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165节

大唐天将军 第165节

  九月下旬,李瑄幕府的推官岑参、掌书记高适、行军司马杨绾先后到来。
  至此,李瑄幕府的主要官吏齐全。
  杨绾最先来,行军司马负责协理军务,参与谋议。
  掌军法、练甲兵、修军备,预军机,军资粮饷也需要行军司马分配。
  李瑄相信同样有宰相之才的杨绾,可以胜任行军司马一职。
  杨绾到来的时候,李瑄召其入府,相谈甚欢。所谈之事,和刘晏的谈论大抵一样,希望杨绾在关键时刻,能为他出谋划策。
  高适和岑参在咸阳相遇,结伴而来。
  二人一到湟水,就先献诗给李瑄,歌颂李瑄的威名武功,表达对李瑄的感激之情。
  李瑄亲自宴请他们,希望他们幕府的工作之余,能留下名垂千古的诗篇。
  除此之外,李瑄还先后招募二十多名文人为僚属,在他麾下效力。
  他只是觉得这些文人有才,趁幕府缺人,就召他可能入幕,成为小吏、佐吏。
  如果他们真有大才,李瑄会升迁他们。
  与此同时,李隆基派遣的特使来到湟水城。
  铁证如山下,如果敢在他身上泼脏水,玩“莫须有”,李瑄绝对不会就范,将特使拿下。
  好在这些特使识趣,没有招惹李瑄。
  他们将自己看到的良田、金银珠宝等,都一一记录下来,并对郭全、郭达虎进行审讯。
  最后将郭全叔侄押送回长安,同时押送的还有郭全贪污的金银珠宝。
  郭全的万亩良田,归西平郡所有,李瑄让都督府长史上官青操办,将良田利用起来,哪怕是分给佃农。
  新任监军张道斌到湟水城后,率先来拜见李瑄,并主动表示支持李瑄的一切行动。
  这和李瑄料想的一样。有郭全事件,新任监军不敢再冒犯他。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瑄也表示支持对监军的支持,戮力同心,为圣人开疆拓土。
  “启禀李帅,有大批吐蕃士兵越过赤岭,依赤岭安营扎寨。”
  李瑄在湟水旁监察士兵操练的时候,一名传令兵飞马来报。
  “具体有多少可知?”李瑄要问清楚。
  “回李帅,赤岭为屏障,我等无法靠近。通过营垒判断吐蕃士兵超过三万。”
  传令兵回答道。
  “回府衙!”
  李瑄说完,上马带着亲卫回节度使府,同时通知临洮军的主将、副将,以及重要僚属来正堂议事。
  “在我军即将转向安乡的时候,吐蕃似有入侵之势,诸位如何看待?”
  李瑄在主座问诸将诸僚属。
  “秋冬之际,吐蕃寇侵是常事,但吐蕃往往骑兵速击。而非在山前安营扎寨。属下觉得吐蕃有意牵制我军主力,以迅速在安乡一带进攻。”
  高适率先起身向李瑄说道。
  他有着丰富的军旅经验。吐蕃以为高秀岩叛投,所以此举为吐蕃进军安乡之前,牵制临洮军,不难猜测。
  “我赞成高书记之言,还有十五日,就是吐蕃进军安乡的时间,他们这样的举动,代表他们必进攻安乡。”杨绾也起身说道。
  其他僚属和将领纷纷点头赞同。
  “嗯……吐蕃的探马,在隔河监视我军的动向。为了鄯州城、湟水城,我安人军、河源军不可调动,临洮军也不能多出,并且要暗度陈仓,连夜调离,北绕至安乡郡一带。”
  李瑄想完成一场围歼战,但不能舍本逐末。
  鄯州城、湟水城,绝不能面临危险。
  一旦失去湟水防线,就会像开元初年一样,吐蕃直接跑到兰州、渭州一带,大肆抢夺牧监马匹。
  除了牧监马匹,本来安全的平民百姓,也会暴露在吐蕃骑兵的屠刀之下。
  “李帅,在主力调走一部分后,我军也可以过湟水,以绥和守捉为依托,摆出要与吐蕃一战的架势,气势不可弱。”
  岑参向李瑄说道。既然知道吐蕃不敢战,就将吐蕃的注意力分散在此,让他们以为唐军会主动攻击他们。
  实际上,吐蕃背靠赤岭和石堡城,进可攻,退可守。
  唐军进攻,必吃大亏。
  “可以!我准备调遣临洮三千精骑,三千轻骑,一千重骑。临洮军剩余士兵,连带河源军,再从安人军调遣五千士兵,积石军士兵备战,也随时精兵支援!”
