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人物?”陈应阑侧头道,“魏宪吾吗?”
“非也。”薛雀压低声音,沉默半晌,才道,“是皇子,周博云。”
周博云,这个名字一听就很大气。周博云是皇子,自然要鹰击长空,如鳖敖一般,鱼龙潜底,博取的是天空中的云,这才是莽和冲的结合。
“为何?”陈应阑拢起袖子,而后斜眼看着薛雀,“灵均大使言何出于此?”
皇子周博云自幼便和东厂督主魏德贤相交甚好,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酒论茶,都是魏德贤趁着工作之余,一试一试地教他的,而周博云对魏德贤的情感却颇为深厚。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恩人,同样也算得上半个家人。
周博云满打满算,现在也是束发之龄了,面对事物有了自己丰厚的理解,是不是也可以推翻母后宫春槐,自己翻身坐上去,统领朝廷百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叱咤天下?
“你和我想得一样。”薛雀先是对陈应阑拍拍手,而后垂下头叹了口气,“可是我现在担忧的是,如果周博云不做出什么行动,母后是不会将这个位置随意换下来的,只能靠武力,流血身亡换来的。我更担忧的一点,那便是东厂会有所作为。”
陈应阑:“......你的意思是——怕周博云最后会和魏德贤一样,沦落成势利眼,奸诈狂?”
檐下风起,暗地里风起云涌。
两人不知怎的,竟然将很简单的话题,拐弯抹角成这么如此曲折的道路上。由此可见,这梁子,算是彻底歪了。
“周博云若是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恐怕这东厂会越来越壮大。”薛雀眉头紧皱成一团,时而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厂卫的身影。
没有,才算安全。
陈应阑道:“所以,薛大人跟我说了那么多,究竟想干什么?”
薛雀的脸顿时阴沉下来,露出一张笑容,格外诡异,他朝陈应阑鞠了一躬,淡淡道:“我希望谢大人能和我并肩为齐,与东厂一战。”
“呵。”陈应阑肩膀抖动了一下,坏笑道,“你并不知道东厂的真实实力,你现在想这样,并非是与东厂发生战争,而是借助这一战,自己咸鱼翻身,从枢密院大使一路往高走,做到与周博云其人并肩的位置。”
“难道你不想吗?”薛雀反问道。
在与薛雀一次次聊天时,陈应阑逐渐撕开了薛雀幽默风趣的皮囊下,隐藏的真实灵魂。他是渴望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只是明面上不说,作出柔和状。在两人逆着人群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估计薛灵均便打起了重重算盘,千机算尽。
“我并非帝王相。”陈应阑道,“你想要的这些,我曾经都是只步登天的,我不奢求,我也不能阻止你奢求。”
薛雀步步为营道:“你曾经?”
良久,薛雀松松嘴角:“怎么可能?你不过是一介地方影卫,连晏都都进不去,何德何能能说出这番话。那么狂,那么躁,那么傲!”
“那总比灵均大人强吧。”陈应阑勾起嘴角,同样不给薛雀留下任何颜面,“薛大人今日费尽心思将我骗到这里,目的并非是二人有酒有茶,谈笑生风,反倒是与我谈权论政,谢某正如薛大人所说的,不过区区一介影卫,连晏都都进不去,更别提什么帝王之事。但谢某也要给灵均大人敲响警钟,有些事情并非如灵均大人所言之事,那么简单。”
薛雀:“......”
而他们此时的谈论正擦出火花,两人步步为敌,相互不认账,就这么僵持了许久。而两人都没发觉,在重重屏风之外,有一处帘子,帘子里藏着一个人。
他很年轻,比任何朝廷百官都要年轻,日光透过窗棂,照在了他的脸上。那人面色阴郁,听完陈应阑所说的这番话,他低下头,攥紧了帘子又放下。
周博云原本没有帝王之心,却被薛雀这阵风吹了起来,引火走蛇。
早年他只是觉得当个傀儡皇帝挺好的,政事都堆积在母后身上,包括东厂督主上。现在,他知道是薛雀想让他当皇帝,并且东厂督主和他亲密并非为了恩怨之情,而是以那勃勃野心,想在他心中征战一片天地。
生如蚍蜉,死如烈歌。
周博云一挥衣袖,跟母后道了声谢,打着去玩的名号,策马来到晏都的秘塔内,秘塔内存放着许多北明更深远、更高级的卷轴。
他识字,并非看不懂,只是不想看,不想了解罢了。但是现在,他抬起眼眸,仔细浏览着什么蛛丝马迹,只想获得当年的真相。
他浏览了一圈,脚步停在了一道暗门面前。
史官陪同在他周围,看着这道暗门,陷入了沉思:“这是已死名士生平卷轴存放处,皇子真的要进去看吗?”
