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172节
李瑄点头。
他麾下的骑兵已经重新集结,距离吐蕃大军也仅有三十里不到。
依旧是精骑在前,轻骑在侧翼,随时可以包抄,甲骑具装在后方数里。
“吐蕃很懦弱。他们还有万骑,竟不敢主动出击。”车神塞对吐蕃的怯懦很鄙视。
“吐蕃军队担心我军还有援军,所以才会结阵让我军主动进攻。”
高适瞬间明白吐蕃的意图。
“李帅,属下认为我军不能主动进攻,随着他们的粮草逐渐消耗,必会忍不住。”
岑参也向李瑄说道。
“不错。我们要与吐蕃进行一场持久战。”
李瑄权衡后,点头说道。
骑兵主动冲刺有车子为阻碍的阵形,必会付出巨大的死伤,甚至会功亏一篑。
他们如果战败,将丢失整个安乡郡。
“李帅,赤岭方向的敌军,我军也要留意,如果吐蕃有沟通,会围魏救赵,迫使我们回援湟水。虽然安乡郡很关键,但河湟之地才是陇右的核心。”
杨绾向李瑄提醒道。
“如果吐蕃威压河湟,我军可以聚集三万兵马防守。”
李瑄深思片刻,又道:“为防止河湟之地有差池,我准备向河西节度使求援,请他派遣两到三万兵马,进入河湟之地。”
“李帅英明!”
诸僚认同。
河西军总体兵力比陇右还强大一点,当突厥覆灭后,河西军少一个强敌,担子松许多。
虽然夫蒙灵察还在与突骑施战斗,但突骑施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李瑄相信夫蒙灵察能派遣一部分士兵进入河湟。
李瑄立刻写信给夫蒙灵察,承诺事后赠予河西军三千匹战马,五百头牦牛。
夫蒙灵察权衡利弊后,一定会出军。
因为陇右相当于河西的屏障,一直是抵抗吐蕃的桥头堡,一旦河湟出现大损失,被李隆基得知夫蒙灵察不出兵,必难辞其咎。
李瑄能通过小船过漓水,向安思顺和钳耳大福下达指令。
他令镇西军和漠门军合为一处,靠着安乡城南城门驻扎,建立防御阵地,不必去理会吐蕃重步兵。
如果吐蕃重步兵要过桥,就让他们过去。
若吐蕃大军撤离,唐军步兵冲过桥梁,与骑兵汇合进行追击。
李瑄又下令游骑猎杀任何想要北上探查唐军虚实的吐蕃骑兵。
大军除了少部分监视吐蕃动向,其他的士兵就地休息。
在吐蕃大军神情紧绷,等待唐军进攻的时候,可唐军迟迟未动。
一夜过去,吐蕃士兵精神萎靡不振。
“李帅,我轻骑白天可从吐蕃大军周围掠过,精骑也出动,让吐蕃以为我军要进攻。”
辛云京向李瑄建议道。
“好!由辛将军率领轻骑执行。距离要把控好,不可与吐蕃骑兵交锋。”
李瑄同意,并将此任务交给辛云京去做。
“遵命!”
辛云京领命离开。
近三千轻骑在辛云京的带领下,向吐蕃而去。
李瑄让精骑上马,重骑把马甲披上。
如果吐蕃骑兵去追逐轻骑,唐军精骑就配合轻骑先剿灭吐蕃骑兵。
论悉诺匝还以为唐军来攻,让大军准备好应对。
但唐军只是从他们旁边掠过,没有进入吐蕃的抛射范围内。
唐军的精骑在李瑄的率领下距离吐蕃主力仅仅只有数里。
相当于将矛尖对在吐蕃的胸前,使吐蕃不敢有片刻松懈的时间。
一天又忽然而过。
到夜晚李瑄令骑兵后退至二十里处。
但猎杀吐蕃探马的游骑却还在吐蕃前线不远似乎是准备突然夜袭一样。
害得吐蕃在冰冷的夜晚,又担惊受怕一夜。
天亮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吐蕃士兵顶着黑眼圈。
“可恶,唐军故意如此,让我军一直在战斗状态!”
论悉诺匝又看到唐军轻骑又从他们阵前过去,怒气冲冲地说道。
“我军不清楚唐军虚实,只能被动!”
谐拱无奈地说道。
“夜晚留一万士兵在周围巡值,其他士兵休息。”
论悉诺匝吩咐。
吐蕃最希望唐军能主动进攻。
但唐军一直不攻,他们才是最难受的。
论悉诺匝认为一万士兵值守足够,哪怕唐军来攻,也一时半会难以攻破。有时间让其他士兵加入战场。
夜晚,子时。
“咚咚咚!”
吐蕃大军北方数里的地方,数十面战鼓一起敲响。
鼓声惊天动地,如同雷震,似乎还包含着杀气,向吐蕃大营席卷。
一时间,所以吐蕃士兵都被叫起来,持兵器到阵前准备防守。
骑兵也纷纷骑上战马,组成冲锋之势。
论悉诺匝、统牙胡、悉诺谷、悉颊藏、谐拱等吐蕃将帅在阵前严阵以待,等待唐军具装冲过来。
“呼呼……”
没有马蹄声响,除了密集的鼓声,寒风从阵前吹过。
吐蕃将士眼巴巴苦等半个时辰,从鼓起士气,到连连打哈欠犯困。
“这应该是唐军的疲兵之计!”
谐拱向论悉诺匝提示道。
“以前松赞干布用长矛将牦牛捅死证明勇气,我们这样,是多么的窝囊!请元帅让我率领骑兵,去冲击唐军。”
统牙胡听后大怒,他性烈如火,不想再这么下去。
他从一个小贵族士兵,获得今日的地位,授大金字告身,对自己的勇武十分自信,渴望战斗。
吐蕃只要有军功,就能获得更多田地和奴隶。
军士普遍热衷战斗,所以统牙胡十分不屑这样的防守行径。
统牙胡已经从溃兵口中得知陇右帅旗出现,证明李瑄在此。
他想用手中铁矛,将李瑄捅死,证明自己的勇猛。
“再等等,我们粮草还能支撑十天,实在不行,将携带的两千头牛杀死,能再支撑几天。只有唐军主动进攻,我们才有机会。”
论悉诺匝拒绝统牙胡。
吐蕃军规苛刻,统牙胡再气也得听论悉诺匝的,不敢私自行动。
唐军的鼓声停止。
论悉诺匝派遣几名探马去探查。
但唐军的鼓手已经将战鼓放在马上,在轻骑的护卫下离开。
得知情况后,论悉诺匝吩咐士兵回去休息。
这次他留一个心眼,让骑兵在数里外巡视。
“咚咚!”
丑时三刻,唐军战鼓又响。
吐蕃巡逻骑兵以为唐军又玩诈骗,于是迅速向战鼓声的源头而来。
“杀!”
他们即将靠近的时候,南霁云率领一百精骑突然在鼓音的掩护下,从黑夜中冲出。
吐蕃巡逻骑兵只听到密集的战鼓,未听到马蹄声,当他们看到清辉下的明光甲,已经来不及调马。
一顿厮杀后,吐蕃死亡数十骑,只有两名巡逻兵逃离。
巡逻兵狼狈逃回,论悉诺匝以为唐军真要进攻,再次召集士兵准备防御。
又等半个时辰,鼓声停,未见攻来。
“李瑄这个竖子。”
论悉诺匝咬牙切齿。
关键是他们听到鼓声,不能没有行动。
《孙子》《吴子》在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时候带至,贵族们必习。
兵法之道,虚虚实实。