  李瑄将强弩手和重步兵留下。还留下一部分骑兵。
  张兴刚从诸军中挑完勇健,组成五百人的陌刀军。
  但陌刀现在堪堪够用,属于陌刀手的铠甲还未完成,许多健儿陌刀都没摸几天。
  为避免陌刀手损耗,这次不让陌刀手出战。
  李瑄要带上陇右军唯一人马俱甲的一千重骑兵。
  “李帅率骑总共七千,会不会太少?”刘晏担忧,因为入寇安乡的吐蕃士兵数量具体不清楚。
  “绥和守捉三千人,镇西军一万人。另外我会暗中下令漠门军秘密调遣五千人,出洮州向安乡移动,于十月十日,到达安乡城东数十里处待命。”
  “为了整体的防线,我军只能调遣这么多人。但我相信哪怕吐蕃五万人入境,也能凭借甲兵,将长途跋涉的吐蕃士兵留在安乡。”
  李瑄向众将、佐吏说道。
  兵贵精而不贵多,陇右军多为精锐。他这次更带走重骑兵和三千甲骑,这些都是致胜的关键所在。
  “祝李帅旗开得胜。”
  李瑄这么说,僚属们无从反驳,因为他们都是刚“投笔从戎”,在战术上,一切听从李瑄的。
  他计划先呆在西平郡,临洮军十月五日,开始出发。
  李瑄与僚属又讨论猜测吐蕃进军安乡的具体战术。
  高适猜测吐蕃不会占据安乡城,因为高适认为安乡城不好守,吐蕃占据会被唐军反手攻破,所以吐蕃会以劫掠物品、人口为主。
  岑参猜测吐蕃先突袭平夷守捉,攻破平夷守捉后,吐蕃会过漓水,到诸牧监地,掠夺牧监马匹。吐蕃已经多次以唐军陇右牧监为目的行动。
  杨绾觉得吐蕃会占据安乡城,会派遣更多大军入安乡。因为安乡郡对大唐很重要。
  刘晏认为吐蕃会将黄河以南,漓水以西的地界占据。
  李瑄觉得他们所言,皆有道理。
  他不能去赌吐蕃会如何去干,他指着安乡城,只要吐蕃一入安乡城一带,就对吐蕃军队进行围歼。
  军事会议落幕后,李瑄带着亲卫,一人双马出湟水城,过湟水桥。
  他并非现在就要去安乡,而是先前往赤岭,观看一下吐蕃的阵形。
  现在他的神策队已经满员二百人,几乎全是游侠高手出身,富有勇力。
  人人都穿着黑色明光甲,挎着弓箭。李瑄有信心率领神策队面对十倍于己的敌骑。
  两天后,到绥和守捉,这里附近总能见到吐蕃的探马。
  “拜见李帅!”
  绥和守捉使高锴迎见李瑄。
  “我就不入城了,带我去看看吐蕃驻军之地。”
  李瑄吩咐高锴骑马,直接带李瑄去赤岭。
  “将军,您只率不到二百骑。我绥和守捉马不到二百匹。”
  高锴请李瑄慎重,吐蕃可能有数万人驻扎在通过赤岭的山口处。
  “成为守捉使,难道忘了我的勇力了吗?我的亲卫矫健,人人都可以阵中易骑,吐蕃就算想派骑兵,也难以追上我。”
  李瑄笑着说道。
  阵中易骑,就是在马匹奔跑的时候换乘。
  “遵命!”
  高锴只以为李帅身份不同于往日。想到李帅的勇猛,他也牵两匹马,与李瑄一起随行。
  行军至黄昏,休息一夜,第二日上午到达吐蕃驻地二十里外。
  吐蕃探马早就探查到李瑄一行,不过见李瑄人皆双马,且甲精,不敢靠近,只能去禀告。
  吐蕃大将论悉诺逻以为这二百骑是在引诱他们营垒,后方有伏兵,所以下令坚守不出。
  他所得到的军令,是结营防守,把唐军精锐的临洮军牵制住。
  虽然探马没有探查到异常,二百骑一人双马,他不一定追上,就算追上杀死也只属于小功。
  于是李瑄率领神策队在吐蕃骑兵数里外的一个小坡上,观看吐蕃的营垒。
  “光是马场的战马都不止万匹。看营垒规模,吐蕃士兵最少有三万人。”
  李瑄看到这种场景后,估摸着道。
  主要是他们依靠着山中的石堡城,使李瑄很难对派兵对他们进攻。
  “吐蕃士兵畏而不出,这不像是他们的风格。”
  高锴不知军机,所以很纳闷吐蕃士兵的行径。
  “不久后,你就知晓了。”
  李瑄观察吐蕃的营垒和他们的举动后,更加放心。
  他传令诸军向绥和守捉开赴,同样在绥和守捉安营扎寨,与吐蕃大军隔百里对望。
  几日后,绥和守捉周围,光强弩就聚集三千张,营垒鹿角、栅栏密集,坚不可破。
  李瑄让王难得当临时的主将,荔非元礼为临时的副将,镇守在此地。
  如果发生战斗,有统一的指挥。
  李瑄故意将近两万“骑兵”,展露在吐蕃视野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