
  “他们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二是赵宋皇室想用旧党来平衡新党,说白了就是玩左右平衡。”
  “只可惜他们的段位太低,玩失败了。”
  “大明不一样,我们有切实可行的法,也不需要玩左右平衡。”
  “赵学士说的对,变革就是我大明的祖宗之法,朝廷只容得下变革派。”
  “以前给保守派生存空间,一是需要时间过渡,让更多人适应新政。”
  “二是朝廷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三是你的大同思想也没有成熟。”
  “现在不同了,二十年变革,世人已经亲身感受到了新政的好,开始支持朝廷新政。”
  “我就这么说,现在若是有人敢废除新政,第一个不愿意的就是天下万民。”
  陈景恪不禁点头,确实如此。
  别的不说,谁要是敢废除摊丁入亩和一体纳粮,你看百姓会不会站出来造反。
  王安石可没这底气,当时老百姓都反对他。
  二十年变革,朝廷也培养出了足够多的新政人才,已经不需要守旧派来填充位置。
  就算将守旧派全部逐出朝堂都无所谓。
  不,已经不是逐出朝堂那么简单,而是可以将所有守旧派,彻底逐出官僚队伍。
  再加上陈景恪的大同思想已经成熟。
  全国性强制推广人权,惩奸除恶专项行动,就是最嘹亮的号角。
  朱雄英挥舞着手臂说道:“詹徽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朝堂当众宣战。”
  “这一次,就是要将旧党彻底逐出朝堂。”
  陈景恪不禁有些失神:“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吗?”
  朱雄英笑道:“你以为呢……这几年你一直专心做学术研究,没有过多关注其他事情。”
  “所以你不知道,沧海省、淡马锡等试点地区,为朝廷提供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全国大部分的官员,都已经轮番去这些地方学习过最少半年。”
  “再加上其他地方培养出来的人才,现在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懂新政的官吏。”
  “我知道你一直希望平稳过渡,但你自己也应该明白,这是不现实的。”
  “至于你担心会带来混乱,这是在所难免的。”
  “但短暂的混乱过后,带来的必然是更加强劲的驱动力。”
  “皇爷爷当政时期,哪一次不是如此?”
  陈景恪点点头,看着朱雄英忽然笑了起来:
  “你长大了。”
  朱雄英先是一愣,然后怒道:
  “好你个陈景恪,一直拿我当小孩子是吧?”
  “今天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天子一怒。”
  陈景恪忽然盯着他身后,说道:“圆圆你怎么来了?”
  朱雄英犹如变脸一般,怒气瞬间变成笑容,转身说道:
  “小圆圆你来了。”
  圆圆迈着不紧不慢的小步伐,头上的步摇轻轻晃动,走到他面前行礼道:
  “参见陛下。”
  朱雄英瞠目结舌:“啊……这……啊这……”
  圆圆忽然一下蹦到他身边,拉着他的手说道:
  “小爹爹,你看我的礼仪合不合规。”
  朱雄英如释重负,后怕的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说道:
  “哎呀,圆圆你差点吓到我了,我还以为你变成小古董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