见周博云点点头,史官叹了口气,应声推开那扇暗门。
周博云提着油灯,进入昏暗的房间。史官收起钥匙,默默地跟在周博云身后,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声响,任何交流。
他找到了一处卷轴,打开它,上面用青锋笔,力挺地写着这一名士生平的任何一个字,不带遮瑕挽留。
天顺十年(乾德二十七年),御史陈应阑,字惊泽,碎于晏都城墙之下,生死迷离。遂查之,不见尸骨,乃记之为“卒”,不复出焉。定为建安侯,丰功伟绩,封侯万里,祝其安乐太平,可得永年。
周博云看完,看着油灯中若隐若现的光,回想起朝廷上的那一眼,以及屏风外那两个其中之一的模糊身影。
并非谢忱,乃是陈应阑,陈惊泽。
到底蛰伏了多久?
第13章
檐下风起,庭院萧萧。沈侯府的大门紧闭着,堂中一人窥灯,正写着文书。
几日已过,可是沈木衾的心却不见好转,面对荆青云的死,他更多的是愧疚,可是并无办法,从古至今,每一个人都懂得一个道理,那便是——已死之人无法重生。
他的这封文书,是写给索命门的。闻燕声给了他几日考虑的时间,现在时日已到,沈木衾忽觉还是不能再纠结下去了。
这几日内,他还接到了薛雀的信,信中前半部分是寒暄,并说自己见到了陈自寒等人,还好他的部下好好聊了聊,后半多话锋骤转,恰如疾风骤雨,薛雀后面道,他不喜欢魏德贤一宦官一家独大,相反周博云夺权篡位再登基是不能再等了。薛雀提议,联合索命门一起,铲除东厂。
沈木衾知晓前半部分,大概陈自寒的部下是陈应阑,两人一见如故,想聊甚欢,他不由得捏住了信的一角,慢慢攥紧衣袖,看向隔着疏朗窗,望着空无一人的庭院,庭下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而这后半部分,恰好与索命门门主闻燕声的提议如出一辙。沈木衾抬眸看向一旁的油灯上,拼命闪烁的烛火。
这些烛火仿若一个个跳动的脉搏,是一代代文臣武将的生命,油灯灯蕊不断变黑,逐渐变软,最后都会燃烧殆尽,消逝在火光中,不复存在。
我们一代代人,开天辟地,征战四方,究竟是为了什么?世上有人坐于高堂,有人落于尘埃,有人金玉其外,有人败絮其中,但总有一日,会有一个能扛起天下江山,四方疆土之人,春和景明,永得万年。
沈木衾垂下眸子,撕碎了那张文书,而后将碎纸屑聚拢起来,放到油灯中,烧为灰烬尘埃,随风而散。
他又重启一封,动笔给闻燕声的信。
信上,沈木衾念头转变,他对于“铲除东厂”此事十分保守,方才薛雀和闻燕声两个人的观点不谋而合,算的来说,也并非不谋而合,两人肯定商量过。
他欲要下笔,忽然有个念头冒出。
若是今日下了“答应”,如果这场行动计划失败,他会死,闻燕声会死,薛雀也会死,总之所有参与过这场行动计划的人都会陪葬。但是若是成功了,周博云确实会如期称帝,因为没有了阻碍,自己会有丰厚的赏赐,甚至重振侯府,但是代价太大了。
沈木衾负担不起。
突然间,一把飞刃擦过他的耳畔,掉落于地板,卡在了地缝中。
沈木衾抬起头,看到一道蒙着面纱的黑影,不出他所料,来的人正是闻燕声。于是沈木衾连忙站起,整理好案台,藏好信纸文书,看着闻燕声从屋檐跳入庭院内。
“沈念闻。”闻燕声朝沈木衾会心一笑,这个笑容应该是闻燕声最真心的笑容了,声音中满是期待,“我说过我会如期而至的。”
“闻门主不愧是门主,走路带风,脚下无声,若是我在坐过去一点,恐怕——小的就要一命呜呼了。”沈木衾提着油灯,奔赴至庭院中。
闻燕声环顾四周,他双手叉腰,感叹道:“这真和几日前不一样了。”
“那当然,我打扫了一番。”沈木衾答道。
“干净的,”闻燕声叹了口气,“但是我不习惯,太整洁干净让我难以落脚。”
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闻燕声并非是有洁癖,而是因为索命门的刺客,天生从来就是沾满鲜血欲满袍的。刺客们从血山中出生,从尸骨中死亡,此生就是一个轮回,换句话说,索命门的刺客,生下来就是为了杀人,做人命买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